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率对表面风压系数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方平治 顾明 +1 位作者 谈建国 栾桂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以同济大学TJ-2风洞模拟的缩尺比为1∶50的B类风场为目标,给出了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的数值风场。作为数值风场的一个应用,对TTU模型的定常绕流进行模拟,并与风洞试验以及现场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重点探讨了阻塞率对表面风压系数的影响... 以同济大学TJ-2风洞模拟的缩尺比为1∶50的B类风场为目标,给出了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的数值风场。作为数值风场的一个应用,对TTU模型的定常绕流进行模拟,并与风洞试验以及现场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重点探讨了阻塞率对表面风压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TU模型的屋顶和背风面,阻塞率增大可导致风压系数绝对值有增大趋势;对于TTU模型的迎风面,由计算域侧面引起的阻塞率增大,导致风压系数有减小趋势,而由计算域顶面引起的阻塞率增大,则导致风压系数有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U模型 表面风压系数 壁面函数 阻塞率 数值模拟 k-ε湍流模型
下载PDF
表面风压系数的雷诺数效应研究
2
作者 陈育达 《住宅与房地产》 2019年第4期247-247,共1页
近年来风洞试验的雷诺数效应研究增多,雷诺数效应对建筑的影响不可忽视,对建筑的研究逐渐从圆柱体向矩形模型发展。本文通过风洞试验数据计算表面风压系数,研究模型表面风压系数的雷诺数效应。
关键词 表面风压系数 雷诺数效应 建筑工程
下载PDF
不同风向下某多层建筑表面风压数值模拟
3
作者 刘海亮 《山西建筑》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针对单体多层无开洞建筑房屋开展了CFD数值模拟表面风压研究,采用ICEM软件建立风场数值计算模型,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UDF自定义风速入口函数以及一阶迎风函数来定义离散控制方程的对流项,对建筑房屋模型在7个不同风向角的风速作用下... 针对单体多层无开洞建筑房屋开展了CFD数值模拟表面风压研究,采用ICEM软件建立风场数值计算模型,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UDF自定义风速入口函数以及一阶迎风函数来定义离散控制方程的对流项,对建筑房屋模型在7个不同风向角的风速作用下的表面风压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建筑房屋迎风面和背风面在不同风向角作用下风压系数分布规律的区别,同时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风洞试验结果趋势一致,数值基本接近。针对串列布置两栋房屋的表面风压相互干扰效应开展CFD数值模拟,定量与定性地分析不同风向下的风致干扰效应对目标房屋与施扰房屋不同位置表面风压的影响。其结果对建筑房屋表面风压的分布规律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表面风压系数 干扰效应
下载PDF
自然通风计算基础—表面风压系数和开口流量系数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宇峰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9,79,共9页
表面风压系数和开口流量系数是多区域模型的自然通风计算基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两系数的研究结果。综述表明,流态变化与两系数密切相关,伯努利原理是理解两系数变化的重要依据。建筑体型与设计、风向、上游地貌和周边建筑遮挡... 表面风压系数和开口流量系数是多区域模型的自然通风计算基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两系数的研究结果。综述表明,流态变化与两系数密切相关,伯努利原理是理解两系数变化的重要依据。建筑体型与设计、风向、上游地貌和周边建筑遮挡是影响表面风压系数的关键因素。小开口具有恒定的静止空气流量系数。大开口热压通风下的流量系数与室内外温差、开口的垂直位置、宽度和厚度有关,风压通风下的流量系数与开口率、风向和进出风口面积比有关。房间内部流动阻力对流量系数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多区域模型 伯努利原理 表面风压系数 开口流量系数
原文传递
周边建筑干扰下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幅值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东梅 朱乐东 陈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共10页
以上海陆家嘴地区的环球金融中心为研究对象,根据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结果,研究在周边建筑干扰下,超高层建筑的表面风压系数和各层风力系数的幅值特征。研究发现:当密集建筑群位于环球金融中心上游时,会使其下部被遮挡面的正压力均值减... 以上海陆家嘴地区的环球金融中心为研究对象,根据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结果,研究在周边建筑干扰下,超高层建筑的表面风压系数和各层风力系数的幅值特征。研究发现:当密集建筑群位于环球金融中心上游时,会使其下部被遮挡面的正压力均值减小,甚至可能变成负压力,而对压力根方差的影响比较复杂,有可能使其增大2~3倍,也有可能使其减小;当金茂大厦位于环球金融中心上游时,会使其被遮挡面的正压力均值减小,甚至可能变成负压力(绝对值有可能会增大1倍),也可能使其被遮挡面的压力根方差增大1~2倍;当金茂大厦和周边密集建筑群位于环球金融中心的下游时,风压幅值的干扰效果不太明显;当金茂大厦位于环球金融中心上游时,对其中下部各层风力系数幅值影响较大,而在上游金茂大厦和密集建筑群的共同干扰下,环球金融中心下部的风力系数幅值非常紊乱。研究为超高层建筑在周边建筑干扰下的玻璃幕墙和结构抗风设计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刚性模型同步测压试验 周边建筑干扰 表面风压系数 层风力系数
下载PDF
多国规范平屋盖围护结构外表面设计风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邢佶慧 李丹煜 +1 位作者 杨庆山 田玉基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33,共7页
对比分析了中国GB 50009—2012、德国DIN 1055-4、美国ASCE/SEI 7-10、日本AIJ-2004、欧洲BS EN 1991-1-4:2005、加拿大NBC-2005、澳大利亚/新西兰AS/NZS 1170.2:2011、英国BS 6399-2:1997等规范中关于平屋盖围护结构外表面设计风压的... 对比分析了中国GB 50009—2012、德国DIN 1055-4、美国ASCE/SEI 7-10、日本AIJ-2004、欧洲BS EN 1991-1-4:2005、加拿大NBC-2005、澳大利亚/新西兰AS/NZS 1170.2:2011、英国BS 6399-2:1997等规范中关于平屋盖围护结构外表面设计风压的有关规定。为便于比较,将各国规范风荷载标准值统一换算为外表面设计风压系数与基本风压乘积的形式。并且将外表面设计风压统一换算为与时距10min、重现期50 a的基本风速相对应的值。针对外表面设计风压相关因素,对风向、风压分区、面积折减、建筑尺寸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结合平屋盖风洞试验,探讨了外表面设计风压的具体取值建议。研究表明:平屋盖围护结构外表面设计风压的确定,建议考虑360°全风向;对屋盖边缘应进行风压分区,角部也应进行单独的风压分区;屋盖表面不同位置建议采用不同的面积折减公式;针对不同高度或宽高比建筑给定不同的外表面设计风压建议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平屋盖 表面设计风压系数 风荷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