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生语境、传承谱系与表演场域——基于贵州东家人史诗传承的田野调查
1
作者 王星虎 《民间文化论坛》 2023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当下民间史诗传承呈现内容缺损、形式简化等多种危机,皆因其原生语境发生变化,以及传授规矩严明、禁忌较多,学习时间长、难度大,传习者少。在仪式上演述史诗属乡党应酬,耽误农事、报酬低,传承人往往身兼数职,各村寨传承谱系复杂,民众的... 当下民间史诗传承呈现内容缺损、形式简化等多种危机,皆因其原生语境发生变化,以及传授规矩严明、禁忌较多,学习时间长、难度大,传习者少。在仪式上演述史诗属乡党应酬,耽误农事、报酬低,传承人往往身兼数职,各村寨传承谱系复杂,民众的认同度各异。同时,古老的仪式只存在于特定的表演场域中,在新时代及现代媒介下,其演述形态也将面临表演舞台的新语境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传承语境 表演场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论民间艺术表演场域的要素与特征——以孔尚任《平阳竹枝词》为分析文本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德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122,共9页
表演场域的要素与特征分析是科学定性民间艺术表演风格、文化特质进而对其合理归类的重要依据。孔尚任《平阳竹枝词》(凤阳少女踏春阳)表演场域即以建构主体的自主性、空间形构的开放性、精神指向的共荣性、艺术风格的飘逸性等有别于黄... 表演场域的要素与特征分析是科学定性民间艺术表演风格、文化特质进而对其合理归类的重要依据。孔尚任《平阳竹枝词》(凤阳少女踏春阳)表演场域即以建构主体的自主性、空间形构的开放性、精神指向的共荣性、艺术风格的飘逸性等有别于黄河流域歌舞的沉着庄重之美,又与淮河流域"娱他"型的"凤阳花鼓"大相异趣,而莹然可鉴的是汉民族民间广场歌舞"花鼓灯"的表演场域特征。因此,"凤阳少女"展演的既不是"平阳府"及其周边民间艺术,也不是"凤阳花鼓",而是"花鼓灯"艺术。民间艺术表演场域研究是对当代空间研究热点论域的积极呼应,有利于民间艺术空间研究维度的系统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表演场域 要素 特征 《平阳竹枝词》(凤阳少女踏春阳)
下载PDF
表演场域中的遂昌傀儡戏——以“交互”关系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亚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141-152,共12页
浙西南山区,如遂昌、松阳、龙泉等地,普遍存在以傀儡演庙戏的仪式传统。当我们面对这种民间表达和知识体系中的仪式戏,其戏乐不仅仅只是通常观念下的"艺术音乐",它有着多层的文化语义和指向,并具备更为多样的形态分析元素。... 浙西南山区,如遂昌、松阳、龙泉等地,普遍存在以傀儡演庙戏的仪式传统。当我们面对这种民间表达和知识体系中的仪式戏,其戏乐不仅仅只是通常观念下的"艺术音乐",它有着多层的文化语义和指向,并具备更为多样的形态分析元素。而对它的解读,将戏乐放置于其表演场域和表演过程中,便显得尤为自然和重要。文章以丽水市遂昌县应村乡的金坤木偶剧团(金坤傀儡戏班)为研究对象,从交互关系的视角来探讨戏班艺人是如何作乐的,以此探求在民间知识表达体系中,遂昌傀儡戏班艺人是如何使用和制造音乐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戏 表演场域 交互关系 作乐
下载PDF
角色互动:旅游表演场域中的角色及角色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江勇 《旅游论坛》 2015年第1期87-94,共8页
选取旅游表演场域中主要角色进行分析并探讨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从男女性别关系考察旅游表演场域中男女性别角色及其关系。在旅游表演场域中,不管是旅游者和各类东道主角色,还是用男女性别关系来考察的性别角色,这些角色之间关系... 选取旅游表演场域中主要角色进行分析并探讨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从男女性别关系考察旅游表演场域中男女性别角色及其关系。在旅游表演场域中,不管是旅游者和各类东道主角色,还是用男女性别关系来考察的性别角色,这些角色之间关系都不是孤立的,他们都是在角色互动中共同完成整个旅游表演。其目的是将旅游活动作为人的活动来研究,回归到旅游活动的本质研究,即对人本身的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互动 旅游表演场域 角色 角色关系
下载PDF
花鼓灯抗战灯歌与国族表演场域的建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德琥 沈学习 《蚌埠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8-122,共5页
花鼓灯抗战灯歌顺应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时代需要,打破了日常表演以家园空间想象为主的惯常出场方式,致力于国族表演场域的建构。为此,国族意识包括疆域感、方位感、空间感等民族国家空间意识的强化成其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从场域学说角... 花鼓灯抗战灯歌顺应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时代需要,打破了日常表演以家园空间想象为主的惯常出场方式,致力于国族表演场域的建构。为此,国族意识包括疆域感、方位感、空间感等民族国家空间意识的强化成其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从场域学说角度审视抗战灯歌的国族表演场域的建构,既是对当代社会空间理论的积极呼应,也是深刻释读抗日战争时期花鼓灯灯歌艺术场域特征和文化表征的重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抗战灯歌 国族表演场域 国族意识
下载PDF
论走会表演场域下北方秧歌的类型化区分及其文化变迁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民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33-141,共9页
走会(艺阵)乐舞活动是中国北方农村和城镇地区最具有代表性,流传广泛的一种传统节庆民俗。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汉族分布区域均结合上述走会的诸项艺术要素,衍生、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地方戏曲、曲艺、杂技及歌舞表演等单一艺术品类,学者... 走会(艺阵)乐舞活动是中国北方农村和城镇地区最具有代表性,流传广泛的一种传统节庆民俗。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汉族分布区域均结合上述走会的诸项艺术要素,衍生、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地方戏曲、曲艺、杂技及歌舞表演等单一艺术品类,学者们也一直从不同的艺术或学术角度,对其中的主要衍生类型给予了分属不同艺术品类的定性和解释。然而,无论是走会或秧歌,皆因其携带的传统艺术特有的多维、多层文化性质及"四不像"混融性特点,而难于采用某种单一性思维和方法进行整体观照。但若借助于艺术人类学平台给予的学术和文化空间,便能够结合表演场域和上下文语境对之展开相关的讨论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会 秧歌 表演场域 上下文语境 类型化区分 文化变迁
下载PDF
作为表演场域的国家体育场——以鸟巢版《图兰朵》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鲁肖荷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鸟巢的物理空间特性及其存在意义影响了《图兰朵》的实际演出,更为观众构筑了"硕大就是美"的欣赏经验。本文意在考察当鸟巢作为一个抽象的表演场域,是如何为《图兰朵》增添了奥运色彩以及张艺谋版的传奇特性和演出时的节庆气... 鸟巢的物理空间特性及其存在意义影响了《图兰朵》的实际演出,更为观众构筑了"硕大就是美"的欣赏经验。本文意在考察当鸟巢作为一个抽象的表演场域,是如何为《图兰朵》增添了奥运色彩以及张艺谋版的传奇特性和演出时的节庆气氛,使其终成为一场空前浩大的文化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场域 文化表演 景观
下载PDF
第29届奥运会竞技运动表演场域文化特色研究
8
作者 楚丽娜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2-24,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对第29届奥运会各竞技运动表演场域的文化空间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竞技运动表演场域的文化空间特色表现在:竞技运动表演场域多元化艺术的融合性、竞技运动表演场域彰显"以人为本"的人文...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对第29届奥运会各竞技运动表演场域的文化空间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竞技运动表演场域的文化空间特色表现在:竞技运动表演场域多元化艺术的融合性、竞技运动表演场域彰显"以人为本"的人文奥运、竞技运动表演场域开幕式主题的民族性、竞技运动表演场域观众和运动员的文明性及竞技运动表演场域志愿者服务的细致周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9届奥运会 竞技运动表演场域 文化空间 特色 研究
下载PDF
京族哈节仪式舞蹈表演场域中的性别化实践
9
作者 张占敏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4期89-96,共8页
京族哈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族人全体参与的以敬圣神、庆丰收、求平安、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活动。哈节的活动空间哈亭因表演内容、功能和性别差异,形成男性祭祀、女性娱神两种表演场域。男性负责祭神,女性负责娱神... 京族哈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族人全体参与的以敬圣神、庆丰收、求平安、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活动。哈节的活动空间哈亭因表演内容、功能和性别差异,形成男性祭祀、女性娱神两种表演场域。男性负责祭神,女性负责娱神。男性需要女性提供歌舞表演以完成祭神仪式,女性需要依赖男性鼓乐伴奏完成娱神的歌舞表演。仪式中的性别和谐关系有利于世俗世界的秩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族哈节 哈亭 表演场域 性别实践 仪式舞蹈
下载PDF
仪式操演建构了民间小戏的表演场域——以一次葬礼中祁太秧歌演出为个案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旭涛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7,74,共7页
仪式活动为秧歌演出提供了表演语境,决定了上演剧目及表演形式,秧歌演出从属于仪式活动,特定的秧歌剧目反映出仪式活动的精神内涵和指向,彰显了仪式活动的主题;热闹的演出气氛为仪式操演营造了背景和氛围;演出本身被赋予的显示家庭人气... 仪式活动为秧歌演出提供了表演语境,决定了上演剧目及表演形式,秧歌演出从属于仪式活动,特定的秧歌剧目反映出仪式活动的精神内涵和指向,彰显了仪式活动的主题;热闹的演出气氛为仪式操演营造了背景和氛围;演出本身被赋予的显示家庭人气、沟通人际关系等象征意义,强化了仪式操演的意义而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两种民俗事象相互依存,共同建构了秧歌的表演场域,彼此影响对方的存在形式,生成对方的民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操演 仪式场合 表演场域 祁太秧歌
原文传递
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厉震林《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49-1978)》序
11
作者 丁亚平 《艺海》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电影表演并无极其深奥之谜。然而,表演这个词,尽管并不意味着概念和法则,却意味着语言、观念和思想。语言当然是一个活生生的运用过程,电影表演也是这样。对于一部成功的电影说来,最终呈现于观众视听感官的总是演员所饰演角色的言谈举... 电影表演并无极其深奥之谜。然而,表演这个词,尽管并不意味着概念和法则,却意味着语言、观念和思想。语言当然是一个活生生的运用过程,电影表演也是这样。对于一部成功的电影说来,最终呈现于观众视听感官的总是演员所饰演角色的言谈举止及其表演场域。从事表演艺术创造性劳动的演员怎样由自然属性的“我性”,融入典型人物形象“非我”的性格化角色以及不断发生的位移与转型,尤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表演 性格化角色 表演场域 典型人物形象 美学思潮 创造性劳动 表演艺术 视听感官
下载PDF
政治光环下的明星 崔嵬“十七年”银幕内外的表演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宁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文以崔嵬迈入新中国之后的银幕表演历程为主线,侧重探讨其社会表演,包括其演员身份之外的其他身份对其银幕内外表演的影响。崔嵬的表演彰显了"十七年"表演的男权化特征:不仅是男性气质的重塑,还是政治上的一种自我重塑。崔... 本文以崔嵬迈入新中国之后的银幕表演历程为主线,侧重探讨其社会表演,包括其演员身份之外的其他身份对其银幕内外表演的影响。崔嵬的表演彰显了"十七年"表演的男权化特征:不仅是男性气质的重塑,还是政治上的一种自我重塑。崔嵬的"十七年"表演生动体现了男性与政治、银幕表演与政治表演的交织,也凸显了"十七年"表演场域的意识形态功利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场域 男性气质 明星
下载PDF
“国家在场”视域下祁太秧歌的传承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8-130,共3页
近年来,以"国家与民间社会互动关系"为基础的"国家在场"理论已经成为学界公认的热点领域之一。祁太秧歌虽是与民间社会紧密联系的音乐形式,但从其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晰体察到"国家在场"的种种影响。本文试... 近年来,以"国家与民间社会互动关系"为基础的"国家在场"理论已经成为学界公认的热点领域之一。祁太秧歌虽是与民间社会紧密联系的音乐形式,但从其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晰体察到"国家在场"的种种影响。本文试从"国家层面"来审视祁太秧歌,研究这一传统音乐事象在经历了解放初的"戏改政策"与本世纪初"非遗保护运动"两次"国家在场"之后所发生的历史变迁,分析"国家在场"在祁太秧歌传承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太秧歌 国家在场 秧歌剧目 秧歌组织 表演场域
下载PDF
仪式场域中的傀儡戏——对傀儡戏研究现状及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亚 《歌海》 2012年第2期15-20,共6页
傀儡作为仪式戏剧中的角色,常以神、鬼的身份进行戏剧表演,傀儡戏的表演无论是功能还是题材,都与民间信仰仪式密切相关。现有傀儡戏的研究文献因学科划分及其研究视角的不同,作为整体性的傀儡戏艺术往往被研究者从制作技艺(工艺学)、戏... 傀儡作为仪式戏剧中的角色,常以神、鬼的身份进行戏剧表演,傀儡戏的表演无论是功能还是题材,都与民间信仰仪式密切相关。现有傀儡戏的研究文献因学科划分及其研究视角的不同,作为整体性的傀儡戏艺术往往被研究者从制作技艺(工艺学)、戏班组织(社会学)、戏文(古典文学)、祭祀戏剧(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音乐学的角度来对傀儡戏进行研究和解读的,又存在语境化以及戏与乐相剥离的问题。因此从民族音乐学的表演视角研究傀儡戏,对在表演场域中认识傀儡戏乐,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关系中来探讨戏乐的生成过程及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戏 祭祀戏剧 语境 戏乐 表演场域 交互关系
下载PDF
被重建与置换的音乐表演语境--湘南过山瑶“坐歌堂”音乐田野作业反思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爱红 赵书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4,I0005,共10页
在“非遗”与“国家在场”两种语境的作用下,湘南瑶族“坐歌堂”音乐正在经历表演语境重建与置换的过程。其一,传统的瑶族“坐歌堂”的表演语境正在由民间自发走向“非遗”“国家在场”等权利与话语“共谋”下的一种文化展演行为;其二,... 在“非遗”与“国家在场”两种语境的作用下,湘南瑶族“坐歌堂”音乐正在经历表演语境重建与置换的过程。其一,传统的瑶族“坐歌堂”的表演语境正在由民间自发走向“非遗”“国家在场”等权利与话语“共谋”下的一种文化展演行为;其二,湘南瑶族“坐歌堂”仪式表演场域的族性特征正在被地方政府追求的文化与行政政绩的利益驱动下走向解构与重建的境地,即表演者与表演场域族性归属呈现出鲜明的主体间性特征。换言之,湘南瑶族“坐歌堂”仪式音乐表演者与表演场域呈现出从瑶族传统村落走向由政府安排的汉族错落与社区站,即“坐歌堂”仪式音乐的表演场域族性的置换。其三,当下的湘南瑶族“坐歌堂”仪式音乐表演场域呈现出鲜明的应用民族音乐学思维,即“坐歌堂”表演场地通常被安排在由政府打造的移民安置房中进行,它不但是为了传承与保护瑶族传统音乐文化,更多的是通过音乐展演来宣传地方政府的行政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坐歌堂” 表演场域 重建 置换
下载PDF
天津庆音法鼓表演语境现状考察
16
作者 徐一楠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6期41-44,共4页
文章主要研究天津挂甲寺庆音法鼓的音乐表演语境正在发生的变化。第一,庆音法鼓表演经历了民间自发组织到权力资本逐步操控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为由民间艺人、社会其他文艺群体和官方政府等多方力量组织、策划的集体活动。第二,... 文章主要研究天津挂甲寺庆音法鼓的音乐表演语境正在发生的变化。第一,庆音法鼓表演经历了民间自发组织到权力资本逐步操控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为由民间艺人、社会其他文艺群体和官方政府等多方力量组织、策划的集体活动。第二,老会成员的表演观念由单纯的酬神自娱及弘扬信仰变为展示民俗风情的社会活动,即在国家及某些场合需要的情况下,展示本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第三,庆音法鼓的表演场域由小众封闭走入大众视野,不仅以本村或会址附近的宗教信仰场所为表演中心,还走进了各种公共场所。第四,表演者可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但实际上他们作为表演者,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身份的族性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庆音法鼓 田野考察 表演语境 表演场域
下载PDF
媒介中性别反串形象的塑造及社会张力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蕾 朱雯文 常博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运用特别表演理论,以"青岛大姨"反串形象为研究个案,对大众媒介中日渐流行的性别反串形象塑造机制及社会张力进行探讨。反串形象是由表演者和观看者共同塑造的,它调用各种社会话语资源,在形象呈现上突破了传统喜剧反串的... 本文运用特别表演理论,以"青岛大姨"反串形象为研究个案,对大众媒介中日渐流行的性别反串形象塑造机制及社会张力进行探讨。反串形象是由表演者和观看者共同塑造的,它调用各种社会话语资源,在形象呈现上突破了传统喜剧反串的审丑框架。同时在社交媒体的作用下,这一表演的合法场域被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青岛大姨"这一类独特性别文化符号的建立和流行,反映了当下社会对性别反串表演和"双性气质融合"的日渐包容,折射出社会性别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性别表演 塑造机制 表演场域 反串形象 “青岛大姨”
下载PDF
身体诗画 大美不言 关于中国舞蹈美学的访谈
18
作者 袁禾(采访) 张昀竹(采访) 王孺杰(采访) 《中国民族》 2023年第8期78-81,共4页
春末的云南昆明,第八届中国舞蹈节在此成功举办。从大型民族舞剧《阿诗玛》到武术和舞蹈跨界融合的舞蹈剧场《舞术》,从以博物院为表演场域、以身体书写历史与现实的环境舞蹈作品到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的优秀剧目,从特色浓郁的民族... 春末的云南昆明,第八届中国舞蹈节在此成功举办。从大型民族舞剧《阿诗玛》到武术和舞蹈跨界融合的舞蹈剧场《舞术》,从以博物院为表演场域、以身体书写历史与现实的环境舞蹈作品到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的优秀剧目,从特色浓郁的民族舞蹈汇演到针对专业舞者的舞蹈创作实践教学工作坊……各族舞者云集彩云之南,通过舞蹈将中华文化之美展现于世人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舞剧 民族舞蹈 舞蹈节 舞蹈剧场 舞蹈作品 中国舞蹈美学 表演场域 跨界融合
原文传递
跨越挑战的戏剧艺术
19
作者 郑悦 《新世纪剧坛》 2023年第3期12-16,共5页
在过去三年间,世界范围内的戏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演出行业被迫暂时中止,并且开始尝试进行线上演出。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底,随着国内逐步放开,演出行业也逐渐开始恢复,文化交流与传播得以重启。在这一时期,线上戏剧、直播... 在过去三年间,世界范围内的戏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演出行业被迫暂时中止,并且开始尝试进行线上演出。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底,随着国内逐步放开,演出行业也逐渐开始恢复,文化交流与传播得以重启。在这一时期,线上戏剧、直播、泛剧场表演等新形态逐渐普及,关于戏剧本质的追问始终没有停止——没有观众与演员之间共享的表演场域,戏剧是否还能称为戏剧?线上戏剧是戏剧脱困的方式吗?直播与网络表演是否能够成为剧场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本质 戏剧艺术 表演场域 新形态 演出行业 剧场 直播
原文传递
洮岷南路花儿现状调查报告——以坎铺塔为中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戚晓萍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1-189,共9页
2007年夏末秋初,笔者以甘肃省岷县坎铺塔村为中心对洮岷南路花儿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搞清其当前原生态的存在状况,思考当地人如何借助花儿来表达自己。在当地文化生态背景下,花儿作为一个载体,负载着当地人们对自然、对社会... 2007年夏末秋初,笔者以甘肃省岷县坎铺塔村为中心对洮岷南路花儿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搞清其当前原生态的存在状况,思考当地人如何借助花儿来表达自己。在当地文化生态背景下,花儿作为一个载体,负载着当地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岷花儿 文化生态 表演场域 审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