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量刑的酌定情节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廷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47-53,共7页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要切实贯彻罪刑相适应的原则,真正作到准确恰当地适用刑罚,除了坚持犯罪构成之外,还必须认真考察案件的情节。情节是量刑的基本依据之一,这是我国刑法第五十七条明文规定的。可是,情节的科学定义和完整概念是什么,却...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要切实贯彻罪刑相适应的原则,真正作到准确恰当地适用刑罚,除了坚持犯罪构成之外,还必须认真考察案件的情节。情节是量刑的基本依据之一,这是我国刑法第五十七条明文规定的。可是,情节的科学定义和完整概念是什么,却在近年来出版的刑法著作中,找不到满意的答案;甚至连情节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酌定情节”,也很少提论。因此,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点浅薄的看法,以供法学同行共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酌定情节 刑事审判工作 罪刑相适应 犯罪构成要件 法定刑 从重处罚 社会危害程度 免除处罚 表明行为 七条
下载PDF
要重视法律上的默示
2
作者 周群利 《中国商贸》 1999年第3期64-64,共1页
默认,辞典上的解释是静默不语,而心意相认同。默认在法律上称默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关键词 默认 辞典上的解释是静默不语 而心意相认同.默认在法律上称默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六条解释称:“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民事权利的要求 对方未用语言或文字明确表示意见 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 可以认定为默示.”
下载PDF
论犯罪后的态度对量刑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明楷 《中国检察官》 2015年第9期79-79,共1页
当今时代的报应不是报复,而是指责任报应,亦即犯罪人基于自己的意志选择了犯罪行为,刑罚作为对其责任的清算具有正当性。根据并合主义与责任主义的要求,在正确选择了法定刑后,首先根据影响责任刑的情节裁量责任刑,然后在责任刑之下根据... 当今时代的报应不是报复,而是指责任报应,亦即犯罪人基于自己的意志选择了犯罪行为,刑罚作为对其责任的清算具有正当性。根据并合主义与责任主义的要求,在正确选择了法定刑后,首先根据影响责任刑的情节裁量责任刑,然后在责任刑之下根据影响预防刑的情节裁量预防刑并确定宣告刑。犯罪后的态度是影响预防刑的重要情节。对于自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告刑 法定刑 免除处罚 犯罪行为 量刑情节 判断行为 赔偿损失 毁灭证据 特殊预防 表明行为
原文传递
法律解释的扩张与限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车浩 刘言浩 高一飞 《检察风云》 2008年第3期56-57,共2页
  从许霆案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中,明显折射出中国社会近年来潜移默化的变化,尤其突出的是,刑法作为涵盖社会伦理底线、保护重大利益、掌握公民生杀予夺大权的法律,无论是在立法层面的制定,还是司法层面的裁判,都不能再以一种'低调&#...   从许霆案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中,明显折射出中国社会近年来潜移默化的变化,尤其突出的是,刑法作为涵盖社会伦理底线、保护重大利益、掌握公民生杀予夺大权的法律,无论是在立法层面的制定,还是司法层面的裁判,都不能再以一种'低调'的方式进行了,相反,在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常常被无可躲闪地推到了舆论最前沿.许霆案引发的大讨论就是一个例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处无期徒刑 撤销判决 广州市中院 发回重审 一审判决 犯罪数额 盗窃行为 行为性质 立法层面 表明行为
原文传递
教学一得
5
《思想政治课教学》 1986年第7期23-24,共2页
假期作业学生放假了,政治课也应当有适量的假期作业,但其形式又应当有别于其它的课。我的方式是:搞社会调查,写小论文。我把各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组各确定几个专题,由学校出具介绍信,自行选择地方搞调查,在此基础上联系学过的理... 假期作业学生放假了,政治课也应当有适量的假期作业,但其形式又应当有别于其它的课。我的方式是:搞社会调查,写小论文。我把各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组各确定几个专题,由学校出具介绍信,自行选择地方搞调查,在此基础上联系学过的理论写小论文。开学后先在班里、学校里评比,然后参加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期作业 社会调查 教学效果 想不起 集体荣誉感 课外教学 严济慈 公共秩序 陆良县 表明行为
原文传递
用异物侵害妇女案件的定罪量刑
6
作者 李云 《法治论坛》 2012年第2期334-336,共3页
一、案情简介2011年11月16日17时许,现年36岁的犯罪嫌疑人熊某在一集镇闲逛时看到60岁左右的妇女张某独自一人在桥头逗留。至20时许,犯罪嫌疑人熊某见妇女张某仍独自一人,便尾随并上前与其搭讪,妇女张某没有理睬,犯罪嫌疑人熊某遂将其... 一、案情简介2011年11月16日17时许,现年36岁的犯罪嫌疑人熊某在一集镇闲逛时看到60岁左右的妇女张某独自一人在桥头逗留。至20时许,犯罪嫌疑人熊某见妇女张某仍独自一人,便尾随并上前与其搭讪,妇女张某没有理睬,犯罪嫌疑人熊某遂将其推倒于地。妇女张某爬起后迅速向一巷道逃跑,犯罪嫌疑人熊某紧随追赶,并随手捡了一根竹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自一人 故意伤害罪 强制猥亵罪 犯罪既遂 表明行为 客观要件 犯意 间接故意 犯罪主体 法定刑
原文传递
理性把握“多次抢劫”的认定标准
7
作者 任素贤 秦现锋 《法制资讯》 2012年第10期90-93,共4页
【案情简介】2011年5月9日凌晨3时50分许,被告人高某至上海市静安区A宾馆前台处,采取蒙面、持刀威胁被害人寇某的方法,抢得宾馆营业款人民币2400元(以下币种相同)后逃逸。2011年5月10日凌晨3时40分许,被告人高某至上海市徐汇区B宾馆前台... 【案情简介】2011年5月9日凌晨3时50分许,被告人高某至上海市静安区A宾馆前台处,采取蒙面、持刀威胁被害人寇某的方法,抢得宾馆营业款人民币2400元(以下币种相同)后逃逸。2011年5月10日凌晨3时40分许,被告人高某至上海市徐汇区B宾馆前台处,采取蒙面、持刀威胁被害人封某的方法,迫使封某将柜台内的营业款交出。后因封某求饶,高某没有拿走封某交出的营业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除处罚 犯罪中止 中止犯 减轻处罚 如实供述 加重情节 表明行为 情节恶劣 上海市徐汇区 限制解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