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虚祛瘀方联合穴位贴敷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及对患者泌乳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毛旭东 王迎军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7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应用补虚祛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其子宫复旧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常规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则采取补虚祛瘀方合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所有产妇...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应用补虚祛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其子宫复旧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常规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则采取补虚祛瘀方合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所有产妇均治疗5天。比较2组产后1~5天的宫底下降高度和阴道恶露量,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计数(RBC),产后1~5天测定2组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泌乳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产后1天时宫底均有升高,随后逐渐下降;且观察组产后2、3、4、5天时宫底下降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同期(P <0.05)。2组产后1、2天时阴道恶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产后3、4、5天时阴道恶露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后,2组H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RBC较治疗前均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产后1、2、3天时血清PRL水平逐渐升高,而产后4、5天时开始逐渐降低;观察组产后1、2、3、4、5天时血清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观察组为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使用补虚祛瘀方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改善泌乳功能,有助于产后恢复,且产妇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子宫复旧 补虚祛瘀方 穴位贴敷 泌乳功能 产后恢复
下载PDF
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玉兰 孔颖请 李燕姬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9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经阴道分娩产妇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4例。所有产妇产后均给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予以艾灸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 目的探讨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经阴道分娩产妇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4例。所有产妇产后均给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予以艾灸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补虚祛瘀方,均连续治疗3 d。对比2组子宫复旧效果、产后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恶露量大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子宫底高度、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可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凝血功能,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祛瘀方 艾灸 子宫复旧 影响
下载PDF
补虚祛瘀方联合新生化颗粒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观察补虚祛瘀方联合新生化颗粒治疗产后子宫复旧的疗效。方法: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两组均口服新生化颗粒,研究组加用补虚祛瘀方。结果:研究组子宫复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 目的:观察补虚祛瘀方联合新生化颗粒治疗产后子宫复旧的疗效。方法: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两组均口服新生化颗粒,研究组加用补虚祛瘀方。结果:研究组子宫复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长径、横径、前后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IMP-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MMP-9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虚祛瘀方联合新生化颗粒可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改变子宫血流和MMP-9、TIMP-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祛瘀方 新生化颗粒 产后子宫复旧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自拟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绍俭 程小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对照组加用大黄虫丸,疗程为6个月。观...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对照组加用大黄虫丸,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脏彩色多普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肝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两组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脾肿大程度均较前明显减小,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自拟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中医药 调治
下载PDF
补虚活血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补虚活血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硝酸异山梨酯,10mg/次,3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次,1次/d,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 [目的]观察补虚活血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硝酸异山梨酯,10mg/次,3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次,1次/d,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每晚口服;倍他乐克,12.5-25mg/次,2次/d,每晚口服;心绞痛发作时停用抗心肌缺血药物,仅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次,含服;左卡尼汀2g+0.9%氯化钠250mL,1次/d。治疗组40例补虚活血祛瘀方(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当归各10g,赤白芍20g,川芎10g,生地15g,黄芪30g,丹参、郁金各15g,枣仁炒24g,炙草10g,瓜蒌皮12g,生山楂15g,心悸明显加生龙牡20g;失眠重加夜交藤30g,合欢皮15g;心绞痛重加元胡20g;阴虚明显可将生地、麦冬加量至20g),1剂/d,水煎200mL,早晚饭后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发作情况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虚活血祛瘀方联合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活血 硝酸异山梨酯 肠溶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倍他乐克 左卡尼汀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祛瘀除痰补虚方治疗脂肪性肝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付丽 卢宁 韩玉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3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除痰 脂肪性肝炎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