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医疗投入与居民医疗负担——基于“补供方”与“补需方”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增文 刘庆 胡国恒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7,共15页
有效降低居民医疗负担是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政府医疗投入路径以降低居民医疗负担事关医疗体制改革成效。文章基于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补供... 有效降低居民医疗负担是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政府医疗投入路径以降低居民医疗负担事关医疗体制改革成效。文章基于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补供方"(政府面向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与"补需方"(政府面向居民的财政投入)对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两种医疗投入路径对医疗负担的影响效应截然相反,"补供方"助涨了医疗费用,加重了居民的医疗负担,而"补需方"则有效降低了负担。从贡献比看,"补供方"的助涨效应强于"补需方"的降负效应。(2)机制分析表明,"补供方"扩充了医疗资源,如增加了床位数量、医生数量和非流动资产,但在现行激励机制下,新增的医疗资源不仅产生了成本分摊效应,还被供方转化为占有消费者剩余的卖方优势,加重了居民医疗负担,甚至弱化了"补需方"的降负效应。因此,文章建议优化供给侧的补贴机制,通过调整投入流向和投入方式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并且推动医疗需求侧的改革,以支付方式改革遏制医生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发挥"补需方"的降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负担 财政投入 补需方 系统GMM
原文传递
“补供方”抑或“补需方”?政府医疗投入路径对健康产出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增文 胡国恒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51,共11页
在政府财政收支日趋紧缩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现有存量提高健康产出是政府医疗投入的核心问题。而基于投入路径的健康绩效检验至关重要,关乎未来政府医疗投入的结构性优化。利用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补供方”和“补需... 在政府财政收支日趋紧缩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现有存量提高健康产出是政府医疗投入的核心问题。而基于投入路径的健康绩效检验至关重要,关乎未来政府医疗投入的结构性优化。利用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补供方”和“补需方”对健康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增加“补供方”与“补需方”的投入均可显著促进健康产出;持续“补供方”或“补需方”对健康边际产出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增长,具体表现为倒U型;“补供方”与“补需方”是提高健康产出的一体两面,互为基础。二是“补供方”超过门槛值会直接提高“补需方”对健康产出的促进效应,而持续“补需方”可以间接提高“补供方”的健康产出。因此,提高政府投入的健康产出,需建立结果导向型健康投入机制,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健康资源均等化配置,“补供方”应从粗放型转为精准滴灌型,构建对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地区的协助网络;以“补需方”为主,构建竞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医疗投入 补需方 健康产出效应
原文传递
补需方模式路难行
3
作者 林德馨 《中国卫生》 2008年第11期86-86,共1页
《中国卫生》2008年第6期刊载了刘国恩教授的一篇《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医改》的文章,对医改“补供方模式”和“补需方模式”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应实行“补需方模式”。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
关键词 《中国卫生》 科学发展观 医改 补需方模式
原文传递
什么样的政府卫生投入方式有利于城乡健康公平
4
作者 罗能生 廖胤凯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69-3189,共21页
本文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利用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政府卫生投入的“补供方”和“补需方”方式以及二者组合,对城乡健康公平的影响,从而回答了何种卫生投入有利于城乡健康公平这一问题.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看,在研究... 本文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利用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政府卫生投入的“补供方”和“补需方”方式以及二者组合,对城乡健康公平的影响,从而回答了何种卫生投入有利于城乡健康公平这一问题.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看,在研究期间,单一的投入方式无论是“补供方”还是“补需方”对城乡健康公平的作用都是负向的,两者需要一定条件相互协调才能有利于城乡健康公平;第二,具体来看,“补供方”降低了健康服务公平以及健康投入公平;“补需方”提高了健康状况公平,但是降低健康投入公平;第三,从二者的组合方式看,当“补供方”与“补需方”比例小于0.6586时,能显著提高城乡健康公平;第四,政府投入方式对城乡健康公平的影响程度受相关条件约束:当一个地区的年人均GDP较高时或者当医疗市场处于低供给、高需求时,“补供方”对城乡健康公平的不利影响减弱,“补需方”对城乡健康公平的不利影响增强.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转换和优化政府卫生投入方式,促进城乡健康公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卫生投入 城乡健康公平 补需方
原文传递
多元化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与居民医疗负担——基于CFPS数据的经验分析
5
作者 樊敏杰 殷强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20,共12页
利用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和宏观数据,考察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负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补需方”和“补供方”维度来看,两项支出对医疗总费用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主要体现在住院费用方面。“补需方”... 利用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和宏观数据,考察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负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补需方”和“补供方”维度来看,两项支出对医疗总费用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主要体现在住院费用方面。“补需方”有利于降低自付费用进而降低患者医疗负担,而“补供方”则会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2)“强基层”对各类医疗费用均呈现出不同的降负效应。(3)各分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分别通过提高患者就诊频次、增加医疗资源和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等渠道,进而对医疗费用产生不同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结构,提升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为降低居民医疗负担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医疗卫生支出 补需方 强基层 居民医疗负担
下载PDF
分歧与共识:有关我国医改争论的观点评述 被引量:5
6
作者 薛新东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2,共4页
基于对中国体制转轨这一特殊背景的分析,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核心问题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实行管办分离,解除卫生行政部门与国有医院的"父子"关系,恢复医疗市场的声誉机制。
关键词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补需方 管办分离
下载PDF
财政卫生支出:提升健康与降低费用——兼论企业医保降费 被引量:35
7
作者 郑喜洋 申曙光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1,共17页
2009年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启动以来,财政卫生支出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财政对供方的投入重点由公立医院转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强基层");二是财政补贴重点从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医疗保障(&qu... 2009年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启动以来,财政卫生支出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财政对供方的投入重点由公立医院转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强基层");二是财政补贴重点从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医疗保障("补需方")。那么,新医改以来财政支出对提升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如何?本文利用2009—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财政卫生支出显著促进了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强基层"和"补需方"均显著改善了居民健康。这表明财政卫生支出是必要的,还可以降低当前较高的企业医保缴费负担。(2)财政卫生支出对医疗费用、个人医疗负担的影响尚不确定,"强基层"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医疗负担,"补需方"则相反。本文的主要建议是政府应当坚持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同时加强医保的科学控费机制建设,并特别为降低企业医保缴费腾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卫生支出 “强基层” 补需方 医疗费用 企业医保降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