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数据的北极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研究
1
作者 张思琪 陈鹏 +1 位作者 张镇华 潘德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7-405,共9页
星载激光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主动遥感技术,为全球海洋昼夜以及极地冬季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研究通过使用云-气溶胶激光雷达与红外探路者卫星(CALIPSO)数据,对全球海表面叶绿素a(Chla)浓度进行了反演,并构建了基于激光数... 星载激光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主动遥感技术,为全球海洋昼夜以及极地冬季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研究通过使用云-气溶胶激光雷达与红外探路者卫星(CALIPSO)数据,对全球海表面叶绿素a(Chla)浓度进行了反演,并构建了基于激光数据的前向神经网络模型(FNN-LID),重构了北冰洋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昼/夜长时序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主动遥感的极地海水Chla浓度和海水pCO_(2)数据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该算法的反演产品,具有较高的数据质量,不论是和其他被动遥感的产品还是独立浮标观测数据集都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能够有效“填充”极地冬季的数据空白。在北冰洋海区,受陆源强烈影响的边缘海都表现为较高的海表Chla浓度。北冰洋海水pCO_(2)的空间格局表现出经向的差异,且pCO_(2)的季节变化十分剧烈,甚至超过80μatm。近20年来,北冰洋稳定地表现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汇,而在东西伯利亚海和喀拉海等海冰显著衰退的地区,海面pCO_(2)的增长率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激光雷达反演 北冰洋 海水二氧化碳 极夜 长时序研究
下载PDF
高分辨率海水表层二氧化碳分压重构——以大西洋为例
2
作者 王馨仪 吴楚仪 +2 位作者 吴森森 陈奕君 杜震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8,共12页
海洋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海-气二氧化碳通量通常利用大气和海水表层的二氧化碳分压(pCO_(2))差进行估算。受制于时空分布不均匀的观测样本和预测数据,目前已有海水表层二氧化碳分压的重构结果在空间分辨率上仍有较大可提升空间。为在... 海洋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海-气二氧化碳通量通常利用大气和海水表层的二氧化碳分压(pCO_(2))差进行估算。受制于时空分布不均匀的观测样本和预测数据,目前已有海水表层二氧化碳分压的重构结果在空间分辨率上仍有较大可提升空间。为在高空间分辨率下更好地拟合时空变化,基于表层大洋二氧化碳地图(SOCAT)的海水表层二氧化碳逸度(f CO_(2))数据集和遥感卫星等多源数据,利用XGBoost模型建立了海水表层二氧化碳分压值与海洋物理、生物、光学等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并根据样本时空频率构建权重模型,最终重构了2000-2018年大西洋0.0417°×0.0417°下月度海水表层二氧化碳分压分布。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66,均方根误差为8.087μatm,平均偏差为4.012μatm,与同类重构结果相比,海水表层二氧化碳分压的时空变化趋势一致性强,且在空间分辨率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表层二氧化碳 遥感卫星 高空间辨率
下载PDF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全球表层海水1°×1°二氧化碳分压数据推演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国荣 李学刚 +3 位作者 曲宝晓 王彦俊 袁华茂 宋金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0-79,共10页
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是评估海洋碳源汇强度的关键参数,但其实测数据较少、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导致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的估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海洋源汇特征就不能确切获取。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收集的表层大洋二氧化碳地图(Surface Ocean ... 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是评估海洋碳源汇强度的关键参数,但其实测数据较少、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导致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的估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海洋源汇特征就不能确切获取。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收集的表层大洋二氧化碳地图(Surface Ocean CO2 Atlas,SOCAT)实测数据集基础上,运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二氧化碳分压与经纬度、时间、温度、盐度和叶绿素浓度间的非线性关系,构建了1998−2018年间全球1°×1°经纬度的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格点数据,其标准误差为16.93μatm,平均相对误差为2.97%,优于现有研究中的前反馈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算法等方法。根据构建的数据所绘制的全球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分布与现有研究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 全球大洋格点数据
下载PDF
桑沟湾表层水春夏两季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毅 蔺凡 +5 位作者 吴文广 武宁宁 张义涛 王巍 李敏 张继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7-1114,共8页
为研究季节变化和养殖活动对桑沟湾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影响,尤其是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养殖活动对表层水pCO_2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海带收获前(2015年5月)、后(2015年8月)采用走航式二氧化碳分压仪对中国北方典型的贝... 为研究季节变化和养殖活动对桑沟湾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影响,尤其是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养殖活动对表层水pCO_2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海带收获前(2015年5月)、后(2015年8月)采用走航式二氧化碳分压仪对中国北方典型的贝藻筏式养殖海域——桑沟湾养殖区表层水pCO_2及有关环境参数进行了大面调查,探讨了季节、养殖模式以及海带收获前、后表层水pCO_2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春夏两季桑沟湾湾内表层海水中pCO_2的平均值分别为(346.78±13.85)μatm(1 atm=101325 Pa,1 μatm=10^(-6) atm)和(351.50±8.00)μatm;湾外自然海域pCO_2值分别为(353.42±0.71)μatm和(358.05±2.01)μatm,均小于大气中pCO_2。(2)pCO_2的平面分布特性为:由湾底向湾外递减并在外海空白区升高,两个季节最低值都出现在海带养殖区,最高值都出现在贝类养殖区。(3)春季表层海水pCO_2与水温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与叶绿素a(Chl a)、溶解氧(DO)显著相关(P<0.05),反映了生命活动对pCO_2影响较大;夏季,养殖海带已收获,表层海水pCO_2与水温、溶解无机碳(DIC)、Chl a、DO显著相关(P<0.05)。(4)桑沟湾养殖区以及外海自然海域表层水pCO_2都低于大气中pCO_2,表现为二氧化碳(CO2)的汇区。藻类养殖区表层水pCO_2远低于自然海域,表现为CO2的强汇区;贝类养殖区表层水pCO_2略高于自然海域,表现为CO2的弱汇区,贝藻混养区则介于二者之间。春季海带的光合作用是影响表层水pCO_2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活动对海区表层水pCO_2的影响使得桑沟湾pCO_2表现出不同于自然海域的特性。夏季养殖活动减少导致物理因素的影响开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二氧化碳 海水养殖 春夏季
下载PDF
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_(CO_2))的取样手段和分析计算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乔然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6-79,共4页
前言 由于大气二氧化碳(CO_2)逐年增加,已影响到近年来全世界的气候变化,从而越来越受到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CO_2的增加是由全球工业迅速发展,CO_2气体不断大量排放到地球大气中所致。从工业化前的大约280(ppm),增长到198... 前言 由于大气二氧化碳(CO_2)逐年增加,已影响到近年来全世界的气候变化,从而越来越受到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CO_2的增加是由全球工业迅速发展,CO_2气体不断大量排放到地球大气中所致。从工业化前的大约280(ppm),增长到1988年的350(ppm)这是指大洋上CO_2的变化。陆地和城市大气CO_2的浓度最高可达380(ppm)左右。预计2050年CO_2浓度将是工业化前的2倍多,因此将大大改变地球的气候。 海洋是一个大的CO_2贮存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二氧化碳 采样
下载PDF
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测量仪器比对研究
6
作者 张川 王聪 +1 位作者 宁春林 庞永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86,共7页
针对两种常见的海洋pCO2测量仪器(基于水汽平衡法的pCO2自动监测系统Underway pCO2System及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水汽分离的pCO2原位传感器HydroC/CO2)开展了室内比对试验。通过加入Na2CO3/NaHCO3或H3PO4调节水池内水体pH值控制比对环境的... 针对两种常见的海洋pCO2测量仪器(基于水汽平衡法的pCO2自动监测系统Underway pCO2System及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水汽分离的pCO2原位传感器HydroC/CO2)开展了室内比对试验。通过加入Na2CO3/NaHCO3或H3PO4调节水池内水体pH值控制比对环境的pCO2,在10个水平下采集了两台仪器的测量数据,通过对同步采集水样的总溶解无机碳(DIC)、总碱度(TA)及pH测定,计算得到pCO2的理论值。通过数据分析发现3组结果间一致性很好(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9以上),但彼此间存在较大的"系统差"——两台仪器间测量差值在50~80μatm之间,差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差s为(64.52±9.52)μatm;Underway pCO2System及HydroC/CO2与CO2sys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分别在15~80μatm间及-2^-50μatm间,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40.67±15.88)μatm及(-23.86±14.90)μa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二氧化碳 比对 UNDERWAY PCO2 System HydroC/CO2
下载PDF
太平洋中低纬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乔然 王彰贵 +3 位作者 陈陟 李诗明 于艳红 吕洪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0-37,共8页
根据1986年11月至1990年6月进行的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TOGA)联合考查和1995年10月至1996年6月“中日副热带联合调查”期间获得的14个航次大气和海水CO2的观测资料,给出了主要观测海区CO2的源与汇的分布特征:在赤道地区5°... 根据1986年11月至1990年6月进行的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TOGA)联合考查和1995年10月至1996年6月“中日副热带联合调查”期间获得的14个航次大气和海水CO2的观测资料,给出了主要观测海区CO2的源与汇的分布特征:在赤道地区5°N^5°S,130°~165°E观测到的表面水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值超过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分压1.5~4.5 Pa,结果表明该海区对大气CO2而言是源,但是该值远小于在中赤道测到的+9.1 Pa和在东赤道太平洋所测的+15 Pa的值.由此表明热带太平洋CO2源的强度是向西减弱的.副热带海区在秋季对大气CO2而言是较强的源,春季是汇.对影响海水CO2变化的主要因素温度、盐度等进行了讨论,表明CO2的分布变化直接受海流、水团、黑潮和ENSO事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海水总溶解二氧化碳 副热带 源与汇
下载PDF
南黄海夏季表层海水中pCO_2分布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峰 张龙军 张经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作者在 1 999年夏季的航次中 ,获得了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实测数据。本文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 ,对影响 p CO2 分布和变化的某些重要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匀... 作者在 1 999年夏季的航次中 ,获得了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实测数据。本文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 ,对影响 p CO2 分布和变化的某些重要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 ,这是边缘海区海水中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除长江口门外的 p CO2 高值区外 ,南黄海表层海水的 p CO2 值与叶绿素、水温大体呈负相关 ,而与海水的盐度基本上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表层海水 二氧化碳 碳循环 南黄海 水文 生物 叶绿素 水温
下载PDF
桑沟湾表层水pCO2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继红 吴文广 +3 位作者 任黎华 韩婷婷 王巍 方建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4,共8页
根据2011年4、8、10月和2012年1月在桑沟湾获得的表层海水总碱度(TA)和pH值,结合现场水文、化学、生物和养殖等参数,探讨了桑沟湾海域CO2体系各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0月和翌年1月,CO2体系各参... 根据2011年4、8、10月和2012年1月在桑沟湾获得的表层海水总碱度(TA)和pH值,结合现场水文、化学、生物和养殖等参数,探讨了桑沟湾海域CO2体系各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0月和翌年1月,CO2体系各参数主要受温度和盐度的影响;8月,pH和pCO2分别与初级生产力和溶解氧显著相关;4月与水文、化学生物因子无显著相关性。8月各参数的空间差异最大,其次是10月,1月最小。4个航次的平均表层pCO2都低于大气pCO2,为表观碳汇区;季节变化趋势是8月<4月<1月<10月。pCO2总体的空间分布趋势都是湾内向湾外递增,即贝类养殖区<贝藻混养区<藻类养殖区<非养殖区。8月,桑沟湾较低的pCO2可能与赤潮有关,而4月可能是物理、生物及大规模贝藻养殖的综合结果。桑沟湾较低的pCO2是由于受沿岸区高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还是受大规模的贝藻养殖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总碱度 PH值 表层二氧化碳 海水养殖 桑沟湾
下载PDF
改进的喷淋-鼓泡式平衡器GC法测定海水中的P_(CO_2)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峰 张龙军 +1 位作者 王彬宇 张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全球变化研究中 ,海气交换平衡器是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 ( PCO2 )直接测定的关键。本文在喷淋式平衡器和鼓泡式平衡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喷淋 -鼓泡式平衡器 ,就平衡器体积、平衡后气体进样方式、海气平衡时间等作了改进并与层流式平... 在全球变化研究中 ,海气交换平衡器是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 ( PCO2 )直接测定的关键。本文在喷淋式平衡器和鼓泡式平衡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喷淋 -鼓泡式平衡器 ,就平衡器体积、平衡后气体进样方式、海气平衡时间等作了改进并与层流式平衡器进行了互校 (气相色谱法现场测定 )。经精密度分析和 F法、t法显著性检验 ,本实验室的喷淋 -鼓泡平衡器 -气相色谱系统对大气和海水中 PCO2 的分析 ,都可达到通量计算中 PCO2 的测定精密度需小于 1 %的要求。两种平衡器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改进的喷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喷淋-鼓泡式平衡器 GC法 测定 海水 PCO2
下载PDF
海水pCO_2测定中喷淋-鼓泡式平衡器与层流式平衡器互校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峰 张龙军 +1 位作者 王彬宇 张经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3-578,共6页
在全球变化研究中 ,海气交换平衡器是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 (p CO2 )直接测定的关键。作者在 Inoue,H.(1987)的喷淋式平衡器和 Goyet,C.(1991)的鼓泡式平衡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喷淋 -鼓泡式平衡器 ,并与层流式平衡器 (Cooper,D.J.et al.1... 在全球变化研究中 ,海气交换平衡器是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 (p CO2 )直接测定的关键。作者在 Inoue,H.(1987)的喷淋式平衡器和 Goyet,C.(1991)的鼓泡式平衡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喷淋 -鼓泡式平衡器 ,并与层流式平衡器 (Cooper,D.J.et al.1998)进行了互校 (气相色谱法现场测定 )。经显著性检验 ,两种平衡器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 ,新的喷淋 -鼓泡式平衡器能很好地用于海水中 p CO2 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喷淋-鼓泡式平衡器 层流式平衡器 海水
下载PDF
海水pCO_2流通式光度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敏 张龙军 +1 位作者 王彬宇 张经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100,共7页
将膜分离技术与流动注射分析相结合 ,采用聚四氟乙烯疏水性微孔膜 ,使样品流与接受液流进行物理分离。通过测定含有显色剂的接受液流吸光度的变化来测定 p CO2 ,初步建立海水中p CO2 流通式光度测定方法。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1.2... 将膜分离技术与流动注射分析相结合 ,采用聚四氟乙烯疏水性微孔膜 ,使样品流与接受液流进行物理分离。通过测定含有显色剂的接受液流吸光度的变化来测定 p CO2 ,初步建立海水中p CO2 流通式光度测定方法。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1.2 %,与气相色谱法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整个实验仅需 11min,样品用量不到 10 m L,操作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式光度测定 半透膜 二氧化碳 海水 离技术 流动注射
下载PDF
龙须菜养殖对深澳湾表层水体pCO_2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首吉 杜虹 +3 位作者 张清芳 陈洋 梅志平 陈伟洲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5期152-159,共8页
根据2014年2—5、7月在深澳湾获得的表层海水总碱度和pH值,结合水文、天气、海湾养殖情况等因素,以探讨海区CO_2收支计算方法为主要目的,研究了汕头市南澳县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养殖对深澳湾表层水CO_2体系空间分布特征的... 根据2014年2—5、7月在深澳湾获得的表层海水总碱度和pH值,结合水文、天气、海湾养殖情况等因素,以探讨海区CO_2收支计算方法为主要目的,研究了汕头市南澳县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养殖对深澳湾表层水CO_2体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2、4、7月深澳湾为CO_2的汇区,3、5月为CO_2的源区。相比浮游植物,2014年2、3、5月龙须菜对CO_2吸收贡献率分别为62.90%、71.19%和52.20%。4月赤潮爆发,叶绿素a含量高达16.65μg·L^(-1),此时龙须菜光呼吸作用变强,吸收O_2同时释放CO_2,浮游植物成为深澳湾主导生物,对CO_2的吸收占主导地位。通过区域对比,发现龙须菜养殖区水体的p CO_2和DIC都比非养殖区的低,相比鱼、贝养殖区,藻类养殖区更有可能成为CO_2的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浮游植物 海水pH值 海水总碱度 表层二氧化碳
下载PDF
海水酸化对中肋骨条藻的影响
14
作者 迟小煜 朱见斌 +2 位作者 米铁柱 甄毓 王建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765,共8页
为探讨海水酸化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影响,本文选择pH和p CO_(2)两个影响海水酸化的主要因素对中肋骨条藻进行处理,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该藻的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颗... 为探讨海水酸化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影响,本文选择pH和p CO_(2)两个影响海水酸化的主要因素对中肋骨条藻进行处理,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该藻的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颗粒有机氮(particulate organic nitrogen,PON)含量以及C/N。结果表明,海水酸化显著抑制中肋骨条藻生长,酸化组的生长速率为0.86/d,对照组的生长速率为0.99/d,这种抑制效应主要来自p CO_(2)的影响。海水酸化对中肋骨条藻的光合效率无显著影响。海水酸化使中肋骨条藻细胞的POC含量显著提高37.1%,PON含量显著提高43.3%,其中,POC含量受pH和p CO_(2)的共同影响,而PON含量主要受p CO_(2)影响,推测这种效应是p CO_(2)升高影响关键的代谢过程所致。海水酸化对中肋骨条藻C和N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但藻细胞中C/N无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肋骨条藻 海水酸化 PH 二氧化碳
原文传递
白令海盆pCO_2分布特征及其对北极碳汇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立奇 高众勇 +1 位作者 王伟强 杨绪林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81-790,共10页
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所观测到的白令海及楚克奇海表层海水CO_2分压(pCO_2)的变化及其异常,研究了白令海盆pCO_2的分布特征及与周围水文环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具有高生产力的白令海陆架区不同,在白令海盆观测区内,叶绿素... 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所观测到的白令海及楚克奇海表层海水CO_2分压(pCO_2)的变化及其异常,研究了白令海盆pCO_2的分布特征及与周围水文环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具有高生产力的白令海陆架区不同,在白令海盆观测区内,叶绿素整体水平较低,生物作用不是pCO_2空间分布的主要调控因子,而水文环流要素呈现出重要影响,是典型的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海区,研究表明,白令陆坡流(BeringSlope Current;后变性为阿纳德尔流,Anadyr Current)对白令海盐pCO-2空间分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HNLC的白令海盆流过来的白令海亚北极水,将补充西北冰洋夏季几乎耗尽的表层营养盐,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强对大气CO_2的吸收能力,形成有机碳汇;另一方面,注入白令海的淡水来源的无机碳在白令海没有向深海输出,多数会通过阿拉斯加沿岸流注入北冰洋,形成一个重要的无机碳汇,这两大碳汇都在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令海 楚克奇海 表层海水CO2 PCO2 二氧化碳 北极碳汇 水团运移 水文环流 海洋气候
原文传递
30ka来南沙海区表层水的P_(co_2)记录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建芳 贾国东 +2 位作者 彭平安 房殿勇 赵泉鸿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1667-1670,共4页
通过对南海南部17962柱状样的高分辨分子地层学研究,获取了其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百分含量)、沉积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分布(δ13Corg)、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以及沉积有机质中反映陆源输入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等信息,计算了柱... 通过对南海南部17962柱状样的高分辨分子地层学研究,获取了其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百分含量)、沉积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分布(δ13Corg)、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以及沉积有机质中反映陆源输入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等信息,计算了柱状样沉积有机质中来源于水生碳的碳同位素大小(δ13C水生).在前人建立的δ13Corg-PCO2.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以δ13C水生代替δ13Corg,较为准确地计算了末次冰期以来南沙海区表层水的PCO2,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水的PCO2在末次冰期平均为240μL/L,在全新世平均为320μL/L,对比冰芯记录,全新世南海南部表层水可向大气释放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区 PCO2记录 南海表层 末次冰期 二氧化碳 全球碳循环 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环境
17
《生物进化》 2023年第2期14-17,共4页
加剧的大陆风化诱发泥盆纪末生态危机中、晚泥盆世,随着森林系统和种子植物的出现,复杂陆地生态系统得以建立,发生了地球生命演化史中继生命起源、寒武纪海洋生物大爆发之后的一次重要生物演化事件,并对地球表层系统产生重要影响。随着... 加剧的大陆风化诱发泥盆纪末生态危机中、晚泥盆世,随着森林系统和种子植物的出现,复杂陆地生态系统得以建立,发生了地球生命演化史中继生命起源、寒武纪海洋生物大爆发之后的一次重要生物演化事件,并对地球表层系统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种子植物起源与多样化,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 CO2)急剧下降,全球气候变冷,海洋碳-氮循环异常,海水大范围缺氧,同时发生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植物起源 地球表层系统 生物演化 气候变冷 生命起源 氮循环 晚泥盆世
原文传递
Reconstruction of surface ocean water pCO_(2(aq)) in Nansha area,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last 30 ka
18
作者 HU Jianfang JIA Guodong +2 位作者 PENG Ping FANG Dianyong ZHAO Quanh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The reconstruction of pCO2 in the tropic oce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to understand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In this study, the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core 17962 was conducted, which ... The reconstruction of pCO2 in the tropic oce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to understand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In this study, the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core 17962 was conducted,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content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and the d 13C values of black carbon and terrigenous n-alkane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d 13Cwc value of carbon derived from aquatic wa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d 13Corg-pCO2 equa-tion proposed by Popp et al. (1989), we estimated the pCO2 in the Nansha area, SCS, since the last glaciation using d 13Cwc instead of d 13Cor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CO2 was estimated at 240 ppmV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and at 320 ppmV in the Holocene. A comparison of surface sea pCO2 with the atmosphere CO2 recorded in the Vostok ice core, indicates that CO2 in surface water of the southern SCS could emit into atmosphere during the last 30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南沙地区 表层海水 二氧化碳 全新世 PCO2 重建 晚冰河期 热带海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