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吸附氧对超微粒 α-Fe_2O_3电导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甲强 沈瑜生 +1 位作者 曾桓兴 王弘 《河南科学》 1991年第3期22-27,共6页
本文通过对超微粒α-Fe_2O_3表面氧吸附的 X 光电子能谱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氧吸附态以及不同氧吸附态之间的相对含量。并以氧的解离吸附为主,阐明了超微粒α-Fe_2O_3的导电机制,给出了电导模型。
关键词 表面吸附氧 超微粒 Α-FE2O3 电导
下载PDF
MnO_x催化剂用于甲苯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贾永芹 张晓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520,526,共4页
为了考察MnO_x催化剂在典型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与制备条件的关系,分别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和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O_x-R和MnO_x-S,用于甲苯催化氧化实验,并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MnO_x-S为Mn_2O_3和... 为了考察MnO_x催化剂在典型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与制备条件的关系,分别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和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O_x-R和MnO_x-S,用于甲苯催化氧化实验,并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MnO_x-S为Mn_2O_3和Mn_5O_8的混合物,而MnO_x-R为MnO_2。MnO_x-R催化剂在甲苯催化氧化反应中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其甲苯转化率为50%、90%时的温度分别为210、230℃,均低于MnO_x-S的235、250℃。从表征数据来看,MnO_x-R比表面积、孔容、孔径更大,表面吸附氧含量更高,可还原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X 甲苯 催化 表面吸附氧
下载PDF
SrTiO_3体系上甲烷氧化偶联催化性能及XPS表征
3
作者 黄媛玉 缪建文 《化工时刊》 CAS 2005年第11期13-16,共4页
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SrTiO2体系上不同Sr/Ti比、B位不同价态掺杂元素和掺杂量的催化剂组成、表面吸附氧含量与甲烷氧化偶联(OCM)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r/Ti比增加、B位掺杂元素(Zr,Al,Mg)价态降低和B位Mg2+掺杂量增加会导致催化剂表... 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SrTiO2体系上不同Sr/Ti比、B位不同价态掺杂元素和掺杂量的催化剂组成、表面吸附氧含量与甲烷氧化偶联(OCM)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r/Ti比增加、B位掺杂元素(Zr,Al,Mg)价态降低和B位Mg2+掺杂量增加会导致催化剂表面吸附氧含量的增加,并与催化剂的C2产物选择性有顺变关系,但表面吸附氧含量过高会导致甲烷的深度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化偶联 SrTiO3催化剂 光电子能谱 表面吸附氧
下载PDF
氧化锰团簇粒子在有序多孔氧化锆孔道中的组装及其特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航榕 施剑林 +3 位作者 闫继娜 陈红光 阮美玲 严东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80,共5页
利用醇溶液浸渍法及后续的热处理工艺成功实现了氧化锰团簇粒子在有序多孔氧化锆孔道中的组装.借助XRD,TEM,UV-vis,EPR以及Q2-TPD等分析手段进行样品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研究表明,氧化锰团簇粒子能比较均匀地分散于规则的孔道中;团簇粒... 利用醇溶液浸渍法及后续的热处理工艺成功实现了氧化锰团簇粒子在有序多孔氧化锆孔道中的组装.借助XRD,TEM,UV-vis,EPR以及Q2-TPD等分析手段进行样品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研究表明,氧化锰团簇粒子能比较均匀地分散于规则的孔道中;团簇粒子的生长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受到孔道大小的限制;孔道中的氧化锰团簇粒子能显示出与较大尺寸氧化锰粒子完全不同的强顺磁信号,并且还具有优异的表面氧吸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锰团簇 组装 有序多孔化锆 磁性能 表面吸附性能 醇溶液浸渍法
下载PDF
Mn基金属有机骨架(MOFs)催化剂制备及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甲苯
5
作者 王群 臧鑫芝 +4 位作者 孙慧慧 刘昌灵 郑纯智 叶招莲 赵松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67-3778,共12页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Mn-MOF-74和Mn-TPA-DMF两种Mn基MOFs催化剂,并用XRD、FTIR、SEM、BET和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催化剂与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协同系统评估甲苯气体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BD/Mn-MOF-74催...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Mn-MOF-74和Mn-TPA-DMF两种Mn基MOFs催化剂,并用XRD、FTIR、SEM、BET和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催化剂与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协同系统评估甲苯气体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BD/Mn-MOF-74催化降解甲苯,当能量密度为830.57 J·L^(-1)、氧气体积分数为4%时,甲苯降解率达97.3%,CO_(2)选择性为49.4%,矿化度为72.8%,能量效率为5.77 g·kWh^(-1).与单独DBD相比,Mn基MOF催化剂的引入提高了甲苯的去除率、CO_(2)的选择性和碳平衡,有效抑制了副产物O_(3)和NO_(x)的生成(下降了约50%).与Mn-TPA-DMF相比,Mn-MOF-74表现出更优越的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性能.结合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及性能评估,推测Mn基MOFs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吸附氧(Oads)、Mn多价态(Mn^(2+),Mn^(3+),Mn^(4+))之间的电荷循环转移是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Mn-MOF-74 甲苯 表面吸附氧 等离子体催化系统
下载PDF
Ag(100)表面氧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和STM图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文斌 陶向明 +1 位作者 陈鑫 谭明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8-495,共8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氧原子的吸附对于Ag(100)表面结构和电子态的影响.通过PAW总能计算研究了p(1×1)、c(2×2)和(2^(1/2)×2*2^(1/2))R45°等几种原子氧覆盖度下的吸附结构,以及在上述结构下Ag(100)表面的弛豫特性、...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氧原子的吸附对于Ag(100)表面结构和电子态的影响.通过PAW总能计算研究了p(1×1)、c(2×2)和(2^(1/2)×2*2^(1/2))R45°等几种原子氧覆盖度下的吸附结构,以及在上述结构下Ag(100)表面的弛豫特性、吸附能量、功函数等一系列物理量.研究表明:在(2^(1/2)×2*2^(1/2))R45°-2O吸附Ag(100)表面的情况下,每格两列就会缺失一列银原子,即产生了缺列再构,这导致了银原子层间的垂直距离的差异和水平位置的偏移.进一步的局域原子态密度计算表明:在Ag(100)表面(2^(1/2)×2*2^(1/2))R45°-2O吸附的结构中,吸附氧原子和衬底银原子层之间的结合主要来源于表层银原子的4d态和吸附氧原子的2p态的强烈的轨道杂化.还模拟计算了在不同偏压和针尖高度的STM图像,为实验工作者研究该表面的STM图像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100)表面吸附 缺列再构 STM图像
原文传递
纳米LaFeO_3和SrFeO_3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杨秋华 沈海云 《实验室科学》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该文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LaFeO3和SrFeO3,并采用XRD,T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以其为光催化剂在荧光汞灯照射下对水溶性染料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SrFeO3光催化活性高于LaFeO3。通过XPS分析认为SrFeO3... 该文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LaFeO3和SrFeO3,并采用XRD,T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以其为光催化剂在荧光汞灯照射下对水溶性染料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SrFeO3光催化活性高于LaFeO3。通过XPS分析认为SrFeO3的光催化活性远远高于LaFeO3,主要取决于SrFeO3中表面吸附氧的含量远远大于LaFeO3中表明吸附氧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FEO3 SrFeO3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活性 表面吸附氧
下载PDF
CexLa1-x活性组分对NH3-SCR脱硝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凯 齐大双 +1 位作者 龚志军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探究天然氟碳铈矿中Ce和La之间的联合作用对脱硝性能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制备了CexLa1-x活性组分并负载在γ-Al2O3上进行了活性测试,其中Ce0.8La0.2催化剂脱硝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为350℃时有78%的NO转化率。BET、NH3-TPD、XRD... 为探究天然氟碳铈矿中Ce和La之间的联合作用对脱硝性能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制备了CexLa1-x活性组分并负载在γ-Al2O3上进行了活性测试,其中Ce0.8La0.2催化剂脱硝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为350℃时有78%的NO转化率。BET、NH3-TPD、XRD、Raman和XPS测试结果表明,Ce0.8La0.2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含有Ce和La的固溶体且具有更好的吸附NH3能力与更高的比表面积,并且在Ce0.8La0.2催化剂的表面存在的表面吸附氧是提高NH3-SCR催化性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铈矿 Ce/La 活性组分 NH3-SCR 表面吸附氧 脱硝性能 NO转化率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铁钛催化剂物化性能及脱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邱学武 李泽宇 +1 位作者 蔡思翔 姜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84-1690,共7页
采用氨水共沉淀方法合成Fe 3+/Fe 2+摩尔比为1∶1及掺一定量Ti 4+的铁钛固溶体催化剂,与机械混合研磨方法制备的铁钛催化剂相比较。探讨不同制备工艺对催化剂物化性能及催化活性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N 2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 采用氨水共沉淀方法合成Fe 3+/Fe 2+摩尔比为1∶1及掺一定量Ti 4+的铁钛固溶体催化剂,与机械混合研磨方法制备的铁钛催化剂相比较。探讨不同制备工艺对催化剂物化性能及催化活性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N 2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H 2-TPR)、程序升温脱附(NH 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一步氨水共沉淀法及掺杂一定量Ti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抑制氧化物结晶及晶相转变,使得催化剂晶粒尺寸较小,提高低温催化活性;同时说明经过机械混合研磨制备的催化剂,只是氧化物晶体之间简单的机械混合,没有形成紧密的耦合作用,不能有效改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钛催化剂 氨水共沉淀法 机械混合研磨方法 低温催化活性 还原性能 表面吸附氧
下载PDF
SnO_2气敏元件的阻温特性及其机理讨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晓华 徐毓龙 +2 位作者 阎西林 曹全喜 高锦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3-27,共5页
根据氧表面吸附模式、载流子穿越势垒理论和陶瓷的显微结构理论,重点讨论了SnO_2气敏元件的阻温特性.由此得出各温区中影响元件固有电阻值的主要因素,为改善SnO_2半导瓷气敏元件的性能提供了一些参考理论.
关键词 气敏元件 阻温特性 表面吸附
下载PDF
CuO-SnO_2半导体陶瓷气敏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晓华 徐毓龙 曹全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以SnO_2为主体材料的CuO作添加剂的CuO-SnO_2气敏传感器的敏感性能,并从理论上对其气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半导体陶瓷 气敏机理 气敏传感器 异质p-n结肖特基势垒 表面吸附
下载PDF
锰铈相互作用对催化碳烟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磊 曹春梅 +2 位作者 邢令利 孟明 李新刚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2-37,45,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HZSM-5分子筛负载Mn(9Mn/Z),Ce(9Ce/Z)和同时负载Mn、Ce(4.5Mn4.5Ce/Z)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的催化碳烟颗粒燃烧的性能。结果表明,同时负载Mn、Ce的催化剂(4.5Mn4.5Ce/Z)具有更好的催化碳烟燃烧的活性,碳烟转化率为...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HZSM-5分子筛负载Mn(9Mn/Z),Ce(9Ce/Z)和同时负载Mn、Ce(4.5Mn4.5Ce/Z)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的催化碳烟颗粒燃烧的性能。结果表明,同时负载Mn、Ce的催化剂(4.5Mn4.5Ce/Z)具有更好的催化碳烟燃烧的活性,碳烟转化率为50%时所对应的温度(T50)为400℃,低于9Mn/Z(T50=414℃)和9Ce/Z(T50=447℃)催化剂。相比于纯碳烟的燃烧,T50降低了128℃。通过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测试,相比较催化剂9Mn/Z和9Ce/Z,催化剂4.5Mn4.5Ce/Z中混合氧化物的氢气的还原温度向低温方向产生了偏移,具有更好的氧化还原性,说明Mn Ox和Ce O2产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样品4.5Mn4.5Ce/Z具有更多的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这些氧物种有助于碳烟氧化燃烧,因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碳烟燃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MnOx-CeO2 相互作用 表面化学吸附 碳烟燃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