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ADC图对急性脑梗塞诊断的应用及病理生理基础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力 王秀河 刘斯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 -MRI)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ADCmapping)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三向同性弥散加权MRI和常规MRI对 2 1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急性期 8例 ,急性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 -MRI)及表观弥散系数图 (ADCmapping)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三向同性弥散加权MRI和常规MRI对 2 1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急性期 8例 ,急性期 13例 ,测定病灶平均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相对表现弥散系数 (rADC)及中心—边缘ADC值。结果 :超急性期 8例均在DWI及ADC图上显示出缺血灶 ,但其在CT及T2 WI上表现正常。超急性、急性期脑梗塞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 ,其ADC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区域 ,平均ADC值为 (0 6 98± 0 10 4 )× 10 -3 mm2 /sυs(0 990± 0 16 1)× 10 -3 mm2 /s(P <0 0 1) ,2 1例超急性、急性期病灶ADC值出现梯度征。结论 :三向同性DWI及ADC图对急性脑梗塞 ,尤其是超急性脑梗塞较常规MRI及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超急性、急性脑硬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诊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图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夏爽 倪红艳 祁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表观弥散系数 (ADC)像在鉴别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中的应用 ,观察病变中心的坏死、瘤周水肿的ADC值对三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 5 0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 ,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及DWI... 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表观弥散系数 (ADC)像在鉴别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中的应用 ,观察病变中心的坏死、瘤周水肿的ADC值对三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 5 0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 ,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及DWI检查。其中胶质瘤 2 0例 ,脑脓肿 10例 ,单发转移瘤 2 0例。分别计算病变的中心坏死区、周围水肿、对侧正常脑实质及脑脊液的ADC值 ,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病变的坏死灶与脑脊液、周围水肿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有无差别。结果 脑脓肿、转移瘤及胶质瘤中心坏死区的ADC值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而且三者与脑脊液的ADC值亦有统计学差异。中心坏死区与脑脊液的ADC值从大到小为 :脑脊液、胶质瘤、转移瘤和脑脓肿。脑脓肿和转移瘤周围水肿的AD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 ,二者与胶质瘤周围水肿均有统计学差异 ,后者的ADC值低于前二者。水肿区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脑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弥散加权成像 鉴别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 表观弥散系数图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贵超 陈希奎 贺君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10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DWI检查。回顾性分析60例在T2WI、T1WI、DWI、表现弥散系数(ADC)图上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发病3h内(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DWI检查。回顾性分析60例在T2WI、T1WI、DWI、表现弥散系数(ADC)图上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发病3h内(6例)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2例,等信号4例,T1WI上均为等信号,DWI上均为高信号,ADC图上均为明显低信号;发病4~15h(30例)在T2WI、DWI上均为稍高到高信号,在T1WI、ADC图上均为低信号;发病16。24h(12例)T2WI、DWI上均为高信号,在TIWI上11例为低信号,1例为等低信号,ADC图上,9例为低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发病24h上(12例)在T2WI上均为稍高信号;DWI上10例为稍高信号,2例为等信号,T1wI上10例为稍低信号,2例为等低信号,ADC图上,5例为稍低信号,3例为等信号,4例为等低信号。结论弥散加权成像能早期显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对急性脑梗死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梗死 表观弥散系数图
下载PDF
3.0T MR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
4
作者 许维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3.0T MR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2月在宝应县人民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48例)和子宫腺肌症(50例)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MRI的影像表现和直方图参数,分析MRI... 目的:探讨3.0T MR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2月在宝应县人民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48例)和子宫腺肌症(50例)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MRI的影像表现和直方图参数,分析MRI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子宫肌瘤组边界欠清晰、结合带厚度>1.2 cm、内膜基底毛糙、T_(1)WI和T_(2)WI病灶内圆点状高信号出现频次较子宫腺肌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高信号环、T_(2)WI病灶内涡状高信号出现频次较子宫腺肌症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WI直方图参数与子宫腺肌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WI最大值、标准差和偏度值,ADC标准差和偏度值均较子宫腺肌症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I可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MRI 直方 表观弥散系数图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在儿童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凌鸿 赵亚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脑梗死不同时期诊断及判断脑梗死转归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患儿按发病就诊时间分为l期(0—7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脑梗死不同时期诊断及判断脑梗死转归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患儿按发病就诊时间分为l期(0—72h)11例次,Ⅱ期(4-10d)12例次,Ⅲ期(10d以后)9例次,其中3例为复查,3例为复发脑梗死,共计29例次。对每例患儿进行MRI的T1加权像、配加权像、DWI序列扫描检查及ADC图像重建,于ADC图上取1个感兴趣区(regionsofinterest,ROI),计算出ROI的平均ADC值,同样的方法计算出镜像健侧相对应区的平均ADC值,并计算平均相对ADC值。结果DWI图像改变I期全部病例均呈现高信号;Ⅱ期11例次呈现高信号,1例次为低信号;Ⅲ期1例次为正常信号,1例次为高信号,2例次为混杂信号,1例次较前减低,其余均为低信号。在I期患儿ROI平均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平均ADC值均下降,随着时间的发展Ⅱ期、Ⅲ期平均ADC值逐渐升高,梗死灶I期、Ⅱ期、Ⅲ期平均ADC值分别为0.434×10^-3mm2/s、0.653×10^-3mm2/s、1.600×10^-3mm2/s,对侧相应区域平均ADC值分别为0.938×10^-3mm2/s、0.814×10^-3mm2/s、0.757×10^-3mm2/s;Ⅰ期、Ⅱ期、Ⅲ期相对ADC平均值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升高,分别为(51.5±16.8)%、(79.2±30.0)%、(210.9±4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弥散加权MRI及ADC平均值对脑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脑梗死病灶ADC值和相对ADC值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为准确地判断脑梗死时期提供客观依据;弥散加权MRI及ADC平均值能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图 表观弥散系数 相对表观弥散 系数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一例MRI特征表现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荆晶 王健 +3 位作者 吴先胜 黄炳旭 杨奇芳 刘俊刚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流感季节发病,发热48 h后陷入浅昏迷并有惊厥抽搐发作;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流感季节发病,发热48 h后陷入浅昏迷并有惊厥抽搐发作;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生化检查ALT、AST、CK-MB、LDH明显增高。MRI示双侧丘脑、侧脑室周围白质和小脑髓质及中脑被盖见T2WI高信号影,呈对称多灶性分布,100%双侧丘脑累及是本病的特异性标志,弥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图表现病变区中央ADC值低,周围ADC值高,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丘脑及中脑被盖灶性出血。结论急性坏死性脑病临床及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小血管病变与其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早期识别需重视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脑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DWI表观弥散系数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