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建忠 龚向阳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脑表面结构如脑沟、脑回、脑裂等走行方向和形态变异较大,常规磁共振断面影像难以显示上述结构的全貌。介绍了常用的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表面结构 神经科疾病
下载PDF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沈双双 余宏盛 郭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8期102-10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SCSA)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CSA法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检查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2482例胎儿,观察胎儿的肢体发育及伴发畸形等情况,将超声结果与引产尸检作对照...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SCSA)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CSA法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检查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2482例胎儿,观察胎儿的肢体发育及伴发畸形等情况,将超声结果与引产尸检作对照。结果 2482例产前超声检出肢体畸形23例,占0.9%,共27处畸形,其中四肢短小畸形占44.5%,足内翻占18.5%,桡骨发育不全占25.9%,重叠指占7.4%,肢体远端手缺如占3.7%;其中20例伴发多部位畸形,包括心脏畸形、胸腔积液、脑积水、唇腭裂、Dandy-Walker综合征、马蹄肾、肺发育不良、无脑、小脑发育不全等。经引产胎儿外观及X线检查证实肢体畸形应有29处,产前超声漏诊1处多指,1处并指,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符合率为93.1%(27/29)。结论 SCSA法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可直观形象地观察胎儿的肢体及骨骼发育情况,是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 三维表面成像技术 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筛查
下载PDF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薇 唐为慷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7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3月1 176例孕16~34周孕妇,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四肢,对于可疑肢体畸形者采用三维表面成像检查,观察胎儿肢体发育情...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3月1 176例孕16~34周孕妇,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四肢,对于可疑肢体畸形者采用三维表面成像检查,观察胎儿肢体发育情况,并结合侵入性染色体检查和引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176例超声检出肢体畸形37例,占3.15%,其中26例同时伴发其他结构畸形,占70.27%;孕18~24周的检出率最高,占89.19%;37例均引产,与大体标本及放射线检查比较,产前超声的符合率为100%。异常染色体核型8例,占24.14%。结论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是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 三维表面成像技术 胎儿肢体畸形
下载PDF
光学三维表面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4
作者 钟业宏 杨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精确且高效的人体学测量方法是整形外科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既往常用的直接测量法及二维摄像测量法精确度低、可重复性差,已不能满足目前精准医学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高速发展,光学三维表面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已成为面... 精确且高效的人体学测量方法是整形外科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既往常用的直接测量法及二维摄像测量法精确度低、可重复性差,已不能满足目前精准医学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高速发展,光学三维表面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已成为面部软组织量化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光学三维表面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成像精度、临床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新思路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三维表面成像技术 三维扫描 面部软组织 数字化整形
下载PDF
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传统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价值对比
5
作者 姚京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237-238,共2页
探究胎儿唇腭裂分别应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传统二维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7月本院经产后或引产确诊为唇腭裂的43例胎儿,均依次行传统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唇腭裂的检... 探究胎儿唇腭裂分别应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传统二维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7月本院经产后或引产确诊为唇腭裂的43例胎儿,均依次行传统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唇腭裂的检出情况。结果:43例胎儿确诊结果:单纯唇裂(CL)9例,唇裂合并上牙槽突裂(CLA)14例,唇裂合并腭裂(CLP)20例;三维超声、二维超声对CL的检出率均为100.00%;三维超声对CLA、CLP的检出率分别为85.71%(12/14)、75.00%(15/20),均高于二维超声的71.43%(10/14)、60.00%(12/20),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可取得更高的胎儿唇腭裂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表面成像技术 唇腭裂
下载PDF
系统超声联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外耳畸形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评价
6
作者 罗云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评价胎儿外耳畸形诊断中系统超声联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1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孕妇的诊断方案均为系统超声与三维表面成像超声技术联合的方式,对超声... 目的:评价胎儿外耳畸形诊断中系统超声联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1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孕妇的诊断方案均为系统超声与三维表面成像超声技术联合的方式,对超声检测次数和外耳显示率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胎儿外耳畸形检出率、漏诊率进行判定。结果:与第1次外耳显示率进行比较,第2次的显示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500例孕妇中胎儿外耳畸形的确诊率为78%(1170/1500),漏诊率为22.0%(330/1500)。结论:系统超声与三维表面成像技术联合的诊断方式对胎儿外耳畸形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外耳畸形 三维表面成像技术 系统超声
下载PDF
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乳房整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熊庭锋 黎冻 潘福强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近年来,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乳房整形手术中,用于术前评估、术中指导及术后效果的预测等。精确的三维图像可改变过去以二维图片技术主观感觉为主的评估模式,通过客观的的数据测量,能够帮助术者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沟通,... 目的近年来,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乳房整形手术中,用于术前评估、术中指导及术后效果的预测等。精确的三维图像可改变过去以二维图片技术主观感觉为主的评估模式,通过客观的的数据测量,能够帮助术者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沟通,制定更为合适的手术计划,预测术后形态和体积的改变,较为精确地预判术后效果,降低了成本和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满意度。现对近年来的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乳房整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整形 三维表面扫描 三维表面成像技术 三维立体摄影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表面成像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
8
作者 李丽娟 谢红宁 +2 位作者 孔秋英 蔡文 郭念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为了探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对142例胎儿颜面部行三维扫查、表面三维 重建成像;将三维成像结果与胎儿娩出后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三维表面成像对颜面结构的显像效果、对 颜面...   为了探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对142例胎儿颜面部行三维扫查、表面三维 重建成像;将三维成像结果与胎儿娩出后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三维表面成像对颜面结构的显像效果、对 颜面结构畸形的正确判断能力,并分析影响成像的因素。结果:142例中获得胎儿颜面表面三维图像者133 例,成功率93.4%;133例已成像胎儿中,颜面正常儿115例,其三维成像诊断与产后检查相符;颜面部畸形 者18例,其中单发畸形11例,多发复合畸形7例,经三维成像正确诊断16例,漏诊2例,三维表面成像诊 断颜面畸形的敏感性88.9%,特异性100%,对颜面畸形病灶检出率82.3%。结论:颜面三维表面成像具有 空间立体显像效果,可立体、直观、全面地显示颜面结构的外形及比邻关系,为临床提供了胎儿颜面畸形部 位及程度的形象化图像依据,是提高胎儿颜面畸形诊断准确度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 胎儿 颜面部畸形 诊断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技术在观测微生物表面形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卫 曾柏全 +1 位作者 龙小山 姚跃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7-90,共4页
原子力显微技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显微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在近生理条件下对样本实时、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等特点,而且能通过力矩测量探知样本物理性状。即给人们认识微生物的表面结构提供又一平台,也为揭示微生物表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 原子力显微技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显微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在近生理条件下对样本实时、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等特点,而且能通过力矩测量探知样本物理性状。即给人们认识微生物的表面结构提供又一平台,也为揭示微生物表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方法。介绍了对微生物表面形态观测中常用测量模式和某些样品固定方法:多孔膜技术、凹陷技术,概括近年来原子力显微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原子力显微镜 多孔膜技术 凹陷技术表面成像 活体成像
下载PDF
高通量SPRI技术与microRNA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芳 顾大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miRNA是一种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含19-23个核苷酸,通过与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从而阻断翻译,调节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表达,并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包括细胞裂解、增殖、凋亡及诱导疾病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领... miRNA是一种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含19-23个核苷酸,通过与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从而阻断翻译,调节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表达,并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包括细胞裂解、增殖、凋亡及诱导疾病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而检测miRNA的表达是研究miRNA功能的第一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检测技术,它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可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或生化反应的信号转化成光信号进行传感,具有无需标记、实时检测、快速、高通量检测等优点,在miRNA的检测上将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本文对目前miRNA的检测方法,以及高通量SPRI技术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微RNA检测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
下载PDF
3-DUS和TUI超声技术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11
作者 丁媛 远秀芹 刘兰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表面三维成像技术(3-DUS)与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筛查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 896例于该院行三维超声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3-DUS技术与TUI技术检查胎儿畸形情况。结果胎儿畸形发生率为3.22%,体表畸形发生率为6... 目的探讨表面三维成像技术(3-DUS)与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筛查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 896例于该院行三维超声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3-DUS技术与TUI技术检查胎儿畸形情况。结果胎儿畸形发生率为3.22%,体表畸形发生率为65.57%,体内畸形发生率为34.43%;3-DUS技术体表畸形阳性检出率为97.50%,体内畸形检出率为19.05%,TUI技术体表畸形阳性检出率为42.50%,体内畸形检出率为100%;3-DUS技术诊断胎儿畸形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49%和99.46%,TUI技术诊断胎儿畸形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30%和99.3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US与TUI技术联合诊断胎儿畸形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89%,其敏感性高于单纯3-DUS及单纯TUI诊断(P<0.05),特异性高于单纯3-DUS及单纯TUI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US技术诊断胎儿体表畸形检出率高,TUI技术诊断胎儿体内畸形检出率高,两者联合在胎儿畸形筛查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三维成像技术 断层超声显像技术 胎儿畸形
下载PDF
喉部肿块螺旋CT三维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孔阿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81-882,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表面覆盖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技术在喉部肿块的初步临床应用。 方法 3 1例全部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 ,确定扫描层面与声带水平 ,范围从会厌软骨至环状软骨 ,正常喉的SSD重建所见与喉镜所见进行比较 ,...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表面覆盖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技术在喉部肿块的初步临床应用。 方法 3 1例全部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 ,确定扫描层面与声带水平 ,范围从会厌软骨至环状软骨 ,正常喉的SSD重建所见与喉镜所见进行比较 ,喉部肿块的SSD重建所见与喉镜、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SD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正常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 ,通过增减重建范围、削割、旋转、Light等软件功能的应用 ,有利于喉腔内部结构、病变部位、形态等解剖关系的显示。结论 SSD重建技术是普及型螺旋CT在不具备工作站与仿真内镜软件下就能完成的一项技术 ,能显示正常和异常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 ,具有仿真内镜类似的效果 ,是一种喉非创伤性、操作简单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部肿块 螺旋CT 三维重建 螺旋CT三维成像表面覆盖技术 喉肿瘤 声带息肉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增敏的SPRi技术应用于遗传性血栓疾病的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伊凡 金尚忠 +3 位作者 姜丽 谭航彬 蒋彩玲 于自珍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10-316,共7页
目的: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欲对遗传性血栓疾病4种基因型实现高通量高灵敏的检测。方法:采用多聚腺苷酸(polyA)嵌块将探针简单快速地固定在金表面,制备了polyA-DNA-Au NPs作为增敏介质,结合SPRi技术的检测方法,对遗传性血... 目的: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欲对遗传性血栓疾病4种基因型实现高通量高灵敏的检测。方法:采用多聚腺苷酸(polyA)嵌块将探针简单快速地固定在金表面,制备了polyA-DNA-Au NPs作为增敏介质,结合SPRi技术的检测方法,对遗传性血栓疾病中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FV G1691A 4种DNA基因型进行了高通量定量检测。同时,对检测的可行性、灵敏度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种基因型的检测限可分别低至10.5 pmol/L,12.0 pmol/L,8.0 pmol/L和11.0 pmol/L。在超过16个检测周期后,信号强度仍然保持在98%以上,表明该检测技术的敏感性、重复性较好。结论:金纳米粒子增敏的SPRi技术可实现高通量高灵敏的遗传性血栓疾病标志物检测,并有望推广到更多DNA疾病的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技术 遗传性血栓疾病 高通量检测 金纳米粒子
下载PDF
X光可视化测井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银娣 严正国(指导) 《国外测井技术》 2018年第5期73-77,共5页
在石油测井领域,油井性能不佳和井下故障不仅导致测井耗时,而且对经营者的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关于井下设备现状的可靠信息。为获取更丰富、更准确的井下信息,提高油井的产油、节约人力物力等成本,可视化... 在石油测井领域,油井性能不佳和井下故障不仅导致测井耗时,而且对经营者的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关于井下设备现状的可靠信息。为获取更丰富、更准确的井下信息,提高油井的产油、节约人力物力等成本,可视化测井技术开拓了石油测井新领域。可视化测井技术因具有所见即所得、直观,对于井内套管及装置表面形态、结构的检测具有其他检测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测井相关领域。而一种基于可视化测井技术的优化技术——X光可视化测井技术,不但具有可视化测井技术的"直观、实时"的优点,而且利用X光具有良好的穿透性的特点,能穿透井中各种介质,很适用于油、气、水以及泥浆等混浊井液,该技术对我国的石油测井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国外X光可视化测井技术是保密的,国内还未有商业化的X光可视化测井仪。因此,对X光可视化测井关键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一种X光可视化测井技术,以及X光可视化测井仪——Visurayvr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可视化测井技术X光背散射流体表面成像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德添 张飒 +3 位作者 何昆 杨怡 周涛 张英鸽 《现代仪器》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原子力显微镜 (AFM)是近十几年来表面成像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本文将阐述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包括生物医学样品的表面形貌观测 ,在液体中的观测 ,生物分子之... 原子力显微镜 (AFM)是近十几年来表面成像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本文将阐述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包括生物医学样品的表面形貌观测 ,在液体中的观测 ,生物分子之间力谱曲线的观测 ,以及生物医学样品制备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生物医学 AFM 表面成像技术 分辨率
下载PDF
早孕期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裂伴左手多指及左足多趾1例
16
作者 曾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79-280,共2页
二维声像图结合三维技术在孕早期发现胎儿颜面部异常,随着各类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早孕期若能发现胎儿畸形,对其进行严密观察,预后评估和处理,对孕妇而言,提前严重畸形的胎儿引产减少对孕妇心理和身体伤害,11―13+6周也是筛... 二维声像图结合三维技术在孕早期发现胎儿颜面部异常,随着各类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早孕期若能发现胎儿畸形,对其进行严密观察,预后评估和处理,对孕妇而言,提前严重畸形的胎儿引产减少对孕妇心理和身体伤害,11―13+6周也是筛查的黄金时期。方法:运用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进行面部成像,取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调节取样框。结果:通过二维超声发现胎儿颜面可疑异常,再通过三维表面成像技术较清晰的显示出异常部位的轮廓,虽然早孕期胎儿结构畸形的筛查具有挑战性,但也充分肯定了可行性和价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早孕期 三维表面成像技术 胎儿唇裂伴左手多指及左足多趾
下载PDF
Auto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magnification endoscopy 被引量:5
17
作者 Monalisa Filip Sevastita Iordache +1 位作者 Adrian Sǎftoiu Tudorel Ciure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14,共6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angiogenesis is critical in the transition from premalignant to malignant lesions.Consequently,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nges to the microvessels are crucial.In the ... It is well known that angiogenesis is critical in the transition from premalignant to malignant lesions.Consequently,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nges to the microvessels are crucial.In the last few years,new imaging techniques which utilize the properties of light-tissue interac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ncrease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GI) tract neoplasia.We analyzed several "red-flag" endoscopic techniques used to enhance visualization of the vascular pattern of preneoplastic and neoplastic lesions(e.g.trimodal imaging including autofluorescence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 and narrow band imaging).These new endoscopic techniques provide better visualization of mucosal microsurface structure and microvascular architecture and may enhance the diagno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ucosal lesions in the GI tract.In the near future,it is expected that trimodal imaging endoscopy will be practiced as a standard endoscopy technique as it is quick,safe and accurate for making a precis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logy,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GI tract cancers.Further large-sca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aring these modalities in different patient subpopulations are warranted before their endorsement in the routine practice of GI end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GENESIS Autofluorescence imaging Multiband imaging Narrow band imaging Zoom endoscopy
下载PDF
新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的免疫原性分析及其特异性糖基配体的筛选
18
作者 赵瑞利 朱琳 +6 位作者 金天明 王选 魏冰 马吉飞 申杰 胡烨 刘梦月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23-828,共6页
目的分析新发现的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的免疫原性,并筛选其体外特异性结合的糖基配体。方法多肽合成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利用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CD)检测其二级结构。分别用牛蛙凝集素、麦胚凝集素(wheat ger... 目的分析新发现的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的免疫原性,并筛选其体外特异性结合的糖基配体。方法多肽合成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利用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CD)检测其二级结构。分别用牛蛙凝集素、麦胚凝集素(wheat germ lectin,WGA)、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免疫BALB/c小鼠,检测血常规与血清效价,分析牛蛙凝集素的免疫原性。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技术筛选30多种与牛蛙凝集素特异性结合的糖基配体。结果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为聚脯氨酸2型(PPⅡ)螺旋结构。OVA包被浓度为0.25μg/ml时,小鼠平均血清效价为1∶200;WGA包被浓度为0.008μg/ml时,小鼠平均血清效价为1∶1 600,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包被浓度为80μg/ml时,小鼠血清平均效价为1∶25。当30种单糖以浓度5 mmol/L固定于芯片,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以浓度0.4 mg/ml通过固定于芯片的糖表面时,主要与半乳糖基和含有半乳糖基的多糖作用。结论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免疫原性较低,为S-型凝集素,体外可与带有半乳糖基的多糖结合,为进一步研究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的药物靶向载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凝集素Catesbeianalectin 免疫原性 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技术 糖基配体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technique for i PSCs identification
19
作者 Deependra Tyagi Javier Batista Perez +3 位作者 Amita Nand 王培哲 那洁 朱劲松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83-485,M0004,共4页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are an attractive cell sour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through cell therapy or drug screening. But application of iPSC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quires rapid and accurate ch...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are an attractive cell sour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through cell therapy or drug screening. But application of iPSC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quires rapid and accurate charac- terization of iPSCs.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detection of multiple antigens present in iPSC lysate using rapid, label- fre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SPRi) assay. Validation of pluripotenc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PSC research. In this study, we fabricated antibody array against pluripotency biomarkers and found that our array suc- cessfully detect corresponding antigens in stem cell lysate. Each antibody recognized its specific antigens presented in iPSC lysates and a certain degree of variability was observe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ell lysat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PRi is a versatile technology feasi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multiple antigens presented in iPSC lysate. Further extension of this method may be applied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high-throughput biomarker profiling of iP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Antibody array IPSCS Embryonic stem cells Fibroblast cel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