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创作问题答问 被引量:2
1
作者 姚雪垠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1-68,共8页
“姚雪垠文学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三日至十月二十五日在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十月二十四日上午,年届八旬的姚雪垠同志就与会代表提出的若干创作和理论问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答问活动,答问活... “姚雪垠文学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三日至十月二十五日在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十月二十四日上午,年届八旬的姚雪垠同志就与会代表提出的若干创作和理论问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答问活动,答问活动进行得气氛热烈活跃,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下面就是根据录音整理的答问实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姚雪垠 《李自成》 袁时中 录音整理 科学会堂 左翼文艺 学术讨论会 八十年代 一九
下载PDF
《李自成》的辩证艺术浅析
2
作者 徐传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97-201,共5页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所以能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当然有它多方面的原因,诸如思想上的、艺术上的、语言上的、风格上的等等,我这里主要谈其原因之一——作者姚雪垠比较成功地、脑熟地、多方面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生...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所以能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当然有它多方面的原因,诸如思想上的、艺术上的、语言上的、风格上的等等,我这里主要谈其原因之一——作者姚雪垠比较成功地、脑熟地、多方面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武器,而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法的核心。作家在创作中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作指导,把对立统一规律有机地溶进创作手法中去,就是艺术辩证法。我们一走进《李自成》这个宏伟的艺术画廊中,就看到画面上的人物、风景、生活场面和战斗场面:鳞羽参差、错落有致,点面结合、浑然一体,虚实隐显、起伏动静、详略繁简、张弛忙闲,交相映辉、上下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自成》 辩证关系 张献忠 姚雪垠 郝摇旗 李自成 红娘子 袁时中
下载PDF
以情创腔,以腔传情
3
作者 王文娟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6-28,42,共4页
前面几位,她们经验丰富,讲得很精彩。我对自己的唱腔研究不够,今天只能谈谈点滴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原谅。我是浙江嵊县人,十三岁只身来到上海,拜越剧著名小生竺素娥为师,开始了学艺生涯。两年后,改习花旦,向当时的越剧名旦支兰芳... 前面几位,她们经验丰富,讲得很精彩。我对自己的唱腔研究不够,今天只能谈谈点滴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原谅。我是浙江嵊县人,十三岁只身来到上海,拜越剧著名小生竺素娥为师,开始了学艺生涯。两年后,改习花旦,向当时的越剧名旦支兰芳学习技艺,得到很大的教益。支兰芳的唱腔,别具一格,很有特色,特别是她的四工腔,更受观众青睐,因此我在很多戏中都借鉴吸收,广为引用。比如《盘夫》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腔 黛玉焚稿 兰芳 四工 十字句 袁时中 落调 舞台艺术 长腔 李闯王
下载PDF
巧设悬念 紧叩心扉——《李自成》艺术谈之五
4
作者 江弘基 《唐都学刊》 1987年第4期37-40,共4页
明清章回小说的传统艺术手法之一,是在每一章(回)的末尾照例有这样两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叫卖关子。其用意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把小说继续读下去。但用得滥了,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吸引力反而小了,不能使读者产生... 明清章回小说的传统艺术手法之一,是在每一章(回)的末尾照例有这样两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叫卖关子。其用意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把小说继续读下去。但用得滥了,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吸引力反而小了,不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悬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自成》 明清章回小说 下回分解 小说情节 袁时中 徐以显 长篇历史小说 人物命运 继续读 卢象升
下载PDF
试论李岩
5
作者 万利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55-61,共7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革命都需要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能可的”。农民革命也不能例外。在我国农民革命战争史上,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不少的人在斗争的锻炼中对革命作出了贡献。李岩就是一个对...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革命都需要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能可的”。农民革命也不能例外。在我国农民革命战争史上,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不少的人在斗争的锻炼中对革命作出了贡献。李岩就是一个对明末农民革命有着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农民斗争 农民军 李闯王 刘宗敏 袁时中 孙传庭 明王朝 十三年 宋企郊
下载PDF
慧梅形象的悲剧美
6
作者 兴良 敏茜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30-36,29,共8页
在李自成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力扫灭袁时中叛乱从而使慧梅脱离险境的时刻,在张鼐奉忧心如焚的高夫人之命特来接慧梅回去并即将接到的时刻,在慧梅日思夜想见到高夫人和张鼐并马上便能见到他们的时刻,慧梅却冷不防引剑自刎了。
关键词 悲剧美 袁时中 张鼐 日思夜想 脱离险境 《李自成》 活着 心荡神摇 红玫瑰 现实主义精神
下载PDF
浅论戏曲艺术的真与美——兼析王文娟在《慧梅》一剧中的表演特点
7
作者 朱枫岚 《上海戏剧》 1984年第6期38-39,共2页
有人说王文娟的表演是体验的。这话有道理。但她体验的同时也是表现的。戏曲演员在掌握内部体验技术时,必须同时想到外部的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是通过和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程式来体现的。所以说,戏曲演员的体验方式带有自身艺术形式的... 有人说王文娟的表演是体验的。这话有道理。但她体验的同时也是表现的。戏曲演员在掌握内部体验技术时,必须同时想到外部的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是通过和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程式来体现的。所以说,戏曲演员的体验方式带有自身艺术形式的特殊性质。它决定了戏曲表演的体验与表现不能分割的有机性。王文娟看了《慧梅》剧本之后,对慧梅这个人物倍加喜爱,充满了创作激情,用火一般的热情拥抱着角色;她对人物的分析、理解是极其细致、生动,同时能够敏捷地捕捉到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把对人物、环境的感受、体验溶化在分析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文娟 戏曲表演 人物形象 创作激情 艺术形式 定距离 论戏曲 袁时中 有机性 体验方式
下载PDF
愿宏伟的历史风云画卷更增辉添色——试议《李自成》第三卷的成就与不足
8
作者 啸湖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Z1期55-62,71,共9页
《李自成》第三卷问世几年了,这是姚老继《李自成》一、二卷之后的又一扛鼎力作.但系统而全面地分析第三卷的评论文章比较少见,这也许是因为评论界的注意中心转移到别的更惹人注意的问题上去了.笔者是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崇拜者之一,... 《李自成》第三卷问世几年了,这是姚老继《李自成》一、二卷之后的又一扛鼎力作.但系统而全面地分析第三卷的评论文章比较少见,这也许是因为评论界的注意中心转移到别的更惹人注意的问题上去了.笔者是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崇拜者之一,怀着热烈而兴奋的心情反复阅读了第三卷,在生动丰富的艺术享受之余,也感到有某些美中不足,愿将自己的—孔之见贡献于姚者和广大读者之前,以求这部卷帙浩繁的历史小说经过姚老的反复锤炼修改之后,在中国和世界的文苑中闪发出夺目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自成》 历史风云 历史小说 注意中心 扛鼎 开封战役 徐以显 艺术享受 袁时中 农民出身
下载PDF
俯视·扫视·透视——《巾帼悲歌》导演手记
9
作者 尤小刚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25,共1页
长篇小说《李自成》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意蕴深邃的历史巨篇.而其中《慧梅之死》的章节,则除上述优点外,更富浪漫主义的魅力,强烈的人情味,是很吸引人的爱情悲剧.慧梅于忠教难双全的尴尬境地中断送了袁时中,自己又殉夫而亡的情节... 长篇小说《李自成》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意蕴深邃的历史巨篇.而其中《慧梅之死》的章节,则除上述优点外,更富浪漫主义的魅力,强烈的人情味,是很吸引人的爱情悲剧.慧梅于忠教难双全的尴尬境地中断送了袁时中,自己又殉夫而亡的情节,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李自成农民革命的封建局限性.小说的深邃内涵恰恰于此.对这样一部作品如何认识,直接关系到其搬上屏幕的形象效果.诚然,我有一点优势,就是我在导片时比较强调宏观气氛的整体把握和微观细节的局部体现.而几年之后,我又执导如此规模的大型电视剧,过去的经验又使我感到了很不足取了,乃至于产生惧怕感,担心由于习惯的思维定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时中 《李自成》 爱情悲剧 史料翔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