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学表述危机与“深描式”影像民族志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靖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2,共5页
1970年代以来,人类学从实证到阐释、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变迁,不但改变了当代民族志写作的基本面貌,也为影像民族志从人类学学科边缘向核心领域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有效的理论支撑。以格尔茨的"深描"理论为框架,视觉... 1970年代以来,人类学从实证到阐释、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变迁,不但改变了当代民族志写作的基本面貌,也为影像民族志从人类学学科边缘向核心领域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有效的理论支撑。以格尔茨的"深描"理论为框架,视觉人类学界倡导以"语境强化"为表征的"深描式"影像民族志,在1970年代,由美国人类学者拿破仑.查格侬和蒂莫西.阿什进行的亚诺玛莫人系列纪录片,便是这一学术嬗变时期的代表性影像民族志,甚至成为1980年代以来民族志"写文化"转型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述危机 影像 民族志 深描 跨文化对话 亚诺玛莫人
下载PDF
从“Representation”看人类学“表述危机”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晶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4,共9页
本文通过对于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representation”的梳理,探讨了其在人类学不同阶段理论背景下的不同内涵以及在人类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意义,透过“representation”反映出人类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 本文通过对于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representation”的梳理,探讨了其在人类学不同阶段理论背景下的不同内涵以及在人类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意义,透过“representation”反映出人类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人类学“表述危机”的理论论争的根源和问题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REPRESENTATION 表述危机
下载PDF
试论表述危机之后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 被引量:9
3
作者 杜连峰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6,118-119,共9页
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产生自对表述危机的批评,这种转向从哲学层面上看,是从认识论转向本体论,即在认识论层面不存在不可互译的概念图式或语言,但在"实体"或"本体论"层面会有差异性。这一脉络沿着格尔茨解释人类和戴维... 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产生自对表述危机的批评,这种转向从哲学层面上看,是从认识论转向本体论,即在认识论层面不存在不可互译的概念图式或语言,但在"实体"或"本体论"层面会有差异性。这一脉络沿着格尔茨解释人类和戴维森哲学对表述危机的批评,最终走向反表征主义的本体论。从人类学研究看,是民族志形态的转变,这种说法包括从研究者转向研究对象及研究区域形态,走向地志学研究。这一脉络沿着实验民族志对表述危机的反应,最终走向重视"实体"的本体论。本体论贯穿了研究对象到研究者文本到对象的过程,以情境化理解的手段实现一切人对一切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述危机 本体论转向 知识论 本体论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表述危机和“重新出发” 被引量:2
4
作者 荣跃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4-112,共9页
文学史是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历史观念塑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史写作受制于知识、道德、政治和权力等多种关系的制约 ,因而向来受到重视。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在新观念、新方法的推动下出现了繁荣景象。... 文学史是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历史观念塑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史写作受制于知识、道德、政治和权力等多种关系的制约 ,因而向来受到重视。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在新观念、新方法的推动下出现了繁荣景象。但不可否认。在繁荣的表象背后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存在着内在的庞杂、分歧甚至混乱。文章对 80年代中期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基本特征作了概括 ,深入分析了这些特征与时代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外思想文化的相互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当代文学史学科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写作 表述危机
下载PDF
身份焦虑与表述危机——1957年前后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俗机制探析
5
作者 黄劲草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拍摄的动画电影视为一种“经典”,是那些在童年时代观看过这些电影的人们普遍认同的。尽管当下对其评价不一,这种认同感依然有其坚实的存在基础。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情境中,民俗机制被引入动... 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拍摄的动画电影视为一种“经典”,是那些在童年时代观看过这些电影的人们普遍认同的。尽管当下对其评价不一,这种认同感依然有其坚实的存在基础。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情境中,民俗机制被引入动画电影,其所呈现的影像也的确在突破特定时代表述困境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表述危机 身份焦虑 民俗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中国 五六十年代 “经典”
原文传递
我国教学论本土化的表述危机:背景、特征与改进——基于对1980年代以来代表性著作的文本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仕德 《课程教学研究》 2015年第1期10-14,共5页
教学论的本土化是我国教学论研究努力追求的愿景。教科书是教育内容和实践的物质表达方式,19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论教科书研究成果不菲,但考察教学论教科书研究成果文本发现存在表述危机:追求哲学思辩倾向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较少足够... 教学论的本土化是我国教学论研究努力追求的愿景。教科书是教育内容和实践的物质表达方式,19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论教科书研究成果不菲,但考察教学论教科书研究成果文本发现存在表述危机:追求哲学思辩倾向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较少足够的本土实证材料与具体案例分析,话语表述模板化;缺乏对我国本土化教学中产生的成果文献引述,国外文献的参考论证本土教学过度依赖化。为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聚焦叙写本土教学问题、渗透融入多元表达形式、转变知识本位范式取向、"论教学论"转向"论教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本土化 表述危机
原文传递
表述的张力及其平衡之道 被引量:2
7
作者 姜约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6,共8页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表述危机"是由表述张力的失衡引起的。表述的张力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广泛存在于同一文本和表述同一本文的不同文本之中,而且存在于对同一本文的理解、表述与再理解之间。当表述的各种张力趋于平衡时,文本...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表述危机"是由表述张力的失衡引起的。表述的张力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广泛存在于同一文本和表述同一本文的不同文本之中,而且存在于对同一本文的理解、表述与再理解之间。当表述的各种张力趋于平衡时,文本就趋向于成功;当张力中的一方过大时,就出现了表述张力的失衡,表述张力的失衡要么使表述趋于失败,要么产生侵略性表述文本。分析表述张力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使表述的张力系统得以平衡,一方面促使表述获得成功,另一方面避免侵略性表述文本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述危机 表述 表述 张力失衡 平衡之道
下载PDF
族群认同的血缘性重建——以海村京族人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吕俊彪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71,共8页
本文对1949年以来海村京族人族群意识的变化进行了考察。认为,客观文化特征的不断消退,族际交流与族群互动的日益频繁,族群认同上功利性取向的不断增加以及“法定”的民族属性对京族认同的冲击,使海村京族人的族群认同面临表述上的危机... 本文对1949年以来海村京族人族群意识的变化进行了考察。认为,客观文化特征的不断消退,族际交流与族群互动的日益频繁,族群认同上功利性取向的不断增加以及“法定”的民族属性对京族认同的冲击,使海村京族人的族群认同面临表述上的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海村京族人不得不重新利用血缘关系的不可替代性来重新构建其族群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复兴京族传统文化,强化族群成员的族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认同 表述危机 重建 京族
下载PDF
科学大战"之根源 被引量:5
9
作者 邢冬梅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8,共5页
"科学大战"根源于(1)科学的意识形态化;(2)以"社会"的标准来取代"自然的标准";(3)学术地盘之争。所有这一切都与当代科学的表述危机引发的后现代相对主义思潮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当代科学 科学认识论 科学意识形态化 科学怀疑论 合理性 表述危机 后现代主义 论战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的实验新闻
10
作者 陈晓益 《前沿》 2014年第3期238-240,共3页
本文从人文科学面临的表述危机,新新闻主义以及新闻叙事视角多维视野考察实验新闻,认为实验新闻的出现是新闻媒体在处理如何描述社会现实、记者的主体身份与报道的关系以及新闻叙事视角变化的综合结果,从而突破从静态的新闻文本去分析... 本文从人文科学面临的表述危机,新新闻主义以及新闻叙事视角多维视野考察实验新闻,认为实验新闻的出现是新闻媒体在处理如何描述社会现实、记者的主体身份与报道的关系以及新闻叙事视角变化的综合结果,从而突破从静态的新闻文本去分析实验新闻在新闻技术操作层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新闻 表述危机 新新闻主义 叙事视角
下载PDF
抵抗与拯救——格尔茨“深描说”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清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92-96,108,共6页
深描是格尔茨践行其解释人类学学科理念的重要方法论策略。联系上世纪中后期西方后现代思潮给人类学带来的那场深刻的表述危机来看,格尔茨的深描说对于人类学摆脱那场危机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以格尔茨为代... 深描是格尔茨践行其解释人类学学科理念的重要方法论策略。联系上世纪中后期西方后现代思潮给人类学带来的那场深刻的表述危机来看,格尔茨的深描说对于人类学摆脱那场危机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以格尔茨为代表的人类学家群体身上这种自觉的、强有力的抵抗意识以及解释人类学而卓越的方法论策略,才使得人类学逐步从那场深刻的"表述危机"阴影中走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利福德·格尔茨 深描说 后现代民族志 表述危机 当代意义
下载PDF
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发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耿亚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田野研究是人类学的经典研究方法,马库斯提出多点民族志应对人类学面临的全球化挑战。通过多点田野的操作,跨越时间和空间对于单点田野研究的束缚。但是在民族志写作方法上,马库斯提倡的反讽写作模式和现实主义写作方式无法保证民族志... 田野研究是人类学的经典研究方法,马库斯提出多点民族志应对人类学面临的全球化挑战。通过多点田野的操作,跨越时间和空间对于单点田野研究的束缚。但是在民族志写作方法上,马库斯提倡的反讽写作模式和现实主义写作方式无法保证民族志的科学性,研究者视角的过分强调,阉割掉了研究对象的"声音";过度强调与研究对象的共建违背了客观研究方法。本文认为,可以使用同质田野作为多点田野的选择原则,规范流动田野的选择方法;在写作和研究方法上,应遵循经典民族志原则,坚持科学方法,坚守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民族志 全球化 表述危机 同质田野 客观性
下载PDF
三论“主体民族志”:走出“表述的危机” 被引量:29
13
作者 朱炳祥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50,124,共12页
解释人类学与实验民族志为走出"表述的危机"作出了种种努力,但这些努力终因对叙事合法性的质疑、掌握笔杆子的人的话语霸权、民族志陷于自白与忏悔之中等诸多原因而无法摆脱困境。本文在"表述者"问题上提出"... 解释人类学与实验民族志为走出"表述的危机"作出了种种努力,但这些努力终因对叙事合法性的质疑、掌握笔杆子的人的话语霸权、民族志陷于自白与忏悔之中等诸多原因而无法摆脱困境。本文在"表述者"问题上提出"自律性"要求,在"表述什么"问题上提出"符号扇面"的两种叙事诉求,在"怎样表述"问题上提出对蹠主体的"裸呈"式整体展示,以这三个方面作为"主体民族志"重塑表述、走出危机的路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民族志 表述危机 符号扇面 裸呈 自律
原文传递
论贵州南部佯僙人的族群认同 被引量:2
14
作者 商正美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0-14,共5页
对1990年被正式认定为"毛南族"的贵州南部佯僙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考察。认为,一方面佯僙人族际交流与互动的日益频繁,其显性的文化特征、族群符号在不断消逝;另一方面"法定"的民族属性对佯僙人认同的冲击,致使族群... 对1990年被正式认定为"毛南族"的贵州南部佯僙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考察。认为,一方面佯僙人族际交流与互动的日益频繁,其显性的文化特征、族群符号在不断消逝;另一方面"法定"的民族属性对佯僙人认同的冲击,致使族群认同功利性取向不断增加,佯僙人族群认同面临表述上的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他们强调隐性的族群符号,即族群的心理边界在族群认同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强化族群边界与族群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佯僙人 毛南族 族群认同 表述危机 族群符号
下载PDF
发展研究:人类学的历程
15
作者 良子(摘) 《学术动态(北京)》 2007年第27期24-24,共1页
我们大致可以理清理解人类学发展研究的两大线索。 其一是发展的人类学研究一直秉承以本土知识为研究基点和研究主题,并在这一领域实现延续、批判、创新人类学的发展研究。人类学具有研究异文化、本土文化的传统。虽然人类学最后也不... 我们大致可以理清理解人类学发展研究的两大线索。 其一是发展的人类学研究一直秉承以本土知识为研究基点和研究主题,并在这一领域实现延续、批判、创新人类学的发展研究。人类学具有研究异文化、本土文化的传统。虽然人类学最后也不可避免地在“人文学科表述危机”时代被自己推上了反思舞台,反思自己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研究清楚异文化,或是自己应该在异文化研究中处于何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本土知识 本土文化 表述危机 人文学科 文化研究 异文化
下载PDF
《史记》叙事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宗杰 余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7,共8页
通过司马迁《史记》叙事范式探讨,意在为困扰西方人类学家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要启迪,具体包括:以文本而非客观事实为对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认识论方式、"述而不作"通过裁剪与实录呈现文化原生态、以"行... 通过司马迁《史记》叙事范式探讨,意在为困扰西方人类学家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要启迪,具体包括:以文本而非客观事实为对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认识论方式、"述而不作"通过裁剪与实录呈现文化原生态、以"行事深切著明"为特点的超概念深度描述,以及"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多声部情节植入。这一本土叙述范式是反观西方民族志表述的一面镜子,也是人类学研究为保持中国文化原生态不被错误表征和歪曲解释的重要前提。在经过一系列对西方话语的批判和人类学本土化的讨论后,本文意在开始构建基于几千年传统的中国本土人类学叙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述危机 司马迁 民族志 叙事 本土化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伦理的基本类型及其历史演变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有顺 李德南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77,共17页
一、叙事伦理与中国当代文学:话语谱系的回溯、重构与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而存在的时间不算太长,既有广阔的生长空间,也因为一直没能形成固定的专业领域而面临着表述危机。不少研究者都在努力寻找合适的研究进路和学科话... 一、叙事伦理与中国当代文学:话语谱系的回溯、重构与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而存在的时间不算太长,既有广阔的生长空间,也因为一直没能形成固定的专业领域而面临着表述危机。不少研究者都在努力寻找合适的研究进路和学科话语,以求在克服学科危机的同时,拓展学术研究的空间。从叙事伦理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当代小说,正是这样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叙事伦理 历史演变 中国当代文学 学科危机 生长空间 表述危机 专业领域
原文传递
西方后现代舞蹈民族志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权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4期44-50,共7页
关于"文化探究"就质性研究中"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而言,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呈现的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后传统的条件,使舞蹈民族志研究需要重新考量更多问题,对于理解现今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于"文化探究"就质性研究中"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而言,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呈现的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后传统的条件,使舞蹈民族志研究需要重新考量更多问题,对于理解现今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探讨后现代人类学提出的"表述危机"在舞蹈民族志研究中如何得以呈现。通过分析美国舞蹈学者布朗宁研究案列,来揭示后现代人类学对传统人类学现实主义的批判。此外,文章提出了若干舞蹈民族志研究中"田野调查工作"和"民族志写作"方面需要重新审视和反省的问题,一方面,旨在重新理解定位东方主义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对传统民族志写作和后现代民族志写作差异性的比较、审视与反省,希望有助于促进舞蹈学研究的平衡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民族志 表述危机 田野调查 全球本土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