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在金属材料表面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性技术--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重 《热处理》 CAS 2020年第6期1-14,共14页
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也称作Xu-Tec Process,是在德国发明的离子渗氮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了离子渗氮技术只适用于气态非金属元素的局限性而发明的一项重大原创性技术。该技术可采用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对金属材料进行表... 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也称作Xu-Tec Process,是在德国发明的离子渗氮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了离子渗氮技术只适用于气态非金属元素的局限性而发明的一项重大原创性技术。该技术可采用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合金化,开辟了"等离子表面冶金"的新领域。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在钢铁材料,钛及钛合金,铜及铜合金,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等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多种高硬度、耐磨、耐蚀及抗高温氧化的合金层。例如,在普通钢铁材料表面形成高速钢、不锈钢或镍基合金层,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耐磨或阻燃的合金层等。“双辉技术”可大幅度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全面提升机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各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是一项资源节约型和没有任何污染的表面合金化技术,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贵重金属元素,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一项能改变我国金属材料及机械制造业现状并使其走向高端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表面冶金(合金化) 双辉光放电 等离子体
下载PDF
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
作者 沈仙雨 陈浩 刘彬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6年第10期37-38,共2页
1930年,德国发明出离子氮化,在这之后,科学家通过离子研究开辟出新领域。而在后期的优化中离子氮化在工业生产中被应用。介绍了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等离子 表面冶金技术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先进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沿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文萍 缪强 +1 位作者 张平则 姚正军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10年第4期72-75,86,共5页
叙述了表面工程的分类及各种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激光表面冶金技术、离子注入、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和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等先进技术是表面工程技术研究应用的前沿。
关键词 表面工程技术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激光表面冶金技术 离子注入 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 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的Ni-Cr合金层组织结构及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阮野 殷瑛 +3 位作者 孔浚宇 杨梅 熊瑜娟 黄俊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5年第6期12-15,共4页
为了改善Q235碳钢表面耐蚀性能,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Cr合金层。研究了极间距对合金层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对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极间距增大,Ni-Cr合金层厚度呈现先增加后减... 为了改善Q235碳钢表面耐蚀性能,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Cr合金层。研究了极间距对合金层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对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极间距增大,Ni-Cr合金层厚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Ni-Cr合金层组织均匀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状态,合金层厚度约为95μm,主要物相为Ni2.9Cr0.7Fe0.36和少量Ni3Fe。电化学极化曲线试验结果显示Ni-Cr合金层的自腐蚀电位和极化电阻较基材Q235高,而自腐蚀电流密度较低,即Ni-Cr合金层更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且腐蚀速率更低。表明Q235钢经Ni-Cr共渗处理后,其耐蚀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Q235钢 Ni-Cr合金层 极化曲线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体表面冶金金属化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雪艳 钟强 +6 位作者 李晓静 黑鸿君 高洁 申艳艳 贺志勇 刘小萍 于盛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85-2389,共5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金刚石自支撑膜表面制备了W金属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别对金属化后的金刚石膜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通过测试Ag-Cu钎焊的金刚石...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金刚石自支撑膜表面制备了W金属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别对金属化后的金刚石膜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通过测试Ag-Cu钎焊的金刚石膜-硬质合金刀片样品的剪切强度,评价金属层与金刚石膜的结合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W金属层连续、致密,由大量纳米尺度的颗粒状团聚物构成;在金属层与金刚石界面一定深度区域内,存在W和C元素的相互扩散,并且反应生成了WC、W2C等金属碳化物颗粒,表明金属层与金刚石膜之间已形成了牢固的化学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自支撑膜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W金属层 元素扩散
下载PDF
TC4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层制备及其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贲能军 严国军 +1 位作者 顾琪 梁文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25-128,共4页
研究了TC4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层的制备,并测试了基体和渗层在20、300和500℃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RD、EDS、SEM、SMM等研究了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其磨痕形貌,并探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后,显著提高了合金... 研究了TC4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层的制备,并测试了基体和渗层在20、300和500℃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RD、EDS、SEM、SMM等研究了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其磨痕形貌,并探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后,显著提高了合金表面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等离子渗 MO 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Ti6Al4V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贲能军 王宜君 +1 位作者 王其松 梁文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研究了Ti6Al4V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改性层的制备,并用SEM、XRD、EDS、SMM、纳米压痕仪、划痕试验机以及球-盘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改性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相组成、显微硬度、强韧性、膜/基结合力及其耐磨性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层... 研究了Ti6Al4V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改性层的制备,并用SEM、XRD、EDS、SMM、纳米压痕仪、划痕试验机以及球-盘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改性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相组成、显微硬度、强韧性、膜/基结合力及其耐磨性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层表面致密,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弹性模量和结合强度,耐磨性较渗Mo处理前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等离子渗Mo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C21钛合金表面等离子渗Cr层的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荣耀 梁文萍 +3 位作者 缪强 夏金姣 刘文 潘晓阳 《热处理》 CAS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C21钛合金进行了渗铬处理。将渗铬和未渗铬的TC21合金试样重复在箱式电炉中于750℃加热15 min水冷。采用宏观检验、EDS、SEM和XRD分别观察分析了重复加热-冷却前渗铬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结构和厚度,重复加...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C21钛合金进行了渗铬处理。将渗铬和未渗铬的TC21合金试样重复在箱式电炉中于750℃加热15 min水冷。采用宏观检验、EDS、SEM和XRD分别观察分析了重复加热-冷却前渗铬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结构和厚度,重复加热-冷却后渗铬和未渗铬试样的表面形貌,以探索通过渗铬提高TC21钛合金抗热震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TC21合金渗铬层平整、致密,与基体结合为冶金结合,渗层厚度约为30μm;重复加热-冷却120次后,渗铬试样表面出现网状裂纹,而未渗铬试样表面则发生剥落。这说明渗铬可明显改善TC21钛合金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1钛合金 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渗铬 抗热震性能
下载PDF
等离子渗Mo对TC4合金耐磨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宏林 贲能军 +1 位作者 梁文萍 缪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了TC4合金表面经等离子渗Mo处理后的耐磨性能和拉伸性能。通过SEM、EDS、SMM等研究渗Mo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断口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经等离子渗Mo处理后,其耐磨性能随表面硬度的提高而明显改善,... 研究了TC4合金表面经等离子渗Mo处理后的耐磨性能和拉伸性能。通过SEM、EDS、SMM等研究渗Mo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断口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经等离子渗Mo处理后,其耐磨性能随表面硬度的提高而明显改善,且抗拉强度与原始基体相比仅略有下降,即达到了使合金的耐磨性能提高而基体力学性能不受损害的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等离子渗Mo 耐磨性能 拉伸性能
下载PDF
沉积时间对Ni-Cr合金层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
10
作者 黄俊 杨思雨 +3 位作者 崔世宇 徐吉林 张剑平 罗军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4-111,共8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低碳钢表面制备了不同沉积时间的Ni-Cr合金层。利用扫描电镜(SEM)、EDS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了Ni-Cr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并运用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i-Cr合金层的电化学腐... 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低碳钢表面制备了不同沉积时间的Ni-Cr合金层。利用扫描电镜(SEM)、EDS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了Ni-Cr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并运用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i-Cr合金层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Cr合金层主要由沉积层和扩散层组成,其厚度随沉积时间增加而增加。Ni-Cr合金层的主要物相为Ni2.9Cr0.7Fe0.36相和FeNi3相。极化曲线数据表明在3.5%NaCl溶液中,3 h沉积时间下的Ni-Cr合金层具有最高的耐蚀性和最低的腐蚀速率,其保护效率和孔隙率分别为99.23%和1.18%。随着沉积时间增加,电荷转换电阻Rct逐渐增大,其腐蚀抑制能力提高。当沉积时间大于3 h时,Ni-Cr合金层的Rct增加不明显,表明沉积3 h后Ni-Cr合金层的耐蚀性提高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Ni-Cr合金层 耐蚀性
下载PDF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Fe-Al-Cr-Nb alloyed layer deposited on 45 steel via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metallurgy technique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西希 姚正军 +6 位作者 张平则 陈煜 杨红勤 吴小凤 张泽磊 林玉划 徐尚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3694-3699,共6页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metallurgy technique was used to fabricate a Fe?Al?Cr?Nb alloyed layer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45 steel.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 of th?eA Fl?eCr?Nb alloyed layer were analyzed by...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metallurgy technique was used to fabricate a Fe?Al?Cr?Nb alloyed layer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45 steel.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 of th?eA Fl?eCr?Nb alloyed layer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the 20 μm alloyed layer is homogeneous and compact. The alloyed elements exhibit a gradient distribution along the cross section. Microhardness and nanoindentation tests imply that the surface hardness of the alloyed layer reaches HV 580, which is almost 2.8 times that of the substrate. Compared with the substrate, the alloyed layer has a much smaller displacement and a larger elastic modulus. According to the friction and wear test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FeAl?Cr?Nb alloyed layer has 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less wear mass, implying that the Fe?Al?Cr?Nb alloyed lay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fac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subst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Cr-Nb alloyed layer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metallurgy technique tribological behavior
下载PDF
TA15合金Cr-Si复合渗层的热腐蚀行为
12
作者 裴秋旭 梁文萍 +3 位作者 缪强 任蓓蕾 王昉 贲能军 《热处理》 CAS 2016年第2期6-11,共6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A15合金进行了Cr-Si复合渗处理,以形成Cr-Si复合渗层。随后将TA15合金置于700℃硫酸钠(Na_2SO_4)盐浴中热腐蚀100 h,以研究Cr-Si复合渗层能否提高TA15合金的热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Cr-Si复合渗的TA1...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A15合金进行了Cr-Si复合渗处理,以形成Cr-Si复合渗层。随后将TA15合金置于700℃硫酸钠(Na_2SO_4)盐浴中热腐蚀100 h,以研究Cr-Si复合渗层能否提高TA15合金的热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Cr-Si复合渗的TA15合金热腐蚀增重较无Cr-Si复合渗层的TA15合金大大减小,即Cr-Si复合渗明显提高了TA15合金的耐热腐蚀性能。其原因是,Cr-Si复合渗层均匀、致密,在热腐蚀过程中形成Cr_2O_3和SiO_2氧化膜,保护合金不受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合金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Cr-Si复合渗层 热腐蚀
下载PDF
基于双辉技术的气门盘锥面TiN涂层制备和高温摩擦行为
13
作者 罗长增 曾笑笑 +4 位作者 魏东博 李旭聪 陈月春 林慕尧 张平则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5-199,共5页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NCF3015气门合金钢上制备TiN涂层,通过SEM、EDS、XRD、显微硬度计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涂层的微观结构形貌、硬度和高温耐磨性。结果表明:TiN涂层以岛状方式均匀生长,表面结构致密;涂层表面平均硬...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NCF3015气门合金钢上制备TiN涂层,通过SEM、EDS、XRD、显微硬度计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涂层的微观结构形貌、硬度和高温耐磨性。结果表明:TiN涂层以岛状方式均匀生长,表面结构致密;涂层表面平均硬度可达1265.2 HV0.05;在5 N与10 N载荷下,涂层的比磨损率较气门基体分别降低79.3%、79.7%,是高温苛刻条件下气门表面防护的理想材料,可显著提高气门在发动机中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TIN涂层 硬度 高温耐磨性 表面防护
原文传递
Ti_2AlNb合金表面等离子渗铝层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蓓蕾 梁文萍 +2 位作者 缪强 潘晓扬 刘文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6-60,共5页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冶金技术在Ti2Al Nb合金表面制备渗铝层,分析了渗铝层的成分、显微组织及相结构,测定了渗层的硬度分布,评价了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Ti2Al Nb合金表面形成约4μm的沉积层和6μm合金扩散层...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冶金技术在Ti2Al Nb合金表面制备渗铝层,分析了渗铝层的成分、显微组织及相结构,测定了渗层的硬度分布,评价了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Ti2Al Nb合金表面形成约4μm的沉积层和6μm合金扩散层。扩散层中的硬度随渗层厚度呈梯度递减。渗铝层的磨损率为0.18×103mg/N·m,仅是基体的0.67倍,磨损机理属于轻微磨损,可见,双辉等离子渗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体材料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 NB合金 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渗铝 耐磨性
原文传递
45~#钢表面Al-Cr复合强化层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西希 姚正军 +1 位作者 张平则 周克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27-3133,共7页
针对海工装备中常用45~#钢表面耐腐蚀性不足的问题,采用离子注入技术(PII)注Al和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DGPSM)渗Cr复合处理,在基体45~#钢表面制备Al-Cr复合强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 针对海工装备中常用45~#钢表面耐腐蚀性不足的问题,采用离子注入技术(PII)注Al和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DGPSM)渗Cr复合处理,在基体45~#钢表面制备Al-Cr复合强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等对试样的元素分布、物相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比分析Al-Cr复合涂层、注Al涂层和基体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研究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技术制备所得Al-Cr涂层的耐腐蚀性最佳,其表面形成Cr_2O_3和Al_2O_3复合钝化膜,涂层内部形成具有优异耐腐蚀性Fe_2AlCr和Al_8Cr_5相,阻碍Cl^-的腐蚀作用;注Al层耐腐蚀性次之,其表面形成致密Al_2O_3钝化膜,延缓了Cl^-对基体的腐蚀作用;基体耐腐蚀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复合强化层 耐腐蚀性能
原文传递
钨表面WTaVNbMo难熔高熵合金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天阳 郑家圣 +4 位作者 田林海 林乃明 王振霞 秦林 吴玉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2,共7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以粉末冶金W_(18)Ta_(18)V_(20)Nb_(18)Mo_(26)合金作为源极靶材,控制工件极温度为1200℃,源极和阴极电压差分别为300、400和500 V,在纯钨表面制备了WTaVNbMo难熔高熵合金层。用扫描电镜及其所附能谱仪...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以粉末冶金W_(18)Ta_(18)V_(20)Nb_(18)Mo_(26)合金作为源极靶材,控制工件极温度为1200℃,源极和阴极电压差分别为300、400和500 V,在纯钨表面制备了WTaVNbMo难熔高熵合金层。用扫描电镜及其所附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检测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用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合金层的硬度和耐蚀性,利用SRIM软件模拟分析了合金层的抗辐照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电压差条件下纯钨表面均形成了BCC结构的WTaVNbMo高熵合金层。电压差为400 V时,制备的合金层厚度达到100μm以上;500 V电压差下制备的合金层表面均匀,组织致密,硬度最高,可以达到1635 HV0.05,耐蚀性良好,自腐蚀电流密度较W基体降低了近两个数量级。辐照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纯钨,高熵合金层的损伤范围较为集中,投影射程更短,电子阻止本领更大,电离损失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层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硬度 耐蚀性 辐照模拟
原文传递
自钝化W-Cr-Y合金层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居庄 吴涛 +4 位作者 田林海 林乃明 王振霞 秦林 吴玉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206,共5页
为防止或缓解钨氧化,用双辉等离子体表面冶金技术在纯钨基材表面制备了W-Cr-Y自钝化合金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合金层的组织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模拟发生核聚变发电站冷却失效事故时的高温大气环境下对合金层... 为防止或缓解钨氧化,用双辉等离子体表面冶金技术在纯钨基材表面制备了W-Cr-Y自钝化合金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合金层的组织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模拟发生核聚变发电站冷却失效事故时的高温大气环境下对合金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温度为800、900、1000和1100℃时,均成功地在纯钨表面形成了由W(Cr, Y)固溶体构成的厚度超过20μm的W-Cr-Y合金层。制备温度为1000℃时合金层厚度达到了35μm,表面光滑致密,合金层与纯钨基体呈现良好、无缺陷的冶金结合。制备温度较低(800℃和900℃)时,合金层在1000℃氧化10 h后的表面未形成连续的自钝化合金层,抗氧化性能较差。制备温度较高(1000℃和1100℃)时,合金层在氧化后形成了致密平整的氧化层,且制备温度为1000℃时合金层氧化后的质量增加最小,抗氧化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壁材料 自钝化合金 双辉等离子体表面冶金技术 高温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