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种表面波衰减率测量方法研究
- 1
-
-
作者
李业华
刘政
聂秉毅
-
机构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出处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8,共7页
-
文摘
介绍了雷达吸波材料表面波衰减率的重要性以及测量方法,从雷达方程入手分析出近场条件下测量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波束宽度和间距成为近场测量RCS的重要误差来源。提出了增大方向图1 dB波束宽度并减小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距来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案,设计制作了8~12 GHz圆锥喇叭天线,具有良好的圆对称性,1 dB波束宽度达到22°。组建了近场RCS测试系统,以金属立方体作为目标开展了测试系统验证试验,与理论值相比RCS曲线峰值之差小于0.5 dB,平均值之差小于0.2 dB,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使用组建的近场RCS测试系统开展表面波衰减率测量试验,与紧缩场测量结果之差为0.38 dB,实现了近场条件下表面波衰减率的准确测量。
-
关键词
表面波衰减率
近场测量
圆锥喇叭天线
-
Keywords
surface wave attenuation rate
near field measurement
conical horn antenna
-
分类号
TN98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
-
题名拉伸比对乙丙橡胶极化-去极化电流和陷阱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何庆辉
李蔚
门汝佳
程瑞
雷志鹏
王伟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7137)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02040201001、202003D111008)。
-
文摘
针对移动电缆用EPDM绝缘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受到拉伸力的作用,造成绝缘劣化的问题,本文从极化-去极化电流出发,主要研究不同拉伸程度对EPDM绝缘性能的影响。首先设计了拉伸装置用于测量拉伸状态下EPDM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和表面电位,然后从直流电导率和陷阱能级分布角度分析了拉伸比对EPDM性能的影响,最后从微观层面上解释了不同拉伸状态下EPDM绝缘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拉伸比对EPDM极化-去极化电流的影响存在阈值。当拉伸比小于1.4时,极化-去极化电流随拉伸比的增加而减小;当拉伸比大于1.4时,极化-去极化电流随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大。当拉伸比从1.0增加到1.4时,陷阱数量减少导致表面电位衰减速率减小;当拉伸比从1.4增加到1.8时,浅陷阱的增加促进了电荷的消散和迁移过程,导致表面电位衰减速率增大。拉伸应力对EPDM绝缘性能的影响可分为无负荷状态、弹性形变状态、非弹性形变状态3个阶段。
-
关键词
EPDM
拉伸应力
极化-去极化电流
表面电位衰减率
直流电导率
-
Keywords
EPDM
tensile stress
PDC
surface potential decay rate
DC conductivity
-
分类号
TM215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核磁共振法确定润湿性指数
- 3
-
-
作者
汪先珍
周昭智
马颖洁
-
机构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江汉油田质量技术监督处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国外油田工程》
2007年第7期20-27,共8页
-
文摘
早期了解油藏润湿情况对选择油田最佳开发方案至关重要。不够重视润湿条件(如假定为水湿性)可能导致原油地质储量评价错误和出现意想不到的动态特征(如水淹)。本文描述了根据核磁共振数据确定岩石润湿性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与岩石表面直接接触的实验流体存在额外核衰减的事实。假定外部因素忽略不计或实验之间无变化,撇开其综合价值,原油衰减时间的减少一般称为定量润湿性指示。通过核磁共振响应的精细模拟,这个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定量润湿性指数。该方法需要对两种地层流体(即盐水和原油)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包括扩散作用的多重采集图像使解释更有说服力。通过岩心数据与标准润湿性实验对比,基于核磁共振的新方法得到了广泛的验证。核磁共振测井应用正在进行中。
-
关键词
润湿性
核磁共振
衰减时间
表面衰减率
响应
-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