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史学中的女性优伶伎艺描述
1
作者
厉震林
《新余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9,共4页
中国史学中对于女性优伶伎艺的描述,一是专工一行,除了工于行当,女性优伶大多擅长某项伎艺,或歌唱,或舞蹈,或做打;二是一专多能,多才多艺,具有全面演艺素质;三是具备一定文化艺术素养,能够吟诗作词,审音度律;四是师承和家传背景,许多女...
中国史学中对于女性优伶伎艺的描述,一是专工一行,除了工于行当,女性优伶大多擅长某项伎艺,或歌唱,或舞蹈,或做打;二是一专多能,多才多艺,具有全面演艺素质;三是具备一定文化艺术素养,能够吟诗作词,审音度律;四是师承和家传背景,许多女性优伶所以技高一筹,与前辈的指导与栽培有关,同时,家庭环境的熏陶渗透,家族内部的传授指点,对于培养一个出色优伶,自然也是一种重要成长因素;五是"明星制"的现象,自元代始许多女性优伶声名远播,以她们的高超演伎,以及相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吸引和招徕观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
女性优伶
表演伎艺
史籍描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伎艺表演的离合与中国古代戏曲脚色格局的变异
2
作者
范德怡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伎艺表演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演艺综合化的大趋势中,各类伎艺表演都被纳入中国古典戏曲表演的范畴,于宋元之际产生了全本戏。全本戏根据角色在剧中的主次地位为其派定脚色类型,形成了由主要脚色、次要脚色和过场脚色所构成的三层脚...
伎艺表演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演艺综合化的大趋势中,各类伎艺表演都被纳入中国古典戏曲表演的范畴,于宋元之际产生了全本戏。全本戏根据角色在剧中的主次地位为其派定脚色类型,形成了由主要脚色、次要脚色和过场脚色所构成的三层脚色体系。明清之际,演艺综合化的趋势出现了异变,伎艺表演在戏曲表演中的独立性有所增强。这些不一定以塑造角色为核心、也不完全为剧情服务的伎艺表演,成为那一阶段中国古典戏曲表演的主体内容之一。伎艺表演的分离,使得全本戏逐渐解体,折子戏逐渐兴盛。随着折子戏的兴盛,各脚色的地位又发生了进一步的改变,部分脚色赢得了新的优势地位,重新构建了清代以后中国戏曲脚色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伎
艺
表演
离合
戏曲
脚色格局
原文传递
“平话”概念流变考
3
作者
张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5,共9页
"平话"是一个动态的历时性概念。元代是"平话"概念得以产生和确立的初始阶段,而明清则是"平话"概念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出现新变的时期,不仅名称和含义出现了由"平"向"评"的转移,性质...
"平话"是一个动态的历时性概念。元代是"平话"概念得以产生和确立的初始阶段,而明清则是"平话"概念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出现新变的时期,不仅名称和含义出现了由"平"向"评"的转移,性质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原本只是作为口头和书面话本存在的"平话",在此期间指称对象又逐渐扩大到表演伎艺和小说文体,具有了文学和文艺的双重属性。因此,在使用和界定"平话"概念时,既要注意其一以贯之的本质内核,又要注意不同时期的变化,还要注意指称内容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话”
话本
流变
表演伎艺
小说文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拍弹”及其西域渊源
4
作者
王皓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89,168,共8页
“拍弹”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表演伎艺,有“转喉”“新声”“自度曲”“连声作词”“弄媚眼”“作头脑”等创作和表演特征,能达到音调凄折,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作者认为,“拍弹”是一项具有西域渊源的伎艺,其形成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渐变,...
“拍弹”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表演伎艺,有“转喉”“新声”“自度曲”“连声作词”“弄媚眼”“作头脑”等创作和表演特征,能达到音调凄折,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作者认为,“拍弹”是一项具有西域渊源的伎艺,其形成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渐变,是众多乐人共同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乐人
拍弹
表演伎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史学中的女性优伶伎艺描述
1
作者
厉震林
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出处
《新余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9,共4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的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09YS298
文摘
中国史学中对于女性优伶伎艺的描述,一是专工一行,除了工于行当,女性优伶大多擅长某项伎艺,或歌唱,或舞蹈,或做打;二是一专多能,多才多艺,具有全面演艺素质;三是具备一定文化艺术素养,能够吟诗作词,审音度律;四是师承和家传背景,许多女性优伶所以技高一筹,与前辈的指导与栽培有关,同时,家庭环境的熏陶渗透,家族内部的传授指点,对于培养一个出色优伶,自然也是一种重要成长因素;五是"明星制"的现象,自元代始许多女性优伶声名远播,以她们的高超演伎,以及相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吸引和招徕观客。
关键词
中国史学
女性优伶
表演伎艺
史籍描述
Keywords
Chinese historiography
traditional actresses
performance skills
historical records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伎艺表演的离合与中国古代戏曲脚色格局的变异
2
作者
范德怡
机构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出处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元杂剧角色符号研究”(18YJC751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伎艺表演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演艺综合化的大趋势中,各类伎艺表演都被纳入中国古典戏曲表演的范畴,于宋元之际产生了全本戏。全本戏根据角色在剧中的主次地位为其派定脚色类型,形成了由主要脚色、次要脚色和过场脚色所构成的三层脚色体系。明清之际,演艺综合化的趋势出现了异变,伎艺表演在戏曲表演中的独立性有所增强。这些不一定以塑造角色为核心、也不完全为剧情服务的伎艺表演,成为那一阶段中国古典戏曲表演的主体内容之一。伎艺表演的分离,使得全本戏逐渐解体,折子戏逐渐兴盛。随着折子戏的兴盛,各脚色的地位又发生了进一步的改变,部分脚色赢得了新的优势地位,重新构建了清代以后中国戏曲脚色的新格局。
关键词
伎
艺
表演
离合
戏曲
脚色格局
Keywords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arts
separation andintegration
character patterns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平话”概念流变考
3
作者
张莉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5,共9页
基金
江苏省2010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CX10B_573R)
文摘
"平话"是一个动态的历时性概念。元代是"平话"概念得以产生和确立的初始阶段,而明清则是"平话"概念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出现新变的时期,不仅名称和含义出现了由"平"向"评"的转移,性质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原本只是作为口头和书面话本存在的"平话",在此期间指称对象又逐渐扩大到表演伎艺和小说文体,具有了文学和文艺的双重属性。因此,在使用和界定"平话"概念时,既要注意其一以贯之的本质内核,又要注意不同时期的变化,还要注意指称内容的性质。
关键词
“平话”
话本
流变
表演伎艺
小说文体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I24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拍弹”及其西域渊源
4
作者
王皓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89,168,共8页
文摘
“拍弹”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表演伎艺,有“转喉”“新声”“自度曲”“连声作词”“弄媚眼”“作头脑”等创作和表演特征,能达到音调凄折,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作者认为,“拍弹”是一项具有西域渊源的伎艺,其形成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渐变,是众多乐人共同的创作。
关键词
唐代
乐人
拍弹
表演伎艺
Keywords
Tang Dynasty
musicians
Paitan
performing technique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史学中的女性优伶伎艺描述
厉震林
《新余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伎艺表演的离合与中国古代戏曲脚色格局的变异
范德怡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平话”概念流变考
张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代“拍弹”及其西域渊源
王皓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