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副语言的表意手段和交际功能 被引量:3
1
作者 贺华丽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
副语言是人类自然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调语言的英语,其副语言的表意手段有音量控制、语音分割、语音的延长或缩短、语音的重读和强调等。从这些表意手段的交际功能来看,英语副语言具有语法功能,替代功能,表情功能和修饰功能... 副语言是人类自然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调语言的英语,其副语言的表意手段有音量控制、语音分割、语音的延长或缩短、语音的重读和强调等。从这些表意手段的交际功能来看,英语副语言具有语法功能,替代功能,表情功能和修饰功能。交际中恰当使用副语言,才能准确而得体地运用目的语进行和谐的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副语言 交际 表意手段 交际功能
下载PDF
试论指事的符号属性和表意手段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尚夫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汉字是一种表意制文字。以形托义是汉字最本质的属性。传统六书说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所以成为系列化的四种造字之法,是因为它们之间既具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就其共性而言,这四种造字方法均含浓厚的图画色彩,都可以按形索义。就... 汉字是一种表意制文字。以形托义是汉字最本质的属性。传统六书说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所以成为系列化的四种造字之法,是因为它们之间既具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就其共性而言,这四种造字方法均含浓厚的图画色彩,都可以按形索义。就其个性而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各自采用了不同的表意手段,都有独具的特性。可以这样说,考其共性,它们息息相通。察其个性,它们各得其法。本文论述的范围,在于判析指事符号属性,揭示指事的表意手段。大千世界,绚丽多彩。反映客观事物的概念有具体的,当然也有抽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形文字 图画文字 表意手段 符号属性 许慎 六书说 造字之法 义例 依附性 记号
下载PDF
表意汉字的表意手段研究(上)
3
作者 陆忠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38-42,共5页
本文分析了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类汉字的表意手段.认为这三类汉字各有三种表意手段。象形有直接勾勒事物全部轮廓、勾勒事物最具区别于其他事物之特征的部位的轮廓和勾勒轮廓并提示环境三种表意手段。指事有相同符号累叠、利用两个符... 本文分析了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类汉字的表意手段.认为这三类汉字各有三种表意手段。象形有直接勾勒事物全部轮廓、勾勒事物最具区别于其他事物之特征的部位的轮廓和勾勒轮廓并提示环境三种表意手段。指事有相同符号累叠、利用两个符号之间的空间关系表示概念和在所勾勒的事物形体上加注指示性符号等三种表意手段。会意有象事、象意、合义三种表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表意手段 研究
下载PDF
绘画技巧与汉字表意手段——兼说“书画同源”
4
作者 丁峰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2-43,共2页
绘画技巧与汉字表意手段有十分相似的地方,或谓高度的融通,其主要表现是两者都运用了这样一些相同的手法:借代、比拟、夸张、比喻、衬托。一、借代。借代是用与甲事物有密切联系的乙事物来替代甲事物的方法,可以局部代整体,特征代... 绘画技巧与汉字表意手段有十分相似的地方,或谓高度的融通,其主要表现是两者都运用了这样一些相同的手法:借代、比拟、夸张、比喻、衬托。一、借代。借代是用与甲事物有密切联系的乙事物来替代甲事物的方法,可以局部代整体,特征代全体,特征代一般。绘画中的借代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同源 绘画技巧 表意手段 汉字表 《说文》 甲骨文 手法 形声字 “召” 表音文字
下载PDF
识别表意手段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赖朝晖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0-64,共5页
识别表意手段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理解语篇主题意义或交际目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类型的语篇如何通过特定的篇章组织方式及特定的语言形式来有效表达意义,实现交际意图。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践行整合性的... 识别表意手段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理解语篇主题意义或交际目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类型的语篇如何通过特定的篇章组织方式及特定的语言形式来有效表达意义,实现交际意图。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践行整合性的教学路径,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意手段 语篇 阅读教学 篇章结构 语言形式
原文传递
异形词规范的操作原则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昌火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共2页
异形词规范的操作原则□徐昌火在一组异形词的几种书写形式中,选择一个作为标准词形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纵观有关文章,人们已经提出了如下几条:从俗、从简、表意明确、表音准确、从本从今、统筹兼顾、把握时机、系列化、定序……在... 异形词规范的操作原则□徐昌火在一组异形词的几种书写形式中,选择一个作为标准词形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纵观有关文章,人们已经提出了如下几条:从俗、从简、表意明确、表音准确、从本从今、统筹兼顾、把握时机、系列化、定序……在实际运用中这些原则相互关系如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词规范 词形 清晰度降低 操作原则 作为标准 汉语书面语 准确原则 表意手段 南京师范大学 误读
下载PDF
副语言的语用功能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丽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3-134,共2页
副语言是人类语言传输信息和交流感情不可或缺的表意手段,具有表明态度、抒发感情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 副语言 表意手段 语用功能
下载PDF
红豆的魅影:粤剧在1980年后香港电影中的呈现 被引量:2
8
作者 叶绵耀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20-26,94,共8页
粤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受众面最广的传统戏曲,其宗教性、谐趣性、悲剧性和经验性等文化基因被1980年后的香港电影所提取,以多种表现方式渗透进电影的创作中,成为癫狂的喜剧噱头、互文的表意手段以及追问文化身份的中介,与其他元素同构了... 粤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受众面最广的传统戏曲,其宗教性、谐趣性、悲剧性和经验性等文化基因被1980年后的香港电影所提取,以多种表现方式渗透进电影的创作中,成为癫狂的喜剧噱头、互文的表意手段以及追问文化身份的中介,与其他元素同构了香港电影的“港味”美学风格。粤剧在此时之所以比其他曲艺曲种更广泛地用于香港电影,既取决于粤剧本身的特质,亦与彼时的社会文化语境有关。通过考察粤剧在1980年后香港电影中的呈现,对于以粤剧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在当下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香港电影 文化基因 喜剧噱头 表意手段 中介
下载PDF
基于语篇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 Reading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翔 《教育视界》 2019年第25期50-56,共7页
教师应当深度研读语篇,关注语篇意义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挖掘文化内涵,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本文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了阅读教学中语篇教学的意义,以主题语境、文本结构、表意手段和创新思维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 教师应当深度研读语篇,关注语篇意义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挖掘文化内涵,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本文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了阅读教学中语篇教学的意义,以主题语境、文本结构、表意手段和创新思维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发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意识 主题语境 文本结构 表意手段 创新思维
下载PDF
文化比较研究与翻译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永林 《中国翻译》 1987年第3期8-10,共3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语言计划专家克利福德·弗尔教授曾言:语言是一个社会集团个性的表现,是根据其文化识别这个社会集团成员的一种手段。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恩格斯说过: 意大利语象和风一样温柔清新,它的词汇犹如最美丽的花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语言计划专家克利福德·弗尔教授曾言:语言是一个社会集团个性的表现,是根据其文化识别这个社会集团成员的一种手段。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恩格斯说过: 意大利语象和风一样温柔清新,它的词汇犹如最美丽的花园里的百花;西班牙语仿佛林间的清风;葡萄牙语宛如长满鲜花芳草的海边的细浪;法语好似小溪一样湍湍而流,水声悦耳;荷兰语如同烟斗里冒出的一缕香烟,显得多么舒适安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集团 语言文化 文化特性 翻译工作 社会文化 语言计划 社会属性 表意手段 意大利 文化习俗
原文传递
红颜安社稷,青史至今存--观舞剧《昭君出塞》有感
11
作者 储长钰 《尚舞》 2022年第4期48-51,共4页
舞剧《昭君出塞》改编自汉时期汉皇“宁边私倾国”、昭君“请缨赴塞上”的真实故事,该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兼具当下的审美性与观赏性,并对剧中人物进行细腻的情感处理。整部作品通过“和亲”事件折射王昭君的心路历程,运用各种艺术手... 舞剧《昭君出塞》改编自汉时期汉皇“宁边私倾国”、昭君“请缨赴塞上”的真实故事,该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兼具当下的审美性与观赏性,并对剧中人物进行细腻的情感处理。整部作品通过“和亲”事件折射王昭君的心路历程,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刻画其面临的种种境遇,并展现其心境的变化与选择,赋予“昭君”形象以文化价值和表意功能。文章旨在以舞剧的主题表达、创作手段和编创理念为切入点,深入舞剧本体的形态分析,对舞剧中的“昭君”形象进行全面、细致地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出塞》 “昭君”形象 艺术价值 表意手段 编创理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