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胡塞尔的被动发生问题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云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7,共9页
被动发生问题在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系统把握发生现象学的开展方向和澄清发生问题性的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被动发生本质上是一种"无自我参与"的综合活动,藉此与主动发生相区分;同时,它与主动发生的区...
被动发生问题在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系统把握发生现象学的开展方向和澄清发生问题性的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被动发生本质上是一种"无自我参与"的综合活动,藉此与主动发生相区分;同时,它与主动发生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最终表现为自我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上的差异。被动发生的规则是联想规则,因而联想综合构成被动发生的本质内涵。联想综合不同于原初时间意识的综合。在胡塞尔看来,单纯原初时间意识的综合是一种抽象,它只涉及发生的形式,因此应归属于涉及发生内容的"最广义的联想综合"。根据联想规则起作用的层次,被动发生问题可划分为四个层次:(1)前触发性联想综合;(2)触发性联想综合;(3)再造的联想综合;(4)预期的联想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
发生
被动发生
联想
时间意识
触发
前触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还原之被动发生是否可能——论马里翁“还原实施者难题”及其解决
2
作者
杜战涛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1,共8页
马里翁现象学中有一个"还原实施者"难题,即"有多少还原,就有多少给予性"原则,要求一个主动的还原实施者,但其现象学中的主体即"受给者"则是纯粹接受性的,并不具有实施还原所要求的主动能力。马里翁本人...
马里翁现象学中有一个"还原实施者"难题,即"有多少还原,就有多少给予性"原则,要求一个主动的还原实施者,但其现象学中的主体即"受给者"则是纯粹接受性的,并不具有实施还原所要求的主动能力。马里翁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难题,并提出了还原的被动发生。还原在实施上包含两个环节即悬置和引回,马里翁所提出的被动发生的还原只能满足悬置环节而无法满足引回环节,因而是不可能的。对此,通过引入胡塞尔现象学中的"醒觉之自我"来补足引回环节,即待被呼声所惊异或攫取的被呼唤者恢复到醒觉之自我以后,来实施引回,从而完成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翁
现象学
还原实施者难题
被动发生
醒觉之自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胡塞尔的被动发生问题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云飞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7,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A72001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09C-04)
+1 种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10Y76)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胡塞尔文集>中译"(12&ZD124)
文摘
被动发生问题在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系统把握发生现象学的开展方向和澄清发生问题性的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被动发生本质上是一种"无自我参与"的综合活动,藉此与主动发生相区分;同时,它与主动发生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最终表现为自我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上的差异。被动发生的规则是联想规则,因而联想综合构成被动发生的本质内涵。联想综合不同于原初时间意识的综合。在胡塞尔看来,单纯原初时间意识的综合是一种抽象,它只涉及发生的形式,因此应归属于涉及发生内容的"最广义的联想综合"。根据联想规则起作用的层次,被动发生问题可划分为四个层次:(1)前触发性联想综合;(2)触发性联想综合;(3)再造的联想综合;(4)预期的联想综合。
关键词
主动
发生
被动发生
联想
时间意识
触发
前触发
分类号
B516.5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原之被动发生是否可能——论马里翁“还原实施者难题”及其解决
2
作者
杜战涛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1,共8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现象学还原之演进历程研究"(14CZX04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马里翁‘还原实施者’难题研究"(13YJC720010)的研究成果
文摘
马里翁现象学中有一个"还原实施者"难题,即"有多少还原,就有多少给予性"原则,要求一个主动的还原实施者,但其现象学中的主体即"受给者"则是纯粹接受性的,并不具有实施还原所要求的主动能力。马里翁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难题,并提出了还原的被动发生。还原在实施上包含两个环节即悬置和引回,马里翁所提出的被动发生的还原只能满足悬置环节而无法满足引回环节,因而是不可能的。对此,通过引入胡塞尔现象学中的"醒觉之自我"来补足引回环节,即待被呼声所惊异或攫取的被呼唤者恢复到醒觉之自我以后,来实施引回,从而完成还原。
关键词
马里翁
现象学
还原实施者难题
被动发生
醒觉之自我
Keywords
M arion
phenomenology
the problem of performer of reduction
passive reduction
w aking ego
分类号
B15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胡塞尔的被动发生问题
李云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还原之被动发生是否可能——论马里翁“还原实施者难题”及其解决
杜战涛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