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8篇文章
< 1 2 2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涤面料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物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紫维 谢柏兵 +2 位作者 潘茜 祁锋 陈益人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共4页
为了分析毛/涤面料服用后产生极光现象是否与其表面微观形态和组成成分有关,文章借助扫描电镜(SEM)对毛/涤面料表面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并通过VERTEX 70 FT-IR光谱仪、CHNS/O元素分析仪和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表面物质组成成分的分析研... 为了分析毛/涤面料服用后产生极光现象是否与其表面微观形态和组成成分有关,文章借助扫描电镜(SEM)对毛/涤面料表面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并通过VERTEX 70 FT-IR光谱仪、CHNS/O元素分析仪和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表面物质组成成分的分析研究。得出,毛/涤面料在穿着过程中,由于受到拉伸、摩擦、压缩等机械外力的作用,羊毛鳞片受损严重,且面料表面存在油脂和类脂物质,这些都是面料极光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面料 极光现象 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表面物质成分分析
下载PDF
南极拉森北部冰架表面物质损失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军 柯长青 汪永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7-1125,共9页
基于解密航片、光学遥感影像以及卫星雷达测高数据,完成一个较长时间序列的拉森A和B冰架的范围及表面高程变化监测.在此基础上,结合NCEP/NCAR夏季逐月平均气温数据和GPCP全球降水数据这两种气象数据来探讨拉森北部冰架表面物质平衡机制... 基于解密航片、光学遥感影像以及卫星雷达测高数据,完成一个较长时间序列的拉森A和B冰架的范围及表面高程变化监测.在此基础上,结合NCEP/NCAR夏季逐月平均气温数据和GPCP全球降水数据这两种气象数据来探讨拉森北部冰架表面物质平衡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升高,拉森A和B冰架自1968年以来总共消失了14 000km^2的浮冰.当前,拉森A冰架已经完全消失,拉森B冰架仅存2 000km^2.伴随着冰架的持续崩塌与退缩,拉森北部冰架展现出高程持续降低的趋势,而且拉森A冰架的降低速度(-0.45m/a)明显高于拉森B冰架(-0.09m/a).作为冰架表面物质平衡估算的两个主要参数,拉森A冰架的夏季平均气温从1968年的0.16℃升高到近期的0.84℃;拉森B冰架的夏季平均气温从1968年的0.04℃升高到近期的0.66℃.过去几十年的降水量变化对拉森北部冰架表面物质累积产生的影响很小,反倒是夏季温暖的降雨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表面物质负平衡.对于持续崩塌与退缩型的拉森北部冰架来说,其高程降低除了受到冰架表面冰雪融化与再凝结导致的积雪致密化驱动外,还受到冰架后退导致的背向应力减少,进而导致的冰架物质输送加快的深刻影响.总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拉森A和B冰架的表面物质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负平衡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森冰架 遥感 气候变暖 表面物质平衡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菌体表面物质对冻干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晟 崔树茂 +4 位作者 毛丙永 唐鑫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3-79,共7页
为解析干酪乳杆菌的表面物质在冻干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优化菌株表面物质的剥离条件,并测定菌株在被剥离表面物质后添加不同保护剂的冻干存活率及表面物质总量与成分,最后测定菌株分别在不同碳氮比、不同碳源条件下培养产生的表面物质含量... 为解析干酪乳杆菌的表面物质在冻干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优化菌株表面物质的剥离条件,并测定菌株在被剥离表面物质后添加不同保护剂的冻干存活率及表面物质总量与成分,最后测定菌株分别在不同碳氮比、不同碳源条件下培养产生的表面物质含量,探究其与菌体冻干存活的关系。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17005、173011CQQJ3与PS5-4的菌体表面物质分别在90 W/6 min、90 W/12 min、90 W/12 min条件下被有效剥离,且表面物质中蛋白含量约是多糖的3倍;以海藻糖或水苏糖为保护剂,被剥离表面物质后菌体的冻干存活率提高,菊粉反之;菌株以阿拉伯糖为碳源,较葡萄糖产生更少的表面物质;低碳氮比发酵下也可有效降低菌体表面物质,低含量的表面物质可提高对数期菌体在水苏糖或海藻糖作为保护剂时的冻干存活率。该研究为提高干酪乳杆菌的冻干存活率和单位质量菌粉的活菌数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表面物质 剥离 冻干存活率
下载PDF
肺泡灌洗术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例儿童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韩洁 叶泽慧 杨洋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例儿童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例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患儿意外吸入油性稀释液体后出现咳嗽、气促进行性加重,...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例儿童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例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患儿意外吸入油性稀释液体后出现咳嗽、气促进行性加重,血氧饱和度降低,血炎症指标增高,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见双肺多发性病变,确诊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后及时予以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并首次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支气管镜注入治疗,同时予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抗感染、糖皮质激素雾化等治疗。治疗后,患儿咳嗽、气促、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短期内明显好转。结论:儿童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早期应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临床疗效好,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杨彩平 肖秋江 王麒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共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猪肺磷...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共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症状(呼吸困难、紫绀)消失及机械通气时间,用药前与用药24、48 h时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氧合指数(OI)],用药前与用药3、7 d时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紫绀消失明显早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用药24、48 h时,2组PaO_(2)、OI较治疗前上升,PaCO_(2)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pH值用药后逐渐升高(P<0.05或P<0.01),但组间pH值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7 d时,2组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肯定,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改善血气与炎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布地奈德 表面活性物质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给药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效果
6
作者 李艳平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给药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给药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PS气管内滴入治疗,研究组采用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OI)]、临床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BPD发生情况、PS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PaO_(2)及OI均显著升高,PaCO_(2)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BPD发生率及PS重复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PD分级及PS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PS气管内给药治疗NRDS患儿可改善肺功能,减少机械通气、吸氧及住院时间,降低BPD的发生率和PS重复使用次数,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气管内给药 布地奈德 表面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微塑料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互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凡殊 曹妍 +7 位作者 张林丰 师伟萌 宋浩然 王浩骏 杨艳琳 赵群 李杰 李曼焘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4-481,共8页
选择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为代表性微塑料,探究了微塑料与肺表面活性物质(LS)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VC和PE对LS活性组分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其对磷脂组分的吸附率可分别达到49.33%和47.00%,从而造成LS表面张力的升高和表面压... 选择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为代表性微塑料,探究了微塑料与肺表面活性物质(LS)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VC和PE对LS活性组分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其对磷脂组分的吸附率可分别达到49.33%和47.00%,从而造成LS表面张力的升高和表面压力-表面积等温线(π-A)的内缩.与LS接触后,微塑料的表面形貌和Zeta电位也发生了变化,PVC和PE的Zeta电位绝对值分别降低了5.61和5.20mV,进一步影响了微塑料的分散状态和沉降能力.因此,当微塑料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部环境时,其不仅能造成LS界面化学性质的显著变化,其自身性质也受到影响,可能诱导更严重的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表面活性物质 界面性质 肺健康
下载PDF
肺超声评分对晚期早产儿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机械通气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丁帅文 吕小明 +1 位作者 张林 武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0-777,共8页
目的:探讨使用肺超声评分(LUS)对晚期早产儿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应用机械通气(MV)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并发RDS的晚期早产儿(胎龄34^(0/7)~36^(6/7)周)进行前瞻性分析,共纳入67例并发RDS的晚期早产儿。根据患... 目的:探讨使用肺超声评分(LUS)对晚期早产儿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应用机械通气(MV)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并发RDS的晚期早产儿(胎龄34^(0/7)~36^(6/7)周)进行前瞻性分析,共纳入67例并发RDS的晚期早产儿。根据患儿生后48 h内是否需要应用MV和PS,分为MV组(n=36)、非MV组(n=31)、PS组(n=30)和非PS组(n=37)。各组患儿在入院后2 h和应用PS前进行肺超声检查,并分别计算6分区、10分区和12分区LUS。绘制不同分区LUS预测晚期早产儿并发RDS应用MV和P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分区方法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PS组比较,PS组患儿出生体质量、LUS、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MAP)、MAP×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分压(PaO_(2))比值、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升高(P<0.05或P<0.01),PaO_(2)/FiO_(2)比值降低(P<0.01)。与非MV组比较,MV组患儿出生体质量、LUS、PEEP、MAP、MAP×FiO_(2)/PaO_(2)值、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升高(P<0.05或P<0.01),PaO_(2)/FiO_(2)比值降低(P<0.01)。6分区LUS测PS应用时,PEEP、MAP和LUS是晚期早产儿并发RDS应用PS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P<0.05]。10分区和12分区LUS预测PS应用时,MAP×FiO_(2)/PaO_(2)比值和LUS是晚期早产儿并发RDS应用PS的危险因素(OR>1,P<0.05)。6分区、10分区和12分区LUS预测MV应用时,MAP和LUS是晚期早产儿并发RDS应用MV的危险因素(OR>1,P<0.05)。6分区、10分区和12分区LUS预测晚期早产儿并发RD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 0.904和0.915,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使用6分区、10分区和12分区LUS预测晚期早产儿并发RDS应用MV的AUC分别为0.868、0.872和0.887,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LUS可有效预测晚期早产儿并发RDS是否需要应用MV和PS,MAP联合LUS可以提高单独使用LUS预测应用MV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肺超声评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缺陷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尹晓娟 李明霞 +5 位作者 史源 梅花 张晓媛 朱艳萍 霍梦月 封志纯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B缺陷与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等4家医院开展研究。NRDS组纳...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B缺陷与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等4家医院开展研究。NRDS组纳入因患NRDS死亡的足月新生儿60例;对照组纳入同期因其他原因手术后死亡的足月、非NRDS患儿60例。采集胸部X线片结果。新生儿死亡后30 min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肺组织取材,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B表达。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NRDS组患儿生后出现严重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采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创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支持、一氧化氮治疗降低肺动脉高压等综合治疗措施,10例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均治疗无效死亡。NRDS组的X线胸片均显示白肺。NRDS组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P-B单体(分子质量8 ku)及二聚体(分子质量16~18 ku)表达阳性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 ku:75.0%(45/60)与100.0%(60/60),χ^(2)=17.143;16~18 ku:73.3%(44/60)与100.0%(60/60),χ^(2)=18.462;P值均<0.001];NRDS组肺组织中SP-B分子质量8 ku及16~18 ku表达阳性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对照组[8 ku:75.0%(45/60)与100.0%(60/60),χ^(2)=17.143;16~18 ku:70.0%(42/60)与100.0%(60/60),χ^(2)=21.176;P值均<0.001]。NRDS组筛出SP-B缺陷个体15例,对照组仅1例,NRDS组SP-B缺陷的比例高于对照组[25.0%(15/60)与1.7%(1/60),χ^(2)=14.135,P<0.001]。结论SP-B缺陷与足月儿NRDS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缺陷 遗传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劲 王丹(综述) 曾凌空(审校)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是新生儿期严重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其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呼吸机辅助通气、PS替代、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PS的替代治疗是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独特治疗方式之一,PS的使用能显著改善患儿的...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是新生儿期严重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其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呼吸机辅助通气、PS替代、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PS的替代治疗是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独特治疗方式之一,PS的使用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本文就nARDS的治疗过程中,PS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机、重复给药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下载PDF
极早产儿重复实施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近期临床结局研究
11
作者 罗翠仪 金青 +4 位作者 蔡志勇 刘进娣 朱敏 贾丽娅 朱跟娣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9期57-63,共7页
目的评估重复实施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MIST)对极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妇幼保健院分娩、实施二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且首剂给药方式为MIST的183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 目的评估重复实施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MIST)对极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妇幼保健院分娩、实施二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且首剂给药方式为MIST的183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二剂PS给药方式不同,分为重复MIST组(rMIST组,n=112)和气管插管组(ETT组,n=71)。分析比较两组极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及相关预后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MIST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rMIST组患儿第二剂PS前最高吸入氧浓度(FiO 2)低于ETT组,首剂与第二剂PS应用间隔时间长于E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79、4.115,P<0.05);rMIST组机械通气比率、通气时间和BPD发生率低于E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4.825、1.599、4.5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MIST为BPD发生的保护因素,使用机械通气和通气时间较长为BPD发生的危险因素,其aOR值及95%CI分别为0.863(0.162~0.913)、2.002(1.114~4.116)、2.058(1.011~5.026)。结论对极早产儿重复实施MIST,可降低其机械通气的比率,可能会降低其BP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12
作者 孙翠翠 刘金凤 +2 位作者 吴爱华 刘玉晔 刘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NRDS患儿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儿均予...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NRDS患儿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儿均予咖啡因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经LISA技术注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氧饱和度、脑血氧定量指数、脑氧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转化生长因子β1、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微创注入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脑代谢指标,抑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猪肺磷脂注射液 咖啡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黄薇 宫德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讨论组,每组25例。参考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讨论组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 目的分析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讨论组,每组25例。参考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讨论组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讨论组血液酸碱度(7.36±0.38)、动脉血氧分压(72.05±6.38)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96.83±1.71)%高于参考组的(7.19±0.18)、(64.42±6.07)mm Hg、(90.63±1.6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28±2.53)mm Hg、吸入氧浓度(31.72±3.26)%低于参考组的(45.71±2.27)mm Hg、(40.63±3.58)%(P<0.05)。讨论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8.00%低于参考组的32.00%(P<0.05)。讨论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参考组的76.00%(P<0.05)。结论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14
作者 张少锋 李丹青 +2 位作者 杜凡 魏志强 王海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14-1117,1123,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57例,根据手术治疗后是否发生SP将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食管癌术后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57例,根据手术治疗后是否发生SP将患者分为SP组(124例)和对照组(133例)。比较两组血清SP-D、HMGB1和NLR水平。记录SP组患者28 d内预后情况,根据28 d内生存情况将SP组患者分为生存组(104例)和病死组(2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SP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SP-D及HMGB1对食管癌术后SP患者28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SP组血清SP-D及HMGB1和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死组NLR、SP-D及HMGB1水平高于生存组(均P<0.05)。NLR、SP-D及HMGB1是食管癌术后SP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NLR、SP-D及HMGB1预测食管癌术后SP患者28 d内病死风险的AUC分别为0.744、0.763、0.715,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SP患者NLR、SP-D及HMGB1水平升高,且与患者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对患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重症肺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预后
下载PDF
气管插管给药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给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15
作者 肖勤 龙文香 +1 位作者 周福根 龙小红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8-12,共5页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给药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给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给药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给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予以气管插管给药,观察组予以INSURE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量峰值(PEF)]、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两组MVV、FEV_(1)、PEF均大于上机前,且观察组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两组PaO_(2)、PaO_(2)/FiO_(2)均高于上机前,PaCO_(2)均低于上机前,且观察组PaO_(2)、PaO_(2)/FiO_(2)均高于常规组,PaCO_(2)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常规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给药治疗相比,INSURE给药治疗NRDS的效果更佳,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及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 肺功能 动脉血气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徐玉敏 姜中惠 王芳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采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BPD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治...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采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BPD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PS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相关指标、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研究组给氧、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PS治疗早产儿BPD,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相关指标及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浩 张士发 吴李龙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NRDS患儿92例,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 目的探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NRDS患儿92例,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PS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记录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治疗7 d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和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_(2))]及血清生化因子[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记录2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的给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8.3%),P<0.05;2组PaO_(2)、Sp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PaCO_(2)、SF、CRP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13.0%)明显低于对照组(30.4%),P<0.05。结论PS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可有效提高N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且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枸橼酸咖啡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指标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8
作者 张翊溦 唐晓雨 +4 位作者 李胜 刘涛 雷亮 谭璐 胡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5-94,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VIP、WanFang Dat... 目的系统评价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关于布地奈德联合PS治疗新生儿MA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9月2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544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PS相比,布地奈德联合PS治疗患儿的总有效率较高[RR=1.29,95%CI(1.17,1.41),P<0.001]、住院时间较短[MD=-6.35,95%CI(-9.25,-3.46),P<0.001]、吸氧时间较短[MD=-1.61,95%CI(-2.23,-0.98),P<0.001]、呼吸机使用时间较短[MD=-26.46,95%CI(-35.98,-16.95),P<0.001],治疗后各时段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改善(P<0.05);布地奈德联合PS组患儿总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PS组[RR=0.35,95%CI(0.25,0.47),P<0.001]。亚组分析显示,布地奈德联合PS组患儿的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发生率[RR=0.38,95%CI(0.19,0.74),P=0.004]、肺出血发生率[RR=0.26,95%CI(0.10,0.69),P=0.007]均低于单用PS组;两组心力衰竭、败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布地奈德联合PS治疗新生儿MAS可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加快病情康复,缩短病程,有助于降低并发症、PPHN、肺出血的发生风险,而不会增加心力衰竭、败血症的发生风险。但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表面活性物质 胎粪吸入综合征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方式的影响
19
作者 张松青 夏晓芹 +3 位作者 许瑶 张家杰 赖宝添 罗荣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ISA)技术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使用不同无创呼吸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NRDS患儿40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ISA)技术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使用不同无创呼吸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NRDS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通气方法均分为NIPPV组(n=20)与NCPAP组(n=20),两组均联合细管注入PS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失败率(7 d内气管插管率)、治疗后6 h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血氧分压(PaO_(2))、总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失败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NIPPV组治疗后6 h的PaCO_(2)明显低于NCPAP组,而PaO_(2)则明显高于NCPAP组(均P<0.05);NIPPV组的总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NCPAP组(P均<0.05)。结论:NIPPV联合细管注入PS与NCPAP联合LISA治疗NRDS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改善血气指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长则优于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 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间歇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刘忆阳 章容 +3 位作者 赵帅 康兰 雷小平 董文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氧合和临床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历史对照试验。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生后3d内转入科室,且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和PS替代治疗...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氧合和临床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历史对照试验。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生后3d内转入科室,且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和PS替代治疗的ARDS患儿,将2022年1-11月采用0.25mg/kg布地奈德联合200mg/kgPS混合后气管内滴注,并雾化布地奈德(0.25mg/kg,2次/d)至撤机的患儿作为干预组(PS+布地奈德组,n=35),与仅接受200mg/kgPS气管内滴注的历史队列(2020年1月-2021年12月,PS组,n=35)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儿的性别、分娩方式、1min及5minApgar评分、出生体重、胎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功能和临床结局,包括:(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治疗前和治疗6、12、24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2)临床观察评价指标,如撤机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治疗72h后肺部影像学改善情况、是否反复使用PS;(3)实验室检测指标,如治疗前和治疗3、7d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降钙素原(PCT);(4)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高血糖]发生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12、24h后PaO2逐渐升高,且PS+布地奈德组明显高于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6、12、24h后OI逐渐降低(P<0.001),且PS+布地奈德组明显低于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布地奈德组的撤机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较PS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PS+布地奈德组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明显优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反复使用PS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后PS+布地奈德组外周血NEU明显高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d后PS+布地奈德组PCT水平明显低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NEC和高血糖的发生率,体重增长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联合布地奈德能更好地改善ARDS新生儿的氧合,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撤机时间、总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无布地奈德使用相关的短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布地奈德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