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联合表观弥散系数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迪丽阿热姆·艾海提 周仁冰 +5 位作者 左尔比亚·买买提 张春霞 马依迪丽·尼加提 戴国朝 努尔阿米娜·肉孜 艾斯卡尔江·霍加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1 d行CTA、...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1 d行CTA、ADC全域直方图检查,比较CTA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ADC全域直方图定量参数ADC值水平。结果:40例宫颈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有效28例,无效12例。化疗后ADC值水平高于化疗前,BV、BF及PS水平低于化疗前,MTT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8、8.283、7.852、7.302、18.480,P<0.05)。与新辅助化疗有效患者相比,新辅助化疗无效患者ADC值水平较低,BV、BF、PS水平较高,MTT水平较低(t=2.988、6.654、3.767、7.851、6.23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两项联合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T血管造影、ADC全域直方图单项检测,AUC分别为0.905、0.839、0.729。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ADC值和MTT水平升高,BV、BF及PS水平降低,且化疗有效患者ADC值、MTT水平高于无效患者,BV、BF及PS水平低于无效患者,CTA联合ADC全域直方图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无效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CT血管造影(CTA) 表观弥散系数(adc) 分析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朱佩玉 杨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对患者行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并分组,采用上海联影1.5 T MRI行影像诊断。测量各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性肿大淋巴结患者根据3个月抗结核诊疗效果,比较其治疗前后平均ADC值变化。结果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09±0.29)×10^(-3)mm^(2)/s,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27±0.39)×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0.87±0.26)×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与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的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高于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淋巴结缩小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4±0.23)×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0.99±0.0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大小不变组治疗前平均ADC值(1.04±0.28)×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0.91±0.13)×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增大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2±0.10)×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1.13±0.22)×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炎症性肿大淋巴结及肿瘤性肿大淋巴结,还可用于评估颈部淋巴结核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核 MRI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联合表观弥散系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刘阳 焦志云 周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分化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85例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完成高分辨率MRI扫描,并基于此完...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分化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85例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完成高分辨率MRI扫描,并基于此完成肿瘤的T和N分期评估。结果使用高分辨率MRI成像技术在直肠癌T分期评估与病理分期的吻合度较高,Kappa=0.748,正确率高达84.7%。在区分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准确性一般,Kappa=0.516。分析显示直肠癌分化程度及T分期与ADC值有关。结论高分辨MRI联合ADC值有利于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高分辨率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TN分期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全域直方图与表观弥散系数比值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璐 姚冰 付志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全域直方图和表观弥散系数比值分析针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typerplasia,BPH)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1年11月于苏州市中医...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全域直方图和表观弥散系数比值分析针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typerplasia,BPH)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1年11月于苏州市中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PCa及BPH病例各30例。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b值为0、800、1 500 s/mm^(2),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数据。应用全域直方图计算ADC平均值(ADCmean)值、第10百分位数ADC值(10%ADC)、第50百分位数ADC值(50%ADC)、第90百分位数ADC值(90%ADC)、第99百分位数ADC值(99%ADC),并比较两组的差异;比较PCa与非肿瘤区、BPH结节与非增生结节区域平均ADC比值(ADCmeanRatio)在两组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直方图参数、ADC比值针对PCa与BPH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PCa组的10%ADC、50%ADC、90%ADC、99%ADC、ADCmean值、ADCmean比值均显著低于BPH组(所有P<0.05)。应用10%ADC、50%ADC、ACDmean、ADCmean比值鉴别PCa与BP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2~0.9578,明显大于99%ADC的0.8628。结论:基于ADC的全域直方图、ADCmean比值定量分析方法有助于PCa与BPH的鉴别诊断,其中50%ADC值显示最大鉴别诊断效能,可能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表观弥散系数 adc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姚均 瞿献莉 +1 位作者 梁佳月 张艳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l99)、糖类抗原724(CA724)]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根治性切除...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l99)、糖类抗原724(CA724)]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患者纳入病例组,另选同期在本院接受结直肠癌筛查且排除结直肠癌的80例健康者纳入健康组。两组均接受MRI-DWI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对比两组ADC值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病例组患者术后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ADC值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经线性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ADC值,血清CEA、CAl99、CA724水平高(P<0.05);经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后发现,病例组15例发生复发转移,占比18.75%;发生组ADC值低于未发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C值、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密切(P<0.05);绘制ROC曲线后,CEA、CA199、CA724、ADC值分别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813、0.815、0.755、0.838,联合预测AUC为0.907。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ADC值呈低表达,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呈高表达,上述指标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关系密切有关,且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根治性切除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肿瘤标志物 复发转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健 孔德军 +4 位作者 胡祥 肖科 李虹成 涂波 刘冬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值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72例患者,依据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32例)和无效组(40例)。所有...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值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72例患者,依据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32例)和无效组(40例)。所有患者均按2次/周、5.75 Gy/周的频率开展腔内后装放射治疗,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次后的ADC值及ADC值差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同步放化疗,治疗期间36例患者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患者粒细胞减少性发热,25例患者贫血,5例患者血小板减少,2例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其相关不良反应均为1~2级;有效组放射治疗前ADC值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8,P<0.05),放射治疗2次后ADC值、ADC差值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0,t=5.738;P<0.05);ADC差值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以0.46为ADC差值临界值(cut-off),其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和78.12%。结论:ADC值可作为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可靠指标,其中放射治疗前及放射治疗2次后的ADC差值预测效能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MR) 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 腔内后装放射治疗 疗效 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与预后因素关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方毅 羊章哲 +2 位作者 王昆 沈长青 刘丽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析MRI在直肠癌术前肿瘤淋巴结...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析MRI在直肠癌术前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同时测定所有患者ADC,分析该数值与大体分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直肠系膜筋膜(MRF)浸润、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术前癌胚抗原(CEA)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的关系。结果:术前MRI评估T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64,P<0.05);术前MRI评估N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30,P<0.05)。74例直肠癌患者中,分化程度为中分化及高分化的患者ADC值均高于低分化患者(t=3.495,t=3.877;P<0.05)。病理分期为N0分期患者ADC值高于N1~N2期患者(t=3.500,P<0.05);MRF浸润患者ADC值低于未浸润患者(t=3.771,P<0.05)。结论: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ADC值与直肠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MRF浸润密切相关,可借助定量分析ADC值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估,从而为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直肠癌 术前分期 表观弥散系数(adc) 预后
下载PDF
MR-DWI表观弥散系数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海凤 黄彬彬 +3 位作者 刘述江 李文 向睿 孔德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进行放化疗的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患者放化疗疗效,根据放化疗疗...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进行放化疗的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患者放化疗疗效,根据放化疗疗效将其分为治疗敏感组(48例)和不敏感组(38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行MR-DWI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治疗前、治疗中的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ADC值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放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分别为25例(占29.07%)、23例(占26.74%)、22例(占25.58%)和16例(占18.60%)。放化疗前,敏感组ADC值[(1.20±0.20)×10^(-3)mm^(2)/s]低于不敏感组[(1.43±0.2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8,P<0.05);放化疗治疗中,敏感组ADC值[(1.69±0.36)×10^(-3)mm^(2)/s]高于不敏感组[(1.52±0.2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5,P<0.05)。放化疗治疗前两组ADC值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8%、72.6%和68.9%,放化疗治疗中分别为75.4%、75.8%和69.4%。治疗前ADC值、治疗中ADC值及分化程度均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OR=3.80,OR=3.50,OR=2.52;P<0.05)。结论:MR-DWIADC可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进行评估,并且具有较高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可作为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的有效指标,为临床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晚期宫颈癌 放化疗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各向异性值在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继 田为中 +2 位作者 王秀兰 牛天力 于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各向异性值(F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5例,均行磁共振DTI,测定腺体增生为主BPH与间质增生为主BPH组织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各向异性值(F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5例,均行磁共振DTI,测定腺体增生为主BPH与间质增生为主BPH组织的ADC值、FA值并比较,分析ADC值、FA值在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腺体增生为主BPH 36例,T2WI-FS相表现为混杂信号,内见结节状高信号灶,中央腺区ADC值(1.496±0.097)×10^(-3)mm^2/s,FA值0.247±0.031;间质增生为主BPH 29例,T2WI-FS相表现为均匀稍低信号,中央腺区ADC值(1.313±0.050)×10^(-3)mm^2/s,FA值0.320±0.034;两种类型BPH中央腺区ADC值、FA值相比,P均<0.05。ADC值鉴别不同组织类型BPH的最佳截断值为1.396×10^(-3)mm^2/s,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100%;FA值鉴别不同组织类型BPH的最佳截断值为0.286,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93.1%。结论磁共振DTI参数ADC值、FA值有助于对BPH组织类型进行鉴别,当ADC值>1.414×10^(-3)mm^2/s或FA值<0.253时,可考虑腺体增生为主,反之则考虑间质增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各向异性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测定表观弥散系数值对肛瘘的诊断及其活动性的评估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有云 方靖 +5 位作者 王建辉 祁生平 李作瑞 曹燕 孙小君 刘香春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2期86-89,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肛瘘的诊断及对肛瘘活动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肛瘘患者,依据肛周疾病活动性指数(PDAI)将其分为缓解期组(40例)和活动期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MRI-DW...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肛瘘的诊断及对肛瘘活动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肛瘘患者,依据肛周疾病活动性指数(PDAI)将其分为缓解期组(40例)和活动期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MRI-DWI进行诊断,以美国直结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的肛瘘诊断标准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瘘道及脓肿位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RI-DWI对肛瘘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瘘道位置(括约肌内、经括约肌、括约肌外以及高位肛提肌)及脓肿位置(高位、低位以及会阴脓肿)情况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与ASCRS的肛瘘诊断“金标准”比较中,MRI-DWI诊断活动期肛瘘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6.67%,AUC为0.942。选择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的ADC数值作为两组的截断值,缓解组和活动组的ADC截断值分别为0.91和1.13。结论:MRI-DWI测定ADC值对肛瘘的诊断及对肛瘘活动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肛瘘 缓解期 活动性 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在评估胶质瘤血脑屏障改变中的价值
11
作者 刘杰 唐瑛 张贺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评估胶质瘤血脑屏障改变中价值.方法将4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分为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Ⅰ级、Ⅱ级)和恶性(高级)胶质瘤(病理分级Ⅲ级、Ⅳ级)两组,术前行常规MR检查及弥散加...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评估胶质瘤血脑屏障改变中价值.方法将4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分为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Ⅰ级、Ⅱ级)和恶性(高级)胶质瘤(病理分级Ⅲ级、Ⅳ级)两组,术前行常规MR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坏死囊变区、瘤周水肿区、正常脑组织区ADC值.结果不同级别胶质瘤(低级别与高级别)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级别胶质瘤ADC值相对小.结论不同级别胶质瘤血脑屏障改变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有一定相关性,通过ADC值大小初步评估胶质瘤血脑屏障改变,为肿瘤化疗提供直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脑屏障 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飞 谭大林 +2 位作者 李涛 段黄 廖云杰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及同期于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均行MRI及...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及同期于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均行MRI及DWI检查,比较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的ADC值,并探讨ADC值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及健康女性的宫颈DWI影像学表现各具特征性;宫颈癌患者的ADC值明显小于正常宫颈(P<0.05);宫颈鳞癌ADC值明显小于宫颈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鉴别宫颈鳞癌及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约为0.814,提示ADC对宫颈鳞癌及腺癌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中,高分化鳞癌ADC值最高,中分化次之,低分化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提示ADC值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621,P<0.05)。结论 DWI的ADC值在宫颈癌诊断中,不仅有利于宫颈癌的确诊,且对评估肿瘤病理分型及分级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明显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MRI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联合肝脾体积比值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丹 余卫中 甘洪颖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2例NAFLD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无肝纤维化表现的NAFLD组(25例)、NAFLD轻...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2例NAFLD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无肝纤维化表现的NAFLD组(25例)、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26例,S1~S2期)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21例,S3~S4期)3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 DWI序列检查,并计算和比较各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肝脏ADC值与肝脾体积比值的相关性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分析肝脏ADC值和肝脾体积比值单一及联合诊断NAFLD合并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NAFLD组、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36,F=14.827;P<0.05),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均明显低于NAFLD组(t_(轻度肝纤维化组)=6.202,t=6.328;t_(重度肝纤维化组)=10.570,t=11.740;P<0.05),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明显低于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t=4.978,t=6.268;P<0.05);肝脏ADC值与肝脾体积比值呈正相关性关系(r=0.621,P<0.05);肝脏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MR DWI序列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NAFLD合并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肝脾体积比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肝纤维化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值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乐华 陆永文 +2 位作者 肖湘生 曹波 黄耀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以41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及12例正常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行1.5T 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将数据传至Siemes工作站处理,软件自动生... 目的:探讨乳腺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以41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及12例正常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行1.5T 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将数据传至Siemes工作站处理,软件自动生成DWI图及对应的ADC图,参照平扫图像上病变的位置,标记圆形感兴趣区,测量病变及对侧正常乳腺的ADC值各3次,取平均值。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b值的升高,乳腺病变ADC值减少。b取值为1000s/mm2时,正常乳腺组织的ADC值为(1.635±0.121)×10-3mm2/s,良性病变组的为(1.485±0.124)×10-3mm2/s,恶性病变组的为(0.961±0.165)×10-3mm2/s,正常乳腺组织、良性实性病灶及恶性病灶病变的ADC值比较,其ADC值各不相同,ADC值变化趋势为恶性病变<良性病变<正常乳腺。将1.21×10-3mm2/s作为良、恶性病变界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84.3%,准确性为89.2%。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MRI扩散加权成像在不同b值下ADC值不同,当b值取1000s/mm2时,ADC值用于鉴别乳腺良性、恶性病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象 乳腺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序列表观扩散系数值在前列腺癌磁共振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锋 朱斌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10期1049-1050,共2页
前列腺癌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国人人均寿命延长发病率显著升高,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对于前列腺癌的预后有重要影响[1]。前列腺癌中的自由水分子扩散受阻明显,其表观扩散系数(ADC)会相应下降[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国人人均寿命延长发病率显著升高,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对于前列腺癌的预后有重要影响[1]。前列腺癌中的自由水分子扩散受阻明显,其表观扩散系数(ADC)会相应下降[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ADC值差别,提供了一个诊断前列腺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前列腺癌 磁共振诊断 成像序列 弥散加权 早期治疗 adc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测量子宫结合带厚度及表观弥散系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金宝 武义 +2 位作者 蒋本武 黄大成 邓政豪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7期733-736,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子宫结合带(JZ)厚度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采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卵巢肿瘤病例46例,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并且行手术、...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子宫结合带(JZ)厚度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采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卵巢肿瘤病例46例,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并且行手术、腹腔镜得到相应病理结果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研究组即EMS组,对照组即非EMS组。分别测量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最大结合带厚度(JZmax)、最小结合带厚度(JZmin)、JZmax-JZmin (JZdif);病灶的最低ADC值、对照区域的平均ADC值、相对表观弥散系值(r ADC)即:最低ADC值与对照区域的平均ADC值的比值,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MS组JZmax、JZmin、JZdif值均大于非E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0,P=0.001;t=2.529,P=0.013;t=2.183,P=0.024),EMS组与非EMS组结合带ADC值及r 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1,P=0.243;t=1.974,P=0.130)。结论 异常增厚的子宫结合带对卵巢型EMS具有诊断价值,结合常规MRI形态学表现有助于提高EMS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磁共振成像 子宫结合带 表观弥散系数 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MR-DWI及表观弥散系数值对卵巢肿瘤临床诊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瑜 江新青 杨蕊梦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6期4-5,8,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及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对卵巢肿瘤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4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正常的女性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R-DWI图像、ADC值、...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及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对卵巢肿瘤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4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正常的女性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R-DWI图像、ADC值、肿瘤分级ADC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卵巢组织见等信号与高信号,肿瘤形态为类圆形或者圆形,囊壁分隔不均匀,对照组研究对象卵巢组织分界欠清,见低信号,研究组的高信号、等信号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低信号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ADC值比较中,研究组的ADC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大于Ⅱ级ADC值明显大于Ⅰ级ADC值,Ⅲ级ADC值大于Ⅱ级ADC值,以上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DWI及表观弥散系数值能诊断卵巢肿瘤,对肿瘤分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肿瘤分级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不同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在老年肺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佳宁 杨萍 李乐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表观弥散系数(ADC)用于老年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肺部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技术... 目的分析不同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表观弥散系数(ADC)用于老年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肺部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技术弥散加权成像,分析不同病变性质肿瘤的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对比不同良恶性肿瘤在不同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强度分布情况及其对应的ADC值,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不同b值下ADC值对应曲线面积。结果100例老年肺部肿瘤患者中,检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例数分别为51例、49例。不同b值恶性肿瘤低信号占比均低于良性肿瘤,高信号占比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恶性肿瘤ADC值均低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值的升高,全部肺部肿瘤患者ADC值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ADC值ROC曲线下对应面积分别为0.884、0.834、0.754,AUC>0.5可作为鉴别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指标,且以b值为500s/mm2时所得到的ADC指曲线下面积最大,在ADC值取1.470时,可获得最高诊断效能。结论b值为500s/mm2下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用于老年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有着较高价值,患者整体表观弥散系数值随b值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老年患者 弥散加权成像 不同b 表观弥散系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T2WI联合DWI不同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值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新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探讨T_(2)加权序列(T_(2)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同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临床试验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PCa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 目的探讨T_(2)加权序列(T_(2)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同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临床试验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PCa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并经手术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T_(2)WI联合ADC值定量分析诊断PCa的灵敏性、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90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证实为PCa者51例,前列腺阴性病变者39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T_(2)WI序列成像诊断PCa的灵敏性、特异度、准确率、PPV和NPV分别为88.24%(45/51)、92.31%(36/39)、90.00%(81/90)、93.75%(45/48)和85.71%(36/42);不同b值下阴性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在b值为1500 s·mm^(-2)时ADC值最小,其次为1000、800 s·mm^(-2)时最大,且不同b值下阳性ADC值均低于阴性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800、1000、1500 s·mm^(-2)诊断PCa的AUC分别为0.788、0.859、0.910,提示b值为1500 s·mm^(-2)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C诊断结果显示,当b值取1500 s·mm^(-2)时对PCa的诊断鉴别价值最好,采用并联的诊断方法得到联合检查诊断鉴别PCa的灵敏性、特异度、准确率、PPV和NPV分别为98.04%(50/51)、89.74%(35/39)、94.44%(85/90)、92.59%(50/54)和97.22%(35/36)。结论T_(2)WI联合ADC值定量分析在PCa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准确度、灵敏度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定量
下载PDF
MRI表观弥散系数值用于腰椎间盘退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朋 赵剑虹 +6 位作者 高建波 施树伟 魏海醌 李春东 宝龙华 李晨辉 杜亚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8期134-135,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MRI表现弥散系数值在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此1年时间段内收治的42例腰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I扫描,并测量分析患者的MRI表现弥散系数值(ADC... 目的:分析探讨MRI表现弥散系数值在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此1年时间段内收治的42例腰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I扫描,并测量分析患者的MRI表现弥散系数值(ADC)水平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检测分析后可知,Ⅱ级、Ⅲ级、Ⅳ级腰椎间盘退变患者ADC值均不相同,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且随患者退变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同时,患者不同腰椎间盘部位的ADC值均不相同,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分析MRI表现弥散系数值在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表现情况后可知,不同腰椎间盘部位以及不同退变分级的患者ADC值均不相同,且整体随退变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此特点,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一种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表观弥散系数 腰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