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全林 张锦春 +1 位作者 李得禄 杨昊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6,共11页
腾格里沙漠地处亚洲中部荒漠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组成和复杂的植物区系。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开展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植物和标本数据库及文献,对腾格里沙漠天然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地理... 腾格里沙漠地处亚洲中部荒漠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组成和复杂的植物区系。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开展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植物和标本数据库及文献,对腾格里沙漠天然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位于中国西北植物地理区中间过渡带,属典型荒漠植物区系,由60科201属382种荒漠种子植物组成。其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区系植物趋向于集中在>10种的优势科内,优势科物种比例高达64.40%。区系植物分化程度较大,单种属和寡种属多达178属,占区系植物总属数的88.56%。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植物属分布有14个分布型和9个分布变型,为中国植物属分布类型数的50.00%,其中温带成分分布属比例大,为44.78%,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古地中海成分分布属为21.39%,对植物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植物科分布以世界分布型占优势,包含38个世界广布科,世界分布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分别占到优势科和表征科总数的77.78%和40.00%,与沙漠气候严酷性相一致;热带成分涉及11个科,占区系总科数的18.33%,说明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的发生具有热带亲缘性。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兼有新生进化成分,分布有原始多心皮类植物科、一定数量起源古老的孑遗成分和较多的间断分布类型,以及相当年轻和进化的科,反映出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起源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区系 优势 表征科 区系地理成分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开森 邓元德 +1 位作者 吕国梁 刘连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5,33,共10页
【目的】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闽西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统计分析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3个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 【目的】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闽西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统计分析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3个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1)汀江源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7科599属1 237种,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有63种。2)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是壳斗科、冬青科、紫金牛科、五加科、樟科和山茶科。3)种子植物区系属数的R/T值1.45,高于武夷山的R/T值(1.10),而低于梁野山的R/T值(1.66)和虎伯寮的R/T值(2.68)。4)与梁野山、武夷山、虎伯寮3个自然保护区相似性比较,在科级水平上相似性极高,均大于90%;在属级和种级水平上,与梁野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分别是76.76%和61.86%。【结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较多;大科、大属优势现象明显,少种科、少种属数量占优势,区系分化较大,体现科属水平的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起源古老,热带性质明显;在地理亲缘关系上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与梁野山的联系最为密切,与虎伯寮的和武夷山的联系较为疏远,与其地处武夷山脉南段延伸支脉区域的地理位置相符合,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源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表征科
下载PDF
中山市长江库区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戴文坛 陈伟霖 +5 位作者 缪绅裕 覃希 蒋谦才 王家彬 张迪 林书航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1期66-74,共9页
基于资料和样线调查,统计出广东中山市长江库区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179科611属1 080种(含变种),其中种子植物150科560属988种。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为五列木科、粘木科、八角枫科、虎皮楠科、肉实科、紫金牛科、省沽油科... 基于资料和样线调查,统计出广东中山市长江库区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179科611属1 080种(含变种),其中种子植物150科560属988种。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为五列木科、粘木科、八角枫科、虎皮楠科、肉实科、紫金牛科、省沽油科、杜英科、芸香科、冬青科、清风藤科、樟科、山矾科、杉科、八角科和金缕梅科,其中的樟科、紫金牛科、芸香科最具特色;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中均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占优势(分别占57.28%和32.31%),同时混合有不少其他成分,区系成分复杂,体现出其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自然性;与纬度相近的深圳市田头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二者的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88.89%和73.65%,显示在属级分类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成分 分布区类型 表征科 长江库区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 中山市
下载PDF
杭州西溪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洋 张方钢 +1 位作者 张晓红 周昕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57-64,共8页
2010-2018年,通过对9个监测点的野外调查和复查,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的野生维管植物的生活型、珍稀濒危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区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分布野生维管植物有94科270属424种;共记录到4种国... 2010-2018年,通过对9个监测点的野外调查和复查,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的野生维管植物的生活型、珍稀濒危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区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分布野生维管植物有94科270属424种;共记录到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为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樟Cinnamomum camphora,野大豆Glycine soja和四角刻叶菱Trapa incisa;外来入侵植物有28种,隶属于13科22属;西溪湿地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4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对表征科及属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带成分与热带成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体现了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与日本植物区系关系较密切;分布有中国特有植物1属,为皿果草属Omphalotrigono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溪湿地 维管植物 保护植物 外来入侵植物 生活型 表征科 植物区系
下载PDF
广东梅县阴那山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廖富林 《嘉应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本文分析了广东梅县阴那山植物区系成分、结构及特点,并通过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论述了它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亲缘关系,探讨了该区系的起源和归属问题。
关键词 植物区系 表征科 分布成分 广东 梅县 阴那山 区系亲缘关系
下载PDF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建泉 周永祥 +2 位作者 周多良 吴昊 王天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67,共6页
2015年5月-2018年7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维管植物237种,隶属37科117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1科1属5种,被子植物34科115属231种(含7亚种和6变... 2015年5月-2018年7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维管植物237种,隶属37科117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1科1属5种,被子植物34科115属231种(含7亚种和6变种);保护区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科比较贫乏,科的进化程度较高;孑遗科和单种科的大量存在,表明植物起源有一定的古老性,充分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及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表征科有麻黄科、柽柳科、藜科、蒺藜科、车前科,表明科的区系具抗旱和抗盐的特点。藜科不仅是优势科,而且是表征科,藜科植物的耐盐和抗盐性在安南坝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表现。维管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为6种分布区类型和6种变型,区系属温带性质,广布成分和北温带成分的多样性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表征科 分布区类型 安南坝保护区
原文传递
广西喀斯特三主要林区大型真菌区系组成及其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牟光福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61-1484,共24页
坐落于广西喀斯特林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导区,然而该区域内的大型真菌区系尚不清楚,相关研究滞后。本研究选择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广西喀斯特林区... 坐落于广西喀斯特林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导区,然而该区域内的大型真菌区系尚不清楚,相关研究滞后。本研究选择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广西喀斯特林区代表性区域进行调查和研究,弄清大型真菌区系组成及其特点。研究发现大型真菌777种,隶属于2门6纲21目97科318属。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层腹菌科Hymenogastraceae、炭团菌科Hypoxyl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小菇科Mycenaceae、类脐菇科Omphalotaceae、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和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占总科数的11.34%,科内种数占总种数的42.21%;优势属为毛杯菌属Cookeina、炭团菌属Hypoxylon、线虫草属Ophiocordyceps、歪盘菌属Phillipsia、肉杯菌属Sarcoscypha、炭角菌属Xylaria、蘑菇属Agaricus、鹅膏属Amanita、木耳属Auricularia和小皮伞属Marasmius等,占总属数的13.52%、总种数的43.76%。表征科为小皮伞科、小菇科、鬼笔科Phallaceae、柄杯菌科Podoscyphaceae、肉杯菌科Sarcoscyphaceae、银耳科Tremellaceae、炭角菌科Xylariaceae、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钉菇科Gomphaceae、齿菌科Hydnaceae和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表征属为毛杯菌属、歪盘菌属、肉杯菌属、炭角菌属、毛筐菌属Chaetocalathus、青褶伞属Chlorophyllum、鳞盖伞属Cyptotrama、棘刚毛菌属Echinochaete、胶孔菌属Favolaschia、棱孔菌属Favolus、灵芝属Ganoderma、老伞属Gerronema、蜂窝孔菌属Hexagonia、锈革菌属Hymenochaete、丝盖伞属Inocybe、乳菇属Lactarius、多汁乳菇属Lactifluus、香菇属Lentinus、白鬼伞属Leucocoprinus、小皮伞属、小蘑菇属Micropsalliota、新大孔菌属Neofavolus、小奥德蘑属Oudermansiella、柄杯菌属Podoscypha、须瑚菌属Pterula、黏柄小菇属Roridomyces、辛格杯伞属Singerocybe、蚁巢伞属Termitomyces、四角孢属Tetrapyrgos和热带孔菌属Tropicoporus。本研究为广西喀斯特林区的菌物多样性以及菌物-植物互作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林区 大型真菌 区系组成 优势 表征科
原文传递
浙江南麂岛陆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弘 库伟鹏 +1 位作者 戎建涛 项佳娥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3-720,共8页
浙江南麂岛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岛,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科267属393种(包含种下分类等级);扣除栽培种和逸生种,则南麂岛野生维管束植物尚有81科210属304种;分析表明:从科的层面看,蕨类植物的最大科为凤尾蕨科(Pteridaceae)、... 浙江南麂岛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主岛,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科267属393种(包含种下分类等级);扣除栽培种和逸生种,则南麂岛野生维管束植物尚有81科210属304种;分析表明:从科的层面看,蕨类植物的最大科为凤尾蕨科(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海金沙科(Lygo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种子植物的最大科多为世界广布类型,小科占据了比例和数量上的优势,其中百合科(Liliaceae)、石蒜科(Amaryllidaceae)、荨麻科(Urtic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等因具有较高的VFICS/WFIW比值而构成南麂岛区系表征科;从属的层面看,区系主体由泛热带分布(38.10%)、北温带分布(16.30%)和东亚分布(11.31%)3大类型构成,其中热带性质分布属共102属,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60.72%,温带性质分布属共66属,占39.28%;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和计算R/T比值比较与其余6个参照地区的联系,表明南麂岛与浙江乌岩岭在区系成分关系上最为接近;从种的层面看,可将南麂岛野生种子植物划分为7个亚型,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分布亚型(53.90%)为南麂主要来源,华南分布亚型(20.78%)次之。南麂岛具有鲜明的华东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且更具热带亲缘性质,区系划分应处于华东区系的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岛 植物区系 表征科 聚类分析 分界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