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矿过程硫化矿物表面电化学性质及其对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覃文庆 邱冠周 +1 位作者 徐竞 王淀佐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10,共5页
本文根据浮选电化学理论分析讨论了丁黄药和乙硫氮在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三种硫化矿物表面的电化学作用过程,分析了磨矿环境具有低电位还原气氛产生的原因。腐蚀电偶测定结果表明,磨球介质与硫化矿物之间、方铅矿与黄铁矿之间的原... 本文根据浮选电化学理论分析讨论了丁黄药和乙硫氮在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三种硫化矿物表面的电化学作用过程,分析了磨矿环境具有低电位还原气氛产生的原因。腐蚀电偶测定结果表明,磨球介质与硫化矿物之间、方铅矿与黄铁矿之间的原电池相互作用减弱了黄铁矿表面的捕收剂作用过程,有利于方铅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 闪锌矿 黄铁矿 磨矿 浮选 表面电化学
下载PDF
DNA与金属锇配合物相互作用的表面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凌 左超 庞代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069-2076,共8页
采用自己建立的DNA表面电化学研究微量方法,研究了单双链DNA与两种锇配合物(联吡啶锇和二氯菲咯啉锇)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两种锇配合物都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其作用方式不受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并计算得到了联吡啶锇和二氯菲咯啉... 采用自己建立的DNA表面电化学研究微量方法,研究了单双链DNA与两种锇配合物(联吡啶锇和二氯菲咯啉锇)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两种锇配合物都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其作用方式不受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并计算得到了联吡啶锇和二氯菲咯啉锇与dsDNA和ssDNA相互作用的多个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如结合常数K3+或K2+,结合常数比K3+/K2+,离子强度为零时的极限比K30/K20+,结合自由能△Gb,解离速度常数k,结合位点数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金属锇配合物 相互作用 表面电化学 双链DNA 锇配合物 电化学研究 相互作用 表面 金属 离子强度 结合常数 DNA结合
下载PDF
铅锌选矿废水对方铅矿表面电化学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洪萍 孙伟 +2 位作者 曹志群 刘润清 戴晶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凡口铅锌矿选矿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化学技术考察了不同取样点废水对方铅矿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精水和锌精水中剩余的捕收剂分子能促使方铅矿表面形成黄原酸铅。锌尾水和污水中的某些特殊化学成分使方铅矿表面发生变化,该部... 以凡口铅锌矿选矿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化学技术考察了不同取样点废水对方铅矿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精水和锌精水中剩余的捕收剂分子能促使方铅矿表面形成黄原酸铅。锌尾水和污水中的某些特殊化学成分使方铅矿表面发生变化,该部分水的直接回用会对方铅矿浮选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 铅锌矿 选矿废水 表面电化学
下载PDF
原子和分子水平层次的表面电化学与电催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6-93,共8页
本文从金属单晶表面电化学和模型电催化,分子水平上的电催化反应机理和反应途径控制,有机小分子电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及电催化剂表面化学状态与性能等四个方面,综述本研究小组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
关键词 电化学催化 表面电化学 电催化 微观层次 研究
下载PDF
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研究进展——97'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和97'国际表面电化学会议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研究进展①——97'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和97'国际表面电化学会议综述孙世刚(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是当前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这首先... 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研究进展①——97'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和97'国际表面电化学会议综述孙世刚(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是当前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这首先得益于近年来各种物理和光谱技术的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化学 研究进展 电化学催化 电催化
下载PDF
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的进展
6
作者 孙世刚 《国际学术动态》 1998年第4期46-48,共3页
我于1997年9月上旬赴法国和西班牙出席了两个国际电化学会议,一个是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另一个是国际表面电化学会议。下面综述两会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研究进展情况。 1 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The 1997 Joint Inter... 我于1997年9月上旬赴法国和西班牙出席了两个国际电化学会议,一个是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另一个是国际表面电化学会议。下面综述两会表面电化学和电化学催化研究进展情况。 1 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The 1997 Joint International Meeting)由国际电化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Lectrochemistry)和美国电化学会(Electrochmical Society of America)首次联手组织,于1997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法国巴黎市会议大厦举行。会议交流论文2465篇,共有3000多位来自全世界80多个国际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大会。会议邀请国际电化学会副主席、英国Bath大学教授L.M.Peter和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化学家Jean-Marie lehn分别做了"光电化学进展"和"超分子化学"的特邀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化学 电化学催化 电化学 进展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土壤表面电化学发展脉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楚 白义鑫 +1 位作者 刘树西 盛茂银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8-1056,共9页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全球土壤表面电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并利用其自带的分析工具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该学科的发文量及时间特征、合作研究空间特征、共现网络特征、共被引图谱和发展特征...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全球土壤表面电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并利用其自带的分析工具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该学科的发文量及时间特征、合作研究空间特征、共现网络特征、共被引图谱和发展特征5个方面对1995—2019年发表的土壤表面电化学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中国和法国在本领域的发文量居前三,而中介中心性则表明法国、美国和英国位列三甲,我国位于第六位且表现出上升趋势。基于引文的突发性关键词检测表明"阳离子交换(cation exchange)"、"系统(system)"和"络合作用(complexation)"是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表明生物质炭对土壤改良、黏土层间电荷与罗丹明6G的相互作用、表面电位变化对胶体吸附解吸影响是领域内的研究重点;生物质炭对土壤的改良、带电粒子在双电层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土壤黏土矿物表面的水动力特征是本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CITESPACE 表面电化学 可视化分析 网络分析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表面电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8
作者 赵楚 盛茂银 +2 位作者 李雨萱 白义鑫 刘树西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6-766,共11页
以西南喀斯特典型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研究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表面电化学特征演变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采用物质表面联合分析法对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表面电化学属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以西南喀斯特典型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研究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表面电化学特征演变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采用物质表面联合分析法对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表面电化学属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比表面、表面电荷数量随石漠化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34 C·m^(-2)~0.42 C·m^(-2)、4.85×10^(8)V·m^(-1)~5.86×10^(8)V·m^(-1)、47.11 m^(2)·g^(-1)~53.16 m^(2)·g^(-1)、16.86 cmol·kg^(-1)~22.82 cmol·kg^(-1),土壤表面电位随石漠化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其变化范围为-113.74 mV~-115.10 mV;研究区黏土矿物组成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绿蒙混层,且以绿蒙混层为主;土壤黏粒、砂粒、非晶质氧化铝、胡敏酸是影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表面电化学属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解释率分别为48.3%、38.1%、13.0%、12.0%;土壤粒径组成、有机质组分和金属氧化物对土壤表面电化学特征影响由强到弱依次分别为:土壤黏粒>砂粒>粉粒,胡敏酸>有机碳>富里酸,非晶质氧化铝>游离氧化铁>非晶质氧化铁。本研究对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土壤管理与调控、退化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表面电化学特征 石漠化 土壤理化性质 演变
下载PDF
关于举办《第十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法生物相关分子表面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的通知
9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第十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法生物相关分子表面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征文通知 联系方式
下载PDF
关于举办《第十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法生物相关分子表面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的通知
10
《分析仪器》 CAS 2005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第十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法生物相关分子表面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 通知 电分析化学
下载PDF
关于举办《第十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法生物相关分子表面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的通知
11
《化学传感器》 CAS 2005年第2期68-68,共1页
《第十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法生物相关分子表面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并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研讨会将于2005年10月16日至19日在长春... 《第十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法生物相关分子表面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并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研讨会将于2005年10月16日至19日在长春应化所举办。研讨会将特邀国际著名电分析化学家参加,会议主要语言为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生物工程 技术交流
下载PDF
二茂铁与DNA作用的表面电化学研究
12
作者 陈灿辉 李红 周剑章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2-585,590,共5页
在研究碳纳米管电极上二茂铁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应用二茂铁修饰电极和DNA修饰电极研究了二茂铁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修饰电极上的二茂铁都呈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二茂铁修饰电极与DNA的作用表现为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 在研究碳纳米管电极上二茂铁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应用二茂铁修饰电极和DNA修饰电极研究了二茂铁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修饰电极上的二茂铁都呈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二茂铁修饰电极与DNA的作用表现为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与溶液中的两者作用情况类似,而DNA修饰电极与二茂铁的作用则表现为氧化还原峰电流增大。扫描电镜结果也证实了两种修饰电极上的二茂铁与DNA间的作用。此外,还讨论了二茂铁与DNA间的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小牛胸腺DNA 表面电化学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原文传递
电化学表面处理PAN基炭纤维的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鸿鹏 吕春祥 +3 位作者 李永红 杨禹 李开喜 贺福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NH4HCO3为电解质对PAN基炭纤维进行了连续表面处理,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自动电位滴定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电化学氧化反应后炭纤维表面石墨微晶尺寸的变化规律,推导出微晶宽...  以NH4HCO3为电解质对PAN基炭纤维进行了连续表面处理,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自动电位滴定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电化学氧化反应后炭纤维表面石墨微晶尺寸的变化规律,推导出微晶宽度(La)、微晶厚度 (Lc)与电流密度 (J)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式;同时,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后,炭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摩尔分数增加 8.54%,表面吸附水的摩尔分数增加 5.34%,使其表面由憎液性变为亲液性,这有利于提高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炭纤维 电化学氧化 表面性能 电化学表面处理技术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电位滴定法
下载PDF
碳纤维的电化学表面改性及其表面结构演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杰 王春华 +1 位作者 白艳霞 梁节英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6,共8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碳纤维表面物理化学结构。结合力学性能分析,评价了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硫酸铵三种电解质的改性...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碳纤维表面物理化学结构。结合力学性能分析,评价了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硫酸铵三种电解质的改性效果,解释了碳纤维表面薄弱层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电化学改性碳纤维表面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电化学改性过程中,碳纤维表面活性氧含量呈现梯形变化趋势,最高增幅达87.8%,而活性氮含量则不断增加直到饱和,可达到2倍增幅;相对于羧基等含氧基团,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层间剪切强度(ILSS)对胺基等含氮官能团更加敏感;当电解质中存在二价阴离子时,有利于减小碳纤维抗张强度的损失,甚至使其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电化学表面改性 电解质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i/IrO2+MnO2电极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键 关文学 +1 位作者 王三反 张学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82-3787,共6页
采用涂覆热分解法制备不同成分的Ti/IrO2+MnO2电极,利用恒电位循环伏安法研究Ti/IrO2-MnO2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表面行为,并用直线外推法定量地评价电极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结果表明,Ti/(0.7)IrO2+(0.3)MnO2的伏安电荷达到最高,为... 采用涂覆热分解法制备不同成分的Ti/IrO2+MnO2电极,利用恒电位循环伏安法研究Ti/IrO2-MnO2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表面行为,并用直线外推法定量地评价电极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结果表明,Ti/(0.7)IrO2+(0.3)MnO2的伏安电荷达到最高,为电化学活性表面积最大;随着电位扫描速率增大,伏安电流密度不断增加,而伏安电荷容量逐渐减少,直到维持恒定;所有Ti/IrO2+MnO2电极的"内部"电化学活性表面积远大于"外部"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约为"外部"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的2倍,说明电极内部存在丰富的多孔结构,真实表面积巨大,因此Ir4+/Ir3+转化反应多发生于内电化学活性表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2+MnO2 电化学活性表面 电化学 催化 界面
下载PDF
基于活性金电极上硫代水杨酸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文涵 袁荣辉 +1 位作者 滕渊洁 马淳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99-2607,共9页
采用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EC-SERS)研究了硫代水杨酸(TSA)吸附在活性Au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TSA在活性Au表面的化学吸附及不同酸碱度下的TSA浸饰单层膜的SERS光谱,表明随pH值的增加,峰强呈现2个不同的下降阶段.通过EC... 采用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EC-SERS)研究了硫代水杨酸(TSA)吸附在活性Au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TSA在活性Au表面的化学吸附及不同酸碱度下的TSA浸饰单层膜的SERS光谱,表明随pH值的增加,峰强呈现2个不同的下降阶段.通过EC-SERS考察不同电富集时间和电位的影响,显示在酸性介质和0.7 V及70 s富集时间下,可以获得最大EC-SERS信号,并随着电位负移,信号逐渐减弱,直至基本消失,表明TSA分子在Au表面排布状态会随外加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通过计算TSA在不同pH值下的分布分数以及探针分子在不同电位下的增强因子(EF),结合SERS和EC-SERS的变化走势对比,得出TSA在活性Au表面自组装形成单分子层/膜的机理,指出由于TSA不同的电化学吸附取向,以及高负电位下的还原/脱附作用,使得Au表面拉曼活性降低,造成EF显著减小,不可逆地失去了SERS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硫代水杨酸 自组装单分子层 金电极 增强因子
下载PDF
轻合金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宋润滨 左洪波 吉泽升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微弧氧化)是一项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生成氧化物陶瓷膜的原理、方法,陶瓷膜的性能特点及微弧氧化技术在轻合金中的研究进展状况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 微弧氧化 轻合金 陶瓷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用电化学表面处理方法制备高强度SiC纤维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鲲 石南林 +2 位作者 文钟晟 祖亚培 段亚丁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0-672,共3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表面处理用CVD法制备的高强度SiC纤维,研究了SiC纤维的阳极极化 曲线,提出了新的阳极反应机制,吸附在阳极表面的OH-离子通过前置反应生成中间产物O-,这个中 间产物破坏C原子与Si之间的化学键,形成... 采用电化学方法表面处理用CVD法制备的高强度SiC纤维,研究了SiC纤维的阳极极化 曲线,提出了新的阳极反应机制,吸附在阳极表面的OH-离子通过前置反应生成中间产物O-,这个中 间产物破坏C原子与Si之间的化学键,形成Si-O键后再相互连接构成表面膜.如果反应时间过长,则 一些表面的Si原子与基体上的碳原子Cb之间的化学键会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纤维 电化学表面处理 反应机制 阳极氧化曲线
下载PDF
碳纤维在不同电解质体系下的电化学表面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杰 王春华 +1 位作者 连峰 梁节英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2年第2期14-19,共6页
使用电化学氧化法对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了碳纤维表面物理化学结构,同时结合力学性能分析,评价了碳酸氢铵、硫酸铵和复合铵盐溶液3种电解质体系的改性效果。实验... 使用电化学氧化法对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了碳纤维表面物理化学结构,同时结合力学性能分析,评价了碳酸氢铵、硫酸铵和复合铵盐溶液3种电解质体系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碳酸氢铵溶液下的电化学改性有利于界面粘结强度的提高,而硫酸铵溶液下的电化学改性有利于降低抗拉伸强度的损失,当采用复合溶液改性时,则可以同时提高碳纤维的抗拉伸强度和其复合材料的抗层间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电化学表面改性 电解质体系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电化学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法对苯胺电化学聚合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基昌 毛燕 +3 位作者 王伟 关怡然 包宇 牛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0-355,共6页
采用双光电池传感器作为检测器件,设计并构建了新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光谱仪,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SPR角度的快速测量。将此SPR光谱仪与电化学工作站联用,构建了电化学联用-时间分辨SPR(EC-TR-SPR)光谱仪,以聚苯胺电化学制备过程为研... 采用双光电池传感器作为检测器件,设计并构建了新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光谱仪,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SPR角度的快速测量。将此SPR光谱仪与电化学工作站联用,构建了电化学联用-时间分辨SPR(EC-TR-SPR)光谱仪,以聚苯胺电化学制备过程为研究体系,验证了此EC-TR-SPR光谱仪的特性。同时通过对聚苯胺膜的暂态电化学方法测试(计时电流法和差分脉冲法),考察了仪器的时间分辨能力及其响应速度,验证了此仪器系统在小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稳态和暂态电化学联用方法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实验结果表明,此SPR光谱仪具有高的时间分辨能力,其时间分辨率可达0.1 ms;对聚苯胺膜的暂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此联用技术可实时监测SO2"4在聚苯胺膜中的掺杂和去掺杂过程,而单纯的电化学电流-时间曲线无法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时间分辨 聚苯胺 暂态电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