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螅状独缩虫表膜下纤毛系及形态发生 被引量:4
1
作者 施心路 余育和 沈韫芬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8,T001,T002,共8页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螅状独缩虫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 :(1)在大核形态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时 ,生发毛基索 (GK)的前端即出现原基 ,随后原基增生扩大。最早出现的是两条将来分别演化为新仔虫第三咽膜 (P′3)和第二咽膜 (P′...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螅状独缩虫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 :(1)在大核形态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时 ,生发毛基索 (GK)的前端即出现原基 ,随后原基增生扩大。最早出现的是两条将来分别演化为新仔虫第三咽膜 (P′3)和第二咽膜 (P′2 )的原基带 ,随后出现的是位于外侧的新仔虫的单毛基索 (HK′)。同时 ,新仔虫的第一咽膜 (P′1)也开始由老单毛基索 (HK)复制 ,并在细胞分裂后期与老结构分离 ;(2 )大核在虫体分裂过程中由长带状逐渐缩短变粗至扁圆形 ,于虫体即将分开时迅速拉长 ,然后分裂为二个新大核 ;小核分裂先于大核 ,在两仔虫口纤毛器即将分开时完成 ;(3)原帚胚及柄归属老仔虫 ,新仔虫的帚胚在虫体分裂后逐渐形成 ,柄内肌丝则在柄鞘形成后逐渐长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毛目 纤毛 螅状独缩虫 表膜下纤毛系 形态发生
下载PDF
南海碣石水域红色伪角毛虫的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施心路 徐润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9,T001,共8页
报道采自南海碣石水域(22°48′N,115°53′E)的一种海洋牛伪角毛虫—— 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rubra,利用蛋白银技术对其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进行了揭示,并与本种的其它种群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种具该科及属的... 报道采自南海碣石水域(22°48′N,115°53′E)的一种海洋牛伪角毛虫—— 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rubra,利用蛋白银技术对其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进行了揭示,并与本种的其它种群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种具该科及属的典型特征,与种内其它种群有较大的不同。虫体长椭圆型,淡粉红色,活体长约(165-230)μm×(54-90)μm,表膜薄,高度柔软可曲;具球形,沿腹面棘毛、背触毛成纵列,并聚集成“簇状”的色素颗粒;口旁小膜带由62-88片小膜组成;具中腹棘毛28-38对;左、右缘棘毛各一列,末端不汇合;横棘毛5-8根,背触毛6-7列,无尾棘毛;大核数目众多,小核3-5枚。并给出采自南海碣石水域红色伪角毛虫活体的光学显微镜及制片后的照片,以期为该物种的鉴定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下毛目 尾柱亚目 全列虫科 伪角毛虫属 形态学 表膜下纤毛系
下载PDF
莫氏肾形虫武汉种群的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良 冯伟松 沈韫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6-900,共5页
关键词 土壤纤毛 莫氏肾形虫 形态学 表膜下纤毛系 种群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Studies on the Infraciliature of a Planktonic Ciliate,Tintinnopsis brasiliensis(Ciliophora:Tintinina) 被引量:1
4
作者 CAI Shengfang SONG Weibo +1 位作者 XU Dapeng CHIANG Kuop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糟糕描述的海洋的板补品有睫, Tintinnopsis brasiliensisKofoid &amp; 坎贝尔, 1929,从 Qingdao 的太平天国的披肩镇定,中国,词法上在 protargol 受精以后基于永久准备被调查并且与另外的相关同种的物相比。根据 infraciliat... 糟糕描述的海洋的板补品有睫, Tintinnopsis brasiliensisKofoid &amp; 坎贝尔, 1929,从 Qingdao 的太平天国的披肩镇定,中国,词法上在 protargol 受精以后基于永久准备被调查并且与另外的相关同种的物相比。根据 infraciliature,三个睫的组能被认出,它在标本之中揭示很稳定的结构并且表示 infraciliature 的模式是除了古罗马胸甲的特征,为种类鉴定的一个高度可靠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膜下纤毛系 形态特征 海岸 深海 有机体 纤毛孢子
下载PDF
First Record and Redefinition of the Qingdao Population of Marine Ciliate Cardiostomatella vermiformis (Kahl, 1928) Corliss, 1960 (Protozoa, Ciliophora)
5
作者 WANG Yangang HU Xiaozhong LONG Hongan SONG Weib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7年第4期387-392,共6页
The living morphology and infraciliature of a marine ciliate, Cardiostomatella vermiformis isolated from a sand beach of the Jiaozhou Bay near Qingdao,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by live observation, protargol and silve... The living morphology and infraciliature of a marine ciliate, Cardiostomatella vermiformis isolated from a sand beach of the Jiaozhou Bay near Qingdao,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by live observation, protargol and silver carbonate impregnation methods. Both the morphological and morphometric data largely agree with former records.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an improved diagnosis for Cardiostomatella vermiformis is supplied: Large marine Cardiostomatella with cylindrical body shape and several prolonged caudal cilia; cells in vivo about (90–500) μm×(30–120) μm; macronucleus beaded; single contractile vacuole caudally positioned; buccal apparatus conspicuously small, genus typical; three to six postoral kineties; 96-130 somatic kineties. This species is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膜下纤毛系 原生动物 海洋生物 动物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