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袁小修与“公安派”之思想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宇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6-124,共9页
袁小修明万历间与兄宗道 (伯修 )、宏道 (中郎 )排诋“复古”,激扬“性灵”,名重一时。他久困场屋 ,依傍袁中郎 ,以影自居 ,理论和实践上均为“公安派”主帅袁中郎之辅翼 ,是中郎《叙小修诗》所树“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典范 ;在“三... 袁小修明万历间与兄宗道 (伯修 )、宏道 (中郎 )排诋“复古”,激扬“性灵”,名重一时。他久困场屋 ,依傍袁中郎 ,以影自居 ,理论和实践上均为“公安派”主帅袁中郎之辅翼 ,是中郎《叙小修诗》所树“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典范 ;在“三袁”中享寿最久 ,辞世最晚 ,于中郎等人身后总结反思整个流派 ,是“公安派”之殿军大将 ;又是晚明文学思想剧变关节性人物 ,不仅与万历以后文学思潮递变密切关联 ,且因钱谦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小修 公安派 文学研究 文学思想 晚明时期 文学思潮
下载PDF
袁小修何时见到半部《金瓶梅》
2
作者 周钧韬 《学术月刊》 1986年第2期60-61,54,共3页
《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它的早期流传,与我国当时著名文学流派公安派的首领袁中郎、袁小修兄弟,具有密切的关系。袁中郎的《锦帆集.思白》,袁小修的《游居柿录》最早透露了《金瓶梅》抄本传世的信息。但是,这两个信息出现在什... 《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它的早期流传,与我国当时著名文学流派公安派的首领袁中郎、袁小修兄弟,具有密切的关系。袁中郎的《锦帆集.思白》,袁小修的《游居柿录》最早透露了《金瓶梅》抄本传世的信息。但是,这两个信息出现在什么时间,目前国内外学者的考证结论几乎都是错误的。袁中郎致董思白书云:“《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美国学者韩南先生、我国台湾学者魏子云先生认为,是信写于万历二十四年十月。笔者通过考证认为,是信写于万历二十三年秋。这就是说,《金瓶梅》抄本传世的第一个信息出现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而非万历二十四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小修 中郎 明万历 十三年 董思白 考证 信息 抄本 文学流派 台湾学者
原文传递
儒释兼综与小修诗论
3
作者 周群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8期73-77,共5页
袁小修是“公安三袁”之一,现存《珂雪斋集》中体现出的多为纠公安派之偏的理论。他兼济了革新和师古的文学观念,这与其学术思想方面儒释互补的融通精神不无关系。他以“中行”比况蕴藉的美学风格,论佛时宗经法祖与论文时“得唐人之... 袁小修是“公安三袁”之一,现存《珂雪斋集》中体现出的多为纠公安派之偏的理论。他兼济了革新和师古的文学观念,这与其学术思想方面儒释互补的融通精神不无关系。他以“中行”比况蕴藉的美学风格,论佛时宗经法祖与论文时“得唐人之神”是意脉互通的。与中郎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小修 古典文学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袁中郎与《金瓶梅》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钧韬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6-122,共7页
袁中郎在《金瓶梅》的早期流传中,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从明代万历二十年到四十五年,是《金瓶梅》抄本的早期流传时间,但流传下来的有关史料并不多。而记载《金瓶梅》与袁中郎的关系的史料却有七、八条。
关键词 中郎 董思白 袁小修 十三年 万历 二十年 抄本 十七年 成书年代 流传
下载PDF
《万历野获编》与《金瓶梅》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09-115,共7页
迄今所知,有明一代记载《金瓶梅》者,唯有沈德符和薛冈在《万历野获编》和《天爵堂笔余》中,既谈到《金瓶梅》早期抄本的流传情况,又谈到《金瓶梅》刻本的刊刻经过,尤以前者内容详瞻。自鲁迅、郑振铎、吴晗始,《金瓶梅》研究者皆称引不... 迄今所知,有明一代记载《金瓶梅》者,唯有沈德符和薛冈在《万历野获编》和《天爵堂笔余》中,既谈到《金瓶梅》早期抄本的流传情况,又谈到《金瓶梅》刻本的刊刻经过,尤以前者内容详瞻。自鲁迅、郑振铎、吴晗始,《金瓶梅》研究者皆称引不烦。不言而喻,他们对沈德符的这条记载,是确信不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 沈氏 十七年 中郎 袁小修 金瓶梅词话 西门庆 记载 反复问句 研究者
下载PDF
《金瓶梅》当成书于万历中期
6
作者 鲁歌 马征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4-69,共6页
关于《金瓶梅》成书的年代问题,中外研究者们有好几种说法。主要有两大说:一说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简称“嘉靖说”);一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简称“万历说”)。“嘉靖说”是一种旧说,而且据的是传闻,没有扎实的根据。到1933年7月,郑振... 关于《金瓶梅》成书的年代问题,中外研究者们有好几种说法。主要有两大说:一说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简称“嘉靖说”);一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简称“万历说”)。“嘉靖说”是一种旧说,而且据的是传闻,没有扎实的根据。到1933年7月,郑振铎在《文学》第1卷第1期上发表《谈【金瓶梅词话】》一文,认为“《金瓶梅》是作于万历三十年左右,”第一个同旧说进行挑战。次年(1934)1月,吴晗在《文学季刊》创刊号上发表《【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认为“《金瓶梅》的成书时代大约是在万历十年到三十年这二十年(公元1582—1602)中。”后来主张“万历说”的越来越多;黄霖先生认为《金瓶梅》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万历中期 嘉靖 抄本 徐阶 中郎 廿公 百家公案 万历二十年 袁小修
下载PDF
《金瓶梅》被禁
7
作者 高洪钧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89年第3期248-248,共1页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载说,他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从袁小修处借钞得《金瓶梅》为,“吴友冯犹龙见之惊喜,怂恿书坊以重价购刻。马仲良时榷吴关,亦劝予应梓人之求,可以疗饥。予曰:‘此等书必遂有人板行。
关键词 十七年 明万历 公元 学政 江西 袁小修 书坊 私刻 元明清 心术
下载PDF
欲买桂花同载酒
8
作者 那海 《中国林业产业》 2021年第7期57-62,共6页
一总是在长夏未尽、秋日将来之际,突然闻到一阵桂花香。就如清人冷枚《梧桐双兔图》轴中,梧桐两株,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人的情绪因这斜出的桂花而突然波动。袁小修写秋日金粟园,"金粟园木樨花(即桂花——编注)盛开,金粟满树,一院生... 一总是在长夏未尽、秋日将来之际,突然闻到一阵桂花香。就如清人冷枚《梧桐双兔图》轴中,梧桐两株,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人的情绪因这斜出的桂花而突然波动。袁小修写秋日金粟园,"金粟园木樨花(即桂花——编注)盛开,金粟满树,一院生香,篱落俱成,颇似隐者之居"。读来犹闻满院桂香,好不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者 桂花 梧桐 秋日 袁小修
下载PDF
《金瓶梅》,一部没有写完的书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洪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为了读懂一部古代小说作品,首先弄清楚其文本(或本文)的性质和情况,应当说是很必要的。 仅就长篇章回小说来说,自明初直至清代中叶,几乎所有的第一流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以及一大批第二、三... 为了读懂一部古代小说作品,首先弄清楚其文本(或本文)的性质和情况,应当说是很必要的。 仅就长篇章回小说来说,自明初直至清代中叶,几乎所有的第一流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以及一大批第二、三流作品(如《东周列国志》、《平妖传》、《绿野仙踪》等),都经过以插增、续补、删订等形式,改变了原作的面貌。《金瓶梅》是一部较早问世的文人创作的作品,在第二次阅读这部小说时,我更加感到,今见《金瓶梅》也没有保持作品原貌,仅就“词话本”和“崇祯本”来看,至少已“动过三次手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在一百回中包括了原作和续作两个部分。下面,便从内部和外部对这一问题做些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词话本 潘金莲 《红楼梦》 万历年间 陈经济 王世贞 情节模式 袁小修 宏道
原文传递
风月凤凰桥
10
作者 朱红 《苏州杂志》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苏州王洗马巷有座古桥叫凤凰桥,《平江图》上有标识,在地方志里也能查到。明万历年间,桥堍开了一家妓馆,馆里出了个色艺双全的歌妓叫侯慧卿,这在地方志里就找不着了。
关键词 冯梦龙 袁小修 中郎 凤凰 十三年 杜十娘 万历年间 苏州 妓院 太湖
原文传递
感官世界
11
作者 赵柏田 《西湖》 2007年第1期79-88,共10页
把功名忘了,我们饮酒去,我们喝茶去沐着香,我们把器官磨砺得纤细而敏感——《南风与睡眠》1 芳香的年代那是一个芳香的年代,空气中总是飘荡着一丝丝若有若无让人心醉神迷的香气。那些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似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了香云缭绕... 把功名忘了,我们饮酒去,我们喝茶去沐着香,我们把器官磨砺得纤细而敏感——《南风与睡眠》1 芳香的年代那是一个芳香的年代,空气中总是飘荡着一丝丝若有若无让人心醉神迷的香气。那些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似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了香云缭绕中。他们头发上散发着香味,衣服上挂着香囊,洗澡的浴缸里掺着香料,读书时手边也放着个香烟袅袅的熏笼或长柄香炉。在这个有着古老的焚香传统的国度里,焚香一度被看作是秉受来自上天的意志。在神圣肃穆的朝廷政治生活中,皇帝焚香接受神喻,象征着一种贯穿天人之际的、活生生的、超自然的智慧。当这沁人心脾的香气随风散入十七到十八世纪缙绅阶层的世俗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小修 中郎 十八世纪 感官 世界 日常生活 十七世纪 戴名世 社会性 张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