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1
作者 俞林波 《天中学刊》 2022年第4期134-142,共9页
东汉与西汉的文化和学术存在诸多差异,两汉之交是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西汉与战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在学术和知识上追求“治道”。就书籍文本的功能与使用而言,西汉的先秦书籍文本是“被使用的文本”,《吕氏春秋》主要被用来挖掘“治道”... 东汉与西汉的文化和学术存在诸多差异,两汉之交是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西汉与战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在学术和知识上追求“治道”。就书籍文本的功能与使用而言,西汉的先秦书籍文本是“被使用的文本”,《吕氏春秋》主要被用来挖掘“治道”。刘向、刘歆父子20年的校书盛举,真正集中大规模地关注书籍文本本身的字词、段落、篇章,解读书籍文本本身的意义,试图理解书籍文本本身。二人校书影响深远,改变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研究学术的途径,促进了东汉校书、注书成风,也使书籍文本成为“被理解的文本”。高诱《吕氏春秋注》是努力理解《吕氏春秋》文本的成果。研究《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可见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的某些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发生学 刘向 刘歆 被使用的文本 被理解的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