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字“列三为多”的表意原理及其思想的教学意义
- 1
-
-
作者
葛红兵
-
机构
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
-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21期9-1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创意写作与当代中国文学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BZW174。
-
文摘
汉字表意中存在“列三为多”现象。以“列三为多”表意为原理,“列三为多”也成为汉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字原理。实际上,“列三为多”也是华夏民族文化始源期的一个思想法则。揭示这一法则,对我们认识华夏民族文化的起源期特性乃至为华夏民族文化起源的时间点定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把汉字的字源学意义揭示在课堂上,对课堂汉字教学增强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历史文化自信具有很大帮助。
-
关键词
列三为多
造字法
表意原理
汉字
文化起源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刺点”的原理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袁杰雄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04,共7页
-
基金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艺术提出的重要美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ZD04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从符号学角度来看,舞蹈作品是在“双轴”操作中形成的,要使舞蹈作品意义丰富,就须在作品聚合轴上选择某一关键性元素进行突破常规的巧设。当这些巧设的元素被置入舞蹈作品,它们就成为反常、突出、不拘一格的“刺点”,此时其他具有传达一般认知功能的大部分成分就成为“展面”。“刺点”将意义引向不同的认知域,强调“跨域映射”的转义生成,故突出表现为一种隐喻特征,并主要以动作、服饰、音乐、道具等方式来表现。“刺点”有两个特点:一是“刺点”的聚合系突然拓宽,超出了我们一贯对这一成分的经验认知;二是“刺点”的“在场”恰好替代了原有经验系统中“离场”的成分,“在场”与“离场”元素之间产生的解释类比与联想,造就了作品的与众不同。由此可见,舞蹈作品是否有深度,关键就看“刺点”安排得是否巧妙。故厘清“刺点”在舞蹈作品中的表意原理,对舞蹈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刺点”
“展面”
双轴关系
表意原理
-
Keywords
Chinese ethnic and folk dance
“punctum”
“studium”
bi-axial relationship
ideographic principle
-
分类号
J711
[艺术—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