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 C基因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玲 曾文铤 +2 位作者 谢栩硕 梁增伟 区映研 《肝脏》 2013年第7期448-45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HBVC基因区病毒的变异,探讨HBcAg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ACLF、38例严重肝炎活动(SHB)和4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标本,PCR扩增HBVC基因区,分析HBcAg区表位的变异。分离单核淋巴细... 目的通过分析HBVC基因区病毒的变异,探讨HBcAg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ACLF、38例严重肝炎活动(SHB)和4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标本,PCR扩增HBVC基因区,分析HBcAg区表位的变异。分离单核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LA-A2分型。结果与CHB组比较,ACLF组HBVC基因区发生高频率的变异,且变异的位点绝大部分位于表位区域:core27(I-V,26.32%比4.76%,P=0.007)位于HLA-A2限制性表位CTL18-27区,core5、core35和core60分别位于Th细胞表位区,core83位于B细胞表位区。对包含变异体CTL18-27(27V)的ACLF和SHB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5例HLA-A2阳性患者均变异为野生株I27;而5例HLA-A2阴性的患者,随访后包含V27的病毒仍然能被检测出(5/0比0/5,P=0.008)。结论 HBVC基因区高频率的氨基酸变异导致的表位变异,可能通过增强表位的免疫原性参与ACLF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表位变异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突变及表位变异与HCC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丽娟 许可 +3 位作者 高艺洋 李玮珏 张招龙 曾文铤 《现代医院》 2016年第6期788-791,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HCC)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关于HBV前S/S基因突变与HCC发病关系的研究认为,前S/S突变尤其是前S缺失突变与HCC发病密切相关。前S缺失突变可通过改变细胞表位与HLA分子的结合能力,导致T/B细胞表...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HCC)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关于HBV前S/S基因突变与HCC发病关系的研究认为,前S/S突变尤其是前S缺失突变与HCC发病密切相关。前S缺失突变可通过改变细胞表位与HLA分子的结合能力,导致T/B细胞表位免疫原性改变,从而逃逸宿主的免疫监视,产生免疫逃避或免疫耐受,由此增加发展为HCC的风险。笔者对前S/S基因突变和表位变异与HCC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S基因 表位变异 肝细胞癌
下载PDF
HBsAb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T细胞及B细胞表位变异分析
3
作者 郭燕 景媛媛 +4 位作者 李锦 巩晗实 段勇 李燕 张文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06-512,共7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epatitis B virus,OHBV)PreS-S基因T、B细胞表位变异情况,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及HBsAb+OBI发生机制。方法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OB...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epatitis B virus,OHBV)PreS-S基因T、B细胞表位变异情况,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及HBsAb+OBI发生机制。方法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OBI样品PreS-S区并测序,确定基因型。生物信息学分析HBsAb+/HBsAb-以及不同基因型OBI毒株PreS-S基因T、B细胞表位变异情况,分析高频T细胞突变表位突变前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亲和力变化以及高频B细胞突变表位突变后抗原特性的改变。结果85份OBI样品成功扩增出PreS-S基因21份,其中HBsAb+OBI_(B) 4份,HBsAb-OBI_(B) 6份,HBsAb+OBI_(C) 6份,HBsAb-OBI_(C) 5份。OBI毒株PreS-S区突变率高于野毒株,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BI_(B) vs.WT B:2.64%:0.66%,P<0.001;OBI_(C) vs.WT_(C):3.67%:1.19%,P<0.001)。OBI毒株蛋白免疫区突变率大于非蛋白免疫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BI_(B):3.57%:1.86%,P=0.005;OBI_(C):4.78%:2.65%,P=0.001)。OBI_(C)毒株蛋白免疫区及非蛋白免疫区突变率均大于OBI_(B)毒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免疫区:4.78%:3.57%,P=0.107;非蛋白免疫区:2.65%:1.86%,P=0.142)。HBsAb-OBI毒株T、B细胞表位突变率高于HBsAb+OBI毒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b-OBI_(B) vs.HBsAb+OBI_(B):4.17∶3.01,P=0.303;HBsAb-OBI_(C) vs.HBsAb+OBI_(C):5.65∶4.26,P=0.207)。4个T细胞表位高频突变(T47A/K、S174N、L175S、V177A)以及3个B细胞表位高频突变(G73S、K122R、I126M/T)的亲和力分析和抗原性分析显示多数T细胞表位突变前后与HLA分子亲和力变化不大,B细胞表位免疫原性变化不明显,某些位点突变后亲水性、表面可及性甚至优于野生毒株。结论OBI毒株PreS-S区突变率显著高于野毒株;OBI毒株蛋白免疫区突变率显著高于非蛋白免疫区;OBI_(C)变异活跃程度大于OBI_(B);各点突变可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随机发生,未发现HBsAb压力或依赖性;PreS-S区关键位点突变或多表位共同突变可能在OBI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 PreS-S区 细胞表位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