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板表面润湿性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志杰 裴淏 +1 位作者 甘全全 李平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2-407,共6页
双极板作为气、水通道,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部的液态水排出,其原材料选择、表面形貌特征及表面润湿性能都会影响PEMFC内部的水管理。针对调节、改善双极板表面润湿性能的问题,综述双极板的表面润湿性能对PEMFC电流密度与功率... 双极板作为气、水通道,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部的液态水排出,其原材料选择、表面形貌特征及表面润湿性能都会影响PEMFC内部的水管理。针对调节、改善双极板表面润湿性能的问题,综述双极板的表面润湿性能对PEMFC电流密度与功率密度的影响,以及表面粗糙度对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介绍通过不同类型的表面涂层改善金属双极板表面润湿性能的方法;对于复合双极板表面润湿性能,详细分析不同树脂类型对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列举适合复合双极板的表面涂层,同时指出清理双极板表面富树脂层的方法。展望具有较好润湿性能的双极板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双极板 表面润湿性能 接触角 表面涂层
下载PDF
木质纤维表面润湿性能表征及应用举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谢晶磊 史传菲 +4 位作者 安帅 张红杰 张文晖 陈顺辉 孙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3,共7页
本文综述了木质纤维表面润湿性能的表征方法,分析了纤维特性与纤维表面润湿性能之间的响应关系,主要论述了纤维表面化学组成、表面电荷以及表面的孔隙结构对纤维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并就近年来纤维表面润湿性能在纤维基材料中的应用现... 本文综述了木质纤维表面润湿性能的表征方法,分析了纤维特性与纤维表面润湿性能之间的响应关系,主要论述了纤维表面化学组成、表面电荷以及表面的孔隙结构对纤维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并就近年来纤维表面润湿性能在纤维基材料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纤维表面润湿性能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 表面润湿性能 纤维特性 响应关系 应用
下载PDF
磁化处理对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红 贾绍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9,共5页
研究了磁化处理对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经磁化处理后 ,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的接触角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强而下降 ,即磁化处理能够改变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的润湿性能。定量计算表明 ,磁化处理后 ,醇类... 研究了磁化处理对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经磁化处理后 ,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的接触角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强而下降 ,即磁化处理能够改变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的润湿性能。定量计算表明 ,磁化处理后 ,醇类水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的润湿性能可提高 2 0 %以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 ,得出了接触角θ的关联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处理 溶液 聚丙烯 填料 影响 表面润湿性能 接触角
下载PDF
碳纤维丝束表面润湿性能的红外热成像法观测
4
作者 陆龙生 孙佳伟 +1 位作者 张飞翔 刘小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2,共7页
碳纤维表面的润湿性能是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碳纤维的丝径过小以及测量工质的透明特征,在采用传统的润湿性能测试方法测试时操作要求苛刻和润湿边界模糊,实验的可重复性小和误差较大.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碳纤维... 碳纤维表面的润湿性能是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碳纤维的丝径过小以及测量工质的透明特征,在采用传统的润湿性能测试方法测试时操作要求苛刻和润湿边界模糊,实验的可重复性小和误差较大.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碳纤维毛细润湿红外热成像观测法,观测了光滑形貌和粗糙形貌碳纤维表面的润湿性能,考察了碳纤维丝束润湿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将实验结果与毛细上升的经典理论LaplaceWashbur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碳纤维丝束在快速润湿阶段的润湿高度与润湿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h∝t),在过渡阶段的润湿高度与润湿时间的立方根成正比(h∝3t),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红外热成像法观测的碳纤维丝束润湿高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用于表征碳纤维丝束的表面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红外热成像法 表面润湿性能
下载PDF
4种东南亚黄檀属红木的表面润湿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魏鑫 秦志永 +2 位作者 陈复明 王戈 莫柳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0-244,共5页
采用S-D润湿方程计算和分析4种东南亚黄檀属红木(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刀状黑黄檀)在径、弦切面及不同纹理方向上的润湿系数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D润湿方程对4种红木表面润湿性能拟合度较好,R^2值均超过95%;4种红木表面润... 采用S-D润湿方程计算和分析4种东南亚黄檀属红木(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刀状黑黄檀)在径、弦切面及不同纹理方向上的润湿系数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D润湿方程对4种红木表面润湿性能拟合度较好,R^2值均超过95%;4种红木表面润湿性能与树种、切面和纹理方向的相关,其中刀状黑黄檀润湿性能最好,在径、弦切面的横纹和顺纹上的渗透系数K分别为0.048 59、0.052 17、0.055 98、0.064 18,交趾黄檀其次,巴里黄檀表面润湿性能最差;对于同种木材,弦切面润湿性能大于径切面,相同切面的顺纹表面润湿性能好于横纹。由于弦切面的山状花纹和弦切面顺纹较好的润湿性,建议家具表面涂饰选择弦切面为基材,顺纹方向涂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檀属红木 表面润湿性能 接触角 S-D润湿方程
下载PDF
两种填料片表面润湿性能及其对CO_2吸收传质的影响
6
作者 朱明 刘春江 袁希钢 《中国科学: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9,共11页
为提高CO2吸收填料塔的传质效率,研究了填料片表面润湿性能变化对传质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CO2吸收的气液接触传质实验装置,并对两种具有不同液固接触角的平板进行了吸收传质对比实验,实验采用15wt%的MEA溶液为吸收剂,原料气CO... 为提高CO2吸收填料塔的传质效率,研究了填料片表面润湿性能变化对传质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CO2吸收的气液接触传质实验装置,并对两种具有不同液固接触角的平板进行了吸收传质对比实验,实验采用15wt%的MEA溶液为吸收剂,原料气CO2与空气比例为1:3.通过实验给出了润湿性能对吸收传质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润湿条件下的流动和传质行为细节,建立了基于VOF方法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模拟了与传质实验对应的不同液固接触角时液体降膜流动与传质行为,得到了不同润湿性能时的降膜流动速度分布及浓度分布图像,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定量解释了接触角变化导致液膜流动结构和吸收传质效果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吸收 表面润湿性能 湍流 降膜流动
原文传递
烟盒包装用纸性能分析及其专用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刘文婷 贾伟萍 +4 位作者 王波 黄轲 朱红艳 王鹏 安俊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2-150,共9页
目的建立烟盒包装用纸相关性能的专用检测方法,为其具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及研究方法对烟盒样品的定量、挺度和耐折度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样品的纤维种类、组成和表面润湿性能。结果不同研究方法测得的物理指标与... 目的建立烟盒包装用纸相关性能的专用检测方法,为其具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及研究方法对烟盒样品的定量、挺度和耐折度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样品的纤维种类、组成和表面润湿性能。结果不同研究方法测得的物理指标与标准方法的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满足一定的数学函数关系;烟盒包装用纸中主要含有针叶木化学浆(10%~41%)和阔叶木化学浆(21%~90%);纸样和水界面的接触角较高(70.74°~72.76°),表明其对水的润湿性较差,有利于保证其上机适应性和产品质量;二碘甲烷和纸样界面的接触角相对较低(41.72°~50.44°),表明样品对有机物具有一定的亲和性;表面能分布范围为42~46 mN/m,其值越低,越有利于样品对油墨的附着。结论建立了烟盒包装用纸定量、挺度和耐折度的专用检测方法,对烟盒样品的纤维种类、组成和表面润湿性能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盒包装用纸 物理性能 检测方法 纤维种类 表面润湿性能
下载PDF
酶处理对杨木表面性能和胞壁弹性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捷 张洋 周兆兵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6,共4页
探究杨木经木聚糖酶处理前后,其表面接触角、自由能和细胞壁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酶处理杨木的表面润湿性能、自由能和细胞壁弹性模量均显著提高,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持续增加及酶用量的增多,改善效果趋于平缓。综合考虑,以处... 探究杨木经木聚糖酶处理前后,其表面接触角、自由能和细胞壁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酶处理杨木的表面润湿性能、自由能和细胞壁弹性模量均显著提高,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持续增加及酶用量的增多,改善效果趋于平缓。综合考虑,以处理时间6h,酶用量1mL/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生物酶处理 杨木 表面润湿性能 细胞壁 弹性模量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对AA7075铝合金表面特性及胶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志浩 邹田春 +1 位作者 李晔 巨乐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2-461,共10页
目的改善AA7075铝合金的胶接性能及表面特性,提高胶接强度,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对AA7075铝合金表面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对AA7075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改变等离子体处理距离及处理速度,通过胶接及拉伸剪切试验对AA7... 目的改善AA7075铝合金的胶接性能及表面特性,提高胶接强度,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对AA7075铝合金表面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对AA7075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改变等离子体处理距离及处理速度,通过胶接及拉伸剪切试验对AA7075铝合金胶接强度进行测试,并利用SEM、AFM、接触角测量仪、FTIR、XPS等对铝合金表面的物化特性进行表征和分析,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对铝合金胶接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当等离子体处理距离d为5 mm,速度v为2 mm/s时,AA7075铝合金胶接接头强度最大为14.56 MPa,与丙酮处理及未处理相比,分别提高约80%、200%。接头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及破坏形貌表明,接头内聚破坏程度增大,胶粘剂呈内聚破坏形态分布在铝合金两侧。随着处理距离从10 mm降低至5 mm,铝合金表面部分污染物可以有效清除,表面最大高度差从221.8 nm降低至121.6 nm,表面微米级粗糙轮廓增加。同时,表面水接触角从46°降低至26°,表面自由能及极性分量增加,铝合金表面润湿性及表面吸附性能提高。表面FTIR、XPS测试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改变AA7075铝合金表面C1s、O1s、Al2p、N1s、Mg1s等元素含量占比,表面C—C、C—O和O—C=O基团含量减少,OH、Al—O等极性基团增多,铝合金表面活性明显增加。结论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显著提高AA7075铝合金胶接强度,胶接接头失效模式由单一界面失效转变为胶粘剂内聚失效。等离子体处理通过改善AA7075铝合金表面润湿、黏附性能,增大粘结面积,同时提高表面极性基团及表面活性,使铝合金与胶粘剂胶接界面形成化学键合作用,从而提高其与胶粘剂界面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7075铝合金 等离子体处理 胶接 表面润湿性能 表面轮廓 表面活性
下载PDF
夜蛾翅膀表面疏水性能分析
10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3,共1页
蛾长期生活在树林、稻田和草地等湿润环境中,其翅膀表面为抵御雨、雾、露及尘埃等不利因素的侵袭,已形成了反粘附、非润湿的超疏水自清洁功能。生物体表的防水、防污染、防氧化和自清洁功能,在军事、工农业生产、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和... 蛾长期生活在树林、稻田和草地等湿润环境中,其翅膀表面为抵御雨、雾、露及尘埃等不利因素的侵袭,已形成了反粘附、非润湿的超疏水自清洁功能。生物体表的防水、防污染、防氧化和自清洁功能,在军事、工农业生产、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到目前,关于蛾翅膀表面润湿性能及其与表面鳞片形态、结构和材料间关系的报道仍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润湿性能 超疏水 性能分析 翅膀 夜蛾 生物医学工程 自清洁功能 工农业生产
下载PDF
漂白羊毛的防紫外线整理及其耐光稳定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宗乾 杨海伟 +1 位作者 汤立洋 解项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07,共9页
为提升羊毛织物的白度,同时延缓其光黄变速率,采用氧化漂白和氧化/还原联合漂白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并对漂白羊毛进行紫外线光照实验,测试其光黄变历程,探讨了漂白工艺对羊毛形貌与光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线吸收剂UVFW对羊毛进行整理,... 为提升羊毛织物的白度,同时延缓其光黄变速率,采用氧化漂白和氧化/还原联合漂白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并对漂白羊毛进行紫外线光照实验,测试其光黄变历程,探讨了漂白工艺对羊毛形貌与光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线吸收剂UVFW对羊毛进行整理,分析了UVFW整理对其耐光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白工艺在提升羊毛白度的同时,将加速其光黄变速率,同时加剧其光脆损程度;经1%(o.w.f)UVFW整理后,联合漂白处理的羊毛织物表现出较高的耐光稳定性能,光照6 h后白度仍高于氧漂羊毛织物,其原因在于联合漂白羊毛在获得较高起始白度的同时,羊毛纤维表面具有更高的表面润湿与吸附能力,有利于UVFW的吸附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光黄变 漂白 紫外线吸收剂 耐光稳定性能 表面润湿性能
下载PDF
两亲性共聚物P(MMA-co-AMPS)对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京强 崔巍巍 +2 位作者 刘立柱 王诚 徐文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2,共6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疏水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共聚合法制得了两亲性共聚物P(AMPS-co-MMA);以两亲性共聚物P(AMPS-co-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通过相转变法制...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疏水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共聚合法制得了两亲性共聚物P(AMPS-co-MMA);以两亲性共聚物P(AMPS-co-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通过相转变法制备PVDF/P(MMA-co-AMPS)超滤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法表征无规共聚物的组成和热稳定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吸水率测试、表面润湿性测试,探讨了不同单体摩尔比对PVDF/P(MMA-co-AMPS)超滤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AMPS与MMA间发生自由基聚合生成两亲性共聚物P(AMPS-co-MMA)。PVDF/P(MMA-co-AMPS)超滤膜表面多孔,内部有大孔,存在相对致密皮层和多孔的支撑层。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2∶1时,PVDF/P(MMA-co-AMPS)超滤膜吸水率和表面润湿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偏氟乙烯 超滤膜 吸水率 表面润湿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木材性能改良与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军 杜静静 +1 位作者 徐信武 梅长彤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2-1725,共14页
热处理木材是一种环保无污染且绿色可持续材料。但木材经过热处理会导致其部分力学性能下降、表面润湿性能不足及容易发生光老化等问题。传统的热处理技术所需要的高温环境会产生大量能耗,导致生产成本较高。针对以上热处理木材存在的... 热处理木材是一种环保无污染且绿色可持续材料。但木材经过热处理会导致其部分力学性能下降、表面润湿性能不足及容易发生光老化等问题。传统的热处理技术所需要的高温环境会产生大量能耗,导致生产成本较高。针对以上热处理木材存在的性能缺陷和生产工艺不足,从热处理木材性能改良和工艺优化两个角度,概述了国内外热处理木材的性能改良研究进展。具体内容涉及热处理木材力学性能改良、表面润湿性能改良、耐光老化性能改良和热处理工艺优化4个方面。分析了热处理木材相关性能改良方法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提出了木材热处理改性应在结合改性机制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对热处理造成的潜在木材性能劣化进行规避,以更好地体现其综合性能优势,提高附加值并拓展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木材 力学性能 表面润湿性能 耐光老化性能 热处理工艺
原文传递
热处理后激光刻蚀铝合金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晓光 丁云飞 吴云军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41-148,共8页
利用不同功率密度的微秒激光在6061铝合金表面刻蚀出圆柱状粗糙结构,将刻浊后的粗糙铝合金片置于110℃干燥箱保持12h,通过液滴形状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轮廓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表征表面粗糙结构以及加热处理前后润湿性、... 利用不同功率密度的微秒激光在6061铝合金表面刻蚀出圆柱状粗糙结构,将刻浊后的粗糙铝合金片置于110℃干燥箱保持12h,通过液滴形状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轮廓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表征表面粗糙结构以及加热处理前后润湿性、表面元素、基团、晶体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微秒激光刻蚀的粗糙铝合金表面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经热处理后表面羟基(-OH)减少,而非极性组分C-C(H)是粗糙铝合金表面吸附空气中有机物的主要组分,并且热处理加快了吸附过程,从而使粗糙铝合金表面润湿性发生变化,由超亲水表面转化为超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激光刻蚀 铝合金 热处理 表面润湿性能 有机物 微/纳米复合结构
原文传递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 properties and wettability of calcite and fluorite crystals 被引量:19
15
作者 高志勇 孙伟 +1 位作者 胡岳华 刘晓文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203-1208,共6页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 densities of six different surfaces of calcite and three surfaces of fluorite wer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of the two minerals were...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 densities of six different surfaces of calcite and three surfaces of fluorite wer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of the two minerals were predicted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rface broken bonds densities and surface energies were analyzed. Then the anisotropic wettability of the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101^-4), (213^-4)and (01 1^-8)surfaces for calcite and (111) for fluorite are the most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and there is a good rectilinear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broken bond density and surface energy with correlation of determination (R^2) of 0.9613 and 0.9969, respectively. The anisotropic wettability of different surfaces after immersing in distilled water and sodium oleate solution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 densities and active Ca sites densiti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TE FLUORITE surface broken bonds CLEAVAGE surface energy contact angle WETTABILITY
下载PDF
Surface energies and appearances of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of scheelite crystal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志勇 孙伟 +1 位作者 胡岳华 刘晓文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147-2152,共6页
Surface energies of five different surfaces of scheelite crystal were calcul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predominantly exposed surfaces in the morphologies of sch... Surface energies of five different surfaces of scheelite crystal were calcul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predominantly exposed surfaces in the morphologies of scheelite crystals were predicted. {112} and {001} cleavage surfaces and {112} crystal surface are the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both previous literatures and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based on the XRD. Cleavage generates more easily along {112} surfaces than along {001} surfac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interlayer spacings.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appearance of different predominantly exposed surfaces were then investigated using AFM. The roughness of smooth {112} cleavage surface is the lowest among these three surfaces. On {001} cleavage surface, terraces are flat and separated by steps of about 10 nm in height. Subsequentl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we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wettability and surface energies of these surfaces. The surface energies evaluated directly correspond to the trend calculated with D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EELITE surface energy CLEAVAGE contact angle WETTABILITY
下载PDF
影响橡皮布“传墨隔水”的物理因素
17
作者 王炳雨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平版胶印 橡皮布 表面润湿性能 物理因素
下载PDF
Laser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to achieve extreme surface wetting conditions and resultant surface functionalities 被引量:3
18
作者 WANG Qing-hua WANG Hui-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3217-3247,共31页
Wetting condition of micro/nanostructured surface has received tremendous attention due to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ommercial,industrial,and military areas.Surfaces with extreme wetting properties,e.g.,superhydr... Wetting condition of micro/nanostructured surface has received tremendous attention due to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ommercial,industrial,and military areas.Surfaces with extreme wetting properties,e.g.,superhydrophobic or superhydrophilic,are extensively employed due to their superior anti-icing,drag reduction,enhanced boiling heat transfer,self-cleaning,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depending on solid-liquid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Laser-based techniques have gained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to create micro/nano-structured surface owing to their high flexibility,system precision,and ease for automation.These techniques create laser 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or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on substrate material.However,micro/nanostructures alone cannot attain the desired wettability.Subsequent modification of surface chemistry is essentially needed to achieve target extreme wettability.This review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r both laser texturing techniques and the following chemistry modification methods.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surface structure generation via different types of lasers and various chemistry modifica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The complex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laser texturing and surface chemistry modification methods to decide the final wetting condition is presented.More importantly,surface functionalities of these surfaces with extreme wetting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Lastly,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surface modification extreme wettability chemistry modification surface functiona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