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SO事件次表层海温的两个模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永利 唐晓晖 +1 位作者 王凡 赵永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1-860,共10页
利用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再分析大气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oceantemperatureanomaly,SOTA)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Ni?o-SouthernOscillation,ENSO)循环的联系,及SOTA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回顾传统ENSO研究,... 利用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再分析大气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oceantemperatureanomaly,SOTA)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Ni?o-SouthernOscillation,ENSO)循环的联系,及SOTA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回顾传统ENSO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ENSO影响大气研究的新思路,得到以下结果:(1)以SOTA为基本资料的研究发现, ENSO事件有两个模态,主要出现在冬季的第一模态对冬季及夏季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中高纬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主要出现在夏季的第二模态对该地区上空夏季热带和副热带大气系统有重要作用。(2)ENSO事件通过与ENSO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ENSO-relatedseasurface temperatureanomaly,RSSTA)对大气的异常热通量输送,强迫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变化,导致热带和北太平洋及周边地区上空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影响相关地区冬季和夏季的气候。(3)海表面温度异常(seasurfacetemperatureanomaly,SSTA)包含RSSTA和大气异常导致的海温变化(sea temperature anoma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anomaly, STA)两部分, RSSTA是ENSO事件过程中海洋内部热动力结构调整导致的海面温度变化,在海洋对大气的热输送过程中,它随ENSO事件演变不断更新;STA是大气受RSSTA海洋异常加热后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海面温度的影响,在海洋浅表层STA对RSSTA有重大影响。本文最后讨论了ENSO事件期间热带海洋对大气热输送过程,指出ENSO事件通过海洋内部热动力结构调整产生RSSTA,它直接对大气异常加热,导致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局地海气之间负反馈过程产生STA,反过来抑制RSSTA。结果还指出,人们常用的SSTA变率实际上主要由秋冬季节RSSTA主导,丢失了春夏季ENSO信息,用SSTA研究ENSO事件存在局限性,这也可能是ENSO事件春季预报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两个模态 海表面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 SOTA) 大气环流异常 海气热通量边界过程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宇驹 刘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分析834份有效调查问卷,编制适于中小学教师使用的情绪劳动测量问卷。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知觉、深层行为、表层行为和自然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情绪劳动各维度中,知觉、深层...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分析834份有效调查问卷,编制适于中小学教师使用的情绪劳动测量问卷。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知觉、深层行为、表层行为和自然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情绪劳动各维度中,知觉、深层行为的得分较高,表层行为的得分最低。均值比较结果显示,情绪劳动各维度在性别、任教年级和教龄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女教师在知觉和自然行为上的得分较高;除表层行为外,小学教师各项情绪劳动得分均高于中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情绪劳动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情绪劳动 知觉 深层行为 表层行为 自然行为
下载PDF
连云港、吕泗海域的海表温度变化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青青 何佩东 +1 位作者 蒋风芝 陆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30-2937,2942,共9页
通过对连云港海域(1976-2008)、吕泗海域(1960-1990)30年左右的海表温度(SST)资料进行随机动态分析;并计算了SST与Nio3.4指数、海表热通量和海面风场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从1976-2008年连云港的SST呈现长期升高的趋势,32年间约上... 通过对连云港海域(1976-2008)、吕泗海域(1960-1990)30年左右的海表温度(SST)资料进行随机动态分析;并计算了SST与Nio3.4指数、海表热通量和海面风场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从1976-2008年连云港的SST呈现长期升高的趋势,32年间约上升0.9℃;从1960-1990年吕泗的SST呈现下降的趋势,30年间共下降约0.22℃。月均的SST最大熵谱分析揭示了两站的SST具有12个月和6个月的显著变化周期,此外还有准2 a的振荡周期。东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对连云港、吕泗海域的SST有一定的影响,热通量是影响连云港海域SST变化的部分因素,仅通过海面热通量的变化无法解释连云港海域海表温度升高的现象,海洋动力过程对SST的贡献不能忽略。连云港、吕泗海域的SST变化与风场的变化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海水温度(Secwater surface Temperefure SST) 厄尔尼诺 海表热通量 风场
下载PDF
英文人名非指称用法的特点及语用翻译
4
作者 李娟 《科技资讯》 2007年第9期100-102,共3页
非指称用法的英文人名(non-referential English names)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名的非表层意义,所指具有引申意义;它能使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在翻译成汉语时应充分考虑原语的语用用意和译语的语用预设目的,使用适合不同语境的翻... 非指称用法的英文人名(non-referential English names)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名的非表层意义,所指具有引申意义;它能使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在翻译成汉语时应充分考虑原语的语用用意和译语的语用预设目的,使用适合不同语境的翻译方法以求达到原语和译语的语用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指称(surface reference) 伴随信息(accompanying information) 深层内涵(deep implicative) 语用等效(pragmatic equivalence).
下载PDF
编辑选编
5
《气象科技进展》 2016年第1期63-64,共2页
SMOS土壤湿度和亮温产品在陆面模式中的同化——Assimilation of SMOS soil moisture an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products into a land surface model.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s,2016,in press.欧空局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SMOS... SMOS土壤湿度和亮温产品在陆面模式中的同化——Assimilation of SMOS soil moisture an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products into a land surface model.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s,2016,in press.欧空局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SMOS)卫星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供具有足够精度和时空覆盖的全球表层土壤水分(SM)估计。通过耦合SMOS卫星的观测数据,陆面模式(LSM)的预测技巧有望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编辑 表层土壤水分 陆面模式 土壤湿度 观测数据 欧空局 卫星
下载PDF
表层点状角膜炎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3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韩红波 刘春姿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角膜炎 点状角膜炎 角膜知觉 角膜上皮 干眼症 自觉症状 球结膜 杞菊地黄口服液 人工泪液 表层
原文传递
旁观者视角下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对同事排斥影响的双路径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冠峰 陈清玲 唐杰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14,120,共7页
基于认知-情绪个性系统理论,考察了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对同事排斥的双路径模型,检验了地位威胁和表层扮演在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与同事排斥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多阶段收集的436名被试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显著正向影... 基于认知-情绪个性系统理论,考察了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对同事排斥的双路径模型,检验了地位威胁和表层扮演在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与同事排斥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多阶段收集的436名被试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显著正向影响同事排斥行为;(2)地位威胁和表层扮演在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与同事排斥行为之间起双中介作用;(3)组织政治知觉正向调节上述双中介路径的间接效应,当组织政治知觉水平高时,该影响加强;当组织政治知觉水平低时,该影响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自主性工作努力 同事排斥 地位威胁 表层扮演 组织政治知觉
原文传递
西方形式主义艺术心理学 被引量:5
8
作者 斯蒂芬.纽顿 段炼 《世界美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斯蒂芬·纽顿(Stephen J.Newton)是英国艺术心理学家和画家,任教于北昂布瑞亚大学,其学术专著《绘画的心理特征与精神分析》于200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七章,研究当代艺术心理学的理论前沿,涉及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形式主... 斯蒂芬·纽顿(Stephen J.Newton)是英国艺术心理学家和画家,任教于北昂布瑞亚大学,其学术专著《绘画的心理特征与精神分析》于200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七章,研究当代艺术心理学的理论前沿,涉及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形式主义、象征主义、抽象艺术和后现代的艺术心理学。这里翻译的是该书第二章《艺术的形式语言》的前三节,《形式》、《率意形式》和《率意形式的感知》(第四节《知觉中的结构压抑》因篇幅过长未译),主要讨论埃伦茨威格有关"率意形式"的理论。安敦·埃伦茨威格(1908-1966)是奥地利裔英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他在名著《艺术的隐秘秩序》(1967)中提出了"率意形式"的概念,是为英国形式主义艺术理论家克利夫·贝尔之"蕴意形式"(又译"有意味的形式")的反概念,对我们理解艺术创造力问题和抽象艺术极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意形式(Articulate form) 率意形式(Inarticulate form) 有意形式(Conscious form) 无意形式(Unconscious form) 表层思维(surface mind) 深层思维(Deep mind) 表层知觉(surface perception) 深层知觉(Deep perception) 非完形形式(Gestalt-free form) 蕴意形式(Significant for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