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子衰变道和分支比的系统探讨
1
作者 张一方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3期43-48,共6页
本文半理论半唯象地系统探讨了所有较稳定粒子的衰变道和分支比的规律,得到了衰变道间的4个定性关系;并定量论述了已知的衰变率公式及其推广,某些衰变宽度与质量差的乘方成正比,ΔI=1/2的应用,有些宽度成比例,衰变道多的粒子的分支比常... 本文半理论半唯象地系统探讨了所有较稳定粒子的衰变道和分支比的规律,得到了衰变道间的4个定性关系;并定量论述了已知的衰变率公式及其推广,某些衰变宽度与质量差的乘方成正比,ΔI=1/2的应用,有些宽度成比例,衰变道多的粒子的分支比常是等比的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变道 分支比 衰变规律 粒子 几率
下载PDF
在^(20)Na β延迟α衰变中观察到的新衰变道
2
作者 徐晓冀 郭俊盛 +5 位作者 胡志强 周晓红 马瑞昌 刘洪业 李桂生 杜一飞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用高能物理研究所直线加速器提供的35.5MeV质子轰击浓缩氖靶,得到了^(20)Na的β延迟α衰变谱,在谱中0.78MeV处观察到一个新峰,由粒子鉴别、粒子能谱和寿命测量确信,它是来自^(20)Na的β延迟α衰变中首次被观察到的低能α衰变道。
关键词 Α衰变 衰变道 钠20 β延迟
原文传递
J/ψ→π^+π^-π~0衰变中的A值分布
3
作者 张丙新 漆纳丁 +1 位作者 刘觉平 桑建平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6,共5页
考察了 J/ψ→π+π- π0 衰变中的 A值分布 ,所定义的 A值是一个由末态π介子动量构成的一个无量纲的量 A =(Pπ-x Pπ+y - Pπ-x Pπ+y ) /P+π P- π ,其中 Ph、Phx 与 Phy 分别表示强子 h的动量的大小、该动量沿 X轴与 Y轴方向的分... 考察了 J/ψ→π+π- π0 衰变中的 A值分布 ,所定义的 A值是一个由末态π介子动量构成的一个无量纲的量 A =(Pπ-x Pπ+y - Pπ-x Pπ+y ) /P+π P- π ,其中 Ph、Phx 与 Phy 分别表示强子 h的动量的大小、该动量沿 X轴与 Y轴方向的分量 .这里 J/ψ是由 e+e- 碰撞产生的 ,而 e+的动量方向被取为 Z轴正向 .如果实验上能够证实 A的事例平均值〈A〉不等于零 ,则存在 CP(由电荷共轭变换与空间反演变换构成的联合变换 )或者 T(时间反演变换 )破坏 .通过筛选到的 748个事例 ,测得〈 A〉=0 .0 10 39± 0 .0 146 1± 0 .0 15 2 .进而 ,对于深入研究所需的数据样本大小和可能达到的观测水平作了数值估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破坏 J/φ衰变 CPT定理 高能物理学 A值分布 衰变道 Π介子
下载PDF
B_((S))→J/ΨP(V)衰变分支比
4
作者 吕刚 张丽英 +1 位作者 罗艳伟 邹文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因子化框架下研究了B(S)→J/ΨP(V)(P(V)表示赝标量(矢量)介子)的衰变分支比.发现衰变分支比与威尔森系数、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矩阵和有效参数有关,在选取的有效参数范围内,本文的结果包含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B介子衰变 粒子 衰变道 分支比
下载PDF
北京谱仪-ⅡK_S^0、Λ粒子衰变顶点位置的确定
5
作者 刘朝峰 漆纳丁 +2 位作者 沈肖雁 刘觉平 衡月昆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阐述了北京谱仪 (BES)中 K0S、Λ衰变顶点 (次级顶点 )寻找、径迹参数确定及误差矩阵修正程序的原理 .采用 BES- 的 d E/ dx和多重库仑散射修正 ,并考虑谱仪内磁场并非常数而是位置的函数等因素 ,对用于BES- 的寻找次级顶点的程序进... 阐述了北京谱仪 (BES)中 K0S、Λ衰变顶点 (次级顶点 )寻找、径迹参数确定及误差矩阵修正程序的原理 .采用 BES- 的 d E/ dx和多重库仑散射修正 ,并考虑谱仪内磁场并非常数而是位置的函数等因素 ,对用于BES- 的寻找次级顶点的程序进行了修改 ,使之能应用于 BES- 的数据处理 .进而 ,通过对北京谱仪 J/ψ衰变道的蒙特卡罗模拟和数据分析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谱仪 衰变顶点 次级顶点 固有衰变长度 探测器 KS^0粒子 ∧粒子 衰变道
下载PDF
Yangian代数在混合介子态的纠缠和衰变中的应用
6
作者 秦立国 田立君 吴士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共7页
Yangian代数是超出李代数更大的无穷维代数,是研究非线性量子完全可积系统的新对称特性的有力数学工具.基于介子态中夸克-味su(3)对称性和Yangian代数生成元的跃迁特性,本文研究了Yangian代数Y(su(3))生成元在三种正反介子态(π~±,... Yangian代数是超出李代数更大的无穷维代数,是研究非线性量子完全可积系统的新对称特性的有力数学工具.基于介子态中夸克-味su(3)对称性和Yangian代数生成元的跃迁特性,本文研究了Yangian代数Y(su(3))生成元在三种正反介子态(π~±,K~±,K^0和K^0)各自组成的三种混合介子态(π,K和K_i^0)衰变中的作用.将Y(su(3))代数的八个生成元(I~±,U~±,V~±,I^3和I^8)作为跃迁算子,作用在混合介子态上,研究其可能的衰变道,以及衰变前后纠缠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李代数范围内的生成元I^3和I^8作用下,三种混合介子态衰变后组成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其中混合介子态π在I^8作用下衰变前后纠缠无变化,其他衰变纠缠度发生了变化;2)在其他的六个(I~±,U~±和V~±)超出李代数的生成元的作用下,三种混合介子态衰变前后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其中两个衰变后变成单态,纠缠度为零;两个衰变不存在;剩余两个衰变后纠缠度发生了变化,此外在带电(K)和中性(K_I^0)两类K型混合介子态的六种可能的衰变中,两种类型的末态的纠缠度两两相同;3)三种混合介子态之间可以通过I~±,U~±和V~±算子循环转化,具有明显的对称性.本文从具有的对称性上提供了一种探索混合介子态可能衰变的方法,并且可以用此方法去预测可能的未知衰变粒子和解释己测得的衰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IAN代数 衰变道 量子纠缠
下载PDF
最轻的中性TC介子在μ^+μ^-对撞机上的产生
7
作者 岳崇兴 鲁公儒 李建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TC2理论 中性TC介子 μ^+μ^-对撞机 TC2模型 ETC相互作用 衰变道
下载PDF
寻找ξ(2.2)粒子
8
作者 严武光 陈申见 《科学》 1993年第2期9-12,共4页
ξ(2.2)粒子是指质量为2.2GeV/c^2的一个宽度很窄的共振态。它的可能的衰变方式为ξ→K^+K^-、K_S^0K_S^0等。该粒子是否存在呢?
关键词 粒子 衰变道 标准模型
下载PDF
J/ψ衰变中赝标量介子混合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房双世 祝玉灿 鲁公儒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4-488,共5页
利用PDG 2 0 0 0公布的J ψ→VP ,γP各个衰变道分支比的世界平均值 ,对赝标量介子混合重新做了分析 .如果 η和 η′中不含有胶子成分 ,则得到它们的混合角θP=( - 19.18± 0 .91)° .对J ψ衰变中DOZI的贡献、SU( 3)破坏以及... 利用PDG 2 0 0 0公布的J ψ→VP ,γP各个衰变道分支比的世界平均值 ,对赝标量介子混合重新做了分析 .如果 η和 η′中不含有胶子成分 ,则得到它们的混合角θP=( - 19.18± 0 .91)° .对J ψ衰变中DOZI的贡献、SU( 3)破坏以及矢量介子的混合也做了讨论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Ψ衰变 夸克模型 介子 赝标量介子 混合角 矢量介子 SU(3)破坏 衰变道分支比
原文传递
J/ψ衰变中f_0(975)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白景芝 陈光培 +30 位作者 陈宏芳 陈少敏 陈申见 陈雅青 陈宇 陈元柏 成正东 程宝森 崔化传 崔象宗 丁慧良 丁维阎 杜志珍 范晓聆 方建 高翠山 高美丽 高树琦 高文绣 顾建辉 顾树棣 顾维新 顾以藩 过雅南 郭愚益 韩缨 韩世温 何炬 何瑁 何可人 胡贵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9-295,共7页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
关键词 J/Ψ衰变 标量介子 f0(975) 衰变道 螺旋度
原文传递
QCD因子化方法下两体非轻无粲_s→VV衰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新强 鲁公儒 杨亚东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48-1255,共8页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 ,在标准模型下对Bs 介子衰变到两个轻矢量介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i)在该方法下 ,非因子化修正对不同的螺旋度振幅的贡献是不同的 ,有效系数ahi 是与末态矢量介子的螺旋度h相关的 ;(ii) Bs→VV过程中的某...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 ,在标准模型下对Bs 介子衰变到两个轻矢量介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i)在该方法下 ,非因子化修正对不同的螺旋度振幅的贡献是不同的 ,有效系数ahi 是与末态矢量介子的螺旋度h相关的 ;(ii) Bs→VV过程中的某些衰变道的分支比是很大的 ,甚至达到了10 - 5的量级 ,在未来的B物理实验上是完全有可能测量到的 ;(iii)对大多数衰变道来讲 ,横向衰变宽度与总宽度的比值ΓT/Γ是非常小的 .这意味着在两体非轻 Bs→VV衰变中 ,末态两个轻矢量介子都趋向于具有零螺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D因子化 矢量介子 衰变道 衰变宽度 螺旋度 分支比 标准模型 VV 比值 方法
原文传递
微扰QCD方法计算稀有衰变B^+→D_s^+■^(*0)(英文)
12
作者 李营 吕才典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62-1066,共5页
在标准模型中 ,稀有衰变道B+ →D+s K 0 只有通过纯湮没图才可以发生 .这样这个衰变道的分支比很小 .利用基于kT 因子化的微扰方法给出分支比的预测 ,发现它在 10 -8的量级上 .这个衰变道估计在将来的LHC上得到测量 ,对检验标准模型以... 在标准模型中 ,稀有衰变道B+ →D+s K 0 只有通过纯湮没图才可以发生 .这样这个衰变道的分支比很小 .利用基于kT 因子化的微扰方法给出分支比的预测 ,发现它在 10 -8的量级上 .这个衰变道估计在将来的LHC上得到测量 ,对检验标准模型以及探寻新物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扰QCD法 稀有衰变道 湮没图 波函数 高能物理学
原文传递
HERMES五夸克强子态Θ^+实验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冒亚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32-1335,共4页
一个新的强子态的实验证据在 2 7.6GeV正电子轰击氘靶产生的虚光子产物中被发现 .HERMES通过分析衰变道K0sp→π+π- p ,在K0sp不变质量谱上质量 15 2 8± 2 .6 (stat .)± 2 .1(sys .)MeV处观察到共振峰 .该共振峰可以被解释... 一个新的强子态的实验证据在 2 7.6GeV正电子轰击氘靶产生的虚光子产物中被发现 .HERMES通过分析衰变道K0sp→π+π- p ,在K0sp不变质量谱上质量 15 2 8± 2 .6 (stat .)± 2 .1(sys .)MeV处观察到共振峰 .该共振峰可以被解释为理论预言的五夸克强子态Θ+(uudd s) .而K+p不变质量谱上未能观察到共振预示Θ+很可能是同位旋单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子 夸克 变质量 衰变道 同位旋 虚光子 正电子 观察 共振峰 实验
原文传递
ψ'→p角分布测量中的效率修正 被引量:1
14
作者 焦健斌 朱永生 张学尧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利用参考衰变道J/ψ→p的高统计量通过判选条件转换实现对ψ’→p过程角分布测量中Monte Carlo效率的修正,并对该方法可能带来的系统误差进行估计,这些结果被用于ψ’→p角分布的测量.
关键词 效率修正 角分布 参考衰变道
原文传递
北京谱仪顶点探测器触发效率的研究
15
作者 史欣 苑长征 班勇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2-985,共4页
模拟了北京谱仪 (BESⅡ )顶点探测器的触发判选系统 ,发现对于某些带次级顶点的衰变道 ,其顶点探测器触发效率较低 .并由此对BESⅡ中与效率相关的物理过程作了讨论 ,给相应的触发设计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高能物理实验 北京谱仪 顶点探测器 触发效率 衰变道
原文传递
低动量末态粒子的模拟和探测对Ξ重子谱研究的影响
16
作者 贾晴鹰 班勇 +1 位作者 季晓斌 邹冰松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53-1057,共5页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实验为系统地进行重子谱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由于很多待研究的衰变道末态为多个小动量的粒子 ,给探测和分析带来困难 .本工作以通过衰变道J ψ→ Ξ+ ΛK-研究Ξ 激发态为例 ,比较了不同模型的蒙特卡...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实验为系统地进行重子谱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由于很多待研究的衰变道末态为多个小动量的粒子 ,给探测和分析带来困难 .本工作以通过衰变道J ψ→ Ξ+ ΛK-研究Ξ 激发态为例 ,比较了不同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 ,并结合实验数据 ,分析了该类型重子谱研究的探测限及产生子和探测器模拟对结果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子谱 蒙特卡罗方法 强相互作用模拟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夸克结构 高能物理学 衰变道探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