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3.0T MR弥散加权成像及相应的表观弥散系数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
1
作者 刘宵 苏文婷 +2 位作者 赵越 王胜裕 赵良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8期67-69,共3页
目的:评估胰腺癌使用3.0T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相应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检查的112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3.0T MR DWI检查,获取相应的... 目的:评估胰腺癌使用3.0T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相应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检查的112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3.0T MR DWI检查,获取相应的ADC值,分析诊断结果及ADC值变化情况。结果:高分化患者DWI检查中均匀强化检出率高于不均匀强化,低分化患者不均匀强化检出率高于均匀强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检查显示均匀强化与不均匀强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进展患者与稳定患者AD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进展患者ADC值低于稳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月及3个月后高ADC值患者生存时间均长于低ADC值患者(P<0.05)。结论:3.0T MR DWI用于胰腺癌患者,可对疾病进展进行判断,对疗效进行有效评估,还可分析ADC值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 MR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胰腺癌 诊断效果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联合表观弥散系数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分析
2
作者 迪丽阿热姆·艾海提 周仁冰 +5 位作者 左尔比亚·买买提 张春霞 马依迪丽·尼加提 戴国朝 努尔阿米娜·肉孜 艾斯卡尔江·霍加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1 d行CTA、...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1 d行CTA、ADC全域直方图检查,比较CTA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ADC全域直方图定量参数ADC值水平。结果:40例宫颈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有效28例,无效12例。化疗后ADC值水平高于化疗前,BV、BF及PS水平低于化疗前,MTT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8、8.283、7.852、7.302、18.480,P<0.05)。与新辅助化疗有效患者相比,新辅助化疗无效患者ADC值水平较低,BV、BF、PS水平较高,MTT水平较低(t=2.988、6.654、3.767、7.851、6.23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两项联合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T血管造影、ADC全域直方图单项检测,AUC分别为0.905、0.839、0.729。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ADC值和MTT水平升高,BV、BF及PS水平降低,且化疗有效患者ADC值、MTT水平高于无效患者,BV、BF及PS水平低于无效患者,CTA联合ADC全域直方图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无效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CT血管造影(CTA) 表观弥散系数(ADC) 价值分析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朱佩玉 杨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对患者行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并分组,采用上海联影1.5 T MRI行影像诊断。测量各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性肿大淋巴结患者根据3个月抗结核诊疗效果,比较其治疗前后平均ADC值变化。结果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09±0.29)×10^(-3)mm^(2)/s,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27±0.39)×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0.87±0.26)×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与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的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高于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淋巴结缩小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4±0.23)×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0.99±0.0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大小不变组治疗前平均ADC值(1.04±0.28)×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0.91±0.13)×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增大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2±0.10)×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1.13±0.22)×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炎症性肿大淋巴结及肿瘤性肿大淋巴结,还可用于评估颈部淋巴结核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核 MRI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及其表观弥散系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
4
作者 孔美宝 魏欣冉 +2 位作者 吴艳凯 周芳齐 朱青峰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097-2102,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于术前进行MRI和DWI检查。依据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健康志愿者和...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于术前进行MRI和DWI检查。依据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健康志愿者和甲状腺结节患者正常组织组,比较同一b值下各组间DWI和ADC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40例患者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72个,其中良性结节44个,恶性结节28个。DWI对各组甲状腺结节和正常组织显示良好。健康志愿者与甲状腺结节患者正常甲状腺组织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b值时,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DC值低于良性结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RI、DWI及ADC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联合表观弥散系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刘阳 焦志云 周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分化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85例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完成高分辨率MRI扫描,并基于此完...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分化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85例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完成高分辨率MRI扫描,并基于此完成肿瘤的T和N分期评估。结果使用高分辨率MRI成像技术在直肠癌T分期评估与病理分期的吻合度较高,Kappa=0.748,正确率高达84.7%。在区分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准确性一般,Kappa=0.516。分析显示直肠癌分化程度及T分期与ADC值有关。结论高分辨MRI联合ADC值有利于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高分辨率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TN分期
下载PDF
DWI表观弥散系数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陈芬芬 赵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并行NAC的96例患者,分析经NAC前后乳腺的MRI图...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并行NAC的96例患者,分析经NAC前后乳腺的MRI图像,分别测得肿瘤NAC前ADC(ADC-pre)值、NAC后ADC(ADC-post)值,并计算ADC值变化率(ΔADC%)。根据术后病理M-P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NMHR组和MHR组,分析肿瘤ADC值与病理M-P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乳腺癌患者中MHR组共52例,NMHR组共4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HR组ADC-post值及ΔADC%值分别高于NMH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P分级组间ADC-post值和ΔADC%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post、ΔADC%与M-P分级均呈正相关(r=0.611,P<0.05;r=0.629,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NAC后肿瘤ADC值变化对其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表观弥散系数 病理反应
下载PDF
MRI形态学特征以及瘤体、瘤周表观弥散系数预测不同级别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葛学 朱雨蒙 +4 位作者 朱丽平 董玉莹 孟闫凯 段瑾 汪秀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MRI形态学特征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WHO2-3级)、WHO4级高胶质瘤IDH-1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10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影像检查资料,其... 目的探讨MRI形态学特征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WHO2-3级)、WHO4级高胶质瘤IDH-1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10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影像检查资料,其中2-3级44例(IDH-1突变型32例,野生型12例)、4级56例(IDH-1突变型10例,野生型46例)。比较测得的ADC相关参数值以及常规MRI形态学特征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在较低级别胶质瘤中,IDH-1突变型通常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与IDH-1野生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较低级别和WHO4级胶质瘤中,IDH-1突变型与IDH-1野生型的tADCmean、tADCmin、rADCt/C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以tADCmin、tADCmean对IDH-1突变的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59、0.763。瘤周ADC参数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RI形态学特征以及表观弥散系数对预测胶质瘤的IDH-1基因突变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较低级别胶质瘤 IDH-1表观弥散系数 MRI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预测脑膜瘤病理学分级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
8
作者 方磊 方慧 +2 位作者 耿源源 殷润 刘新疆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脑膜瘤组织病理学分级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膜瘤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脑膜瘤组织病理学分级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膜瘤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病理学分级分为低级别脑膜瘤(low-grade meningioma,LGM)组45例和高级别脑膜瘤(high-grade meningioma,HGM)组6例,计算平均ADC(ADC_(mean))、最小ADC(ADC_(min)),以及两者相对值(rADC_(mean)、rADC_(min))。比较两组ADC_(mean)、ADC_(min)、rADC_(mean)、rADC_(min)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DC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ADC各参数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GM组的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及rADC_(min)均高于HGM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ADC参数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DeLong检验显示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C_(min)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其最佳截断值为0.657×10^(-3)mm^(2)/s,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5.56%。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及rADC_(min)均与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ADC有助于术前预测脑膜瘤的病理学分级及Ki-67增殖指数,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Ki-67增殖指数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分型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9
作者 杜山别克·克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87-2191,共5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病人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分型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低级别脑胶质瘤病人52例开展回顾性研究,病人...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病人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分型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低级别脑胶质瘤病人52例开展回顾性研究,病人术前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经手术病理与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标准证实为低级别脑胶质瘤,根据IDH-1分型结果分成突变型组29例、野生型组23例。比较两组最小ADC值(ADC_(min))、平均ADC值(ADC_(mean))、最小相对ADC值(rADC_(min))、平均相对ADC值(rADC_(mean))。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DC值对IDH-1分型的鉴别价值。分析病人IDH-1分型与VEGF表达的关系,比较不同VEGF表达病人的ADC值。结果突变型组ADC_(min)、ADC_(mean)、rADC_(min)、rADC_(mean)较野生型组增高(P<0.05)。ADC_(min)、ADC_(mean)、rADC_(min)、rADC_(mean)鉴别IDH-1分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灵敏度75.86%,特异度73.91%)、0.79(灵敏度82.76%,特异度78.26%)、0.76(灵敏度79.31%,特异度78.26%)、0.77(灵敏度79.31%,特异度82.61%)。突变型组VEGF阳性率为13.79%,低于野生型组的47.83%(P<0.05)。VEGF阴性/弱阳性组ADC_(min)、ADC_(mean)、rADC_(min)、rADC_(mean)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低级别脑胶质瘤IDH-1突变者的ADC_(min)、ADC_(mean)、rADC_(min)、rADC_(mean)相对高,ADC参数对其IDH-1分型具有鉴别价值,且IDH-1分型与VEGF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分级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 异柠檬酸脱氢酶-1 突变型 野生型
下载PDF
MRI弥散加权成像与表观弥散系数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张玮 尉轶旻 +1 位作者 庞瑜丹 陈宏 《癌症进展》 2024年第8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胃癌患者均进行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WI和ADC值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ADC值诊断胃癌T分期的准确度为80.23%(69/86),Kappa...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胃癌患者均进行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WI和ADC值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ADC值诊断胃癌T分期的准确度为80.23%(69/86),Kappa值=0.704;DWI诊断胃癌T分期的准确度为81.40%(70/86),Kappa值为0.727;ADC值联合DWI诊断胃癌T分期的准确度为91.86%(79/86),高于ADC值和DWI单独检查,Kappa值为0.878。T_(1~2)期胃癌患者的ADC值为(1.17±0.23)×10^(-3) mm^(2)/s,明显高于T_(3~4)期患者的(0.83±0.1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DWI信号强度、f值联合检查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优于三者单独检查。结论ADC值联合DWI可为胃癌T分期的诊断提供一定临床依据,但ADC值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胃癌T分期之间的区分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RI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T分期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值及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测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吴毓增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6期443-445,480,共4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检测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1例疑似为小肝癌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平扫、DWI检查,并记录ADC值。择期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检测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1例疑似为小肝癌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平扫、DWI检查,并记录ADC值。择期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并以此结果为依据,判断小肝癌确诊情况。观察小肝癌、非小肝癌患者DWI信号强度,并比较两组ADC值。分析ADC值及DWI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91例疑似为小肝癌的患者经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小肝癌60例(65.93%,共70个病灶),非小肝癌31例(34.06%,共42个病灶)。非小肝癌患者中肝血管瘤18例(23个病灶)、退变结节13例(19个病灶)。70个小肝癌病灶中,有68个病灶在DWI上呈较高/高信号,2个病灶呈等信号;23个肝血管瘤病灶在DWI上均呈较高/高信号;19个退变结节病灶在DWI上均呈较低/低信号。小肝癌组患者ADC值低于非小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ADC值诊断小肝癌具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83,且当ADC值的cut-off值取1.115×10^(-3)mm~2/s时,能够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小肝癌在DWI上多呈较高/高信号,且ADC值较低,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小肝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表观弥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12
作者 王良敏 魏红霞 龚雪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652-1654,1683,共4页
目的 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DCE-TIC、DWI-ADC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比... 目的 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DCE-TIC、DWI-ADC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比较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的ADC值、rADC、TIC分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TIC、DWI-ADC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乳腺癌87例,乳腺良性病变19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ADC值、rADC均明显高于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病变TIC分型Ⅰ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乳腺癌,TIC分型Ⅲ型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乳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TIC分型Ⅱ型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TIC、DWI-ADC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结论 DCE-TIC、DWI-ADC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 MRI 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雪伟 周守国 +4 位作者 黄耀渠 王梓华 何亚男 黄华仪 王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病灶ADC值与肌瘤的体积,症状严重评分(SSS)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分的相关性。使用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病灶ADC值[(1.11±0.13)、(1.84±0.09)、(2.12±0.24),×10^(-3)(/mm^(2)/s)]、肌瘤体积(102±35.30、56.70±18.88、46.93±18.99,cm^(3)),SSS(36.73±11.74、21.77±10.21、17.66±9.30)和UFS-QOL(59.05±17.48、76.54±16.50、82.46±12.3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7.837,73.589,53.976和37.606,P值均<0.05)。ADC值与肌瘤体积、SSS呈负相关,与UFS-QOL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630和0.592,P值均<0.05)。【结论】ADC值对评估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 子宫肌瘤 消融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全域直方图与表观弥散系数比值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璐 姚冰 付志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全域直方图和表观弥散系数比值分析针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typerplasia,BPH)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1年11月于苏州市中医...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全域直方图和表观弥散系数比值分析针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typerplasia,BPH)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1年11月于苏州市中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PCa及BPH病例各30例。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b值为0、800、1 500 s/mm^(2),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数据。应用全域直方图计算ADC平均值(ADCmean)值、第10百分位数ADC值(10%ADC)、第50百分位数ADC值(50%ADC)、第90百分位数ADC值(90%ADC)、第99百分位数ADC值(99%ADC),并比较两组的差异;比较PCa与非肿瘤区、BPH结节与非增生结节区域平均ADC比值(ADCmeanRatio)在两组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直方图参数、ADC比值针对PCa与BPH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PCa组的10%ADC、50%ADC、90%ADC、99%ADC、ADCmean值、ADCmean比值均显著低于BPH组(所有P<0.05)。应用10%ADC、50%ADC、ACDmean、ADCmean比值鉴别PCa与BP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2~0.9578,明显大于99%ADC的0.8628。结论:基于ADC的全域直方图、ADCmean比值定量分析方法有助于PCa与BPH的鉴别诊断,其中50%ADC值显示最大鉴别诊断效能,可能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表观弥散系数 ADC比值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15
作者 杨虹 朱力 +3 位作者 郭玉林 侍明海 谢小亮 罗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00-603,F000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ADC)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MeanADC值和MinADC值在预测直肠癌发生的诊断潜力。方法手术前接受常规MR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直肠癌病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ADC)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MeanADC值和MinADC值在预测直肠癌发生的诊断潜力。方法手术前接受常规MR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直肠癌病例185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直肠癌癌灶的MeanADC值和MinADC值,并研究其与直肠癌T分期、N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周围神经侵犯、壁外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MeanADC值、MinADC值与T分期、N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周围神经侵犯、壁外血管侵犯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关系(P>0.05);与MeanADC值相比,MinADC值在鉴别高分化、低分化直肠癌的诊断效能更高(高分化以0.930×10-3 mm 2/s为截断值,敏感度80%、特异度88%,低分化以0.750×10-3 mm 2/s为截断值,敏感度94.0%、特异度74.1%)。结论MeanADC值和MinADC值均可作为评价直肠癌侵袭性的定量指标,与MeanADC值相比,MinADC值可以作为鉴别肿瘤分化程度更好地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 平均表观扩散系数 直肠癌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成像的ADC直方图对子宫内膜癌分级分期及Ki⁃67表达的评估价值
16
作者 曹蕾 杨立赟 +2 位作者 田浩 李敏达 赵金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ADC直方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的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前完成3 T磁共振弥散成像...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ADC直方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的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前完成3 T磁共振弥散成像并由工作站获取ADC图,术后均有病理分级、分期以及Ki⁃67表达水平。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评估不同组之间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Ki⁃67表达与ADC直方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不同组间差异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1)子宫内膜癌病理高、中、低分化组的ADCmean、ADCske和ADCkur分别为(1.37±0.53)×10^(-3)mm^(2)/s、1.36±0.52、1.70±0.64,(0.92±0.50)×10^(-3)mm^(2)/s、0.92±0.51、1.10±0.54,(0.73±0.40)×10^(-3)mm^(2)/s、0.73±0.41、0.86±0.4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Ⅱ、Ⅲ、Ⅳ期的ADCmean、ADCske、ADCkur分别为(1.38±0.53)×10^(-3)mm^(2)/s、0.11±0.69、0.38±1.79,(1.01±0.49)×10^(-3)mm^(2)/s、0.15±0.73、0.36±1.33,(0.74±0.40)×10^(-3)mm^(2)/s、0.06±0.47、0.59±0.55,(0.56±0.29)×10^(-3)mm^(2)/s、0.07±0.47、0.52±0.57。不同级及不同分期肿瘤之间的ADC直方图参数存在统计学差异。淋巴结阳性及阴性组的ADCmean、ADCske、ADCkur分别为(0.62±0.25)×10^(-3)mm^(2)/s、0.01±0.56、0.56±0.59,(1.14±0.55)×10^(-3)mm^(2)/s、0.03±0.72、0.28±1.46。淋巴结阳性组ADC参数显著低于淋巴结阴性组。(2)ADCmean、ADC10th、ADC50th、ADC90th和Ki⁃67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在盆腔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ROC曲线分析中,ADCmean、ADC10th、ADC50th、ADC90t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776、0.803、0.834,ADC90th的AUC与ADC10th、ADC50th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DC直方图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子宫内膜癌的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也有助于肿瘤Ki⁃67表达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Ki⁃67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结合表观弥散系数鉴别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弥散受限的子宫肌瘤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晓婷 宋佳成 +3 位作者 张爱宁 罗成燕 陈婷 刘希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633,共8页
目的:评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鉴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urs of uncertain malignan... 目的:评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鉴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u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上表现为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中的诊断效能。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2021年9月病理证实为子宫间叶性肿瘤患者68例,包括23例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45例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这些病灶在DWI(b=800 s/mm^(2))上均显示为弥散受限。对病灶进行常规MR特征评估以及ADC和DCE-MRI参数的直方图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用于评估诊断性能。结果: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囊变坏死的发生率高于非恶性组(34.8%vs.8.9%,P=0.016)。STUMP/恶性组的ADC中位数和Ve中位数显著低于非恶性组(P<0.001,P=0.012),鉴别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5和0.713,ADC_(中位数)+Ve_(中位数)联合可将AUC提高到0.850,ADC_(中位数)+Ve_(中位数)+有无囊变坏死联合得到更高AUC(0.883)。结论:ADC、DCE-MRI参数与常规MR特征联合可作为鉴别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 平滑肌瘤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值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18
作者 赵新宇 刘彬 +2 位作者 孙川 刘凌宇 刘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率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记录ADC值;于检查完成后2周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诊断结...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率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记录ADC值;于检查完成后2周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探讨高分辨率MRI、ADC值联合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98例直肠癌患者中Ⅰ期38例,Ⅱ期46例,Ⅲ期14例。高分辨率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与金标准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95);高分辨率MRI联合ADC值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好(Kappa值为0.865)。高分辨率MRI、高分辨率MRI联合ADC值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1.63%、91.84%。对比两种方法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高分辨率MRI联合ADC值>高分辨率MRI(χ^(2)=4.434;P=0.035)。对比不同术后病理分期直肠癌患者ADC值,Ⅰ期>Ⅱ期>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率MRI联合ADC值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期
下载PDF
前列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病灶ADC值与根治术标本肿瘤组织占比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靖 刘干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根治术标本肿瘤组织占比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根治术标本肿瘤组织占比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及大体病理标本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对手术大体病理标本进行了组织学占比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参数MR检查、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及大体病理标本检查,并对MR图像病灶与病理切片病灶匹配及定量ADC值测量,分析肿瘤累及组织病灶ADC值与肿瘤组织占比及病理Gleason评分相关性。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灶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751,P<0.05)。58例前列腺癌患者病灶累及组织≤10%共20例,10%~≤40%共23例,40%~≤70%共9例,70%~≤100%共6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累及组织70%~≤100%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686,P<0.05),其余各组肿瘤累及组织占比与Gleason评分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MR检查可清晰显示病灶情况并获得病灶定量ADC值,病灶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性,且肿瘤累及组织占比越高,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越强,可联合两参数数据评估前列腺癌侵袭性为临床诊疗前列腺癌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表观弥散系数 GLEASON评分 肿瘤组织占比 相关性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健 孔德军 +4 位作者 胡祥 肖科 李虹成 涂波 刘冬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值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72例患者,依据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32例)和无效组(40例)。所有...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值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72例患者,依据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32例)和无效组(40例)。所有患者均按2次/周、5.75 Gy/周的频率开展腔内后装放射治疗,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次后的ADC值及ADC值差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同步放化疗,治疗期间36例患者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患者粒细胞减少性发热,25例患者贫血,5例患者血小板减少,2例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其相关不良反应均为1~2级;有效组放射治疗前ADC值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8,P<0.05),放射治疗2次后ADC值、ADC差值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0,t=5.738;P<0.05);ADC差值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以0.46为ADC差值临界值(cut-off),其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和78.12%。结论:ADC值可作为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可靠指标,其中放射治疗前及放射治疗2次后的ADC差值预测效能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MR) 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 腔内后装放射治疗 疗效 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