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音乐表现与表演诠释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涛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114,134,共9页
普罗科菲耶夫的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在导演艾森斯坦的同名电影配乐基础上创作完成的。音乐不仅保持了电影的配乐风格,而且音乐的独立性也保持完好,并照剧情的发展展开音乐;音画结合紧密,不仅气势恢弘,具有史诗风格,在音乐的... 普罗科菲耶夫的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在导演艾森斯坦的同名电影配乐基础上创作完成的。音乐不仅保持了电影的配乐风格,而且音乐的独立性也保持完好,并照剧情的发展展开音乐;音画结合紧密,不仅气势恢弘,具有史诗风格,在音乐的抒情性上也有细腻透彻的精彩篇章。本文从音区、演奏重音、力度处理、调性与声部布局、配器音色,独唱与乐队六大方面诠释作品的音乐及表演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音乐表现 表演诠释
原文传递
声乐作品的诠释与表演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爽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56-157,共2页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演唱技巧 诠释表演 艺术感染力
下载PDF
声乐作品的诠释与表演
3
作者 何颖 《长春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102-103,共2页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演唱技巧 诠释表演 艺术感染力
下载PDF
声乐作品的诠释与表演
4
作者 赵晓影 王磊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年第4期167-167,共1页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演唱技巧 诠释表演 艺术感染力
下载PDF
思政视域下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以作曲家宝玉的艺术歌曲《江城子·弄潮儿》为例
5
作者 金晶 《当代音乐》 2024年第3期13-18,共6页
当前,思想政治视域下的主旋律音乐创作与传播作为中国当代音乐的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因为这类音乐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上具有不可撼动的精神力量。本文尝试从音乐叙事特征与体裁创新两个维度,梳理作曲家宝玉的艺术歌曲《江城子&#... 当前,思想政治视域下的主旋律音乐创作与传播作为中国当代音乐的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因为这类音乐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上具有不可撼动的精神力量。本文尝试从音乐叙事特征与体裁创新两个维度,梳理作曲家宝玉的艺术歌曲《江城子·弄潮儿》在艺术表现、艺术审美、体裁选取、音乐表演理念等方面的特质,并进行家国叙事和民族精神价值表达的特质。全曲采用以艺术歌曲这一体裁为形式语言的音乐创作理念,着眼家国情怀的情感叙事以及凸显弄潮儿奋斗不息的人文价值,传承人物为百年奋斗的伟大经验,赓续了家国同构的红色基因。《江城子·弄潮儿》是由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批评家宝玉博士创作的具有交响史诗性质的艺术歌曲,这首作品首演于2022年6月13日的俄罗斯沃罗涅什爱乐厅,由国际著名华人指挥家、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陈正哲携沃罗涅什交响乐团演绎。这首艺术歌曲既秉承了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思路,又超越了艺术歌曲的体裁价值,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精髓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调性技法统一在音乐表演的诠释中。同时,作曲家通过采用交响乐队的编制技术与艺术歌曲体裁形式相融合的创作思路,创造了史诗般的艺术意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为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在俄罗斯本土的表演与传播起到了助推的重要作用。此外,《弄潮儿》声响中传统文化的符号化指向与调性的社会文化属性是成就这部作品美学意蕴的核心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城子·弄潮儿》 创作观念 表演诠释 美学意蕴 文化融汇
下载PDF
歌剧《原野》复排版的表演特色
6
作者 孙嘉艺 《歌剧》 2013年第2期74-77,共4页
首创于1 987年的歌剧《原野》,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 2年10月该剧复排版首次启用美声唱法歌唱家来演绎,形成与以往不同的表演特色。本文着力从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和风格入手,以"用美声唱法来演绎《原野》的必要性&qu... 首创于1 987年的歌剧《原野》,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 2年10月该剧复排版首次启用美声唱法歌唱家来演绎,形成与以往不同的表演特色。本文着力从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和风格入手,以"用美声唱法来演绎《原野》的必要性";"表演者在贴近音乐、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如何做到化难为易";"表演者在体会内化、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如何使作品内涵得以升华"这三方面为主线,分别对新旧版本进行比较,就五个主要角色的音乐阐释和现场表演展开分析,总结他们的精湛演技,从而展现《原野》复排版的表演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野》 金湘 美声唱法 表演诠释
下载PDF
从“母题”到“图纸”——试论“乐谱文本”在音乐表演史上的角色变化
7
作者 涂覃平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2期79-81,共3页
乐谱文本是音乐表演的根本依据。然而,由于乐谱是一个在时间进程中出现、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内有不同的面貌和性质,故而其在实际的表演实践中发挥的功能也是变化不定的。本文以历史眼光检视了乐谱在不同时期内扮演的角色... 乐谱文本是音乐表演的根本依据。然而,由于乐谱是一个在时间进程中出现、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内有不同的面貌和性质,故而其在实际的表演实践中发挥的功能也是变化不定的。本文以历史眼光检视了乐谱在不同时期内扮演的角色及其对演奏实践的制约和影响,旨在深化我们对音乐表演实践的理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谱 文本 表演 观念 诠释
下载PDF
以音乐诠释的角度讨论民歌的改编风格
8
作者 张玲 《北方音乐》 2018年第21期8-9,共2页
本文从音乐诠释的角度讨论民歌的改编风格特点。音乐诠释可理解为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作曲、演奏、编辑、收听、音乐学活动等)所固有的最重要的品质。民歌改编风格从一方面是对民歌本源进行作曲改编的结果,作曲诠释也是这种改编的标志... 本文从音乐诠释的角度讨论民歌的改编风格特点。音乐诠释可理解为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作曲、演奏、编辑、收听、音乐学活动等)所固有的最重要的品质。民歌改编风格从一方面是对民歌本源进行作曲改编的结果,作曲诠释也是这种改编的标志之一。从另一方面讲,在演奏任何一种音乐作品时,演奏者就是诠释演绎者,因此民歌的改编风格也具备某种诠释水平,即演奏水平。由此可见,以音乐诠释观点进行的民歌改编是一种自有诠释(至少是一种作曲诠释),在表演过程中它就是对表演的诠释。以下观点为主要的研究成果:民歌改编风格包括多个音乐诠释等级,这些等级就是它的风格标志,决定了其研究、描述、表演和理解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改编 风格 音乐诠释 作曲诠释 表演诠释
下载PDF
历史风格与个性诠释——从郎朗《哥德堡变奏曲》谈巴洛克音乐的演绎品质 被引量:4
9
作者 高贺杰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1,共4页
引言:巴洛克键盘作品表演诠释上的"危险性"在浩如烟海的键盘音乐作品中,总有一些作品焕发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与气质,吸引一代又一代的演奏家为之着迷。一些演奏家因某一特殊时刻演奏这样特殊的作品而奠定"江湖地位&quo... 引言:巴洛克键盘作品表演诠释上的"危险性"在浩如烟海的键盘音乐作品中,总有一些作品焕发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与气质,吸引一代又一代的演奏家为之着迷。一些演奏家因某一特殊时刻演奏这样特殊的作品而奠定"江湖地位",还有一些演奏家则穷其毕生研究、解读,并不断诠释这样的作品,最终作品与演奏者相得益彰、彼此成就,进而被乐史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音乐 《哥德堡变奏曲》 郎朗 键盘作品 表演诠释 键盘音乐 江湖地位 风格与个性
原文传递
跨越音乐学和音乐表演的鸿沟——历史语境阐释与解决途径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承峯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9,158,共12页
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之间本应是理论与实践的共生关系,在音乐学前卫与多元的蓬勃发展,以及演奏者缺乏批判性的思考等因素下,二者间的鸿沟逐渐加深。本文从音乐学历史语境变迁的角度切入,对"本真性"演奏的影响及争论进行疏理,再... 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之间本应是理论与实践的共生关系,在音乐学前卫与多元的蓬勃发展,以及演奏者缺乏批判性的思考等因素下,二者间的鸿沟逐渐加深。本文从音乐学历史语境变迁的角度切入,对"本真性"演奏的影响及争论进行疏理,再依此脉络进一步阐释二者间的矛盾,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表演诠释学分析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 音乐表演 本真性 表演实践 表演诠释
原文传递
音乐作品的叙事结构与感性行态——以肖邦《第三叙事曲》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月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4,共9页
作者曾在比较研究"音乐学分析"与"音乐学写作"两种音乐内涵阐释的方法之后,结合对海德格尔将艺术作品作诗化阐释的独特本体论方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以"诗性-哲性创造性描述"作为言说和阐释音乐意义的一种... 作者曾在比较研究"音乐学分析"与"音乐学写作"两种音乐内涵阐释的方法之后,结合对海德格尔将艺术作品作诗化阐释的独特本体论方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以"诗性-哲性创造性描述"作为言说和阐释音乐意义的一种方法。文章通过肖邦《第三叙事曲》的作品实例去亲身示范与具体实施这种写作方法,着重从作品的叙事结构与感性行态上加以叙事与修辞,以音响感性作为研究起点,重点审视作品的体裁问题与深层内涵,进一步探究有关音乐作品的表演诠释与本体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写作 诗性-哲性创造性描述 感性行态 肖邦叙事曲 表演诠释
原文传递
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的结构与叙事
12
作者 苏莹莹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125,共12页
结构与精神内涵的统一性是演奏贝多芬作品的关键。面对篇幅庞大且风格独特的晚期作品《迪亚贝利变奏曲》,演奏者的一大挑战便是如何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从而表现这部变奏曲的丰富内涵和贝多芬晚期思想达到的哲理性高度。正是由于作品的... 结构与精神内涵的统一性是演奏贝多芬作品的关键。面对篇幅庞大且风格独特的晚期作品《迪亚贝利变奏曲》,演奏者的一大挑战便是如何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从而表现这部变奏曲的丰富内涵和贝多芬晚期思想达到的哲理性高度。正是由于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学术界对其结构划分意见不一。演奏者在参考、检验这些既有结构解读的同时,也应回到音乐文本中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考究,发掘贝多芬记谱中透露的结构意图及其音乐叙事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 结构与精神内涵 音乐叙事 音乐表演诠释 延长记号的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