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9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命表现”思想探析
1
作者 郗戈 陈洪鑫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1,共8页
“生命表现”思想揭示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对现有阐释模式的反思,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的“生命表现”思想在综合吸收浪漫主义对感性丰富性的强调、对人性圆融整全的追求与反思启蒙现代性的哲... “生命表现”思想揭示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对现有阐释模式的反思,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的“生命表现”思想在综合吸收浪漫主义对感性丰富性的强调、对人性圆融整全的追求与反思启蒙现代性的哲学主题的同时,扬弃了浪漫主义的非现实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生命表现”思想显露出的克服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所导致的人的分裂对立、复归个人生命总体性的内在逻辑,同构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及其扬弃的逻辑思路,深刻切中马克思克服现代性分裂的问题意识。在这一问题意识下,“生命表现”思想在与黑格尔的绝对思辨和费尔巴哈的感性有限性进行理论对话的过程中,呈现出错杂的理论图景,促使马克思意识到“生命表现”思想的内在逻辑困难。对“生命表现”思想的探析,既展现出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层次与内涵,也突出了认真考察马克思思想中各种理论倾向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现”思想 浪漫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现代性分裂 思想对话
下载PDF
意趣“造形的表现”的体认性
2
作者 赵勇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体认语言学弥补了认知语言学强调“认”而忽略“体”的不足,其核心原则是“现实(体)—认知(认)—语言”,可细化为“现实(体)—概念内容和概念结构(认)—语言”。本文据此分析英汉语意趣“造形的表现”的体认性,认为其是体认的产物。由... 体认语言学弥补了认知语言学强调“认”而忽略“体”的不足,其核心原则是“现实(体)—认知(认)—语言”,可细化为“现实(体)—概念内容和概念结构(认)—语言”。本文据此分析英汉语意趣“造形的表现”的体认性,认为其是体认的产物。由于“造形的表现”的特殊概念结构,其表述形式是概念内容的具象描绘,可视其为基于互动体验的“体”,其概念意义是表述形式的言外之意,可视其为基于概念结构的“认”,前者是明示的,后者是暗含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抽象。“造形的表现”的体认性还表现出“隐转喻性、多元性、互动性和对立统一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趣 造形的表现 体认语言学 概念内容 概念结构 体认性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
3
作者 梅丹 《文理导航》 2024年第34期16-18,共3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尤其是教育领域。许多从信息技术中诞生,又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运行的教学工具被引入课堂并创新出科学的教学手段,推进了教师在...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尤其是教育领域。许多从信息技术中诞生,又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运行的教学工具被引入课堂并创新出科学的教学手段,推进了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支持与助力,美术学科的教学就因这种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革展现出了更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围绕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展开,聚焦“造型·表现”,探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积极性和深化学生美术理解认知的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 初中美术 “造型·表现”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有效性研究
4
作者 解力 《求知导刊》 2024年第27期140-142,共3页
“造型·表现”是美术课程的基础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空间感知、艺术创造等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从灵活性和多样性等角... “造型·表现”是美术课程的基础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空间感知、艺术创造等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从灵活性和多样性等角度,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寻找“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从联系现实生活、鉴赏优秀作品、巧用现代手段和设计专项活动等角度出发,探讨“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美术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美术 “造型·表现”
下载PDF
“环境设计表现”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5
作者 齐宛苑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0期104-106,139,共4页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设计学专业的手绘表现类课程面临着授课效率低、指导时间短、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等活动较难展开等问题。文章以“环境设计表现”课程为例介绍手绘表现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SPOC视频课程和“慕...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设计学专业的手绘表现类课程面临着授课效率低、指导时间短、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等活动较难展开等问题。文章以“环境设计表现”课程为例介绍手绘表现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SPOC视频课程和“慕微课堂”智慧平台管理工具,采取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中教师线上视频范画教学与线下技法指导相结合、课后学生通过线上范画视频进行巩固拓展以及教师线上作业批阅等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手绘表现 环境设计 SPOC视频 线上作业批阅
下载PDF
新课标视野下音乐课堂“表现”教学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芳 《华夏教师》 202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表现包含了声乐表演、器乐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乐谱识读四个方面。本文将分析小学音乐课堂音乐表现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音乐...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表现包含了声乐表演、器乐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乐谱识读四个方面。本文将分析小学音乐课堂音乐表现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音乐表现提出几点实施策略,旨在促使更多音乐教师利用好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现 小学音乐教育 新课标
下载PDF
关键能力之“学科表现”视域下的教学实践--以“动物细胞培养”为例
7
作者 崔敏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学科表现是生物学学科关键能力评价的核心维度,学科表现包括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四项能力要素,各项能力要素可分解为不同层次。以“动物细胞培养”为例,探讨学科表现各项能力要素指向下的教学实践及其评价策略。
关键词 关键能力 学科表现 能力要素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加强高中合唱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表现”素养探究
8
作者 马露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2期73-76,共4页
“艺术表现”素养依托唱歌和演奏以及综合艺术表演与音乐创编活动,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美感与情感表达能力。加强高中合唱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表现”素养,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以提升歌唱能力为导向,加强发声方法的综合运用... “艺术表现”素养依托唱歌和演奏以及综合艺术表演与音乐创编活动,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美感与情感表达能力。加强高中合唱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表现”素养,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以提升歌唱能力为导向,加强发声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升听唱能力为导向,加强对科尔文手势的有效运用;以提升节奏配合能力为导向,加强节奏朗诵技巧运用;以提升情感表现力为导向,加强音乐表现要素分析;以提升综合表现力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扮演合唱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合唱教学 艺术表现素养 影响 提升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初中美术“造型与表现”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实践
9
作者 张兆帅 《炫动漫》 2024年第7期16-18,共3页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使得以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为手段的初中美术不得不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思路,将核心素养作为思想导向,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在自我感知、体验、实践中发散思维、勇于创新、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使得以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为手段的初中美术不得不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思路,将核心素养作为思想导向,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在自我感知、体验、实践中发散思维、勇于创新、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造型·表现”作为初中美术教材中的重要板块,在落实这一教学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美术 造型表现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基于“艺术表现”素养提升的高中音乐教学实施策略
10
作者 王蕾蕾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17期34-36,共3页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规范课程结构设计,合理开展音乐教学,促进学生接触多元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对外部事物的深层感悟能力,达到美化情操、净化心灵、促进学生健康向上的目的,发展学生音...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规范课程结构设计,合理开展音乐教学,促进学生接触多元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对外部事物的深层感悟能力,达到美化情操、净化心灵、促进学生健康向上的目的,发展学生音乐素质与综合素养。基于“艺术表现”素养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开展各类音乐编创与艺术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高中音乐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要认真落实以下要点:准确把握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探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加强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开展歌唱指导活动;实施综合艺术表演,教授音乐演奏知识;结合音乐编创知识,组织身体律动活动;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科学点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表现 核心素养 高中音乐 音乐活动 身体律动
下载PDF
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ESG表现”:研究综述
11
作者 林旭琦 陈佳欣 《山东纺织经济》 2024年第2期26-29,36,共5页
近年来,ESG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企业“ESG表现”纳入投资决策,相关政策法规也要求企业披露ESG报告。卖空机制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的“ESG表现”。基于此,文章通过梳... 近年来,ESG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企业“ESG表现”纳入投资决策,相关政策法规也要求企业披露ESG报告。卖空机制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的“ESG表现”。基于此,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中国资本市场放松卖空管制这一角度出发,探究放松卖空管制对企业ESG表现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全面地了解放松卖空管制的积极效果,同时也为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ESG表现 企业治理 信息传递
下载PDF
油画风景的意境营造——从“再现”到“表现”
12
作者 王人佼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6期24-26,共3页
“再现”与“表现”是艺术创作的两种方式。绘画的发展,是从注重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变为注重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对于绘画内在情感意义的表现。以风景油画为切入口,探讨了将“再现”转化为“表现”的几种方式,分析在中国油画风景中... “再现”与“表现”是艺术创作的两种方式。绘画的发展,是从注重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变为注重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对于绘画内在情感意义的表现。以风景油画为切入口,探讨了将“再现”转化为“表现”的几种方式,分析在中国油画风景中如何传达画面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 表现” 油画风景 意境
下载PDF
分析美学视野中的“表现”
13
作者 张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53,共9页
表现说是西方艺术哲学中可与再现说争锋的艺术本质观,但其内部逻辑存在重重龃龉。这一逻辑澄清任务是由20世纪中叶以来在英美影响巨大的分析美学完成的。分析美学家们通过对“表现”语义以及相关语词的考辨,例示了表现与表现说的复杂性... 表现说是西方艺术哲学中可与再现说争锋的艺术本质观,但其内部逻辑存在重重龃龉。这一逻辑澄清任务是由20世纪中叶以来在英美影响巨大的分析美学完成的。分析美学家们通过对“表现”语义以及相关语词的考辨,例示了表现与表现说的复杂性。在他们看来,表现说所预设的艺术家情感状态与艺术品之间的一致性是无法成立的,艺术品表达了某种情感的这一表述从语法上来说也是存在问题的。但他们也并非全然否定表现说的合理性,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表现说,部分分析美学家主张将表现理解成隐喻性的,并对表现的内容进行了扩容。分析美学所做的这些努力,对于国内美学界进一步考察表现说以及完善对艺术本质问题的理解无疑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美学 艺术本质观 表现 表现 隐喻
下载PDF
罪犯减刑中“确有悔改表现”之审查认定
14
作者 张云鹏 连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我国刑法规定如果罪犯“确有悔改表现”可获得减刑。目前,法院在“确有悔改表现”的审查认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证据的证明标准缺失、证据的审查认定流于形式、审查认定的时段存在局限性。为保证“确有悔改表现”审查认定的妥当性,促进... 我国刑法规定如果罪犯“确有悔改表现”可获得减刑。目前,法院在“确有悔改表现”的审查认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证据的证明标准缺失、证据的审查认定流于形式、审查认定的时段存在局限性。为保证“确有悔改表现”审查认定的妥当性,促进减刑制度积极效能之发挥,应对“确有悔改表现”审查认定制度予以完善,可采取的完善进路包括:确立证据的证明标准,法院对减刑证据进行实质性审查,设置减刑奖励的事后撤销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刑 确有悔改表现 证明标准 实质性审查 事后撤销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探究
15
作者 孙嘉骏 《华夏教师》 2023年第26期91-93,共3页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音乐、美术、舞蹈、戏曲课程等进行了整合,统称为“艺术课程”。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是艺术...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音乐、美术、舞蹈、戏曲课程等进行了整合,统称为“艺术课程”。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是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教师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美术 艺术课程 “造型·表现”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
16
作者 陆晓霞 龚苏宁 黄文娟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3期121-124,共4页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首先阐述了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基于微课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基于微课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 微课 “建筑手绘表现”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学习领域中综合材料的运用策略探究——以初中美术“造型·表现”为例
17
作者 陈浩 《亚太教育》 2023年第6期58-60,共3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美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师教学实践中应强调学生对综合材料的创新、灵活应用。但部分学生缺乏对综合材料的深入观察和探究,在美术活动中不能突出材料形状、颜色、纹理等属性... 核心素养背景下,美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师教学实践中应强调学生对综合材料的创新、灵活应用。但部分学生缺乏对综合材料的深入观察和探究,在美术活动中不能突出材料形状、颜色、纹理等属性特征。新课标背景下,客观分析了综合材料、“造型·表现”相关概念及理论,并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和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对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综合材料的运用意义进行分析,从主题收集和材料选择、主题材料灵活运用、形体塑造、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材料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运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美术 “造型·表现” 综合材料
下载PDF
“表现”的馈赠:从杜威经验主义表现论看表现对于艺术家的内在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永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9,共10页
克罗齐认为表现即直觉,科林伍德和苏珊·朗格等人则将情感作为表现对象。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并不周延,这导致他们在解释表现的内在意义时,进入了某种逻辑悖论之中。杜威在批判性地借鉴英国浪漫主义者、克罗齐、托尔斯泰等人表现论... 克罗齐认为表现即直觉,科林伍德和苏珊·朗格等人则将情感作为表现对象。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并不周延,这导致他们在解释表现的内在意义时,进入了某种逻辑悖论之中。杜威在批判性地借鉴英国浪漫主义者、克罗齐、托尔斯泰等人表现论的基础上,对表现论进行了改造。他认为表现乃是对一个完整经验及其意义在媒介中的重构。通过深入解读可以发现,这个经过重构的完整经验和原发经验相比,有着三重改变,具有三层内容:原发经验活动中的情感与思考;重构过程中的反思与情感;由于媒介的参与而生发的媒介性的思考与情感。如此,表现便既是对原发经验及其思考与情感的保存、整理和澄清,同时也是对原发经验的完善和提升,并且还会产生新的思考与情感。此即表现对于艺术家的内在意义。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当下的文学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 经验 情感 思考 意义
下载PDF
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娜 《教师教育论坛》 2023年第8期78-80,共3页
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综合材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创作实践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综合材料的时候,要关注学生使用的材料类型是否丰富,引导学生选择天然材料、废弃材料、新型材料,丰富学生的视觉感知。... 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综合材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创作实践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综合材料的时候,要关注学生使用的材料类型是否丰富,引导学生选择天然材料、废弃材料、新型材料,丰富学生的视觉感知。在指导学生收集和选择创作材料时,要考虑日常生活、主题需要以及亲子活动开展这个三方面的因素,这有助于将材料搜集和艺术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制作,通过切割重组的方法表达情感,通过呈现抽象形象寄托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材料 造型·表现 小学美术
下载PDF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表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卜立言 李鹤森 高宏博 《工业设计》 2023年第7期84-87,共4页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发展及产业需求的转变,各大高校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为匹配创新导向的发展目标,文章首先对目前的“设计表现”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设计表现”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并发现当前...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发展及产业需求的转变,各大高校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为匹配创新导向的发展目标,文章首先对目前的“设计表现”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设计表现”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并发现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设计表现”课程跨校修读教学模式,提出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策略。最后,依托于省资源共享课平台,对所构建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教学体系可以满足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跨校修读课程教学的需求及社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设计表现 教学改革 创新导向 跨校修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