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汶川地震的岩石圈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
103
1
作者
朱介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8-356,共9页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向北推移挤压,青藏高原强烈变形,高原内部及其边缘的活断层上经常发生强烈地震,是大陆内部最活跃的地震区。汶川8级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交界的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上。作者...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向北推移挤压,青藏高原强烈变形,高原内部及其边缘的活断层上经常发生强烈地震,是大陆内部最活跃的地震区。汶川8级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交界的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上。作者利用面波层析成像、跨龙门山的被动源地震观测、爆破地震剖面的结果对震源附近的岩石圈结构和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的岩石圈结构与性质有重大差异。扬子地块岩石圈显示为高速、坚固和稳定特性,而松潘-甘孜地块为低速、软弱及易于破碎。在松潘-甘孜地块中,中地壳内普遍存在一个低速层,它是引起中上地壳推覆运动的滑脱层,龙门山的推覆构造就是上部地壳仰冲的结果。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4 km,正好位于龙门山推覆体的映秀-北川主中央断裂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
被动源地震剖面
爆破
地震
剖面
面波层析成像
推覆体与断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地震的岩石圈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
103
1
作者
朱介寿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系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8-356,共9页
文摘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向北推移挤压,青藏高原强烈变形,高原内部及其边缘的活断层上经常发生强烈地震,是大陆内部最活跃的地震区。汶川8级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交界的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上。作者利用面波层析成像、跨龙门山的被动源地震观测、爆破地震剖面的结果对震源附近的岩石圈结构和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的岩石圈结构与性质有重大差异。扬子地块岩石圈显示为高速、坚固和稳定特性,而松潘-甘孜地块为低速、软弱及易于破碎。在松潘-甘孜地块中,中地壳内普遍存在一个低速层,它是引起中上地壳推覆运动的滑脱层,龙门山的推覆构造就是上部地壳仰冲的结果。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4 km,正好位于龙门山推覆体的映秀-北川主中央断裂带上。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
被动源地震剖面
爆破
地震
剖面
面波层析成像
推覆体与断裂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east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Longmen Mountains
passive seismological experiment
explosive seismic profile
surface wave tomographic image
upthrust and fault belts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汶川地震的岩石圈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背景
朱介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