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被子植物5个新记录种
1
作者 王刚狮 郝珏 +2 位作者 贾泽凡 时宝凌 刘瑞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丰富山西省被子植物种质资源信息,促进中条山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方法】在大量野外植被调查工作基础上,通过标本鉴定、资料查阅和专家咨询,对中条山植物标本、典型特征照片进行整理。【结果】小酸模(Rumex acetose... 【目的】丰富山西省被子植物种质资源信息,促进中条山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方法】在大量野外植被调查工作基础上,通过标本鉴定、资料查阅和专家咨询,对中条山植物标本、典型特征照片进行整理。【结果】小酸模(Rumex acetosella L.)、伏毛银莲花(Anemone narcissiflora subsp.protracta(Ulbrich) Ziman&Fedoronczuk)、弯曲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 With.)、卢氏凤仙花(Impatiens lushiensis Y. L. Chen)、小酸浆(Physalis minima L.)等5种被子植物在山西未有分布记录。【结论】该5种植物隶属于5科5属,为山西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新记录发现不仅丰富了山西省被子植物种质资源信息,而且对研究中条山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福建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良 陈新艳 +3 位作者 付厚华 柳明珠 陈文伟 陈世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2-905,共4页
福建省山地众多,地貌特殊,植物多样性高,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但尚未完全摸清整个福建省植物多样性状况。本研究在福建省本土野生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4种被子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为血红肉果兰(Cyrtosia sep... 福建省山地众多,地貌特殊,植物多样性高,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但尚未完全摸清整个福建省植物多样性状况。本研究在福建省本土野生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4种被子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为血红肉果兰(Cyrtosia septentrionalis)、菱唇蛤兰(Conchidium rhomboidale)、长萼栝楼(Trichosanthes laceribractea)、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均为福建省新记录种,肉果兰属(Cyrtosia)为福建省新记录属。对4种植物进行简要的形态特征描述和提供相应的特征照片,并与福建省原有相近种的形态特征区别点进行分析。4种被子植物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福建省植物多样性,为福建省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资料。凭证标本现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FJ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资料
3
作者 梁洁 胡君 +3 位作者 罗垚 刘庆 刘秋蓉 程新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为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昆明冬青(Ilex kunmingensis H.W.Li ex Y.R.Li)、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inn.)Nees〕、粗毛藤〔Cnesmone mairei(Lé...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为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昆明冬青(Ilex kunmingensis H.W.Li ex Y.R.Li)、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inn.)Nees〕、粗毛藤〔Cnesmone mairei(Lévl.)Croiz.〕、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 C.C.Huang)、长蔓通泉草(Mazus longipes Bonati)、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 Hemsl.)、垫状棱子芹(Pleurospermum hedinii Diels)、景天点地梅(Androsace bulleyana G.Forr.)、矮萱草(Hemerocallis nana Forrest et W.W.Sm.)。岩芋属(Remusatia Schott)和粗毛藤属(Cnesmone Blume)为四川省新记录属。此外,还补充了薄革叶冬青(Ilex subcoriacea Z.M.Tan)、等唇玄参(Scrophularia aequilabris P.C.Tsoong)、四川吊灯花〔Ceropegia exigua(H.Huber)M.G.Gilbert et P.T.Li〕和长苞高山栎(Quercus fimbriata Chun et Huang)的照片和标本。凭证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C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被子植物 地理分布 新资料
下载PDF
福建被子植物新资料
4
作者 马良 陈帅 +1 位作者 陈新艳 陈世品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在福建省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7种被子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福建植物新记录2种,分别为本州景天(Sedum hakonense)、张氏堇菜(Viola changii),福建归化植物新记录5种,分别为白花金钮扣(Acmella radicans var.... 在福建省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7种被子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福建植物新记录2种,分别为本州景天(Sedum hakonense)、张氏堇菜(Viola changii),福建归化植物新记录5种,分别为白花金钮扣(Acmella radicans var. debilis)、匍匐丰花草(Spermacoce prostrata)、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细果草龙(Ludwigia leptocarpa)、美洲水丁香(Ludwigia erecta)。对7种植物进行简要的形态特征描述和提供相应的特征照片,凭证标本现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FJ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黑龙江省2种被子植物新分布记录
5
作者 李亚洲 魏晓雪 +2 位作者 高磊 齐艳秋 朱万才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3期78-80,共3页
在第1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野外调查工作中,发现了2种黑龙江省植物新记录种,分别为垂花百合(Lilium cernuum Komar)和头石竹(Dianthus barbatus var.asiaticus Nakai)。文章介绍了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境。凭证标本保存... 在第1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野外调查工作中,发现了2种黑龙江省植物新记录种,分别为垂花百合(Lilium cernuum Komar)和头石竹(Dianthus barbatus var.asiaticus Nakai)。文章介绍了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境。凭证标本保存于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植物标本馆(S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被子植物 新纪录种 垂花百合 头石竹
下载PDF
安徽省被子植物新记录4种
6
作者 方柽承 陈雅楠 +2 位作者 李思蓉 查蕊 章伟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报道安徽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4种,隶属于4科4属,分别为荞叶蓼Persicaria debilis (Meisn.) H. Gross ex W.Lee、野莴苣LactucaserriolaL.、宝华山薹草CarexbaohuashanicaTangetF.T.WangexL.K.Dai和狮子山葡萄Vitis shizishanensis Z. Y... 报道安徽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4种,隶属于4科4属,分别为荞叶蓼Persicaria debilis (Meisn.) H. Gross ex W.Lee、野莴苣LactucaserriolaL.、宝华山薹草CarexbaohuashanicaTangetF.T.WangexL.K.Dai和狮子山葡萄Vitis shizishanensis Z. Y. Ma, J. Wen, Q. Fu&X. Q. Liu。凭证标本存放于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种
下载PDF
试论木兰植物门的一级分类——一个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方案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征镒 汤彦承 +1 位作者 路安民 陈之端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85-402,共18页
近年来,植物比较形态学、化学分类学、古植物学、分支系统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结果,对传统上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群的一级分类提出了挑战,怀疑这样的分类是否能反映被子植物内部的主要进化趋势。我们认为分类必须... 近年来,植物比较形态学、化学分类学、古植物学、分支系统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结果,对传统上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群的一级分类提出了挑战,怀疑这样的分类是否能反映被子植物内部的主要进化趋势。我们认为分类必须建立在谱系关系上,以表示其自然系统。在早白垩世结束之前,其中有一次被子植物大辐射,有8条主传代线似已明显出现。根据林奈阶层系统,我们以“纲”级来命名这些传代线以显示被子植物内部的主要进化趋向,虽然某些“纲”是并系类群。我们不否认,我们是进化系统学家,并系类群可以作为一个自然类群来命名而被接受。这8个纲列述如下:木兰纲、樟纲、胡椒纲、石竹纲、百合纲、毛茛纲、金缕梅纲、蔷薇纲。在本文中,每个纲只举其所包含的主要的科,至于纲间的系统关系,以及纲内的分类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木兰植物 系统发育 分类学 系统学
下载PDF
中国被子植物20个名称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林祁 秘树青 +4 位作者 李红丽 曹子余 孙茜 孙苗 杨志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4-539,共6页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发现有20个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壹份标本,或同时指定壹号以上的标本为模式,或同时引证壹号以上的标本而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发现有20个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壹份标本,或同时指定壹号以上的标本为模式,或同时引证壹号以上的标本而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被子植物 后选模式
下载PDF
中国被子植物28个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6
9
作者 林祁 孙茜 +1 位作者 孙苗 李红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7-1255,共9页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发现中国被子植物中有28个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1份标本,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关键词 中国 被子植物 后选模式
下载PDF
被子植物分类检索表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晓红 李先源 +3 位作者 王壮 仝瑞建 马永甫 朱钧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系统描述了被子植物分类检索表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在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理诠释、实验教学改革方法、检索过程的流程式记录方面作了新的探索。实践表明:被子植物分类检索表的教学采用实践教学模式,将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被子植物 分类检索表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玲 董文攀 周世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2-1288,共7页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物种有了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人们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被子植物叶绿...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物种有了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人们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插入/缺失、短片段倒位与重复、基因组结构重排以及基因丢失等结构变异式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进化 被子植物 结构变异
下载PDF
水生被子植物的繁育系统与进化 被引量:26
12
作者 郭友好 黄双全 陈家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5,共7页
关键词 水生被子植物 繁育系统 进化
下载PDF
被子植物花的起源:假说和证据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永 傅德志 王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366-2380,共15页
达尔文的 令人讨厌之谜 ,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一直是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被子植物区别于其它植物类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花 ,因此 ,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研究 .对被子植物... 达尔文的 令人讨厌之谜 ,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一直是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被子植物区别于其它植物类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花 ,因此 ,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研究 .对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详尽研究已经在形态、解剖、古植物、形态发生、分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 ,植物学家基于这些证据为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起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综述了迄今为止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主要学说流派 ,如 :真花学说、假花学说、生殖叶学说、生殖茎节学说、生花植物学说、新假花学说、古草本学说和 ANITA学说等 .根据研究手段和获得证据的方式 ,作者将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研究划分为 5个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起源 假说
下载PDF
毛莨科子叶节区研究与被子植物的中柱演化 被引量:16
14
作者 谷安根 汪矛 王立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07-113,共7页
经毛莨科子叶节区研究确认,被子植物的真中柱,既非来自管状中柱,也非来自原生中柱,而系来自子叶节区保留的单中柱。本文在新发表的同科5个属及其代表种的子叶节区研究的基础上,还公布了一张被子植物中柱演化图。
关键词 被子植物 中柱 演化 毛莨科 子叶节
下载PDF
广西被子植物科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苏志尧 刘蔚秋 +1 位作者 廖文波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2期70-75,共6页
对广西被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被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而以热带科及热带至亚热带科占优势,两者合计占总科数的53.7%;世界科和亚世界科、热带至温带科、温带科以及亚洲特有科分别占19.... 对广西被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被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而以热带科及热带至亚热带科占优势,两者合计占总科数的53.7%;世界科和亚世界科、热带至温带科、温带科以及亚洲特有科分别占19.4%,12.0%,9.7%以及5.1%,这种复杂的地理成分是与广西的纬度地带性相适应的.该区被子植物的优势科分属于各类成分,而其表征科则大部分为热带亚热带科.表明在科级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下载PDF
DNA C-值与被子植物入侵性关系的数据统计分析--以中国境内有分布的539种被子植物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水良 陈国奇 毛俐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98-3705,共8页
统计了中国境内有分布的539种被子植物的DNA C-值,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分类群、生活型、倍性、生活史类型以及在杂草和非杂草类群中的分布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539种被子植物DNA C-值平均为4.06 pg,其中木本植物的DNA C-值平均为1.84 pg,... 统计了中国境内有分布的539种被子植物的DNA C-值,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分类群、生活型、倍性、生活史类型以及在杂草和非杂草类群中的分布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539种被子植物DNA C-值平均为4.06 pg,其中木本植物的DNA C-值平均为1.84 pg,低于草本植物的平均值(5.02 pg);(2)双子叶植物(360种)的DNA C-值平均为2.20 pg,极明显地小于单子叶植物(179种)的平均值(7.80 pg);(3)1年生植物的DNA C-值平均为2.78 pg,明显小于多年植物的平均DNA C-值(6.65 pg);(4)134种杂草的DNA C-值平均为1.93 pg,明显小于非杂草草本植物的平均值(6.75 pg),含杂草较多的科,平均DNA C-值相对较小;(5)统计的47种入侵杂草的DNA C-值平均为1.76 pg,略小于134种杂草的平均DNA C-值(1.93 pg),极显著地小于非杂草性草本植物(6.75 pg);(6)以科为单位,不同科的DNA C-值存在着极大的差异;(7)DNA C-值与染色体倍性的关系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倍性的增加,基因组变小;(8)在同一科、属中,与非杂草相比,典型杂草的DNA C-值往往偏小;(9)总体上杂草或杂草性强的植物,它们的DNAC-值比非杂草性植物的要小。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例外,例如野燕麦(Avena fatua)的DNAC-值就高达14.15 pg,而相反,十字花科和葫芦科的一些非杂草栽培植物,却具有很低的DNA C-值。结论:DNA C-值在预测外来物种的入侵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在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之间、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之间,特别是在不同的科之间,植物的DNA C-值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根据DNA C-值预测外来物种的入侵性,应该严格地限于同一科(或属)内的相关物种间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被子植物 DNA C-值 入侵性 杂草 统计
下载PDF
核rDNA的ITS序列在被子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0
17
作者 王建波 张文驹 陈家宽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7-416,共10页
被子植物与其它高等真核生物相似,核rDNA是高度重复的串联序列。由于同步进化的力量,绝大多数物种中这些重复单位间已发生纯合或接近纯合。核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包含被5.8SrDNA所分隔的ITS1和ITS2... 被子植物与其它高等真核生物相似,核rDNA是高度重复的串联序列。由于同步进化的力量,绝大多数物种中这些重复单位间已发生纯合或接近纯合。核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包含被5.8SrDNA所分隔的ITS1和ITS2两个片段,ITS1的长度为187~298bp,ITS2为187~252bp,经PCR扩增后可以方便地对这两个片段进行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ITS序列变异较快,可以提供较丰富的变异位点和信息位点,已证实它是研究许多被子植物类群系统与进化的重要分子标记,不仅可用于解决科、亚科、族、属、组内的系统发育和分类问题,而且可用于重建多倍体复合体的网状进化关系,探讨异源多倍体的起源过程,然而,正是由于ITS序列变异较快,它一般不适于科以上水平的系统发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序列 系统发育 进化 被子植物
下载PDF
辽宁西部义县组被子植物花粉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宪曾 任东 王宇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5-272,共8页
对辽宁西部晚侏罗世义县组中的孢粉植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该花粉植物群可分为三大类,即无孔沟粉类、原始单远极沟粉类和原始三沟粉类。该发现表明在晚侏罗世原始被子植物已经存在,... 对辽宁西部晚侏罗世义县组中的孢粉植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该花粉植物群可分为三大类,即无孔沟粉类、原始单远极沟粉类和原始三沟粉类。该发现表明在晚侏罗世原始被子植物已经存在,并且已呈现出多类型特点。义县组中被子植物花粉的新发现为研究被子植物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花粉 晚侏罗世 义县组 辽宁西部
下载PDF
云南腾冲新近纪两种被子植物化石的角质层构造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孙柏年 丛培允 +1 位作者 阎德飞 解三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重点描述云南腾冲晚第三纪两种被子植物化石BetulamioluminiferaHuetChaney ,Carpinussubcorda taNathorst的角质层构造 ,并分析它们的现存最近亲缘种B .luminiferaWinkler和C .cordataB1.var.mollisChengetChen的表皮特征。实验分析证... 重点描述云南腾冲晚第三纪两种被子植物化石BetulamioluminiferaHuetChaney ,Carpinussubcorda taNathorst的角质层构造 ,并分析它们的现存最近亲缘种B .luminiferaWinkler和C .cordataB1.var.mollisChengetChen的表皮特征。实验分析证明 :化石叶片的气孔参数可以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 的浓度 ,并进而分析古环境的变化。C .subcordataNathorst叶片能作为大气CO2 浓度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化石 角质层 晚第三纪 云南 古环境 CO2浓度
下载PDF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和它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1
20
作者 母锡金 蔡雪 +2 位作者 孙德兰 时光春 朱至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0-599,共10页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以无性繁殖产生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以其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分为 :未减数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减数配子体无融合生殖和珠心胚结构 (或孢子体无融合生殖 )三种不同的基本类型。体细胞无孢子生殖 ,二倍...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以无性繁殖产生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以其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分为 :未减数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减数配子体无融合生殖和珠心胚结构 (或孢子体无融合生殖 )三种不同的基本类型。体细胞无孢子生殖 ,二倍体孢子生殖和珠心胚结构是被子植物常见的无融合生殖类型。这三种常见类型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和遗传特性有可能用于作物育种 ,固定杂种优势 ,因此引起了国内外植物学家和育种学家的重视。从 18世纪到现在 ,在揭示无融合生殖的细胞学机制 ,遗传特性和应用上的研究已有大量积累。近年来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无融合生殖的细胞学过程和遗传基础也有零星报道。本文介绍 :1、无融合生殖 ;2、无融合生殖类型及其研究现状 ;3、无融合生殖的细胞学机制 ;4、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学基础 ;5、控制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 生殖生物学 被子植物 类型 细胞学机制 遗传学基础 基因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