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文培 张子扬 +4 位作者 周成浩 刘涵 胥彤 郭宇琳 林宝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753,共7页
目的通过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优化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实验条件。方法 1-2月龄SD大鼠ip给予OVA(每只0.2,1.0和5.0 mg)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液,隔日1次,共3次,进行致敏。分别于末次致敏后1,3,5,7,10,12,14,16和18 d用ELIS... 目的通过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优化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实验条件。方法 1-2月龄SD大鼠ip给予OVA(每只0.2,1.0和5.0 mg)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液,隔日1次,共3次,进行致敏。分别于末次致敏后1,3,5,7,10,12,14,16和18 d用ELISA检测血清总Ig E(T-Ig E)水平和OVA特异性Ig E(OVA-s Ig E)水平。大鼠致敏后12-16 d制备致敏血清。大鼠皮内注射致敏血清被动皮肤致敏后,于0.5,1.5,3,6,12,24,36,48和60 h后iv给予同等剂量OVA和伊文思蓝激发,于激发后10,30和60 min测量大鼠皮肤蓝斑直径。结果 OVA致敏大鼠血清T-Ig E和OVA-s Ig E水平分别于末次致敏后3-7 d和12-16 d达高峰;在OVA 0.2-5.0 mg剂量范围内,OVA-s Ig E与T-Ig E水平无明显关联性;OVA 1.0和5.0 mg致敏大鼠血清能诱发大鼠PCA;皮内注射致敏血清0.5-3 h后激发的皮肤蓝斑形态规则,范围最大;激发后30-60 min检测的皮肤蓝斑范围大,界线清晰,形状规则,且着色较深。结论 PCA优化条件为1-2月龄大鼠隔日每只ip给予OVA 1.0-5.0 mg,共致敏3次,致敏后12-16 d制备致敏血清。在被动皮肤致敏0.5-3 h后,进行激发,30-60 min后检测皮肤内层蓝斑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白蛋白 Ⅰ型过敏反应 IGE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杨梅素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佟岩 王淑君 +1 位作者 周晓棉 曹颖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研究杨梅素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右旋糖酐致小鼠全身瘙痒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耳廓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实验,探讨杨梅素的抗过敏作用。结果杨梅素显著抑制小鼠同种、异... 目的研究杨梅素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右旋糖酐致小鼠全身瘙痒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耳廓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实验,探讨杨梅素的抗过敏作用。结果杨梅素显著抑制小鼠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右旋糖酐引起的小鼠瘙痒反应,并能抑制DNCB诱导的DTH。结论杨梅素具有抗过敏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Ⅰ、Ⅳ型变态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过敏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瘙痒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下载PDF
构建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模型并检测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孟昭影 边永玲 +5 位作者 梁海峰 杜舒婷 张玉平 杜会博 高顺强 刘艳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6089-6092,共4页
背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是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reaction,PCA),目前对PCA发病的淋巴微循环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构建PCA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 背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是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reaction,PCA),目前对PCA发病的淋巴微循环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构建PCA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2/2007-03在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8只,其中6只用于抗血清制备,20只用于蓝色反应斑测定,32只用于肠系膜淋巴微循环观察,用于蓝色反应斑测定和肠系膜淋巴微循环观察的大鼠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方法:用卵清蛋白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PCA1,PCA2,PCA3组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皮内注射5%,10%,20%抗血清,48h后再用10%卵清蛋白攻击致敏,复制PCA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主要观察指标:①蓝色反应斑测定判断模型是否成功。②肠淋巴管插管后引流卵清蛋白攻击前10min至攻击后30min不同时间段的淋巴液,计算淋巴流出量、细胞总数计数、单核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输出量。结果:PCA1,PCA2,PCA3组蓝色反应斑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卵清蛋白攻击10min以后,PCA1,PCA2,PCA3组的肠淋巴流量、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数、淋巴细胞输出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攻击前水平(P<0.05)。结论:①成功复制了大鼠PCA模型,此模型可反映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时的病理生理改变,并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②PCA发生后,淋巴回流动力及淋巴转运功能明显增强,可能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损区淋巴细胞浸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淋巴 动力学 淋巴细胞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血清白三烯B4水平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红丽 眭道顺 +1 位作者 李东海 李勇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及血清白三烯B4(LTB4)水平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NIH小鼠致敏后,分为致敏对照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氯雷他定组、地塞米松组...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及血清白三烯B4(LTB4)水平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NIH小鼠致敏后,分为致敏对照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氯雷他定组、地塞米松组。检测各组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率、血清中白三烯B4的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氯雷他定组、地塞米松组对小鼠PC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地塞米松组对小白鼠PCA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各组(P<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咪唑斯汀组、氯雷他定组对小鼠PCA的抑制作用强于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和孟鲁司特组(P<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地塞米松组血清LTB4水平明显低于致敏对照组、氯雷他定组(P<0.05);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地塞米松组对小鼠PCA的抑制率与小鼠血清中LTB4水平均呈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血清白三烯B4水平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者具有相关性。对LTB4的抑制证明当归饮子对慢性荨麻疹迟发相过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迟发相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白三烯B4 当归饮子
下载PDF
清紫颗粒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凌科 张建民 关晶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青紫颗粒的抗过敏反应。方法选择60只15-17g及10只30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取10只体重30g小鼠,两后脚掌各注入天花粉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0.05ml,7d后处死,取血清备用。取50只15-17g小鼠(实验组),将上述血清稀释后在每只小鼠... 目的探讨青紫颗粒的抗过敏反应。方法选择60只15-17g及10只30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取10只体重30g小鼠,两后脚掌各注入天花粉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0.05ml,7d后处死,取血清备用。取50只15-17g小鼠(实验组),将上述血清稀释后在每只小鼠腹壁皮内注射0.06ml,余10只作为空白对照。将50只实验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清紫颗粒高剂量组(0.194g/ml)、中剂量组(0.097g/ml)、低剂量组(0.0485g/ml)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0.1mg/ml)。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7d后注射天花粉注射液24mg/kg,20min后处死,采用蓝斑面积法和比色法评价各组药物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清紫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清紫颗粒高剂量组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的抑制作用优于清紫颗粒的中、低剂量组。结论清紫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紫颗粒 过敏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下载PDF
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肖红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97-298,304,共3页
【目的】通过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PCA),探讨当归饮子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NIH小白鼠50只,10只用于制备抗血清,其余随机分为4组,A为空白对照组,B为开瑞坦组,C为当归饮子低剂量组,D为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各组小白鼠腹壁... 【目的】通过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PCA),探讨当归饮子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NIH小白鼠50只,10只用于制备抗血清,其余随机分为4组,A为空白对照组,B为开瑞坦组,C为当归饮子低剂量组,D为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各组小白鼠腹壁皮内注射抗血清,使其被动皮肤致敏,同时灌胃给药,末次给药后进行抗原攻击。采用比色测定法,计算出各组药物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百分率。【结果】当归饮子高、低剂量组和开瑞坦组对小白鼠PCA均有抑制作用(P<0.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和开瑞坦组的抑制作用强于当归饮子低剂量组(P<0.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与开瑞坦组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饮子抗变态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 小白鼠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作用机制 比色测定法
下载PDF
重组可溶性IgE受体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仁山 陈晓红 +2 位作者 冉新泽 程天民 刘荣卿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可溶性IgE受体对I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在动物小鼠身上复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以非相关蛋白αtp0为对照,观测自行制备的重组可溶性IgE受体αtp2对其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ELIS... 目的:观察重组可溶性IgE受体对I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在动物小鼠身上复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以非相关蛋白αtp0为对照,观测自行制备的重组可溶性IgE受体αtp2对其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ELISA试验证实,αtp2可竞争性地与IgE受体结合;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中,10μgαtp2对风团的抑制作用为12%。20μg对风团的抑制作用为19%,后者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我们研制的重组可溶性IgE受体αtp2,可竞争性地与IgE结合,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αtp2对风团的大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未能彻底抑制风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IgE受体 小鼠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IGE受体 可溶性 重组 抑制效应 抑制作用 Ⅰ型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模型
下载PDF
西替利嗪巴布膏剂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璐 原永芳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天花粉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为佐剂,先制备抗血清,再对大鼠进行被动皮肤致敏,48 h后尾静脉注射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抗原攻击,进行激发,最后通过测定蓝色反应斑皮肤的吸光度,计算抑...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天花粉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为佐剂,先制备抗血清,再对大鼠进行被动皮肤致敏,48 h后尾静脉注射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抗原攻击,进行激发,最后通过测定蓝色反应斑皮肤的吸光度,计算抑制百分率。结果巴布膏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剂量的增加,吸光度减小,抑制率增强。结论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替利嗪 巴布膏剂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下载PDF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孟昭影 张玉平 +2 位作者 杜舒婷 高顺强 刘艳凯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淋巴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 目的观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淋巴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皮内注射5%、10%、20%抗血清,48h后再用10%OVA攻击致敏,复制PCA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动物分别于OVA攻击前10min及攻击后10min、20min、30min时测量肠系膜淋巴管口径,计算肠系膜淋巴管收缩性指数IndexⅠ、IndexⅡ、LDIndex。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PCA模型。在OVA攻击前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OVA攻击后30min,肠系膜淋巴管口径扩张、收缩频率增强、收缩性指数增加。结论PCA发生后,淋巴回流动力明显增强,可能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损区淋巴细胞浸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 淋巴微循环 淋巴管 收缩性
下载PDF
超滤工艺对注射用芪红脉通药效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立静 李滟 +7 位作者 吕新勇 周军 田恒勇 周建明 王伟 祝倩倩 王振中 萧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超滤工艺对注射用芪红脉通抗急性心肌缺血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舌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75 U·kg-1)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以心电图ST段变化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为药效学... 目的:评价超滤工艺对注射用芪红脉通抗急性心肌缺血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舌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75 U·kg-1)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以心电图ST段变化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为药效学评价指标,比较注射用芪红脉通超滤前后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以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考察该制剂的安全性。结果:超滤前后注射用芪红脉通在成分上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超滤前后样品均能显著降低心电图ST段的抬升,超滤前中剂量及超滤后高剂量样品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SOD活性,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MDA的产生,但超滤前后这些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超滤后样本的被动皮肤过敏呈阴性。结论:注射用芪红脉通具有显著的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超滤工艺提高了制剂的安全性,对药效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芪红脉通 超滤工艺 抗心肌缺血作用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垂体后叶素 心电图
原文传递
鼻敏2号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和对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道南 俞晶华 +1 位作者 卞慧敏 张新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第6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鼻敏2号合剂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小鼠 皮肤被动过敏反应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红参及人参皂苷Rg3、Rf和Rh2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利萍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7年第5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人参皂苷RG3 接触性皮炎 抑制作用 Rh2 Rf 红参 小鼠
原文传递
鱼腥草注射液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及体外过敏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安丹 王智琴 +3 位作者 由宇润 陈聪 吴英良 王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索鱼腥草注射液中的过敏原及其致敏机制,并建立药物过敏原筛选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蒸馏液、吐温80、阴性对照物和阳性对照物对BALB/C小鼠、SD大鼠进行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并对RBL-2H3细胞进行体外致敏试验... 目的探索鱼腥草注射液中的过敏原及其致敏机制,并建立药物过敏原筛选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蒸馏液、吐温80、阴性对照物和阳性对照物对BALB/C小鼠、SD大鼠进行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并对RBL-2H3细胞进行体外致敏试验。检测BALB/C小鼠和BN大鼠抗血清中IgE的含量、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中大鼠蓝斑直径大小及体外致敏实验中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结果鱼腥草注射液A组、鱼腥草注射液B组、吐温80组、鱼腥草蒸馏液组和阳性对照组的BALB/C小鼠和BN大鼠血清中的IgE水平均显著升高。当BALB/C小鼠抗血清稀释比例为1∶2时,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均呈阳性;BALB/C小鼠抗血清稀释比例为1∶8时,仅鱼腥草注射液B组和阳性对照组SD大鼠呈阳性;BALB/C小鼠抗血清稀释比例为1∶32时,各组SD大鼠均未见阳性。体外过敏试验结果显示:鱼腥草注射液组、吐温80组、鱼腥草蒸馏液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和上清中组胺释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结论吐温80为鱼腥草注射液的主要过敏原,其致敏机制是由IgE介导的,经过吐温80的首次致敏和二次激发出现有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参与的机体异常的免疫调节,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鱼腥草蒸馏液中含有其他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体外过敏试验结果与动物试验结果一致,体外致敏模型可用于药物过敏原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吐温80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下载PDF
IgG型抗登革病毒NS1抗体介导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勇晖 朱伟 +3 位作者 王艳芳 丁细霞 陈政良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明确登革病毒Ⅰ型(Dengue virus serotype 1,DENV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e protein 1,NS1)与其Ig G型抗体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能否诱导机体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assive systmic anaphylaxis,PSA),为阐明登... 目的:明确登革病毒Ⅰ型(Dengue virus serotype 1,DENV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e protein 1,NS1)与其Ig G型抗体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能否诱导机体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assive systmic anaphylaxis,PSA),为阐明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本课题组现有的多株抗NS1单克隆抗体中,筛选能够与纯化NS1结合并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诱导小鼠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SA)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的单抗或单抗组合;并观察体内氯化钆(Gd Cl_3)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拮抗剂CV-3988处理对PSA的影响。结果:用亲和层析纯化的DENV1 NS1,从本室制备的20株Ig G型抗DENV1 NS1单抗中仅筛选出2组单抗组合制备免疫复合物(NS1-Ig G ICs)能成功诱导小鼠的PCA和PSA反应,而其他抗体或抗体组合并无此反应;用Gd Cl_3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或CV-3988阻断PAFR处理可抑制或减轻小鼠PSA反应。结论:DENV1 NS1结合两个Ig G型单抗组合的免疫复合物可诱发PSA与PCA,但并非所有的抗NS1单抗或抗体组合与NS1结合都能诱发PSA,推测与识别表位不同有关;初步证明DENV1 NS1-Ig G ICs诱发PSA的主要效应细胞是巨噬细胞,主要效应分子是P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 G NS1 免疫复合物 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SA) 登革休克综合征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抗生育活性及其过敏反应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云利 戎隆富 +2 位作者 戴敏 王荣海 宋礼华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8-592,共5页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修饰对天花粉蛋白抗生育活性和引起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妊娠11-12d小鼠静脉给药,48h后解剖,计算引产率;豚鼠药物致敏5次,末次致敏14d、21d攻击,观察0.5h内过敏反应情况;大鼠皮内接种抗血清,24h后抗原加染料攻击,观...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修饰对天花粉蛋白抗生育活性和引起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妊娠11-12d小鼠静脉给药,48h后解剖,计算引产率;豚鼠药物致敏5次,末次致敏14d、21d攻击,观察0.5h内过敏反应情况;大鼠皮内接种抗血清,24h后抗原加染料攻击,观察染料渗出情况。结果:与天花粉蛋白相比,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在较低浓度(0.5mg/kg)就可达到引产目的(引产率>85%),且引起豚鼠和大鼠过敏反应的程度较低。结论:聚乙二醇化修饰能提高天花粉蛋白的体内活性,降低其免疫原性,在临床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 抗生育活性 全身过敏反应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下载PDF
苍耳子对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戴岳 毕培曦 陈耀邦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年第6期61-64,共4页
苍耳子 70 %醇提物 (5 0 0 ,10 0 0mg kg)剂量依赖性抑制compound 4 8 80引起的小鼠过敏性休克、卵白蛋白所致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在体外 ,苍耳子 (2 0 ,5 0 μg ml)浓度依赖性减少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 β -氨基己糖酶 ;苍耳子 (5... 苍耳子 70 %醇提物 (5 0 0 ,10 0 0mg kg)剂量依赖性抑制compound 4 8 80引起的小鼠过敏性休克、卵白蛋白所致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在体外 ,苍耳子 (2 0 ,5 0 μg ml)浓度依赖性减少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 β -氨基己糖酶 ;苍耳子 (5 0 0 ,10 0 0mg kg)对组胺或 5 -羟色胺所致大鼠皮肤反应无明显作用。上述结果表明苍耳子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 ,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组胺 β-氨基已糖酶 中药制剂 苍耳子 速发型过敏反应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敏康胶囊对过敏大鼠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皮肤蓝斑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欣 苏云明 +1 位作者 李俊清 张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研究敏康胶囊对过敏大鼠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皮肤蓝斑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敏康胶囊灌胃给药,测定皮肤蓝斑直径;采用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计数细胞脱颗粒的个数,计算细胞脱颗粒的百分率。结果敏康胶囊... 目的研究敏康胶囊对过敏大鼠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皮肤蓝斑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敏康胶囊灌胃给药,测定皮肤蓝斑直径;采用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计数细胞脱颗粒的个数,计算细胞脱颗粒的百分率。结果敏康胶囊(3.11g/kg)可使大鼠皮肤蓝斑的直径变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能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个数,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P<0.05)。结论敏康胶囊具有一定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康胶囊 骨膜 肥大细胞脱颗粒 皮肤蓝斑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下载PDF
刍议食物不耐受与小儿过敏性皮肤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建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年第3期228-229,共2页
食物不耐受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消化大分子食物,把进入人体内的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产生由IgG介导的过度保护的免疫反应,本文就食物不耐受的定义、发病机制、与小儿常见过敏性皮肤病的相关性、应对策略、临床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作简单... 食物不耐受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消化大分子食物,把进入人体内的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产生由IgG介导的过度保护的免疫反应,本文就食物不耐受的定义、发病机制、与小儿常见过敏性皮肤病的相关性、应对策略、临床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作简单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 儿童
下载PDF
利培酮致过敏反应2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金玲 赵红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59-759,共1页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水肿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致皮肤过敏1例的处理及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丽英 《甘肃中医》 2009年第11期42-42,共1页
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治疗咳喘病致皮肤过敏者可予以对症处理,同时予以患者饮食、皮肤、心理等护理,还要加大患者敷药知识的宣传。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中药穴位贴敷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