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亚波长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康 袁列荣 +5 位作者 谭骏 彭胜 王前进 张学进 陆延青 朱永元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7-174,共8页
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的固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板可作为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化学化工、纳米科技等领域的生化感测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传统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于金属颗粒提供的局域表面等离谐振这一物理机制,但其组装不... 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的固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板可作为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化学化工、纳米科技等领域的生化感测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传统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于金属颗粒提供的局域表面等离谐振这一物理机制,但其组装不易且模式损耗大.本文基于周期性金属亚波长结构,构建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热点”,同时保证测量信号的可重复性.从表面光子能带结构出发,提出了区别于局域表面等离谐振的其他三种增强机制: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带边增强机制、间隙等离子极化激元增强机制以及二者相耦合增强机制.采用一定的工艺,提高金属表面平整度,抑制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的传播损耗,从而提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增强因子.理论结合实验,且二者一致性好.研究结果有望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进一步向实用化方向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 亚波长结构 近场光学
下载PDF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双面金属光栅设计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州 耿红艳 +4 位作者 刘杰涛 许斌宗 胡海峰 宋国峰 徐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75-137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增强量子阱红外探测器耦合效率的双面金属光栅结构。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3D-FDTD)对GaAs/AlGa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双面结构金属光栅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周期、占空比、金属层厚度结构参数下探测器的电场分布及... 提出了一种增强量子阱红外探测器耦合效率的双面金属光栅结构。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3D-FDTD)对GaAs/AlGa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双面结构金属光栅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周期、占空比、金属层厚度结构参数下探测器的电场分布及相对耦合效率,确定了4.8μm探测器优化的双面金属光栅结构。与顶部和底部单层金属光栅结构比较,双面金属光栅结构探测器相对耦合效率提高到3倍以上。探测器相对耦合效率随光栅周期变化的双峰曲线特性体现了双面金属光栅结构在双色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光耦合方面的潜力。同时该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单色、双色及多色量子阱焦平面红外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结构 金属光栅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
下载PDF
基于金线填充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白育堃 王彪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线填充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超短偏振分束器,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金线表面激发的表面等离子激元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纤芯模之间的强烈耦合,导致更短的偏振分束器长度和更大的工作带宽.与同类的偏振分束器相比,所提出的偏...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线填充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超短偏振分束器,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金线表面激发的表面等离子激元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纤芯模之间的强烈耦合,导致更短的偏振分束器长度和更大的工作带宽.与同类的偏振分束器相比,所提出的偏振分束器能同时实现较短的长度和较高的消光比.数值结果表明,长度为0.263mm的偏振分束器,在波长1.55μm处消光比达-70dB,-20dB消光比带宽为12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金线 表面等离子极化 偏振分束器 消光比
下载PDF
MOS隧道结的光发射
4
作者 陈斌 徐重阳 +5 位作者 王长安 周雪梅 赵伯芳 张少强 曾祥斌 邹雪城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电致发光器件并讨论了提高其发射效率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MOS结构 隧道结 光发射 表面等离子极化声子 辐射方式
下载PDF
基于SPPs-CDEW混合模式的亚波长单缝多凹槽结构全光二极管
5
作者 祁云平 南向红 +1 位作者 摆玉龙 王向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0-281,共12页
全光二极管是集成光子回路上最基本的光子器件,如何有效增强全光二极管的单向透射性,提高消光比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当前,利用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和复合衍射衰逝波(composite diffracted evanescent... 全光二极管是集成光子回路上最基本的光子器件,如何有效增强全光二极管的单向透射性,提高消光比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当前,利用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和复合衍射衰逝波(composite diffracted evanescent wave,CDEW)的亚波长金属微纳结构构建全光二极管器件还鲜有研究.因此,开发出一种可调制的全光二极管,对未来制备复杂的光子回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PPs-CDEW混合模式设计全光二极管的方法和结构,该结构结合纳米缝中的类法布里-珀罗共振效应,利用结构参数对SPPs进行调控,实现了光束单向透过的功能.首先,利用理论推导和有限元算法分析了单缝-对称双凹槽纳米结构的透射增强现象,提出了透射增强和削弱的物理机理.其次,计算出规约化透射率随单狭缝和凹槽对之间距离变化的远场透射谱,给出的理论和数值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最后,通过此透射谱精确确定凹槽的位置和数量,得出上表面对称分布五对增强透射凹槽、下表面六对抑制透射凹槽的最优全光二极管结构,有效增强了全光二极管的单向透射性,提高了消光比,最大消光比可以达到38.3 dB,即正向透射率是反向透射率的6761倍,比已有文献提高了14.6 dB,并在850 nm左右有70 nm宽的工作波长带宽(>20 dB).本文提出的光二极管结构简单,宽带宽工作,易于集成,耦合效率高,研究结果对光学信号传输、集成光回路、超分辨率光刻等相关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二极管 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 非互易导通 消光比
下载PDF
Ag纳米蛾膜结构阵列对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影响
6
作者 王彩霞 张海明 +2 位作者 秦飞飞 张晶晶 郭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98-1801,1808,共5页
设计了一种带有Ag纳米蛾膜结构阵列的薄膜硅太阳能电池背反射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系统仿真研究了Ag纳米蛾膜阵列的底部直径、高度、阵列周期常数对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g纳米蛾膜结构最佳结构参数为:... 设计了一种带有Ag纳米蛾膜结构阵列的薄膜硅太阳能电池背反射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系统仿真研究了Ag纳米蛾膜阵列的底部直径、高度、阵列周期常数对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g纳米蛾膜结构最佳结构参数为:d=60 nm,a=120 nm,h=100 nm。吸收光谱表明带有Ag纳米蛾膜结构的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可有效增加700~1200 nm波段范围的光,同带有Ag层的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光吸收平均增强53.8%,这是因为Si/Ag界面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纳米蛾膜结构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光吸收增强 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
下载PD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of Two-Dimensional Three-Order Dendritic Structures
7
作者 王敏凤 周鲁卫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9期513-516,共4页
We study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excited on two-dimensional three-order dendritic structures. Previous studies show that split ring resonators (SRRs) can be used to obtain magnetic resonance, thus sustairdng surf... We study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excited on two-dimensional three-order dendritic structures. Previous studies show that split ring resonators (SRRs) can be used to obtain magnetic resonance, thus sustairdng surface waves behaving lik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In this paper, we obtain detailed results on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of several different grating structures and theoretically prove that this kind of structures can sustain SPPs. Besides, since dendritic structures can be fabricated by double template-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fabrication of SPP-based materials might be much eas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MATERIAL SPP dendritic structures
下载PDF
石墨间的近场辐射换热强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向雷 沈加东 宣益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4-580,共7页
作为自然界存在的双曲材料之一,石墨对于实现高效辐射换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石墨的光轴取向及厚度对近场辐射换热的影响,并揭示其辐射能量传输机理.当光轴平行于换热方向时,常规的非共振双曲模式对其近场辐射换热具有主要贡献;而光... 作为自然界存在的双曲材料之一,石墨对于实现高效辐射换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石墨的光轴取向及厚度对近场辐射换热的影响,并揭示其辐射能量传输机理.当光轴平行于换热方向时,常规的非共振双曲模式对其近场辐射换热具有主要贡献;而光轴垂直于换热方向时,除常规双曲模式以外,双曲型等离子极化激元也可被激发.随着薄膜厚度的减小,非共振双曲模式的贡献减小,但双曲型等离子极化激元可与更高波矢的电磁波耦合,从而导致总的辐射换热通量超过块体石墨.对于块体石墨,当真空间距小于170 nm时,光轴平行于换热方向的结构具有更大的辐射换热通量;而随着石墨厚度减小至数十纳米时,光轴垂直于换热方向的构造可能支持更高效的辐射换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热辐射换热 强化换热 双曲材料 石墨 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
原文传递
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强化吸收特性
9
作者 张玉涛 宣益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8-361,共4页
本文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研究了单层光栅的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共振,利用严格耦合波方法计算了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表面的光谱特性,利用金属/介质/金属膜层结构的色散关系和等效LC回路模型两种理论对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表面的共... 本文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研究了单层光栅的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共振,利用严格耦合波方法计算了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表面的光谱特性,利用金属/介质/金属膜层结构的色散关系和等效LC回路模型两种理论对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表面的共振现象进行研究,讨论了几何参数对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共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光栅的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共振由金属/介质界面上的表面等离子极化之间的耦合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效应 表面等离子极化 等效LC回路
原文传递
亚波长介质光栅-金属Ag薄膜-周期性光子晶体混合结构的Fano共振传感机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颖 周鑫德 +3 位作者 周健 张敏 丁志欣 李少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0-317,共8页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激元的传输特性和周期性光子晶体的光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在亚波长介质光栅-金属Ag薄膜结构中产生离散态,在周期性光子晶体结构中产生连续态的亚波长介质光栅-金属Ag薄膜-周期性光子晶体混合结构。通过对该结构进行...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激元的传输特性和周期性光子晶体的光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在亚波长介质光栅-金属Ag薄膜结构中产生离散态,在周期性光子晶体结构中产生连续态的亚波长介质光栅-金属Ag薄膜-周期性光子晶体混合结构。通过对该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和传输特性研究,阐述了该结构中Fano共振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基于角度调制的Fano共振传感结构模型,并定量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反射光谱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周期性光子晶体周期层数N=4、光栅周期Λ=258 nm和金属Ag薄膜厚度d0=27 nm时,该结构的品质因数FOM值高达2.11×10^4,角灵敏度S=40(°)/RIU。该结构为亚波长介质光栅结构中实现Fano共振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对光学折射率传感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学 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 亚波长介质光栅 周期性光子晶体 角度调制 Fano共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