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琪 武庆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两组均接受盐酸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加用吉非替尼治疗。对比两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EGFR-TKI可显著降低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在儿童烫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松 黄志见 +2 位作者 殷炜 马周瑞 刘威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 分析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cell growth factor;rh-EGF)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在烫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100例烫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 目的 分析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cell growth factor;rh-EGF)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在烫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100例烫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应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无明显渗液渗出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更短(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儿烫伤创面血管、组织柔软性、色泽、瘢痕增生高度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在烫伤创面修复中的能够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并获得更高的美学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磺胺嘧啶银 烫伤 儿童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角膜损伤修复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焦一典 牛雨 +1 位作者 马铭绅 赵海霞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33-438,共6页
角膜损伤是临床上因为物理、化学、微生物感染、免疫等因素造成的角膜结构、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系列眼科临床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不可逆盲病人的40%来自于角膜盲,而各类角膜损伤则是角膜盲的最主要病因。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 角膜损伤是临床上因为物理、化学、微生物感染、免疫等因素造成的角膜结构、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系列眼科临床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不可逆盲病人的40%来自于角膜盲,而各类角膜损伤则是角膜盲的最主要病因。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角膜损伤阶段对伤口的愈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同研究表明其在各个通路中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就目前关于EGF在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通路研究做出综述,旨在为日后角膜损伤修复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损伤 角膜修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埃克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黄少炜 钟卫权 陈彪 《大医生》 2023年第19期26-28,共3页
目的 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埃克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埃克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盐酸埃克替尼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贝伐珠单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及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25及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盐酸埃克替尼的基础上使用贝伐珠单抗对EGFR突变型NSCLC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肿瘤标记物水平,延缓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盐酸埃克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橡皮生肌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老年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玄兆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74-76,共3页
研究在对老年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橡皮生肌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案 随机选取了2018年3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共80名作为分析对象,将80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研究在对老年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橡皮生肌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案 随机选取了2018年3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共80名作为分析对象,将80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橡皮生肌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5天、30天后烧伤部位皮肤的愈合情况,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烧伤部位创面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在治疗出院1个月后烧伤部位皮肤的瘢痕情况进行对比,在治疗后,观察组老年烧伤患者显效15(37.50%)例、有效17(42.50%)例、无效8(20.00%)例、总有效率32(80.00%)例,对照组老年烧伤患者显效11(27.50%)例、有效13(32.50%)例、无效16(40.00%)例、总有效率24(60.00%)例。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32/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4/40)。两组老年深度烧伤患者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药物对老年烧伤患者烧伤部位的疼痛刺激感是否强烈,观察组老年烧伤患者重度疼痛率17.50%(7/40)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烧伤患者重度疼痛率37.50%(15/40),此差异具统计价值(P<0.05)。结论 在对老年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对患者采取橡皮生肌膏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方式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烧伤面的愈合与恢复,减轻患者后续的瘢痕影响,还能改善药物对患者烧伤部位的疼痛刺激,具有应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皮生肌膏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老年深度烧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通过诱导皮肤干细胞分化加速受创表皮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91
6
作者 付小兵 孙晓庆 +4 位作者 孙同柱 董永洪 顾小曼 陈伟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从皮肤干细胞增殖分化角度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加速受创皮肤再生的机制。方法  8例经 EGF治疗创面于治疗后 8天及 14天对创面边缘部进行活检取材。用常规病理与 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β1 整合素、角蛋白 19(K19)、角蛋白... 目的 从皮肤干细胞增殖分化角度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加速受创皮肤再生的机制。方法  8例经 EGF治疗创面于治疗后 8天及 14天对创面边缘部进行活检取材。用常规病理与 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β1 整合素、角蛋白 19(K19)、角蛋白 14(K14)以及角蛋白 10 (K10 )在不同修复阶段修复表皮的表达特征。另选7例同期未经 EGF治疗创面为对照。结果 常规病理学检查与对照创面相比 ,EGF治疗创面后 8天可见表皮层增厚 ,表皮脚增粗 ,治疗后 14天以上特征更为明显。SP免疫组织化学对 β1 整合素与 K19染色表明 ,EGF治疗 8天的创面表皮干细胞与短暂扩充细胞不仅数量多 ,而且体积增大 ,治疗后 14天创面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中有干细胞岛出现。对照治疗后 8天与 14天创面除有一定数量的 β1 整合素与 K19阳性染色细胞外 ,未见干细胞岛出现。在 EGF治疗和对照治疗创面 ,治疗后 8天及 14天 ,K14、K10表达均见于再生上皮的表层 ,即那些已失去增殖能力与终末分化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皮肤 细胞 创面愈合 创伤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廖毅 郭力 +3 位作者 丁尔英 何小川 谢兴乾 夏德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 探讨外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rh EGF)治疗 度烧伤创面最佳用药方式。 方法  2 0 0 0年6月~ 2 0 0 1年 12月对 6 0例浅 度和深 度烧伤患者共 180个创面进行随机双盲实验 ,每例患者设 A、B、C 3个治疗区。A区为 SD- Ag... 目的 探讨外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rh EGF)治疗 度烧伤创面最佳用药方式。 方法  2 0 0 0年6月~ 2 0 0 1年 12月对 6 0例浅 度和深 度烧伤患者共 180个创面进行随机双盲实验 ,每例患者设 A、B、C 3个治疗区。A区为 SD- Ag对照治疗区 ,1% SD- Ag霜涂创面 ,每日 1次 ;B区为 rh EGF治疗区 ,rh EGF4 0 U/ cm2 直接喷在创面上 ,每日 1次 ;C区为 rh EGF和速愈平混合治疗区 ,rh EGF4 0 U/ cm2和速愈平 5 g混合涂在创面上 ,每日 1次 ;每日观察记录 3个治疗区变化 ,直至创面愈合停止用药 ;愈合 1周后检查创面外观、皮肤弹性 ,并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浅 度创面 A区愈合时间为 (13.2 0± 2 .4 0 )天 ,B区为 (10 .2 0± 2 .2 0 )天 ,C区为 (8.72± 2 .31)天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深 度创面 A区愈合时间为 (2 0 .10± 3.4 0 )天 ,B区为 (17.2 0± 3.12 )天 ,C区为 (15 .10± 3.81)天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和 P<0 .0 5 )。治疗期中 A区渗出液、创缘炎性反应均较 B、C区显著。深 度创面愈合后 B、C区无充血 ,有弹性和韧性 ;A区充血 ,无弹性和韧性。 结论 rh EGF对烧伤创面有明显促愈合作用 ,可改善愈合质量。rh EGF和速愈平联合使用对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提高愈合质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治疗 烧伤 创面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和成人肠道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赵志力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在不同发育阶段人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  2 4例被测标本中包括胎儿 (胎龄 13~ 31周 )的小肠组织 18例 ,成人 (16~ 5 4岁 )的小肠组织 6例。用病理学技...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在不同发育阶段人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  2 4例被测标本中包括胎儿 (胎龄 13~ 31周 )的小肠组织 18例 ,成人 (16~ 5 4岁 )的小肠组织 6例。用病理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 EGF及 EGFR两种蛋白在胎儿、成人小肠组织中的定位以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  EGF及 EGFR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小肠组织中 EGF和 EGFR的蛋白含量逐渐增加 ,这一变化趋势一直保持到成人小肠组织中。其中 EGF主要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和浆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 ,EGFR则分布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上。 结论EGF及 EGFR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肠组织中呈阳性表达 ,这种细胞因子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调节人肠道的生长发育、结构和功能的维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胎儿 成人 小肠 肠道组织 基因表达 小肠损伤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赵志力 杨银辉 盛志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8期1128-1129,W004,共3页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SMA)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和病理技术确定这3种蛋白在胎儿皮肤(8例)和成人皮肤(8例)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EGF和EGFR在胎儿和成人皮肤...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SMA)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和病理技术确定这3种蛋白在胎儿皮肤(8例)和成人皮肤(8例)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EGF和EGFR在胎儿和成人皮肤内都有表达,随着胎儿生长发育,EGF及其受体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大。α-ASMA在发育后期的胎儿和成人皮肤中呈较强阳性表达,但在发育早期的胎儿皮肤中表达较弱。结论EGF和EGFR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发育早期的胎儿皮肤中,EGF、EGFR和α-ASMA低表达可能与胎儿创面无瘢愈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胎儿皮肤 无瘢愈合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创伤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难愈性溃疡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4 位作者 孙同柱 孙晓庆 孙鹏 赵志力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00-602,共3页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在正常皮肤、溃疡边缘和溃疡组织中的分布、表达特征及其与溃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病理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这两种蛋白在 8例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 8份不同类型的皮肤溃...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在正常皮肤、溃疡边缘和溃疡组织中的分布、表达特征及其与溃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病理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这两种蛋白在 8例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 8份不同类型的皮肤溃疡组织及其对应溃疡边缘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在正常皮肤中 ,EGF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毛囊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 ;而 EGFR的阳性信号则分布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从正常皮肤经溃疡边缘到溃疡中心 ,EGF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 ,在溃疡组织中 ,EGF和 EGFR呈弱阳性表达 ,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降低至正常皮肤的 (7.1± 5 .2 ) %和 (8.8± 5 .5 ) % ,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溃疡创面难愈性修复可能与 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下降 ,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修复信号不能正常传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难愈性皮肤溃疡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英 廖立新 +1 位作者 杨大华 李国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合并吸入性损伤后入院行气管切开术的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8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常规治疗,每6 h行超声雾化治疗1次,治疗组每1 ml超声...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合并吸入性损伤后入院行气管切开术的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8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常规治疗,每6 h行超声雾化治疗1次,治疗组每1 ml超声雾化液中加入表皮细胞生长因子30 000 U,分别比较伤后气管切开前、气管切开后第3、5、7、14天的PO2,记录气道血性分泌物持续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5天开始,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性分泌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拔管时间提前(P<0.05)。结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用于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有助于肺组织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烧伤 吸入性损伤
下载PDF
含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人表皮细胞复合皮的构建与移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仕初 朱世辉 +3 位作者 夏照帆 王广庆 王永胜 刘志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6-509,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转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移植后EGF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1、1∶3、1∶5的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将... 目的探讨转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移植后EGF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1、1∶3、1∶5的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将复合皮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抗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后EGF的表达,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表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小鼠表皮细胞与转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5混合构建的复合皮移植后1~2周,抗EGF染色阳性,1周时,新生表皮基底层中PCNA阳性细胞比含单纯小鼠表皮细胞的复合皮移植后显著增多(P<0.01)。结论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在移植后早期可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并促进表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皮肤组织工程
下载PDF
荷负电气溶胶对大鼠烫伤创面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β_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盈斌 利天增 +4 位作者 祁少海 张涛 谢举临 柯昌能 赵李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 研究荷负电气溶胶(aerosolbioelectricity ,ABE)对大鼠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 malgrowthfactor ,EGF)和β1 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探讨荷负电气溶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将4... 目的 研究荷负电气溶胶(aerosolbioelectricity ,ABE)对大鼠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 malgrowthfactor ,EGF)和β1 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探讨荷负电气溶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将40只鼠随机分为治疗组(n1 =2 0 )和对照组(n2 =2 0 )。治疗组应用荷负电气溶胶治疗,每次1 5h ,每天2次,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不作荷负电气溶胶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EGF和β1 整合素表达水平。结果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治疗组为(7±1 15 )d ,对照组为(9±1 3 4)d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P <0 0 1)。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伤后第2天可见EGF、β1 整合素开始表达于基底细胞和毛囊细胞,第5天表达显著,第6~9天持续高水平表达;对照组于第3天开始表达,第7天表达显著,第8~10天持续高水平表达。治疗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创面愈合后两组表达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通过上调EGF和β1整合素的表达而促进细胞增殖可能是荷负电气溶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烧伤 创面愈合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整合素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杏 谭美云 +3 位作者 郭力 熊爱兵 李越钢 何晓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2-865,共4页
背景:传统的供皮区创面修复以抗感染、支持及保护创面为主,最终为自然愈合,时间较长。研究表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切割、烧伤等动物模型创面的愈合,加速表皮再生的速度。目的:验证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背景:传统的供皮区创面修复以抗感染、支持及保护创面为主,最终为自然愈合,时间较长。研究表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切割、烧伤等动物模型创面的愈合,加速表皮再生的速度。目的:验证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需要自体植皮修复创面的患者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将32处新鲜供皮区创面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将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药液(15mL/支,2000IU/mL)直接喷洒于单层内敷纱布上直至浸透,然后覆盖到供皮区,2次/d;对照组将单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供皮区,外加敷料包扎,2次/d。48h后,采用半暴露疗法。主要观察从治疗开始至供皮区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与结论: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组较生理盐水喷洒组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组未见明显的不良事件及副反应发生。提示经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后,能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了瘢痕的过度增生,在加速创面愈合及再上皮化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供皮区创面 创面修复 组织移植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创面出现干细胞岛现象的方法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付小兵 孙同柱 +1 位作者 孙晓庆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0-391,共2页
为从方法学和不同染色角度进一步确证在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出现的“干细胞岛” ,采用与发现干细胞岛相似的组织学切片 ,用CD87染色法和基底膜染色对“干细胞岛”进一步鉴别。结果发现 ,CD87染色在再生表皮的基底膜呈阳性 ,基底膜染色在... 为从方法学和不同染色角度进一步确证在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出现的“干细胞岛” ,采用与发现干细胞岛相似的组织学切片 ,用CD87染色法和基底膜染色对“干细胞岛”进一步鉴别。结果发现 ,CD87染色在再生表皮的基底膜呈阳性 ,基底膜染色在正常和再生表皮基底膜可以着色 ,而在发现干细胞岛的部位基底膜染色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损伤 皮肤溃疡 免疫组织化学色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修复 治疗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后膝关节创面愈合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显文 柳晖 陈武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8期39-45,共2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后膝关节的创面愈合和功能影响。方法44例膝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27只用rhEGF100IU/m2局部喷洒创面;对照组22例,27只用溶媒喷洒创面。结果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外观... 目的探讨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后膝关节的创面愈合和功能影响。方法44例膝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27只用rhEGF100IU/m2局部喷洒创面;对照组22例,27只用溶媒喷洒创面。结果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外观异常发生率和关节活动度ROM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rhEGF有助于烧伤后膝关节的创面愈合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膝关节 烧伤 创面愈合 功能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忠杰 方驰华 +1 位作者 马俊勋 杨丽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ats并体外传代,实验组用HGF(20mg/m1)+EGF(10mg/m1)对体外培养的Mscs进行诱导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SCS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慨的AFP、AIb、CK-18的mRNA表达。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贴壁的MSCs单个存在或形成克隆,细胞形态比较均一,为长梭形,7~10天达汇合。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均证明培养的细胞为MSCs。实验组MSCS在培养21天时表现为类肝细胞的形态特点。RT-PCR:AFP mRNA在第7天呈阳性表达,AIb mRNA及CK-18 mRNA开始即有表达,21天增强。电镜观察见诱导21天的Mats形态结构与肝细胞相吻合。结论Mats在体外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HGF+EGF可诱导MSCs向类肝细胞分化,为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表达特征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小兵 孙同柱 +3 位作者 杨银辉 顾小曼 孙晓庆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胚胎、新生及成年三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取胚胎、新生和成年大鼠皮肤 ,经 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与切片后 ,用 SP免疫组...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胚胎、新生及成年三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取胚胎、新生和成年大鼠皮肤 ,经 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与切片后 ,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EGF和 b FGF的定位与表达特征。结果  EGF的阳性表达可见于胚胎、新生及成年三个发育阶段大鼠皮肤 ,主要位于表皮棘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毛囊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b FGF在新生和成年大鼠表皮及真皮呈强阳性表达 ,但在胎鼠皮肤则为弱阳性乃至阴性。结论  EGF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呈强阳性表达 ,表明其对上皮的发生、表型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十分重要。而大鼠胚胎皮肤 b FGF低表达或缺乏的结果表明它可能是动物胚胎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皮肤 大鼠 表达特征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老年人皮肤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自然 刘鹤松 路来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 EGF)促进老年人术后皮肤愈合的疗效。方法 全组 56例患者 ,其中 rh EGF治疗组 41例 ,糖尿病组 5例 ,对照组 1 0例 ,比较伤口愈合的平均愈合程度。结果 平均愈合时间 rh EGF治疗组 5.5 d,糖...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 EGF)促进老年人术后皮肤愈合的疗效。方法 全组 56例患者 ,其中 rh EGF治疗组 41例 ,糖尿病组 5例 ,对照组 1 0例 ,比较伤口愈合的平均愈合程度。结果 平均愈合时间 rh EGF治疗组 5.5 d,糖尿病组 7.5 d,对照组 8d;rh EGF治疗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愈合时间基本相同。结论  rh EGF具有促进老年人术后伤口愈合作用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老年人 皮肤愈合 糖尿病 治疗 伤口愈合
下载PDF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对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20
作者 刘明 唐乾利 +5 位作者 李杰辉 黄仲海 张春霞 狄钾骐 黄许森 刘雪琴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157-1160,1171,共5页
目的观察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研究组用MEBT/MEBO... 目的观察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研究组用MEBT/MEBO处理创面,对照组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创面。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局部症状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28 d的创面面积、溃疡深度、创面VEGF和EGF水平。结果治疗28 d后,研究组患者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深度浅于对照组、局部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4天、28天,研究组VEGF及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以促进创面愈合,这可能与其上调创面生长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 湿润烧伤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