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苷(酸)类似物序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彭福江 李志杰 袁美蓉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80例低水平HBsAg CHB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80例低水平HBsAg 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NA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NAs治疗基础上序贯联合IFN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sAg转阴情况、HBsAg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苷酸(HBV-DNA)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24周,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HBs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HBsA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水平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P>0.05)。观察组部分患者发生流感样症状、食欲下降、乏力、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NAs序贯联合IFNα-2b治疗低水平HBsAg CHB患者能提高HBsAg转阴率,降低HBsAg水平,安全性良好,但对血清ALT水平、HBV-DNA水平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Α-2B 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肝康健2号对部分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
作者 王维琼 张双喜 +1 位作者 郭洁仪 梁谋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肝康健2号对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获得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就诊的60例经恩替卡韦治疗获得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肝康健2号对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获得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就诊的60例经恩替卡韦治疗获得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继续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予以恩替卡韦联合肝康健2号治疗,2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BsAg定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乙肝病毒载量、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sAg定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4^(+)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HBsAg定量及CD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CD8^(+)、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的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治疗前后均正常。结论肝康健2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HBsAg,上调CD4^(+),有望通过调节免疫平衡来获得临床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康健2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低水平HBsAg阳性CHB患者疗效观察
3
作者 蔡晓娟 汪美华 +3 位作者 毛莉萍 缪幼菡 姚超 朱晓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HBsAg≤1500 IU/ml的CHB患者,通过...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HBsAg≤1500 IU/ml的CHB患者,通过随机数表发法分为恩替卡韦组(恩替卡韦治疗)、序贯组(序贯联合Peg-IFN-α治疗)和Peg-IFN-α组(Peg-IFN-α治疗)各40例,均持续治疗4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sAg水平、HBV DNA载量、HBsAg阴转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序贯组、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各脱落2例、1例和4例,分别有38例、39例和36例患者完成48周疗程,3组间失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和48周,序贯组血清HBsAg水平、HBV DNA载量低于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血清HBsAg阴转率均高于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48周,序贯组、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的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载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12周和48周,序贯组ALT、AST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P<0.05);序贯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47.37%)与恩替卡韦组(28.21%)和Peg-IFN-α组(27.77%)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序贯Peg-IFN-α治疗可提高低水平HBsAg阳性CHB患者血清HBsAg阴转率,降低血清HBsAg和肝功能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序贯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Ag清除率影响分析
4
作者 武婷 欧宏杰 高海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0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 and Nucleotide Analogues,NAs)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 and Nucleotide Analogues,NAs)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74)与对照组(n=74),对照组采用NAs治疗,研究组采用Peg-IFN-α-2b联合NA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sAg血清转阴率与转换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含量、肝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HBsAg血清转阴率与转换率分别为35.14%、27.0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95、17.299,P均<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含量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3、2.089,P均<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20、7.032,P均<0.05)。结论CHB患者采用Peg-IFN-α-2b联合NAs治疗,可提高HBsAg血清转阴率与转换率,降低HBV-DNA含量,降低肝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核苷(酸)类似物 乙肝表面抗原
下载PDF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龙彩虹 吴少庭 +4 位作者 翁亚彪 高世同 张仁利 林敏 周爱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 扩增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SAG2 )编码基因片段并进行重组表达。方法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基因序列 ,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 ,并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进行双酶切、纯化后 ,再插入表达载体 pGEX... 目的 扩增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SAG2 )编码基因片段并进行重组表达。方法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基因序列 ,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 ,并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进行双酶切、纯化后 ,再插入表达载体 pGEX - 4T - 2 ,经PCR和双酶切筛选 ,测序验证后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并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从弓形虫核酸提取物中扩增出约 477bp的SAG2基因 ,构建成功了重组质粒 pGEX - 4T - 2 -SAG2 ;SAG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SDS -PAGE电泳 pGEX - 4T - 2 -SAG2的融合蛋白条带的分子量约为 42kD ,Westen -blot显示融合蛋白能被兔抗弓形虫血清识别。结论 GS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和SAG2基因片段成功表达 ,为进一步为SAG2重组疫苗及重组诊断抗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表面抗原 sag2基因片段 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印迹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SAG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简永利 蔡建平 +5 位作者 于三科 覃宗华 林青 叶秀华 陈闻 党海斌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共4页
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扩增获得了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2(surface antigen 2,SAG2)基因序列,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以带有限... 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扩增获得了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2(surface antigen 2,SAG2)基因序列,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以带有限制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不含SAG2 N端信号肽序列的ORF序列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 a(+),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 a(+)-SAG2,并将其转化至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SAG2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7 ku。菌体经超声处理后进行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表面抗原2 基因克隆 表达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清除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宽 宁会彬 +2 位作者 靳慧鸣 彭真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19-1824,共6页
目的真实世界中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清除HBsAg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的411例CHB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PEG-IFNα-2b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 目的真实世界中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清除HBsAg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的411例CHB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PEG-IFNα-2b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抗病毒治疗方案、基线HBsAg水平、治疗后HBsAg水平,观察分析24、48及96周HBsAg清除率。在不同HBsAg基线水平(<500 IU/mL、500~1500 IU/mL、1501~5000 IU/mL)及不同既往治疗情况和治疗方案后应用PEG-IFNα-2b,比较各随访节点的HBsAg清除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完成24周治疗患者HBsAg清除率9.9%(26/263)。完成48周治疗患者HBsAg清除率19.7%(25/127)。完成96周治疗患者HBsAg清除率41.7%(30/72)。不同基线HBsAg水平患者治疗24、48及96周时HBsAg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265、32.764、30.918,P值均<0.0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HBsAg清除率逐渐升高,并且这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值分别为44.517、29.147、22.260,P值均<0.01)。随访24、48及96周时,HBsAg 500~1500 IU/mL组和1501~5000 IU/mL组的HBsAg清除率较HBsAg<500 IU/mL组均明显下降(P值均<0.001)。在治疗24、48及96周时,治疗情况(初治或经治)及治疗方案(单用或联合)患者相比较,仅初治与经治组在男女比例上存在差异(χ^(2)=5.029,P=0.025);初治或经治组间、单用或联合治疗组间HBsAg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EG-IFNα-2b在治疗CHB中对清除HBsAg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基线HBsAg水平越低,HBsAg清除率越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sAg清除率呈上升趋势。基线HBsAg 500 IU/mL可作为优势人群的分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裂殖子表面抗原2(MSA-2)基因在卡介苗BCG中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春福 吴少庭 +2 位作者 陈雅棠 高世同 林敏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 :裂殖子表面抗原 2基因 (Merozoitesurfaceantigen 2 ,MSA2 )是恶性疟原虫的一种保护性抗原 ,为研究其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 ,首先探讨携带有恶性疟原虫FCC 1 HN株MSA2基因的重组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BCG MSA2在卡介苗 (Bac... 目的 :裂殖子表面抗原 2基因 (Merozoitesurfaceantigen 2 ,MSA2 )是恶性疟原虫的一种保护性抗原 ,为研究其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 ,首先探讨携带有恶性疟原虫FCC 1 HN株MSA2基因的重组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BCG MSA2在卡介苗 (BacillusCalmetteGuerin ,BCG)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BCG MSA2导入BCG中 ,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经PCR鉴定的重组BCG培养于Middlebrook 7H9Broth (M7H9)培养基 ,并添加 10 %M7H9EnrichmentADC和 0 0 5 %Tween80 ,4周后于 4 5℃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odiumdodecylsulfat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SDS PAGE)及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SDS 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约 31kDa的位置上可见明显的蛋白条带 ,并与MSA2基因编码序列推断的分子量相符。结论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 2可在BCG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FCC-1/HN株 裂殖子 表面抗原2 MSA-2 基因 卡介苗BCG 表达 穿梭质粒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S1S2S)基因在转基因苹果中表达 被引量:10
9
作者 娄晓鸣 章镇 +4 位作者 姚泉洪 熊爱生 王化坤 彭日荷 李贤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1-605,共5页
构建了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基因PRS-S1S2S的表达载体pYF9616,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首次将该基因导入苹果品种红爱佳中,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GUS阳性转化植株。随机取3株GUS染色阳性的转基因苹果植株经PCR扩增及RT-PCR检测证实该基因已整合... 构建了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基因PRS-S1S2S的表达载体pYF9616,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首次将该基因导入苹果品种红爱佳中,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GUS阳性转化植株。随机取3株GUS染色阳性的转基因苹果植株经PCR扩增及RT-PCR检测证实该基因已整合入转基因苹果的基因组,并在转录水平得到了表达,ELISA检测证明在苹果植株中正确表达了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朋S—S1S2S基因 转基因苹果
下载PDF
血清类粘蛋白2下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转录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源 成军 +2 位作者 杨倩 刘妍 王建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类粘蛋白2(ORM2)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HBV-SP Ⅰ)转录的激活作用. 方法:以我实验室前期得到的HBV-SP Ⅰ的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ORM2的基因编码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血清类粘蛋白2(ORM2)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HBV-SP Ⅰ)转录的激活作用. 方法:以我实验室前期得到的HBV-SP Ⅰ的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ORM2的基因编码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RM2编码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pcDNA3.1(-)- ORM2载体;将该质粒与SP Ⅰ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 报告载体pCAT3-SP Ⅰ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 并以pCAT3-SP Ⅰ单独转染HepG2细胞系作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T的表达活性. 结果:pCAT3-SPⅠ在HepG2细胞中能够启动CAT的表达; 共转染实验pCAT3-SP Ⅰ+pcDNA3.1(-)-ORM2组CAT 的表达活性较pCAT3-SP Ⅰ下降了81.9%. 结论:OKM2蛋白具有对HBV-SP Ⅰ的反式抑制作用.本实验验证了我室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HBV-SP Ⅰ特异结合蛋白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HBV-SP Ⅰ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与SP Ⅰ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类粘蛋白2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基因启动子I ORM2 HBV 转录活性 基因编码
下载PDF
抗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单抗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洁 刘琼琼 +6 位作者 张慧林 林红 唐奇 刘玉 苏亦平 冯振卿 朱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胰腺癌细胞系BxPC3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制备单抗。通过酶联免疫法、免疫... 目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胰腺癌细胞系BxPC3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制备单抗。通过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免疫沉淀和质谱分析、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鉴定单抗的免疫学特性。结果:通过细胞的融合与筛选,获得了持续分泌抗Trop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抗体可以识别细胞表面的Trop2膜蛋白,也可用于免疫组化识别人肿瘤组织中的Trop2蛋白,同时该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单抗具有作为Trop2阳性表达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顺金 吴笑英 +3 位作者 何锦添 王凤平 叶伟标 李伟滔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939-943,共5页
目的:研究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Trop2蛋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鼻咽癌组织及2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Trop2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Trop2蛋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鼻咽癌组织及2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Trop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D105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统计分析鼻咽癌组织中Trop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MVD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慢性鼻咽炎组织比较,Trop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Trop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鼻咽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鼻咽癌组织中Trop2蛋白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9,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Tro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MVD密切相关。Trop2蛋白可通过促进肿瘤内血管增生,从而促进鼻咽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免疫组织化学 CD105 肿瘤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S_2S基因在蓝藻Synechococcus sp. PCC7942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天圣 章军 +3 位作者 徐虹 周克夫 刘仁海 楼士林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8期28-32,共5页
用PCR法将乙肝表面抗原基因S2 S片段从乙肝病毒中扩增得到 ,将其插入到蓝藻热休克表达载体 pEUTMT1中 ,构建成表达重组质粒 pES2ST1。将蓝藻Synechococ cussp .PCC794 2的总染色体与质粒 pES2ST1同时进行EcoRI和SacI双酶切 ,再连接构建... 用PCR法将乙肝表面抗原基因S2 S片段从乙肝病毒中扩增得到 ,将其插入到蓝藻热休克表达载体 pEUTMT1中 ,构建成表达重组质粒 pES2ST1。将蓝藻Synechococ cussp .PCC794 2的总染色体与质粒 pES2ST1同时进行EcoRI和SacI双酶切 ,再连接构建成为系列含有蓝藻染色体DNA同源片段的供体表达质粒。经转化筛选得到蓝藻Synechococcussp .PCC794 2转化藻株。PCR和Southern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转化藻通过热诱导后 ,Northern blot结果呈阳性 ,用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到微量目的蛋白的表达 ,检测含量约为 0 .78~ 0 .6 4ng/ml,目的蛋白约为可溶性蛋白的 1.1× 10 - 6 ~ 1.5× 10 -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Synechococcus-sp.PCC7942 表达 PCR法 乙肝 表面抗原 S2S基因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在Pichia Pastoris酵母系统的分泌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丽宏 梁国栋 +5 位作者 付士红 宋宏 王大维 苏乃伦 夏国良 张智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9,共6页
拟获得adw2亚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在PichiaPastoris酵母分泌型表达系统(pPIC9K)的高效表达。实验首先将adw2亚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重组到分泌型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形成表达质粒,电转化酵母细胞KM71,G41... 拟获得adw2亚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在PichiaPastoris酵母分泌型表达系统(pPIC9K)的高效表达。实验首先将adw2亚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重组到分泌型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形成表达质粒,电转化酵母细胞KM71,G418筛选多拷贝整合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并用SDS-PAGE电泳及酶免疫法检测表达产物。经100个克隆筛选获得了表达量较高的表达菌株WC4。该菌株甲醇诱导后细胞上清10倍浓缩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细胞上清中有特异蛋白条带,且第6天表达量最高,表达产物单体分子量为31kD左右。用美国雅培公司AUZYMEMONOCLONAL试剂盒估算表达量为2μg/100OD600细胞。上述结果表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在本系统中获得了分泌表达。同时检测了酵母细胞裂解液中特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发现,自甲醇诱导后第一天即可检测到表达产物,而且除了第6天细胞外表达量高于细胞内外,其余各天的表达水平均表现为细胞内高于细胞外。以上结果提示,利用分泌型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技术上可行,但表达产量偏低,一些蛋白滞留在细胞内未能分泌到培养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pres2+S基因 酵母系统 分泌表达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株裂殖子表面抗原MSA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明 谢毅 +2 位作者 李英杰 任大明 毕惠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4-98,共5页
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三个地理株的MSA2基因,测定并分析了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MSA2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全长为795bp,编码264个氨基酸,与FCQ-27/PNG... 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三个地理株的MSA2基因,测定并分析了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MSA2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全长为795bp,编码264个氨基酸,与FCQ-27/PNG株MSA2高度同源。对抗原表位进行多参数综合分析表明,我国虫株除具有国外已确定的抗原表位STNS、DTPTATE外,在第53—72位氢基酸间可能具有一个新的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裂殖子 表面抗原 基因序列分析 MSA2
下载PDF
用含霍乱毒素A_2/B的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瑾 古钦民 +6 位作者 李瑛 何深一 王伟 卞继峰 周怀瑜 赵群力 丛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3,16,共4页
目的 克隆并表达含有弓形虫P30抗原及霍乱毒素A2 /B亚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弓形虫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P30基因片段后 ,克隆入含有霍乱毒素A2 /B亚基基因的表达质粒pUAB0 2 4 ,在大肠杆菌JM10 9(DE3)中表... 目的 克隆并表达含有弓形虫P30抗原及霍乱毒素A2 /B亚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弓形虫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P30基因片段后 ,克隆入含有霍乱毒素A2 /B亚基基因的表达质粒pUAB0 2 4 ,在大肠杆菌JM10 9(DE3)中表达融合蛋白。通过SDS -PAGE电泳及Westernblotting进行检测鉴定。 结果 电泳证明质粒构建正确 ,SDS -PAGE显示经IPTG诱导可以产生特异性条带 ,Westernblotting进一步证实该条带为P30 -CTA2 /B融合蛋白。结论 表达载体pUAB0 2 4 -P30可有效表达特异性的融合弓形虫抗原蛋白P30 -CTA2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毒素 A2/B 载体 大肠杆菌 弓形虫 表面抗原P30 弓形虫病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前-S1抗原和前-S2抗原与HBV DNA和HBV-M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艳春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前-S2抗原(HBV pre-S2-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HBV pre-S1-Ag...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前-S2抗原(HBV pre-S2-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HBV pre-S1-Ag、HBV pre-S2-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 D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sAg阳性者中,pre-S1-Ag、pre-S2-Ag、HBV DNA阳性者分别为594例、541例、629例,其阳性率分别为66.29%、60.38%、70.20%。HBeAg阳性组pre-S1-Ag、pre-S2-Ag、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21%、74.46%、93.32%,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45.28%、48.01%、4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高,pre-S1-Ag、pre-S2-Ag、HBeAg阳性率随之增高。结论 pre-S1-Ag、pre-S2-Ag与HBV DNA和HBeAg阳性检出率具有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pre-S1-Ag、pre-S2-Ag、HBV DNA及HBV-M,有助于HBV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前-S1抗原 前-S2抗原 DNA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
下载PDF
HBsAg水平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的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丽 付万智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HBsAg水平在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远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确诊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87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索α-2a治疗24周后,测定并根据其HBV DNA水平分... 目的探讨HBsAg水平在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远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确诊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87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索α-2a治疗24周后,测定并根据其HBV DNA水平分组,HBV DNA〈2×10~4 cps/ml者28例纳入A组,HBV DNA≥2×10~4 cps/ml者59例随机分成B组(30例)和C组(29例),A和B组继续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组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48周。结果 3组在治疗36周和48周后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C组HBeAg血清转换率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36周A组HBVDNA转阴率和HBV DNA下降量分别为96.4%和(5.8±1.7)log_(10) cps/ml,B组最低(P〈0.05);治疗48周后3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100%、36.7%和69.0%(P〈0.05);HBV DNA转阴率仅与治疗36周后的HBV DNA下降量有关,当HBV DNA下降约3.7 log_(10)cps/ml时,HBV DNA转阴率阳性预测值为91.2%,AUC为0.834。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提高单独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后仍应答不佳者的血清和病毒应答率,且治疗36周后的HBV DNA水平可作为预测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至48周时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枯黑芽胞和乙肝表面抗原对ClO_2抗力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兰芬 许激 《浙江预防医学》 1996年第4期38-39,共2页
文献认为,乙肝表面抗原对含氯消毒剂的抗力介于细菌芽胞和繁殖体之间,并以此应用于消毒和灭菌工作.为进一步观察枯黑芽胞和乙肝表面抗原对ClO_2的抗力,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消毒效果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消毒剂 CLO2 枯黑芽胞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胎盘组织中bcl-2、bax和HBcAg的表达
20
作者 卫峥 李文凡 +3 位作者 孙少华 白维仁 魏芬 彭荣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组织细胞中bcl-2、bax基因及HBcAg的表达,探讨bcl-2、bax与HBcAg之间的关系。方法 46例HBsAg阳性孕妇足月产胎盘(排除其他疾病)为HBV组,25例HBsAg阴性(HBV-DNA阴性)足月产妇胎盘做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组织细胞中bcl-2、bax基因及HBcAg的表达,探讨bcl-2、bax与HBcAg之间的关系。方法 46例HBsAg阳性孕妇足月产胎盘(排除其他疾病)为HBV组,25例HBsAg阴性(HBV-DNA阴性)足月产妇胎盘做为对照组。HBV组中根据HBcAg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孕妇胎盘组织细胞中bcl-2、bax、HBcAg的表达。结果 (1) HBV组和对照组比较bcl-2基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基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胎盘组织细胞中HBcAg的表达:HBcAg阳性信号表达于胎盘各层细胞中,滋养层细胞感染率为41.3%,绒毛间质细胞感染率为15.2%,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感染率为6.5%;(3)HBcAg阳性组与HBcAg阴性组中bcl-2基因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基因表达在HBcAg阳性组明显高于HBcAg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孕妇胎盘组织中bax表达明显升高,提示bax可能参与了胎盘组织细胞凋亡的过程;HBsAg阳性孕妇胎盘中HBcAg可能是逐层感染胎盘各型细胞,且胎盘组织中HBcAg阳性者bax表达与HBcAg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bcl-2 BAX HBCAG 宫内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