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阿尖措 王喜民 +1 位作者 李占银 许志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8期7185-7191,共7页
背景:传统的带螺纹水平圆柱形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虽能改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患者预后较差、椎间融合率较低。目的:研究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生物相容性及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 背景:传统的带螺纹水平圆柱形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虽能改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患者预后较差、椎间融合率较低。目的:研究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生物相容性及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5)采用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对照组(n=25)采用传统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比、椎间孔高度比、椎体间角度活动域、融合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水平角及骶骨水平角。结果与结论:随访6-29个月,试验组骨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8%,P<0.05),试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感染、慢性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治疗后3,6个月,试验组椎间隙高度比、椎间孔高度比、椎体间角度活动域(L_(3/4)、L_5及L_5/S_1)、融合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水平角及骶骨水平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果表明,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脊柱融合术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 生物相容性 腰椎退变性疾病 应用效果 传统融合器 椎间隙高度比 椎间高度比 节段前凸角 融合率
下载PDF
表面微孔方向性对润滑温升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菁 白少先 +2 位作者 盛颂恩 彭旭东 厉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1,共5页
实验研究表面倾斜方向性微孔表面润滑温升特性。采用环-环摩擦方式,分别在水润滑和油润滑实验条件下,对比分析光滑表面、圆形和倾斜椭圆微孔表面的微孔分布方式和开孔率对摩擦因数和润滑温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微孔表面的摩擦因... 实验研究表面倾斜方向性微孔表面润滑温升特性。采用环-环摩擦方式,分别在水润滑和油润滑实验条件下,对比分析光滑表面、圆形和倾斜椭圆微孔表面的微孔分布方式和开孔率对摩擦因数和润滑温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微孔表面的摩擦因数和润滑温升明显小于光滑表面,且倾斜椭圆微孔表面的摩擦因数和润滑温升小于无方向性圆孔表面;微孔分布和表面开孔率对摩擦因数和润滑温升影响明显,径向局部开孔表面比径向全开孔表面具有更小的摩擦因数和润滑温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方向性 润滑温升 摩擦因数
下载PDF
聚合物真空绝缘子表面二级微结构
3
作者 霍艳坤 刘文元 +4 位作者 何亚姣 柯昌凤 蔡利兵 白现臣 程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绝缘子表面二级微结构的耐压提升机制,将表面二级微结构拆分为两种子结构,也即是表面微孔结构与表面微槽结构,并通过复合材料制备、激光处理、酸液选择性腐蚀等方式制备出表面二级微结构与相应的两种子结构。对三种结构分别进行... 为研究绝缘子表面二级微结构的耐压提升机制,将表面二级微结构拆分为两种子结构,也即是表面微孔结构与表面微槽结构,并通过复合材料制备、激光处理、酸液选择性腐蚀等方式制备出表面二级微结构与相应的两种子结构。对三种结构分别进行沿面耐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表面微孔与表面微槽均能有效地提升绝缘子的真空沿面耐压性能,而二者组合形成的表面二级微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绝缘子的真空沿面耐压性能。该结果表明通过将表面结构进行合理的组合能够实现对绝缘子表面闪络发展的多重、协同抑制,进一步提升绝缘子的真空沿面耐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闪络 二级结构 表面微孔 表面
下载PDF
油润滑微孔SiC表面极限PV值特性试验
4
作者 白少先 陈俊杰 王菁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4,共6页
为提高摩擦副材料极限PV值以避免启停等极端条件下润滑表面的剧烈磨损失效,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开展油润滑微孔SiC表面极限PV值试验研究。考虑空化效应影响,分别对光滑表面、圆孔表面和椭圆微孔表面进行润滑状态分析,获得微孔... 为提高摩擦副材料极限PV值以避免启停等极端条件下润滑表面的剧烈磨损失效,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开展油润滑微孔SiC表面极限PV值试验研究。考虑空化效应影响,分别对光滑表面、圆孔表面和椭圆微孔表面进行润滑状态分析,获得微孔试件表面的压力分布;对摩擦因数、温度和表面磨损形貌进行试验测量,获得不同载荷工况下微孔表面磨损失效的临界转速和极限PV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孔表面呈现出提高SiC摩擦副极限PV值的趋势,平均极限PV值最大提高70%以上,其中椭圆微孔最大可使摩擦副的极限PV值提高2倍以上;微孔表面的极限PV值随载荷工况的变化呈现明显的波动和不确定性。边界润滑条件下,表面微孔可能出现减摩效果,也可能出现增摩现象,试验中圆形微孔可使摩擦副的极限PV值下降超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孔 摩擦试验 极限PV值 油润滑
下载PDF
泡沫铜微孔表面池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清钊 陈康 +2 位作者 葛艺 冯嘉晖 韩吉田 《山东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73-79,共7页
利用改进电镀法制备了新型的泡沫金属铜微孔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泡沫铜上微孔表面的微观结构,实验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了光滑表面和微孔表面的池沸腾传热特性,获得了光滑和微孔表面的池沸腾传热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相... 利用改进电镀法制备了新型的泡沫金属铜微孔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泡沫铜上微孔表面的微观结构,实验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了光滑表面和微孔表面的池沸腾传热特性,获得了光滑和微孔表面的池沸腾传热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流密度条件下,微孔表面的汽化核心在核沸腾区密度较大,可有效降低壁面初始沸点的过热度,显著提高池沸腾的换热系数,证明该表面可用于半导体制冷系统等大型功率电子器件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强化换热 表面 过热度 换热系数
下载PDF
微孔表面髋关节假体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松 齐新生 《铁道医学》 2000年第1期64-66,共3页
微孔表面髋关节假体表面材料包括金属和陶瓷两种。金属假体与骨组织结合牢固,这主要受材料种类及微孔直径影响。但是,金属材料会产生癌症、神经病变、过敏反应、应力遮挡等副作用。因此,陶瓷材料尤其是羟基磷灰石(H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 微孔表面髋关节假体表面材料包括金属和陶瓷两种。金属假体与骨组织结合牢固,这主要受材料种类及微孔直径影响。但是,金属材料会产生癌症、神经病变、过敏反应、应力遮挡等副作用。因此,陶瓷材料尤其是羟基磷灰石(H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传导成骨作用而受到重视。HA主要通过生物结合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结合,在结合过程中,HA的降解起了重要作用,纯度、结晶率、表面微孔量等几方面影响其降解速度,巨噬细胞等也介入其降解过程。微孔表面假体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优异的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已被广泛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假体 髋关节 表面
下载PDF
超疏水低黏附微孔表面的制备及其冷凝微滴的高效自去除性能
7
作者 刘宏伟 轩森森 +1 位作者 崔泽航 李国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7-72,92,共7页
冷凝微滴在基底材料表面的高效自去除是防结霜的一种有效手段。以硅片为基底材料,采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微孔阵列结构,经低表面能修饰后,表面水接触角为165°,滚动角为0.6°,液滴在微孔结构表面可以实现多次弹跳。通过冷... 冷凝微滴在基底材料表面的高效自去除是防结霜的一种有效手段。以硅片为基底材料,采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微孔阵列结构,经低表面能修饰后,表面水接触角为165°,滚动角为0.6°,液滴在微孔结构表面可以实现多次弹跳。通过冷凝微滴的自去除实验,重点分析了冷凝微滴的成核、生长、合并自去除机制,发现冷凝微滴可以在微孔内部短时间内快速成核,并且微孔表面的超疏水低黏附特性能有效加速合并后液滴的弹跳自去除。通过对自去除过程中的参数分析,讨论了液滴自去除效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制备的微孔表面在防结霜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疏水性 黏附性 冷凝 自去除 防结霜
下载PDF
机械密封椭圆微孔端面动力润滑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石卓 徐国平 +1 位作者 陆晓峰 张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5,107,共6页
为了深入探讨机械密封椭圆微孔端面的动力润滑性能,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建立单一椭圆型微孔端面不可压缩牛顿流体的三维CFD动力润滑模型,分析微孔深度、倾斜角、长短轴之比以及雷诺数对液膜承载力和微孔... 为了深入探讨机械密封椭圆微孔端面的动力润滑性能,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建立单一椭圆型微孔端面不可压缩牛顿流体的三维CFD动力润滑模型,分析微孔深度、倾斜角、长短轴之比以及雷诺数对液膜承载力和微孔端面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他因素不变且仅考虑单一因素的影响时,微孔深度为端面间隙的1/2时液膜承载力最大、摩擦因数最小,端面间的液体动力润滑性能最好;倾斜角为45°时,液膜承载力有最大值,摩擦因数有最小值,端面间液体动力润滑性能也达到最佳;随椭圆微孔长宽比的增加,液膜承载力增大,摩擦因数减小,液体动力润滑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椭圆表面 动力润滑
下载PDF
氧化钛和氧化铝陶瓷的骨诱导作用
9
作者 彭海涛 李鸿 +3 位作者 吕国玉 Joost D.de Bruijn 严永刚 袁惠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8-1072,1077,共6页
蛋白质吸附、钙磷离子释放和表面生物矿化是钙磷材料诱导异位骨生成的可能材料机制。对比了非表面微孔羟基磷灰石陶瓷(HA-S)、表面微孔羟基磷灰石陶瓷(HA-R)和表面微孔生物惰性非钙磷陶瓷(TiO_2陶瓷;Al_2O_3陶瓷;两者无钙磷释放,无表面... 蛋白质吸附、钙磷离子释放和表面生物矿化是钙磷材料诱导异位骨生成的可能材料机制。对比了非表面微孔羟基磷灰石陶瓷(HA-S)、表面微孔羟基磷灰石陶瓷(HA-R)和表面微孔生物惰性非钙磷陶瓷(TiO_2陶瓷;Al_2O_3陶瓷;两者无钙磷释放,无表面生物矿化能力)的异位骨诱导能力。研究发现,不同化学成分的陶瓷材料对蛋白质有选择性吸附。即使不吸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具有表面微孔的非钙磷陶瓷也能诱导异位骨组织生成。结果表明,钙磷离子释放和表面生物矿化在磷酸钙生物材料骨诱导中不起关键作用,表面微孔也不一定通过蛋白质吸附而在异位骨诱导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陶瓷 AL2O3陶瓷 表面微孔 骨诱导
下载PDF
镶嵌固体润滑剂的硬质合金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文龙 邓建新 颜培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3,68,共5页
在硬质合金YT5表面利用微细电火花加工小孔,并装填MoS_2固体润滑剂以改善基体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在UMT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装填固体润滑剂MoS_2的微孔表面比光滑表面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改善了摩擦表面磨损工况,... 在硬质合金YT5表面利用微细电火花加工小孔,并装填MoS_2固体润滑剂以改善基体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在UMT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装填固体润滑剂MoS_2的微孔表面比光滑表面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改善了摩擦表面磨损工况,表现出良好的减摩和润滑效果。结合SEM和EDX分析微孔固体润滑的机理:在摩擦过程中,存储于微孔中的固体润滑剂受到相对摩擦和挤压作用而粘着、拖覆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固体润滑膜,从而起到减摩润滑作用。表面微孔润滑技术是提高基体表面摩擦磨损特性的有效方法,但需通过合理设计微孔结构尺寸,兼顾微孔表面的减摩润滑作用和基体的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摩擦学性能 润滑 电火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