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不同首免日龄对免疫效果影响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昌海 徐小艳 +4 位作者 蒋锁俊 缪余洲 开妍 王相子 邱冬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4期12-14,18,共4页
为评价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不同首免时间对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二组不同日龄试验猪只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疫苗当天采集试验猪血样测定母源抗体水平,并分别在首免和二免后不同间隔时间采集血样,分别用口蹄疫液相阻... 为评价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不同首免时间对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二组不同日龄试验猪只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疫苗当天采集试验猪血样测定母源抗体水平,并分别在首免和二免后不同间隔时间采集血样,分别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和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方法检测猪O型、A型口蹄疫抗体和非结构蛋白抗体水平。结果显示:40日龄首免的猪只,一免后31 d,A型和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12%和100%,二免后60 d,分别为31.58%和36.84%;70日龄首免的猪只,一免后30 d,A型和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二免后54 d,均为97.96%。表位缺失疫苗免疫后,两个试验猪群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70日龄首免的猪群,其口蹄疫O型和A型抗体阳性率较同期40日龄首免的猪群高,说明母源抗体水平低的仔猪对该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表位缺失灭活疫苗 首免时间 免疫抗体 非结构蛋白抗体
下载PDF
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2
作者 徐小艳 陈昌海 +4 位作者 梁永晔 王相子 陈培华 开妍 邱冬 《中国猪业》 2021年第5期48-50,共3页
为摸清口蹄疫0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对试验猪群进行免疫,观察其健康状况,采用口蹄疫非结构蛋白ELISA检测非结构蛋白抗体,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0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猪群健... 为摸清口蹄疫0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对试验猪群进行免疫,观察其健康状况,采用口蹄疫非结构蛋白ELISA检测非结构蛋白抗体,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0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猪群健康状况良好,各时间点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均为阴性;免疫前、一免后29 d、61 d、95 d、123 d,二免后30 d、64 d、92 d,A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100%、100%、100%、100%、100%、100%和100%,0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00%、100%、100%、100%、100%、100%和100%。表明该疫苗免疫猪只后,安全性好,不会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诱导产生的高水平A型、0型口蹄疫抗体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实施一免可维持至少4个月,实施二免可维持至少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表位缺失灭活疫苗 安全性 非结构蛋白抗体 免疫抗体
下载PDF
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D19抗原表位缺失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傅雪航 王迎 +8 位作者 王慧君 魏述宁 徐颖茜 邢海燕 唐克晶 田征 饶青 王建祥 王敏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了解CD19异构体对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治疗的反应,进一步探讨BiTE治疗无效的相关机制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例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BiTE治疗前后CD19异构体mRNA表达量的情况,Sa... 目的:了解CD19异构体对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治疗的反应,进一步探讨BiTE治疗无效的相关机制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例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BiTE治疗前后CD19异构体mRNA表达量的情况,Sanger测序对相应的异构体序列进行分析,流式细胞术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治疗前后谱系特异性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患者初诊时即存在2号外显子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BiTE治疗后患者未缓解,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19抗原表达转阴,但2号外显子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量并无增加,且细胞表型及转录组测序均未见谱系转化的发生。外显子可变剪接引起的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及谱系转化并非该患者CD19抗原表位缺失的机制。该例患者在疾病进展退出BiTE治疗组之后,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自主研发的CD22及CD19 CAR-T序贯治疗后完全缓解。结论:该例患者CD19抗原-缺失导致BiTE治疗无效,其缺失并非由可变剪接或谱系转换所致,更换为CD22、CD19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 表位缺失 异构体 CD19
原文传递
Localization of Two GFP_tagged Tobacco Plastid Division Protein NtFtsZs in Escherichia coli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东 孔冬冬 +3 位作者 鞠传丽 胡勇 何奕昆 孙敬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8期931-935,共5页
Two plastid division genes, NtFtsZ1 and NtFtsZ2 isolated from Nicotiana tabacum L. were fused with gfp and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 The regular localizations of full length NtFtsZs∶GFP along the fil... Two plastid division genes, NtFtsZ1 and NtFtsZ2 isolated from Nicotiana tabacum L. were fused with gfp and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 The regular localizations of full length NtFtsZs∶GFP along the filamentous bacteria indicated that the NtFtsZs could recognize the potential division sites in E. coli and be polymerized with heterogeneous FtsZ from bacteria. The overexpression of NtFtsZs ∶ gfp inhibited the division of host strain cells and resulted in the long filamentous bacterial morphology.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ukaryotic ftsZs have similar function to their prokaryotic homologs. Meanwhile, the different deletions of motifs of NtFtsZs are also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s of these proteins in E. coli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_terminal domains of NtFtsZs were related to the correct localization of NtFtsZs in E. coli and the N_terminal domains of NtFtsZ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FtsZ protei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results in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s of NtFtsZs in plastid division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tiana tabacum plastid division gene NtFtsZ GFP localiz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