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3 位作者 刘天佳 杨德琴 庄姮 李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0.15)组。以所选细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表面蛋白V区编码基因SrV+,经DdeI酶切分型,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细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两组均有4种基因型(A、B、C、D)并且在构成比上都以A、B型占多数,C、D型所占比例较少且存在明显差异;2)在WSG组主要基因型的分布出现差异:合成量高的以A型为主占50%,B型占33.33%,C型占11.11%;合成量低的以B型为主占50%,A型占30.77%,C型19.15%。5)在WIG组A、B型的分配基本相似,均在40~48%之间。结论: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的基因型分布与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未见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可变(V^+) 葡聚糖 基因型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3 位作者 刘天佳 庄姮 杨德琴 潘乙怀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V+)的遗传状况,分析其基因中存在的变异,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遗传信息。方法:选择临床最常见的血清型c、f型菌株117株(包括7株参考株),提取DNA,行PCR扩增...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V+)的遗传状况,分析其基因中存在的变异,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遗传信息。方法:选择临床最常见的血清型c、f型菌株117株(包括7株参考株),提取DNA,行PCR扩增,获得SrV+区片段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DdeI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并与部分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归类。从所占比例较多的基因型中,各选一代表株的PCR产物分别测序,将测序结果用Clone3.1version软件比较各型酶切位点。结果:117株菌株共分出5种基因型(A、B、C、D、E型);血清f型OMZ175为其中的一种;A型48株,B型45株,C型20株,D、E型则分别只有1株和3株,显示出明显差异;以参考株基因型为准,分别将A、B、C型定为p1样、spaP样或sr样、pac样;D型只有1株临床株,不排除实验过程中突发变异的可能;E型的3株也为临床株,尚无参考株与其相对应。结论: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呈多态性分布,有5种基因型,分布较为集中者分别为p1样、spaP或sr样、pac样,且血清f型属于血清c型的spaP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c、f型) 表面蛋白V^+ 基因型 PCR—RFLP
下载PDF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HCBP6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被引量:9
3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7 位作者 张忠东 孙敏 李强 李克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的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生物合成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16肽固相包被于Nunc板...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的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生物合成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16肽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出48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黏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获得与HCBP6结合活性较强的单链可变区抗体片段的阳性克隆,并对HCBP6特异性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对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后,结合到包被平皿的噬菌体与第一轮相比,富集了162倍。用酶联免疫黏附法测定第5轮筛选后上清液中含有的噬菌体抗体与HCBP6结合活性。其中有3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 nm)值较高(P8 nm 0.77,P240.714,P26 0.728,P29 0.723,P38 0.803,P39 0.762,P43 0.747等)。对这些噬菌体抗体进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交叉反应后,确定其中有7株交叉反应较弱(P80.145,P24 0.119,P26 0.17,P29 0.186,P38 0.118,P39 0.138,P43 0.178),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4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P24)阳性克隆。提取质粒,SfiI/NotI双酶切后,将片段亚克隆到pCANTABSE载体,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大小为771 bp,符合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典型的骨架区(FR)及互补决定区(CDR)的序列结构。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HCBP6的sc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肝细胞结合蛋白6 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抗体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酵母双杂交技术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真核载体质粒pEGFP—N1-SrV+的构建及在293T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奎芳 于晓光 +2 位作者 潘乙怀 刘建国 亓庆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目的构建变形链球菌(变链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SrV+,并转架哺乳动物细胞293T,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报道变链菌OMZl75的srv+基因序列,化学合成SrV+的编码基因srv+,将真... 目的构建变形链球菌(变链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SrV+,并转架哺乳动物细胞293T,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报道变链菌OMZl75的srv+基因序列,化学合成SrV+的编码基因srv+,将真核载体质粒pEGFP—N1和srv+基因片段分别用KpnⅠ/XhoⅠ双酶切,连接获取重组质粒pEGFP-N1-Srv+,并对其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通过H旨质体法瞬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Westernblot及real-timePCR法橙。目的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基因化学合成技术,获得1136bp的目的基因srv+,经测序鉴定与模板目的基因序列一致;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SrV+;PCR扩增检测可获得1.33kb目的基因片段;KpnI/XhoI双酶切可见4.7kb和1.1kb两条电泳条带,证实重组质粒pEGFP-N1-SrV+携带目的基因;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重组质粒pEGFP.N1-SrV+融合GFP后的表达,目的细胞的转染效率达到80%以上;Westernblot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Mr)为72×10^3处有特征条带,其大小和Srv+融合蛋白(42×10^3+28×10^3=70×10^3)相吻合;real-timePCR数值分析显示:在293T细胞中,s邢+基因的过表达效果显著。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EGFP-N1-SrV+,并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293T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可变SrV+ 真核载体pEGFP—N1 293T细胞
原文传递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的构建及其噬菌体表面呈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永娟 黄宝成 +1 位作者 温伟红 黄威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9-724,共6页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1E10是能够模拟鳗弧菌的保护性表位 ,可以作为疫苗使用的一种单克隆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从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1E10中克隆出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 .通过定点突变技...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1E10是能够模拟鳗弧菌的保护性表位 ,可以作为疫苗使用的一种单克隆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从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1E10中克隆出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 .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VH4 4和VL10 5突变为半胱氨酸并且连接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中 ,突变后的VH 和VL 基因位于cpⅢ先导序列和cpⅢ基因之间 ,在LacZ启动子调控之下 ,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被导入细胞间隙 ,依靠链间二硫键组装成二硫键稳定型Fv抗体 (dsFv) .加入辅助噬菌体M13K0 7后 ,dsFv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 .ELISA测定显示 :dsFv噬菌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呈噬菌体浓度依赖 .结果表明 :成功构建出了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基因并使其在噬菌体表面获得了正确呈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表面呈现 体表 融合蛋白 轻链可变 杂交瘤细胞株 鳗弧菌 疫苗使用 细胞间隙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毛洁 毛峥嵘 周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6,共7页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IGVH基因的突变状态是CLL患者最重要的预后标记,而Zeta链相关蛋白激酶(ZAP-70)可作为IGVH突变状态的替代标记。CD38是一种促使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Ⅱ类跨膜糖蛋白,能提高CLL细胞的...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IGVH基因的突变状态是CLL患者最重要的预后标记,而Zeta链相关蛋白激酶(ZAP-70)可作为IGVH突变状态的替代标记。CD38是一种促使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Ⅱ类跨膜糖蛋白,能提高CLL细胞的生存率,促进其增殖,也可作为CLL的独立预后指标。另外,超过80%的CLL患者存在染色体畸变,最常见的异常是染色体的丢失,其中13q14缺失最为常见(35%);而最常见的染色体增加为12q的三体性(23%)。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增高预示CLL的恶性进展及其生存期的缩短。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TLR激动剂与放化疗、单克隆抗体,以及肿瘤疫苗联合应用将给CLL的治疗带来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染色体畸变 免疫球蛋白可变 受体 细胞表面 预后
下载PDF
噬菌体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与修饰
7
作者 刘志林 《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5年第3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基因工程抗体 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20世纪90年代 免疫球蛋白分子 修饰 Fab抗体库 可变基因 1989年 特异性抗体 单克隆抗体 前沿技术 抗体制备 结合功能 大肠杆菌 标记抗原 PCR 基因库 库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