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春光 高明华 +2 位作者 赵艳芳 郝瑞霞 郝永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3,共8页
利用PCR技术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的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将其编码成熟肽的基因区域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进行了原核表达。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丝状支原... 利用PCR技术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的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将其编码成熟肽的基因区域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进行了原核表达。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GM12株的可变脂蛋白基因序列MMCAP2-0900同源性最高(95%)。并且其氨基酸序列结构与丝状支原体簇中已报道的其他可变表面脂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构高度相似。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31ku。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标准株的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该基因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95010和GM12株的预测的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簇具有亲缘关系,同为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家族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 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原核表达
下载PDF
钢丝绳表面脂和麻芯脂的研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爱玲 《润滑油》 CAS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通过实验室的筛选和对比,确定以90BS为基础油,以蜡下油作为稠化剂,附以微晶蜡作为辅助稠化剂,以粘附剂、防锈剂为主要添加剂的钢丝绳表面脂和麻芯脂配方组成。所研制的润滑脂经过实验室全分析以及实际使用考察后,证明符合SH0387-92和SH0... 通过实验室的筛选和对比,确定以90BS为基础油,以蜡下油作为稠化剂,附以微晶蜡作为辅助稠化剂,以粘附剂、防锈剂为主要添加剂的钢丝绳表面脂和麻芯脂配方组成。所研制的润滑脂经过实验室全分析以及实际使用考察后,证明符合SH0387-92和SH0388-92的规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脂 麻芯 稠化 粘附力 研制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的青年女性早晚面部皮肤表面脂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甘瑶 何聪芬 +2 位作者 贺可可 李欣超 贾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1-155,161,共6页
建立了基于脂质组学的面部皮肤表面脂质(SSL)采集、检测及分析方法。通过脂质组学方法采集和检测同一组青年女性早晚不同时间的SSL,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晚面部SSL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分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早晚面部SSL的... 建立了基于脂质组学的面部皮肤表面脂质(SSL)采集、检测及分析方法。通过脂质组学方法采集和检测同一组青年女性早晚不同时间的SSL,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晚面部SSL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分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早晚面部SSL的八大类脂质成分和含量均有差异,且常见的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神经酰胺等脂质成分也有不同,提示这些差异脂质可能与不同节律下的皮肤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组学 皮肤表面脂 青年女性 节律 皮肤状态
下载PDF
皮肤表面脂质的测定
4
作者 沈丹蓓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该文归纳了近20年来用于测定皮肤表面脂质的各种方法。从最早的溶剂提取法到技术上先进的皮脂仪测定法,并对各种方法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逐一作了介绍。通过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对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并举例说明了各种方... 该文归纳了近20年来用于测定皮肤表面脂质的各种方法。从最早的溶剂提取法到技术上先进的皮脂仪测定法,并对各种方法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逐一作了介绍。通过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对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并举例说明了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在科研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表面脂 测定 质分泌率
下载PDF
钢丝绳表面脂组成对其黏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娟 田建军 王越 《润滑油》 CAS 2017年第4期21-23,共3页
该研究应用HCR-575型润滑脂黏附性测定仪测定了不同黏度基础油、不同主稠化剂含量、不同牌号微晶蜡含量以及不同分子量聚异丁烯对钢丝绳表面脂的黏附性能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基础油100℃运动黏度的增大,钢丝绳表面脂的黏附性能... 该研究应用HCR-575型润滑脂黏附性测定仪测定了不同黏度基础油、不同主稠化剂含量、不同牌号微晶蜡含量以及不同分子量聚异丁烯对钢丝绳表面脂的黏附性能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基础油100℃运动黏度的增大,钢丝绳表面脂的黏附性能明显提高;随着低分子量聚丙烯和聚乙烯含量的增加,钢丝绳表面脂的黏附性能均有明显提高,相比而言,聚乙烯在这方面比聚丙烯更有优势;微晶蜡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改善钢丝绳表面脂的黏附性能,微晶蜡的牌号越大,加入量越多,对钢丝绳表面脂的黏附性能越不利;聚异丁烯对提高钢丝绳表面脂的黏附性能具有明显效果,但在加入量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表面脂 组成 黏附性能
下载PDF
钢丝绳蜡油膏表面脂的研究
6
作者 陈晖 汪长栓 王刚合 《陕西化工》 CSCD 1999年第2期28-29,共2页
选定了以蜡油膏为主组份的钢丝绳表面脂基础配方;找到了一种添加剂PEW,它与上述基础配方配伍后,制备出了综合性能良好。
关键词 表面脂 蜡油膏 下脚料 钢丝绳 炼油厂 配方
下载PDF
一种新型钢丝绳润滑表面脂的制备
7
作者 张晓楠 武跃 白长岭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58-61,共4页
采用新稠化剂取代原稠化剂制备了钢丝绳润滑表面脂。考察了原有增粘剂、增摩剂的加入量对其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在最佳配方条件下,制备的钢丝绳润滑表面脂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滴点和低温性能接近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新配方没有大幅... 采用新稠化剂取代原稠化剂制备了钢丝绳润滑表面脂。考察了原有增粘剂、增摩剂的加入量对其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在最佳配方条件下,制备的钢丝绳润滑表面脂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滴点和低温性能接近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新配方没有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工艺路线没有改变,便于新配方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表面脂 稠化剂 滴点 低温性能 增摩
下载PDF
钢丝绳表面脂输送方法的改进
8
作者 付垂信 《金属制品》 2002年第4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钢丝绳 表面脂输送方法 改进
下载PDF
钢丝绳表面脂加热、保温设备
9
作者 马桂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281-281,283,共2页
在矿井建设中,钢丝绳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也是矿井建设中提高工作效率之一,钢丝绳表面脂的加热、保温,是钢丝绳维护与保养的基础。以往常见的加热形式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本文主要讲的是利用有机热载体导热油作为介质,对钢丝表面脂... 在矿井建设中,钢丝绳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也是矿井建设中提高工作效率之一,钢丝绳表面脂的加热、保温,是钢丝绳维护与保养的基础。以往常见的加热形式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本文主要讲的是利用有机热载体导热油作为介质,对钢丝表面脂进行间接加热、保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表面脂 有机热载体 导热油
下载PDF
脂滴表面蛋白perilipin家族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群 孙雨欣 王海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39-144,共6页
随着癌症逐渐的年轻化,以及日益增加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人们越来越关注其的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全球肥胖人口也处于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会导致患癌症的风险增加,脂质代谢异常更是癌症中突出的代谢改变之一。故而,关... 随着癌症逐渐的年轻化,以及日益增加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人们越来越关注其的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全球肥胖人口也处于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会导致患癌症的风险增加,脂质代谢异常更是癌症中突出的代谢改变之一。故而,关注脂质代谢在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显得格外重要。近些年,随着人们深入学习了解脂质代谢,发现了脂滴表面蛋白Perilipin家族,其功能不仅仅是脂滴的结构蛋白,其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等都密切相关。因此,Perilipin家族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的有希望的靶点。主要综述了Perilipin家族各成员最新发现的在癌症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这些研究将加深对Perilipin家族在癌症进展过程中的功能的认识,为更好预防控制癌症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表面蛋白Perilipin家族 质代谢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及单核细胞表面脂多糖受体在CBP治疗下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智鑫 应利君 +2 位作者 周蕾 孟东亮 席小龙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及单核细胞表面脂多糖受体(mCD14)的影响及两者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绍兴市...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及单核细胞表面脂多糖受体(mCD14)的影响及两者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同意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将患者分为CBP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在2组患者治疗过程的0、12、24、48、72 h时,留取外周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LE表达量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其mCD14水平变化,Pearson分析对CBP组HLE水平及mCD14表达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2、24、48、72 h时,2组患者HL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调(均P<0.001),CBP组下调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12、24、48、72 h时,2组患者mCD14水平均较治疗前上调(均P<0.001),CBP组上调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CBP组HLE水平与mCD14表达量呈负相关(r=-0.644,P<0.001)。结论CBP治疗可以通过清除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促炎介质等,直接或间接降低HLE水平,减轻其对单核细胞mCD14表达的影响,从而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恢复,这也许是CBP参与重建机体免疫内稳状态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单核细胞表面脂多糖受体
原文传递
一株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培养条件优化及产物性质
12
作者 肖燕然 周爽姿 +5 位作者 李爽 张思宇 李雪 孟珈同 付永平 韩雪容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从长春市西郊污水厂底泥中筛选到一株能够产表面活性剂的细菌。该菌株菌落较小、呈乳白色,在显微镜下个体形态呈圆球状,为革兰氏阴性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与Pseudomonas libanensis(KT767978)的相似度达100%... 从长春市西郊污水厂底泥中筛选到一株能够产表面活性剂的细菌。该菌株菌落较小、呈乳白色,在显微镜下个体形态呈圆球状,为革兰氏阴性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与Pseudomonas libanensis(KT767978)的相似度达100%,将其命名为Pseudomonas libanensis PbA。以葡萄糖为碳源,KNO_(3)为氮源,在接种量质量分数为5%、27℃和pH 7条件下培养3 d,获得产物0.54 g/L。产物的荷电结果、薄层层析(TLC)分析及含糖量测定表明:该菌合成产物为糖脂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物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04 mg/mL时,其乳化指数为60.3%,排油圈直径为5.6 cm;表面张力从65.3 mN/m (质量浓度0.4 g/L时)减小至54.1 mN/m (质量浓度>106 mg/L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6 mg/L。本研究为丰富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开发发酵生产流程及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筛选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ibanensis PbA 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产物性质
下载PDF
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丽松 张柏林 +1 位作者 林顺顺 王贵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9-65,共7页
以中国不同板栗产区16个品种板栗为试材,研究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在升温过程中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黏度降低并在整个温度保持阶段持续降低并降到谷值;在冷却过程中,淀粉糊黏度再次... 以中国不同板栗产区16个品种板栗为试材,研究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在升温过程中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黏度降低并在整个温度保持阶段持续降低并降到谷值;在冷却过程中,淀粉糊黏度再次缓慢升高直至整个糊化过程结束。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曲线按形状可分为4种类型,脱脂处理虽不改变淀粉糊化黏度特征曲线的形状,但对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值产生影响,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时间影响不大,对稀懈值和回冷值有显著影响。当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含量为0.96%~4.50%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影响淀粉的糊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淀粉 淀粉表面结合 糊化特性
下载PDF
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脂肪酸的组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天田 梁丽松 +2 位作者 林顺顺 张柏林 王贵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2,共7页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50%和60%~70%2个区域,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40%和50%~70%2个区域,并与品种密切相关;南方品种群板栗普遍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但品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2)板栗淀粉结合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以C16和C182种脂肪酸为主,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15%~30%之间,并以饱和态的C16:0为主,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70%之间,并以不饱和态的C18:1,C18:2脂肪酸为主。3)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结合脂中具有较高的C16:0,C18:0,C18:1脂肪酸和较低的C16:1,C18:2,C18:3脂肪酸,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著;南方品种群普遍具有较高的C16脂肪酸水平和较低的C18脂肪酸水平。4)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比例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品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淀粉 淀粉表面结合 肪酸 品种群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滴形态和脂滴表面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超 袁媛 +5 位作者 李乐 张秀敏 李静 胡沛臻 李增山 叶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es)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滴形态以及脂滴表面蛋白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利用200μmol/L油酸(OA)刺激小鼠原代肝细胞12 h后,加入0、20、50、100μmol/L白藜芦醇...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es)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滴形态以及脂滴表面蛋白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利用200μmol/L油酸(OA)刺激小鼠原代肝细胞12 h后,加入0、20、50、100μmol/L白藜芦醇,培养12 h后,采用Bodipy493/503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内脂滴的形态和数量;采用Folch法抽提细胞内脂类,采用定量试剂盒测定甘油三酯(TG)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脂滴表面蛋白perili-pin、adipophilin、TIP-4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采用20、50、10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后均能够降低原代肝细胞内的脂滴大小和数量,定量分析显示细胞内TG含量明显降低,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但以50μmol/L浓度效果最为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够降低原代肝细胞中perilipin、adipophilin和TIP-47的表达水平,其中以perilipin下降最为明显。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肝细胞内中性脂肪的储积,以50μmol/L浓度效果最为显著。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脂滴表面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脂滴的储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原代肝细胞 油酸 表面蛋白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有势 马满英 施周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9-563,共5页
利用生物表面活性鼠李糖脂(RL)洗脱土壤,再通过紫外光预照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洗脱液中的PCBs的组合方法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旨在研究RL在修复PCBs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RL对PCBs的洗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利用生物表面活性鼠李糖脂(RL)洗脱土壤,再通过紫外光预照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洗脱液中的PCBs的组合方法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旨在研究RL在修复PCBs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RL对PCBs的洗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CBs的总洗脱率与RL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当洗脱液中加入2 000 mg.L-1的RL,在3次批洗脱后,人工污染土样和陈化土样的PCBs总洗脱率分别达到了90.1%和47.1%。PCBs降解菌P.LB400在以RL或联苯为碳源的驯化培养基中均能够快速生长。当土壤洗脱液中的PCBs被P.LB400的生长细胞菌液降解时,RL对PCBs的生物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P.LB400的休眠细胞降解体系中,RL对PCBs的生物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外光预照射对土壤洗脱液中PCBs的生物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紫外光预照射和生物降解的耦合有利于提高PCBs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 多氯联苯 土壤修复 洗脱 光降解 生物降解
下载PDF
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7
作者 王大威 刘永建 +1 位作者 杨振宇 郝春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对从大庆油田分离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W-3代谢的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CMC值、乳化活性、对温度、矿化度的稳定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脂肽表面活... 对从大庆油田分离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W-3代谢的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CMC值、乳化活性、对温度、矿化度的稳定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脂肽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并可以适应油藏中复杂的环境,可提高采收率9.2%。在微生物采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生物表面活性剂 枯草芽孢杆菌 油水界面张力 发酵液 微生物采油
下载PDF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Surfactin的乳化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戴超 郭芳芳 +3 位作者 陆兆新 别小妹 张充 吕凤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0-44,共5页
采用白金板法对Surfactin的表面活性进行研究,并用浊度法和离心法对其乳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urfactin的临界胶束浓度为9.03×10-5 mol/L,可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3.98 m N/m降至最低27.48 m N/m。在浓度为1×10-3~1.2×10... 采用白金板法对Surfactin的表面活性进行研究,并用浊度法和离心法对其乳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urfactin的临界胶束浓度为9.03×10-5 mol/L,可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3.98 m N/m降至最低27.48 m N/m。在浓度为1×10-3~1.2×10-2 mol/L的NaCl溶液中,Surfactin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盐浓度升高逐渐降低并最终稳定在34 m N/m;Surfactin在121℃处理20 min后,其表面张力仍能保持在37.10 m N/m;在pH值为2~12范围内,其表面活性稳定并良好;表明Surfactin具有较强的NaCl浓度、温度、pH值的耐受性。浊度法测得Surfactin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e lipophilic balance,HLB)值为14,对所需HLB值为12~16的油相乳化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SURFACTIN 乳化性 亲水亲油平衡值
下载PDF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细菌表面亲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英 马挺 +3 位作者 顾晓波 俞海青 梁凤来 刘如林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78,共5页
地衣芽孢杆菌(B acillus lichen if orm is)NK-X3产生的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 C)值为30 m g/L.采用接触角测量和烃粘附率实验研究低于CM C值的脂肽浓度对细胞表面亲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肽具... 地衣芽孢杆菌(B acillus lichen if orm is)NK-X3产生的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 C)值为30 m g/L.采用接触角测量和烃粘附率实验研究低于CM C值的脂肽浓度对细胞表面亲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肽具有改变细菌表面的疏水特性,使亲水性的NK-X3菌疏水性增强,疏水性的K 80-B菌疏水性减弱.脂肽改变细菌细胞表面的亲疏水性,从而改变细菌的粘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细菌 表面疏水性 粘附性 接触角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检测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5
20
作者 宁长发 杨树林 +1 位作者 沈薇 宋铁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79-979,共1页
关键词 微生物代谢产物 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流动注射 在线检测 菌种筛选 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