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Zn-Al合金贝氏体及马氏体表面浮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薄祥正 方鸿生 +1 位作者 杨志刚 王家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6-72,共7页
首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CuZnAl合金的贝氏体和马氏体表面浮突,发现贝氏体浮突是由许多亚单元组成的浮突群,单个亚单元浮突呈“V”型,不同于马氏体相变不变平面应变的“N”型浮突,从而说明贝氏体不可能切... 首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CuZnAl合金的贝氏体和马氏体表面浮突,发现贝氏体浮突是由许多亚单元组成的浮突群,单个亚单元浮突呈“V”型,不同于马氏体相变不变平面应变的“N”型浮突,从而说明贝氏体不可能切变形成。同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表面浮突 亚单元 形核 铜基合金 马氏体
下载PDF
Fe-C-Si-Mn合金中贝氏体表面浮突的精细结构
2
作者 薄祥正 方鸿生 +2 位作者 王家军 黄维刚 张柏清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Fe-C-Si-Mn合金中的下贝氏体浮突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用透射显微镜观察到的最小结构单元——亚单元是由更小的超亚单元组成的超亚单元的浮突为“帐篷”型,而非不变平面应变型,表明它不是切变形成;超亚单元的浮突高...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Fe-C-Si-Mn合金中的下贝氏体浮突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用透射显微镜观察到的最小结构单元——亚单元是由更小的超亚单元组成的超亚单元的浮突为“帐篷”型,而非不变平面应变型,表明它不是切变形成;超亚单元的浮突高度为60-140nm,最大形状变型量约为0.23.贝氏体的多层次结构以及合金无素C和Si对它的影响可用激发形核-台阶生长机制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浮突 超亚单元 台阶生长 Fe-C-Si-Mn合金
下载PDF
Fe-0.3C-3Mn-2Ni-2Si中贝氏体表面浮突效应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3
作者 杨金波 杨志刚 +1 位作者 白秉哲 方鸿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4-578,共5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Fe-0.3C-3Mn-2Ni-2Si(质量分数,%)合金中315℃等温贝氏体相变的表面浮突效应及相应区域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伴随贝氏体相变的帐篷型表面浮突效应完全是新相长大过程中的形状应变所引起;贝氏体...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Fe-0.3C-3Mn-2Ni-2Si(质量分数,%)合金中315℃等温贝氏体相变的表面浮突效应及相应区域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伴随贝氏体相变的帐篷型表面浮突效应完全是新相长大过程中的形状应变所引起;贝氏体铁素体最小结构单元的表面浮突为帐篷型,不同于单倾型马氏体浮突,不可能以切变方式形成,它的两浮突角在8-10°之间.扩散台阶机制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表面浮突 铁素体 结构单元
下载PDF
Ti-Cr合金中片状相表面浮突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凌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干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研究了Ti 8%Cr(质量分数 )合金中析出的片状相的表面浮突。发现析出的片状相的浮突类型为“帐篷型” ,中间存在一条“中脊” ,析出相在其两边生长 ,观察到的最大浮突高度为140nm ,最大的浮突角为 9 6&#... 利用干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研究了Ti 8%Cr(质量分数 )合金中析出的片状相的表面浮突。发现析出的片状相的浮突类型为“帐篷型” ,中间存在一条“中脊” ,析出相在其两边生长 ,观察到的最大浮突高度为140nm ,最大的浮突角为 9 6°。实验值和理论计算值能够比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浮突 原子力显微镜 片状相 钛合金 贝氏体相变
下载PDF
锰基高温反铁磁形状记忆合金中马氏体逆相变的表面浮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元峰 刘川 +5 位作者 耿正 崔严光 王林 万见峰 张骥华 戎咏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0-246,共7页
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原位研究Mn79.5Fe15.6Cu4.9反铁磁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在升降温过程中与马氏体相变相关的表面起伏特征,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动态热机械分析等实验检测手段辅助分析其微观组织结构演化,从纳米尺度分析面心立方—面心四... 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原位研究Mn79.5Fe15.6Cu4.9反铁磁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在升降温过程中与马氏体相变相关的表面起伏特征,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动态热机械分析等实验检测手段辅助分析其微观组织结构演化,从纳米尺度分析面心立方—面心四方结构相变及表面浮突产生的物理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升降温过程中观察到帐篷型表面浮突,由面心立方—面心四方马氏体逆相变产生的,即母相浮突,这与通常观测到的马氏体浮突不同;实验证实面心立方—面心四方马氏体逆相变具有切变特征,马氏体孪晶的逆向切变是产生帐篷型表面浮突的主要机理;测得逆孪晶切变的浮突角小于1?,远小于传统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浮突角值,这是由于面心立方母相与面心四方马氏体相结构差异较小造成的;表面浮突随温度变化具有极好的可逆性,这是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可逆性决定的,表明该合金具有优良的表面形貌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浮突 原位原子力显微镜 马氏体逆相变 Mn-Fe-Cu反铁磁合金
原文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在马氏体相变浮突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志刚 王家军 方鸿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5,共4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在大气环境中对Fe-Ni-C合金中的马氏体浮突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既可清楚地观察浮突形貌,又可定量测量其高度和形状变化,从而提出了一种研究相变浮突的新方法。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浮突 马氏体相变 热处理
下载PDF
钢中贝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方鸿生 杨志刚 +1 位作者 杨金波 白秉哲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9-457,共9页
简要地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在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发现钢中的贝氏体超精细结构; (2)贝氏体表面浮突完全由贝氏体铁素体长大过程中形变产生,单一超亚单元对应的浮突呈帐篷型;(3)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存在三维... 简要地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在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发现钢中的贝氏体超精细结构; (2)贝氏体表面浮突完全由贝氏体铁素体长大过程中形变产生,单一超亚单元对应的浮突呈帐篷型;(3)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存在三维巨型台阶,在近N-W关系下相变单元宽面接近(335)f,为扩散型界面; (4)发现钢中贝氏体碳化物在α/γ界面的γ侧形核并向奥氏体内生长; (5)建立了贝氏体激发形核-台阶长大模型,理论计算表明这种机制是合理的,它成功地解释了贝氏体的多层次复杂结构,以及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等不同形态的形成原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相变 精细结构 表面浮突 激发形核-台阶长大机制
下载PDF
Fe-Ni-C合金中马氏体浮突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志刚 方鸿生 +2 位作者 王家军 杨业元 李春明 《中国科学(E辑)》 CSCD 1996年第1期19-24,共6页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Fe-Ni-C多晶体合金中的马氏体浮突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并与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利用PTMC理论,计算了试验材料中马氏体的切变角,与AFM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表面浮突 马氏体 原子力显微镜 黑色金属合金
原文传递
马氏体转变(十七)
9
作者 朱祖昌 王洪 许雯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3期64-70,共7页
6有色金属中的马氏体相变 通常,有色金属和代位型有色合金中发生的马氏体相变同样是具有表面浮突的无扩散位移型转变,但具有比较小的应变和小的热滞.马氏体的形态有片状和板条两种.马氏体的亚结构有堆垛层错、孪晶和位错.在相变中沿... 6有色金属中的马氏体相变 通常,有色金属和代位型有色合金中发生的马氏体相变同样是具有表面浮突的无扩散位移型转变,但具有比较小的应变和小的热滞.马氏体的形态有片状和板条两种.马氏体的亚结构有堆垛层错、孪晶和位错.在相变中沿切变面发生孪生或滑移进行调整,以符合晶体结构的相变和形状上的改变,马氏体中亚结构的出现和相应数量取决于合金系和合金组成[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相变 有色金属 有色合金 表面浮突 堆垛层错 晶体结构 合金组成
下载PDF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验证——兼评刘宗昌教授马氏体相变的非切变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美汉 戎咏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的位移型相变,对于一个给定的材料,由切变产生的表面浮突是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应唯一的切变角。因此,通过实验确定的切变角与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PTMC)预测的理论切变角进行对比,可以验证马氏体相变的... 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的位移型相变,对于一个给定的材料,由切变产生的表面浮突是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应唯一的切变角。因此,通过实验确定的切变角与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PTMC)预测的理论切变角进行对比,可以验证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本文列举了几个例子来验证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在这些例子中,首先原子力显微镜被用于精确测定马氏体相变的浮突角,然后基于表面浮突角计算出相变切变角,最后将计算的相变切变角与PTMC预测的理论切变角进行比较,由此验证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正确性。本文所举例子足以否定刘宗昌教授的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缺乏实验依据的观点和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 表面浮突 切变角 切变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