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表二元体系组成优化及驱替特征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怀军 张杰 +1 位作者 卢祥国 苑盛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特点、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深入调研聚/表二元复合驱驱油机理和理论基础上,以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和油藏工程为理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港西三区储层条件为对象开展了聚/表...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特点、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深入调研聚/表二元复合驱驱油机理和理论基础上,以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和油藏工程为理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港西三区储层条件为对象开展了聚/表二元复合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增加,二元复合驱采收率增加,但增幅较小,合理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2.0g/L;随聚合物质量浓度升高,聚合物驱和二元复合驱采收率增加,但增幅较小,合理聚合物质量浓度约为1.5 g/L;随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加,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贡献率增加,但增幅逐渐趋于稳定;在影响采收率2个基本要素中,驱油剂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的贡献率要远大于洗油效率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体系 合理质量浓度 产出/投入 贡献率 物理模拟
下载PDF
聚/表二元体系流度控制作用对采收率的影响——以大港孔南高凝高黏油藏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怀军 张杰 +1 位作者 曹伟佳 苏鑫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83-89,共7页
大港油田孔南地区油藏具有高凝、高黏和高矿化度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亟待采取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为考察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的影响,以目标油藏储层岩石和流体物性为模拟对象,开展了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黏... 大港油田孔南地区油藏具有高凝、高黏和高矿化度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亟待采取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为考察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的影响,以目标油藏储层岩石和流体物性为模拟对象,开展了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黏度对采收率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油藏,与洗油能力相比,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贡献率超过70%。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目标油藏聚/表二元复合驱合理黏度比(μp/μo)为1-2。通过在聚合物干粉熟化过程中添加除垢剂,不仅可以消除钙镁离子对聚合物增黏性的不利影响,而且除垢剂与水中钙镁离子作用形成的微米级固体颗粒可以随聚合物溶液进入岩石孔隙,产生良好液流转向效果,技术经济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高黏油藏 聚/表二元体系 流度控制作用 影响因素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聚/表二元体系注入时机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阳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37-38,41,共3页
随着化学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聚驱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地下,需要进一步对剩余油进行挖潜。聚/表二元驱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驱油效果。对于聚驱后储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的储层,聚/表二元驱能够进一步扩大波... 随着化学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聚驱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地下,需要进一步对剩余油进行挖潜。聚/表二元驱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驱油效果。对于聚驱后储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的储层,聚/表二元驱能够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进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以室内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分析了不同聚/表二元注入段塞尺寸对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体系 注入时机 波及体积 驱油效果
下载PDF
Ca^(2+)和Mg^(2+)对聚/表二元体系性能影响研究——以大港孔南高盐高温高凝油藏为例
4
作者 苏鑫 卢祥国 +2 位作者 曹伟佳 杨怀军 张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71-75,88,共6页
近年来,随着石油消费量增加和新增探明储量减少,石油公司开始重视非常规油藏开发工作。大港油田孔南地区属于高温高盐高凝油藏。为提高无碱聚/表二元复合驱增油降水效果,以大港孔南地区储层地质和流体为模拟对象,开展了溶剂水处理方式对... 近年来,随着石油消费量增加和新增探明储量减少,石油公司开始重视非常规油藏开发工作。大港油田孔南地区属于高温高盐高凝油藏。为提高无碱聚/表二元复合驱增油降水效果,以大港孔南地区储层地质和流体为模拟对象,开展了溶剂水处理方式对聚/表二元体系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除注入水中Ca^(2+)和Mg^(2+)可以增加疏水缔合聚合物缔合程度,增大聚合物溶液和聚/表二元体系黏度和滞留量,进而增强液流转向效果。在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中加入成垢剂后,不仅可以消除钙镁离子,而且还能够形成微小垢颗粒,它们由聚合物溶液携带集中进入岩石孔隙,进一步增强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和聚/表二元体系液流转向能力。与注入水和除垢水相比,含垢水配制聚/表二元体系液流转向能力较强,采收率增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高凝油藏 聚/表二元体系 水处理方法 性能特征 实验评价
下载PDF
污水配制聚/表二元体系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严曦 万新安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128-128,152,共2页
以大港油田港西A区油藏为依托,开展了污水配制聚/表二元体系实在油藏条件下用污水配制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匹配性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聚/表二元体系 抗吸附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聚/表二元体系配制用水水质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聪 唐洪明 +2 位作者 韩丽娟 崔丹丹 严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聚/表二元体系配制用水的水质对体系性能有明显的影响,目前国内对该方面研究较少。以聚丙烯酰胺HTPW–112(离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DWS–3(非离子型)配制的聚/表二元体系为例,利用大量的室内实验,逐一评价矿化度、铁离子含量以及细菌等... 聚/表二元体系配制用水的水质对体系性能有明显的影响,目前国内对该方面研究较少。以聚丙烯酰胺HTPW–112(离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DWS–3(非离子型)配制的聚/表二元体系为例,利用大量的室内实验,逐一评价矿化度、铁离子含量以及细菌等水质指标对聚/表二元体系黏度的影响,为相似油藏的配聚用水水质优化方法提供思路。实验表明,当Na+含量超过3 900 mg/L时聚表二元体系黏度上升,对二元体系具有一定的盐增稠性能。单一Mg2+、Ca2+含量大于500 mg/L体系黏度下降趋势增强,且Mg2+的影响程度略强于Ca2+。Fe2+含量超过5 mg/L,二元体系黏度开始大幅降低。SRB超过5个/m L、TGB超过100个/m L、FB超过100个/m L会使聚表二元体系溶液黏度大幅降低,细菌的代谢产物是造成黏度降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体系 黏度 配制用水 水质 实验优化方法
下载PDF
聚/表二元体系色谱分离效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严曦 万新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22期18-20,共3页
当复合体系流经油层时,各驱油组分运移速度不同而出现色谱分离效应将破坏聚合物及表活剂的协同效应,影响体系驱油效果。本文以港西三区油藏为依托,选用目前在用的聚/表二元体系(非离子型表活剂DWS-3与聚合物HTPW-112)开展色谱分离程度... 当复合体系流经油层时,各驱油组分运移速度不同而出现色谱分离效应将破坏聚合物及表活剂的协同效应,影响体系驱油效果。本文以港西三区油藏为依托,选用目前在用的聚/表二元体系(非离子型表活剂DWS-3与聚合物HTPW-112)开展色谱分离程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元体系在填砂管中运移时存在一定的色谱分离效应,表面活性剂滞后明显;且随着聚/表二元驱注入速度、渗流距离的减小,段塞尺寸的增大,色谱分离程度将降低,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体系 注入速度 渗流距离 段塞尺寸 色谱分离程度
下载PDF
聚/表二元体系性能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乙竹 《化学工程师》 CAS 2019年第1期39-41,52,共4页
本文针对聚/表二元体系的性能展开分析,主要研究了聚/表二元体系的注入性能以及驱油效果。聚合物选用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干粉,表面活性剂选用重烷基苯磺酸盐,岩心选用人造均质块状岩心(Φ30×4.5×4.5cm),进行渗流实验,比较... 本文针对聚/表二元体系的性能展开分析,主要研究了聚/表二元体系的注入性能以及驱油效果。聚合物选用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干粉,表面活性剂选用重烷基苯磺酸盐,岩心选用人造均质块状岩心(Φ30×4.5×4.5cm),进行渗流实验,比较和分析不同渗透率以及不同聚合物浓度对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以此来判断聚/表二元体系在岩心的注入能力;然后进行驱油实验,比较和分析聚/表二元体系中组分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以及聚/表二元体系与纯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效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体系 渗流实验 驱油实验 阻力系数 残余阻力系数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曹伟佳 卢祥国 +2 位作者 苏鑫 杨怀军 张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5-310,315,共7页
针对大港油田孔南地区油藏具有高凝、高黏和高矿化度等特点及水驱开发效果较差的问题,进行了疏水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分别考察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P7溶液及由聚合物AP-P7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官109PS985... 针对大港油田孔南地区油藏具有高凝、高黏和高矿化度等特点及水驱开发效果较差的问题,进行了疏水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分别考察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P7溶液及由聚合物AP-P7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官109PS985组成的聚/表复合二元体的系黏度、分子线团尺寸、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采用β-环糊精作为调节剂改善疏水缔合聚合物油藏适应性,分析了高凝高黏油藏聚合物和聚/表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改变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形态结构,使其与岩心孔喉匹配性变强,减少堵塞。由注入水和软化水配制的浓度2000 mg/L的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别为223.4 m Pa·s和302.5 m Pa·s,而加入0.07%的β-环糊精后的黏度分别为26.5 m Pa·s和35.3 m Pa·s,加入β-环糊精后聚合物AP-P7溶液的黏度明显降低。调节剂β-环糊精加量由0.001%增加至0.07%时,聚合物的分子线团尺寸由235 nm降至155 nm。此外,β-环糊精加量由0.001%增至0.07%或溶剂水中钙镁离子浓度由508 mg/L降低至0时,聚/表二元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降低,洗油效率提高。将含有β-环糊精的由注入水配制的浓度2000 mg/L的AP-P7溶液注入气测渗透率3500×10^(-3)μm^2的岩心,β-环糊精加量由0.001%增至0.07%时,阻力系数和参数阻力系数分别由35.6和15.9分别降至25.7和11.0。在聚/表二元复合体系(Cp=2000 mg/L,Cs=2000 mg/L)中加入0.02%的β-环糊精,软化水配制的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81.5 m Pa·s)高于未除去加药后注入水中沉淀的含垢水所配制的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69.5 m Pa·s),但后者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高于前者的,后者的注入压力也高于前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聚/表二元体系 Β-环糊精 高矿化度 黏度 界面张力
下载PDF
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刘莉平 杨建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4期44-45,共2页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 ,这种效应有利于改善聚 /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研究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NAPs)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SDBS)体系的配方 ,及其流变性、界面特性以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 ...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 ,这种效应有利于改善聚 /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研究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NAPs)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SDBS)体系的配方 ,及其流变性、界面特性以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 ,该二元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流变性和低的界面张力 ,获得了较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协同效应 聚/表二元体系 流变特性 驱油效率
下载PDF
新型表/聚二元体系在低渗介质传输能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茂蕾 赵玉凯 +1 位作者 刘文闯 吴文祥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98-100,104,共4页
两种新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中所用表面活性剂为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Ⅰ型和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Ⅱ型,聚合物为"大庆炼化普通干粉"聚合物。这两种二元体系与模拟大庆采油七厂原油形成的界面张力介于10^(-2)~10^(-3)m... 两种新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中所用表面活性剂为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Ⅰ型和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Ⅱ型,聚合物为"大庆炼化普通干粉"聚合物。这两种二元体系与模拟大庆采油七厂原油形成的界面张力介于10^(-2)~10^(-3)mN/m数量级。为了将其应用到低渗透油藏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低渗透人造岩心中进行传输能力的实验研究。利用多测压孔物理模型,对这两种新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体系在低渗透均质人造岩心中的传输能力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Ⅱ型与聚合物的复配体系在低渗透介质内滞留量分布比较均匀,各个测压点间压力差别较小,表现出良好的传输能力。与此相反,表面活性剂Ⅰ型与聚合物的复配体系的滞留主要发生在注入端附近区域,表明其传输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元体系 低渗介质 滞留量 传输能力 物理模拟
下载PDF
高凝高黏高盐均质油藏聚/表二元复合驱合理黏度比——以大港孔南地区储层条件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杰 杨怀军 +2 位作者 曹伟佳 苏鑫 卢祥国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9-34,共6页
针对大港油田孔南地区高凝高黏高盐油藏的特点,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和岩心驱油实验装置,开展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聚/表二元复合驱采收率增幅与岩心渗透率之间关系机理。结果表明,对... 针对大港油田孔南地区高凝高黏高盐油藏的特点,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和岩心驱油实验装置,开展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聚/表二元复合驱采收率增幅与岩心渗透率之间关系机理。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性较弱储层,随岩心渗透率增加,聚/表二元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减小。随聚/表二元体系与原油黏度比(μsp/μo )和岩心渗透率增大,采收率增幅增加,但增幅增加速度减小。随储层平均渗透率增加,岩石吼道尺寸增大,不可及体积减小。因此,储层平均渗透率大小会影响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储层适应性,进而影响聚/表二元复合驱增油效果。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目标油藏均质储层聚/表二元复合驱合理黏度比(μsp/μo )范围在0.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高黏高盐油藏 聚/表二元体系 均质岩心 驱油效率 影响因素 物理模拟
下载PDF
高粘高盐非均质油藏聚/表二元复合驱合理粘度比优化分析
13
作者 李小波 王玉枫 孙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聚/表二元复合驱油技术是特高含水期油藏"稳油控水"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对高粘高盐非均质油藏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聚/表二元复合驱采收率与渗透率变异系数之间的相关性... 聚/表二元复合驱油技术是特高含水期油藏"稳油控水"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对高粘高盐非均质油藏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聚/表二元复合驱采收率与渗透率变异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受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V_K、原油粘度μ_o和粘度比(μ_(sp)/μ_o)综合影响,在粘度比(μ_(sp)/μ_o)和岩心参数固定条件下,随μ_o增加,水驱和化学驱采收率减小,采收率增幅下降。从技术角度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得到目标油藏非均质储层聚/表二元复合驱合理粘度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高粘非均质油藏 聚/表二元体系 粘度比优化 物理模拟
下载PDF
高凝高黏高盐非均质油藏聚/表二元复合驱合理黏度比
14
作者 何欣 张杰 +1 位作者 杨怀军 张云宝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5期910-913,917,共5页
经过多年注水开发,随石油消费量增加和现存探明储量减少,如何在高凝高黏油藏中提高石油采收率成为石油公司开始重视的工作。针对大港油田某地区油藏高凝高黏的特点,以高分子材料学、物理化学、油气田开发基础和油藏工程等作为引证,并通... 经过多年注水开发,随石油消费量增加和现存探明储量减少,如何在高凝高黏油藏中提高石油采收率成为石油公司开始重视的工作。针对大港油田某地区油藏高凝高黏的特点,以高分子材料学、物理化学、油气田开发基础和油藏工程等作为引证,并通过化学分析、物模技术,进行仪器检测。选择大港油田某地区高凝高黏的油藏为实验对象,加深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包括分析驱油效率及其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藏含盐量比较高,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原油黏度μo和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VK作为定量,把黏度比(μsp/μo)作为变量,随着其增长采收率增加。在聚合物和表活剂的黏度比相同条件下,随着无量纲量变异系数的上升,油藏开采出的原油和油藏地质储量原油之比上升,但最终采收率减小。在黏度比和无量纲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不变情况下,随着平均岩心渗透率Kg增加,采出油量增加,但采收率提高幅度出现波动,具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聚/表黏度和岩心参数保持一定状态时,随原油黏度上升,一次和二次驱油效率减小,采收率增幅总体下降。综合以上情况进行分析,最适用于研究对象非均质油藏的黏度比范围在0.6~1.8区间范围内。所以,现场应用驱油方法时,先考虑油藏是否具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来提高微观洗油能力,最后提高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高黏油藏 聚/表二元体系 原油黏度 黏度比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低渗透岩心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碧超 吕超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8期101-102,202,共3页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这种效应有利于改善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研究了线型性聚合物LFP323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体系的配方,及其界面特性、注入性以及在低渗透条件下的驱油性能。结果表明,该二元体系表...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这种效应有利于改善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研究了线型性聚合物LFP323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体系的配方,及其界面特性、注入性以及在低渗透条件下的驱油性能。结果表明,该二元体系表现出好的界面张力和良好的注入性,在低渗透岩心中获得了较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二元体系 注入性 低渗透 驱油效率
下载PDF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玉集 罗莉涛 +3 位作者 刘卫东 严文翰 苟婓婓 许可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4-38,共5页
黏度和界面张力是评价聚合物/表活剂二元体系驱油能力的主要指标,研究二者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过程中的变化对提高二元体系驱油能力有重要指导意义。设计4种注入段塞的二元体系在3种长度的填砂模型运移的室内实验,对体系运移过程中黏度和... 黏度和界面张力是评价聚合物/表活剂二元体系驱油能力的主要指标,研究二者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过程中的变化对提高二元体系驱油能力有重要指导意义。设计4种注入段塞的二元体系在3种长度的填砂模型运移的室内实验,对体系运移过程中黏度和界面张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速度和运移距离相同的条件下,注入段塞越大,流出液的最低界面张力更低,保持低界面张力的时间更长,黏度保留率也更高;在注入速度和段塞相同的条件下,运移距离越长,流出液的界面张力保持低界面张力程度越高,黏度保留率越高。研究结果对现场二元体系的注入方案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活剂二元体系 段塞 填砂管 界面张力 黏度
原文传递
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何金钢 王洪卫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4,共10页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技术研究是保障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针对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砂体类型多、储层物性差,在开发过程中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零散、吸附量大,化学驱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压裂驱油"技术,通过压裂造长缝形...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技术研究是保障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针对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砂体类型多、储层物性差,在开发过程中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零散、吸附量大,化学驱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压裂驱油"技术,通过压裂造长缝形成高速通道,将高效驱油剂经裂缝快速送至剩余油富集部位,边压裂造缝边沿程上下滤失,减少化学剂与地层之间接触时间和接触距离,以降低注入过程中化学剂性能的沿程损失,提高利用效率,增强驱油效果。现场试验表明,三类油层工艺上能够实现压裂驱油注入,且试注井组见到驱油效果,可推广应用于萨中开发区萨葡三类和高台子三类油层,作为增产增注技术快速挖潜零散井点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类油层 压裂驱油 表二元体系 剩余油
下载PDF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nsity Rule of Pathwardhan and Kumer and the Rule Based on Linear Isopiestic Rela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玉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9-321,共3页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nsity rule of Pathwardhan and Kumer and the rule based on the linear isopiestic relation is studied by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ensity data in the literatur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val...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nsity rule of Pathwardhan and Kumer and the rule based on the linear isopiestic relation is studied by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ensity data in the literatur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values for 18 electrolyte mixtures are compared. The two rules are good for mixtures with and without common ions, including those containing associating ions. The deviations of the rule based on the linear isopiestic relation are slightly higher for the mixtures involving very strong ion complexes, but the predictions are still quite satisfactory.The density rule of Pathwardhan and Kumer is more accurate for these mixtures. However, it is not applicable for mixtures containing non-electrolytes. The rule based on the linear isopiestic relation is extended to mixtures involving non-electrolytes. The predictions for the mixtures containing both electrolytes and non-electrolytes and the non-electrolyte mixtures are accurate. Al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rule is a widely applicabl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ary density rules DENSITY apparent molar volume multicomponent system binary sub-system
下载PDF
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洪卫 闫百泉 刘长宝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57-167,共11页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技术研究是保障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创新性的提出压裂驱油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砂体类型多、储层物...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技术研究是保障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创新性的提出压裂驱油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砂体类型多、储层物性差,在开发过程中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零散、吸附量大,化学驱难度大.因此创新性的提出了“压裂驱油”技术,通过压裂造长缝形成高速通道,将高效驱油剂经裂缝快速送至剩余油富集部位,边压裂造缝边沿程上下滤失,减少化学剂与地层之间接触时间和接触距离,以解决注入过程中化学剂性能沿程损失大,利用效率低,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三类油层工艺上能够实现压裂驱油注入,且试注井组见到驱油效果,可推广应用于萨中开发区萨葡三类和高台子三类油层,作为增产增注技术快速挖潜零散井点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油层 压裂驱油 表二元体系 剩余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