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淀素作用于背外侧被盖核胆碱乙酰转移酶神经元调节小鼠体重
1
作者 曹晓娟 刘昊东 +10 位作者 李鹏辉 李嘉成 樊奇 王星 李彩琴 杨子程 郭永清 陈玉洁 张小宇 海日汗 杜晨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85-3192,共8页
胰淀素(amylin)作用于背外侧被盖核(lateral dorsal tegmental nucleus,LDT),诱导减肥和抑食效应,并激活背肩胛棕色脂肪组织(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IBAT)产热。多种食欲激素受体与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 胰淀素(amylin)作用于背外侧被盖核(lateral dorsal tegmental nucleus,LDT),诱导减肥和抑食效应,并激活背肩胛棕色脂肪组织(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IBAT)产热。多种食欲激素受体与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神经元共同定位于LDT中,以调节饱腹感和能量消耗。然而,LDT的ChAT神经元是否参与胰淀素介导的体重调节作用尚待探索。作者拟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小鼠LDT中原癌基因蛋白(c-Fos)和ChAT神经元的表达,逆行示踪技术确认LDT的下游神经核团,神经元损伤试验分析胰淀素作用的神经机制。结果显示:腹腔注射胰淀素显著降低小鼠体重,并显著促进LDT和臂旁核(PBN)中c-Fos和ChAT神经元表达。ChAT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神经元在LDT、PBN和迷走神经背侧核(DMV)中共表达。逆行示踪试验证明LDT向PBN神经元发送神经投射。此外,损伤LDT和PBN神经元可降低胰淀素的减肥效果。LDT是连接PBN的能量平衡调节中枢,ChAT神经元参与介导胰淀素的体重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胆碱乙酰转移酶 胰淀素 下丘脑 背外侧被盖核
下载PDF
光激活大鼠中脑腹侧被盖核投射至臂旁核多巴胺能通路促进全麻苏醒
2
作者 贾磊 习羽 +2 位作者 殷洁婷 殷姜文 李燕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光遗传学技术特异性激活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中脑腹侧被盖核投射至臂旁核多巴胺能通路(VTA DA-PBN),探究该通路在丙泊酚麻醉苏醒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hR2+Light on组、ChR2+Light off组、mCher... 目的本研究通过光遗传学技术特异性激活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中脑腹侧被盖核投射至臂旁核多巴胺能通路(VTA DA-PBN),探究该通路在丙泊酚麻醉苏醒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hR2+Light on组、ChR2+Light off组、mCherry+Light on组和mCherry+Light off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经尾静脉以11 mg·kg^(-1)剂量进行丙泊酚麻醉诱导,以48 mg·kg^(-1)·h^(-1)剂量麻醉维持30 min,记录翻正反射消失(LORR)和翻正反射恢复(RORR)时间;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病毒注射部位;通过在体脑电(EEG)记录麻醉诱导和苏醒期间的皮层脑电变化。结果光遗传学激活VTA DA-PBN通路,LORR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ORR时间缩短(P<0.001);与mCherry组相比,ChR2组VTA中c-Fos蛋白表达明显更高(P<0.001);EEG结果显示:RORR期间,光激活组β波功率百分比高于光对照组(P<0.05),而δ波功率百分比低于光对照组(P<0.01)。结论VTA DA-PBN通路参与调控丙泊酚麻醉苏醒阶段,激活这一通路起到促觉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腹侧被盖核 臂旁核 多巴胺 丙泊酚 光遗传学
下载PDF
背外侧被盖核GABA能神经元在七氟醚致意识改变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丹旭 汪莹 +5 位作者 徐茂 蔡霜 王袁 喻田 罗天元 余守洋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53-561,共9页
目的探究LDT脑区GABA能神经元在七氟醚麻醉致意识改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使用健康雄性Vgat:Ai14小鼠24只,分别注射化学遗传学激活病毒(n=8)、抑制病毒(n=8)以及空白对照病毒(n=8),并安置脑电电极,建立化学遗传学实验模型,待病毒... 目的探究LDT脑区GABA能神经元在七氟醚麻醉致意识改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使用健康雄性Vgat:Ai14小鼠24只,分别注射化学遗传学激活病毒(n=8)、抑制病毒(n=8)以及空白对照病毒(n=8),并安置脑电电极,建立化学遗传学实验模型,待病毒转染成功后记录七氟醚麻醉下小鼠翻正反射消失(LORR)时间、翻正反射恢复(RORR)时间以及皮层脑电(EEG)变化情况。结果(1)在七氟醚麻醉过程中,LDT脑区GABA能神经元活性被抑制;(2)特异性激活LDT脑区GABA能神经元可缩短七氟醚麻醉诱导时间[hM3Dq^(NS)组为(90.89±7.6)s,hM3Dq^(CNO)组为(69.7±4.3)s],延长七氟醚麻醉恢复时间[hM3Dq^(NS)组为(161.3±18.7)s,hM3Dq^(CNO)组为(337.0±180)s],EEG表现为相应皮层γ波(25~60 Hz)减弱(hM3DqNS组为0.10±0.02,hM3Dq^(CNO)组为0.06±0.02);爆发性抑制率(BSR)增多(hM3Dq^(NS)组为1.260±1.154%,hM3Dq^(CNO)组为27.66±22.70%);(3)特异性抑制LDT脑区GABA能神经元可延长七氟醚麻醉诱导时间[hM4Di NS组为(89.67±11.62)s,hM4Di^(CNO)组为(112.0±18.9)s],缩短七氟醚麻醉恢复时间[hM4Di NS组为(149.3±58.60)s,hM4Di^(CNO)为(101.7±28.4)s],EEG表现为相应皮层δ波(1~4 Hz)减弱(hM4Di NS组为0.60±0.13,hM4Di^(CNO)为0.33±0.15)。结论LDT脑区GABA能神经元可增强七氟醚的麻醉效应,调控麻醉致意识改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背外侧被盖核 七氟醚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吻内侧被盖核(RMTg)参与吗啡引起的大鼠睡眠紊乱
4
作者 胡珍真 尹豆 +2 位作者 叶宸搏 孙焕欣 杨素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旨在阐明吻内侧被盖核(rostromedial tegmental nucleus,RMTg)是否参与吗啡引起的大鼠睡眠障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吗啡组,每组7只,对照溶剂为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采用脑立体定... 目的旨在阐明吻内侧被盖核(rostromedial tegmental nucleus,RMTg)是否参与吗啡引起的大鼠睡眠障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吗啡组,每组7只,对照溶剂为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睡眠记录与解析等技术观察RMTg内给予吗啡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双侧RMTg给予吗啡(16mmol/L,每侧0.5μL)可以引起大鼠长达4h的觉醒,期间非快动眼(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深度降低、快动眼(REM)睡眠减少的现象与吗啡临床用药所引起的睡眠障碍的表现相一致。结论 RMTg参与吗啡引起的大鼠睡眠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睡眠 μ-型阿片受体(μOR) 吻内侧被盖核(RMTg) 大鼠
下载PDF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背外侧被盖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崔海燕 刘健 +2 位作者 王涛 李旭光 戎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对大鼠LDT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和分析正常大鼠及PD大鼠LDT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LDT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分别是(8.24±3.3... 目的观察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对大鼠LDT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和分析正常大鼠及PD大鼠LDT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LDT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分别是(8.24±3.37)Hz(n=40)和(12.69±6.28)Hz(n=52)。实验组大鼠LDT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LDT神经元规则、不规则,爆发式放电分别占7.5%,77.5%,和15%,实验组大鼠规则、不规则,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分别占1.9%,82.7%和15.4%,两组大鼠之间LDT神经元的放电形式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大鼠LDT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增高(P<0.05),放电形式无显著变化,提示PD状态下,LDT神经元兴奋性活动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背外侧被盖核 电生理学 大鼠
下载PDF
奖赏环路与阿片成瘾:喙内侧被盖核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静 崔睿思 +1 位作者 孙翠翠 李新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9,共10页
喙内侧被盖核(RMTg)位于腹侧被盖区(VTA)的尾部,富含抑制性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RMTg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的一个综合调节器。它的GABA能神经元接受外侧缰核(LHb)的输入,然后投射到VTA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而抑制多巴胺的释放。... 喙内侧被盖核(RMTg)位于腹侧被盖区(VTA)的尾部,富含抑制性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RMTg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的一个综合调节器。它的GABA能神经元接受外侧缰核(LHb)的输入,然后投射到VTA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而抑制多巴胺的释放。这三个脑区是奖赏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RMTg在阿片类物质激活的奖赏环路中尤为重要。阿片类物质主要通过抑制RMTgGABA能神经元使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去抑制,进而激活奖赏系统。因此,RMTg有望成为治疗药物成瘾(尤其是阿片成瘾)的一个重要靶点。此外,胆碱类物质作用于RMTg的毒蕈碱受体能够抑制阿片类物质诱导的奖赏效应。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RMTg调控的负性奖赏环路,这对弱化觅药动机、促进消退和戒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赏环路 喙内侧被盖核 GABA能神经元 外侧缰核 阿片成瘾
下载PDF
中脑腹侧被盖核-伏隔核多巴胺通路在觉醒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桂欢 刘程曦 张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9-582,共4页
中脑腹侧被盖核(VTA)投射到伏隔核(NAc)的中脑边缘通路是脑内重要的多巴胺能通路之一,在奖赏、成瘾及睡眠觉醒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多巴胺投射通路,VTA-NAc通路在自然睡眠和全身麻醉的觉醒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脑腹侧被盖核(VTA)投射到伏隔核(NAc)的中脑边缘通路是脑内重要的多巴胺能通路之一,在奖赏、成瘾及睡眠觉醒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多巴胺投射通路,VTA-NAc通路在自然睡眠和全身麻醉的觉醒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因此,本文主要综述VTA与NAc的结构特性,以及VTA与NAc两者间的多巴胺投射通路(VTAda-NAc)在自然睡眠与全身麻醉觉醒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腹侧被盖核 伏隔核 多巴胺 睡眠觉醒
下载PDF
氟溴唑仑的奖赏效应及其神经环路机制研究
8
作者 黄为国 江炜楷 +3 位作者 邵雨微 陈志刚 唐苏苏 洪浩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6,共7页
氟溴唑仑(Flub)是一种新型苯二氮䓬类精神活性物质,其成瘾性及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小鼠条件位置偏爱(CPP)模型,研究Flub的奖赏效应,以c-Fos表达评定神经元活性,采用病毒示踪技术追踪神经环路,通过化学遗传技术研究神经环路对奖赏... 氟溴唑仑(Flub)是一种新型苯二氮䓬类精神活性物质,其成瘾性及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小鼠条件位置偏爱(CPP)模型,研究Flub的奖赏效应,以c-Fos表达评定神经元活性,采用病毒示踪技术追踪神经环路,通过化学遗传技术研究神经环路对奖赏效应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Flub(ip 3 mg/kg)显著增加小鼠CPP评分,增加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DA)能神经元c-Fos表达。抑制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Flub小鼠CPP评分显著降低。病毒示踪显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接受喙内侧被盖核(RMTg)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投射。激活RMTgGABA→VTADA环路或阻断RMTg脑区苯二氮䓬受体,Flub小鼠的CPP评分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Flub通过激活RMTg脑区GABA神经元中的苯二氮䓬受体,抑制RMTgGABA→VTADA环路,产生奖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溴唑仑 奖赏效应 条件性位置偏好 腹侧被盖区 喙内侧被盖核 苯二氮䓬受体
下载PDF
脚桥被盖核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步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郑伟新 张旺明 +5 位作者 罗敏捷 杨勇 王军 蔡颖谦 姜晓丹 徐如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应用Catwalk自动步态分析系统评估脚桥被盖核(PPTg)深部电刺激(DBS)对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步态影响。方法运用立体定向术在15只SD雄性大鼠的右侧前脑内侧纵束(MFBl注入6-羟多巴胺(6.OHDA)制成偏侧PD模型大鼠,同... 目的应用Catwalk自动步态分析系统评估脚桥被盖核(PPTg)深部电刺激(DBS)对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步态影响。方法运用立体定向术在15只SD雄性大鼠的右侧前脑内侧纵束(MFBl注入6-羟多巴胺(6.OHDA)制成偏侧PD模型大鼠,同时将刺激电极植入同侧PPTg。术后4周,PPTg—DBS前后分别进行Catwalk自动步态分析检测。结果与PPTg—DBS前比较,偏侧PD模型大鼠在PPTg—DBS后,4只脚爪的步幅、摆动速度明显提高,支撑相时间、最大接触面积时间比率明显降低;患侧的前后脚爪的最大接触面积和平均压力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Tg—DBS可有效改善偏侧PD模型大鼠的步态,Catwalk自动步态分析系统可客观、有效评估大鼠步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脚桥被盖核 步态 Catwalk自动步态分析系统
原文传递
低频电刺激脚桥被盖核对帕金森病大鼠步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勇 张旺明 +4 位作者 郑伟新 罗敏捷 王军 周铭 文朋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2-557,共6页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脚桥被盖核(PPTg)对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步态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24);2组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FB)...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脚桥被盖核(PPTg)对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步态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24);2组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FB),实验组大鼠在此基础上将电极植入右侧PPTg。分别于立体定向术前1周、术后3周对2组大鼠行Catwalk步态及旷场实验并采集数据;术后4周.实验组行低频电刺激PPTg后再次采集行为学数据。结果Catwalk步态实验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2组大鼠术后的双爪耦合值(右前→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左前、右后→左后)均增加,术后速度变化百分比均增加,每秒步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刺激前比较,实验组大鼠低频电刺激PPTg后双爪耦合值均减少,速度变化百分比减少,每秒步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术后运动距离明显减少。实验组大鼠行低频电刺激PPTg后运动距离较刺激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PPTg可改善偏侧PD大鼠步态和运动能力,Catwalk步态实验及旷场实验可有效检测该刺激作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桥被盖核 低频电刺激 帕金森病 Catwalk步态系统 旷场实验
原文传递
背外侧被盖核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薪 周晓黎 周文华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3-765,共3页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适应性或可塑性改变为基础的,以复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病,成瘾性药物激活了与奖赏、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通路,长期使用造成了神经元的适应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成瘾性药物的奖赏作用使机体对药...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适应性或可塑性改变为基础的,以复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病,成瘾性药物激活了与奖赏、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通路,长期使用造成了神经元的适应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成瘾性药物的奖赏作用使机体对药物、环境等条件性线索产生异常联系,再次暴露这些线索可以产生强迫性的觅药、用药行为及心理渴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背外侧被盖核 慢性复发性脑病 适应性变化 成瘾性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 可塑性改变 条件性线索
原文传递
脚桥被盖核神经元激活可改善PD大鼠模型的步态行为——基于光遗传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俊斌 李楠翔 +5 位作者 吕思源 陈嘉志 桂剑 谢正元 王强 张旺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应用光遗传学技术探讨脚桥被盖核(PPTN)低频电刺激改善PD大鼠模型步态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1)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1组、毁损1组和光激活组,每组8只,其中假手术1组大鼠于右侧内侧前脑束(MFB)注射生理盐... 目的应用光遗传学技术探讨脚桥被盖核(PPTN)低频电刺激改善PD大鼠模型步态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1)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1组、毁损1组和光激活组,每组8只,其中假手术1组大鼠于右侧内侧前脑束(MFB)注射生理盐水,毁损1组和光激活组大鼠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成PD模型。造模手术后第2周在各组大鼠右侧PPTN处注射腺相关病毒hSynapsin-ChR2-mcherry后,光激活组同时在PPTN处植入光纤并给予蓝光刺激。(2)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2组、毁损2组和光抑制组,每组8只,其中假手术2组大鼠于右侧MFB注射生理盐水,毁损2组和光抑制组大鼠注射6-OHDA制备成PD模型。造模手术后第2周在各组大鼠右侧PPTN处注射腺相关病毒hSynapsin-NpHR-mcherry后,光抑制组同时在PPTN处植入光纤并给予黄光刺激。(3)腺相关病毒注射后第3周,采用Catwalk步态分析评估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能力。结果(1)光激活实验中,与假手术1组比较,毁损1组大鼠的前爪间距和后爪间距均明显增加,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步幅长度均明显下降,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压强均明显下降,对侧肢体的摆动速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毁损1组比较,光激活组大鼠的前爪间距和后爪间距均明显下降,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步幅长度均明显增加,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压强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光抑制实验中,与假手术2组比较,毁损2组大鼠的前爪间距和后爪间距均明显增加,毁损侧肢体的步幅长度明显下降,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压强均明显下降,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摆动速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毁损2组比较,光抑制组大鼠的前爪间距和后爪间距均无明显变化,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步幅长度均无明显变化,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压强均无明显变化,毁损侧肢体和对侧肢体的摆动速度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TN低频电刺激改善PD模型大鼠步态行为的作用机制与PPTN神经元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行为 深部脑刺激 脚桥被盖核 神经元 光遗传学技术
原文传递
针刺及寒冷刺激对脑桥背外侧被盖核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苗海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3年第2期114-114,共1页
已知伤害刺激通过脊髓节段反射性抑制膀胱功能,使排尿间隔延长,但对脑桥排尿中枢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次以脑桥排尿中枢的背外侧被盖核(LDT)的活动为指标,研究针刺及寒冷刺激对排尿中枢的影响。
关键词 针刺刺激 寒冷刺激 脑桥 背外侧被盖核 影响
原文传递
大鼠脑桥背侧被盖区含L-ENK和SP的神经元
14
作者 沈丽 王历辛 +1 位作者 杨磊 许鹿希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7-191,270,共6页
本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以免疫细胞化学法、计算机图象分析法研究了大鼠脑桥背侧被盖区含亮氨酸脑啡肽(L-ENK)和P物质(SP)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含L-ENK的神经元分布于Gudden背侧被盖核的背部和腹部(DDT、VDT),以及外背侧被盖核(LDT... 本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以免疫细胞化学法、计算机图象分析法研究了大鼠脑桥背侧被盖区含亮氨酸脑啡肽(L-ENK)和P物质(SP)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含L-ENK的神经元分布于Gudden背侧被盖核的背部和腹部(DDT、VDT),以及外背侧被盖核(LDT)。DDT内含L-ENK的细胞多而密集,周围有深染的神经纤维。胞体形态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随机测量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等效径为12.18μm。VDT和LDT内含L-ENK细胞少,染色较浅。VDT的胞体为圆形和卵圆形,平均等效径为12.24μm。LDT的胞体为多边形,平均等效径为15.67μm。含SP的神经元仅见于LDT,细胞数量较多,胞体较大,呈多边形,平均等效径是20.39μm。本研究的结果显示:DDT,VDT和LDT各核内含L-ENK神经元的分布密度,细胞形态和大小均有所不同。DDT较密集,LDT细胞较大。LDT内含SP和L-ENK神经元多数可归为两类,含SP的胞体较大含L—ENK的胞体较小。DDT,VDT和LDT不同形态的含肽细胞可能与它们不同的中枢联系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dden背侧被盖核 外背侧被盖核 亮氨酸脑啡肽(L-ENK) P物质(SP) 大鼠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脚桥核对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15
作者 郭佳 林宇涵 +1 位作者 李垚 焦金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4-77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低频电刺激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脚桥核(PPN)对苍白球内侧部(GPi)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探讨低频电刺激PPN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D组各15只。大鼠脑右侧黑质致密部注入6-羟基多巴胺建立PD模型;采... 目的通过观察低频电刺激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脚桥核(PPN)对苍白球内侧部(GPi)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探讨低频电刺激PPN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D组各15只。大鼠脑右侧黑质致密部注入6-羟基多巴胺建立PD模型;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利用7管玻璃微电极记录观察低频电刺激、微电泳谷氨酸(Glu)及其受体阻断剂MK-801、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对大鼠GPi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低频电刺激PPN,对照组及PD组大鼠GPi神经元反应均以抑制为主,且平均放电频率均较刺激前降低(P<0.01);微电泳Glu和BIC对神经元有兴奋作用,而微电泳MK-801和GABA对神经元有抑制作用。在微电泳BIC的兴奋作用的基础上低频电刺激PPN使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降低,而在微电泳MK-801抑制作用的基础上低频刺激PPN使神经元放电频率进一步降低。结论低频电刺激PPN可抑制GPi神经元活动,可能是通过调节投射到GPi神经元的Glu和GABA神经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电刺激 脑桥脚被盖核 苍白球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脑桥核 微电泳
下载PDF
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的影响
16
作者 王雪楠 耿希文 +3 位作者 向冬生 韩红玉 姚晓萌 王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13只大鼠内侧前脑束位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作为模型组,另9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分别记...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13只大鼠内侧前脑束位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作为模型组,另9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分别记录分析正常组9只和模型组7只脚桥核神经元信号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同时利用尼氏染色法观察6只帕金森病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脚桥核神经元类型Ⅰ和神经元类型Ⅱ放电频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12.09±1.62)Hz vs(7.35±0.98)Hz,P<0.05;(4.09±0.34)Hz vs(2.87±0.26)Hz,P<0.01],放电变得不规则;脚桥核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损伤侧脚桥核大型神经元、中型神经元、小型神经元较正常侧分别减少了20.3%,19.4%和20.9%(P<0.05)。结论 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了脚桥核内神经元电生理特征和形态学特征的广泛变性及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多巴胺类 黑质 脑桥脚被盖核 帕金森病 神经元
下载PDF
中脑中央灰质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佐泉 《解剖学杂志》 CAS 1983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中脑中央灰质(midbrain Central Gray,mCG)又称为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是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的结构。它与Tsai氏腹侧被盖区、脚间核、Gudden氏被盖核及Bechterew氏被盖上中央核一起构成Nauta“边缘中脑区”(1)。长期以来,该结构一直为人... 中脑中央灰质(midbrain Central Gray,mCG)又称为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是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的结构。它与Tsai氏腹侧被盖区、脚间核、Gudden氏被盖核及Bechterew氏被盖上中央核一起构成Nauta“边缘中脑区”(1)。长期以来,该结构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60年代末发现其可能参与动物镇痛作用以来,尤为人们所注目,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关其结构的文献十分浩繁,现就其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被盖核 内侧部 DLF 下丘脑腹内侧核 中央核 动眼神经核 乳头体 中脑被盖 纤维连接 丘脑板内核 中央灰质 腹侧部 外侧部 亚核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昆明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
18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昆明医学院学报 关键词索引 边缘性前置胎盘 冰水试验 颈静脉孔骨桥 病理妊娠 单光子吸收 被盖核 动力学法 纯音测听
下载PDF
颅脑外伤导致的非典型性八个半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桂鸥 郭长梅 +2 位作者 胡丹 王雨生 游思维 《中华眼底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9-540,共2页
患者女,18岁。2010年9月因头枕部外伤致意识丧失人院。醒后发现左眼内斜、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伴口角右偏。眼眶CT检查未见异常;头颅MRI检查显示小脑蚓部出血致双侧小脑半球、第四脑室及背侧脑桥受压变形(图1)。
关键词 颅脑损伤/并发症 脑桥脚被盖核/损伤 面神经麻痹i病因学 眼球运动障碍/病因学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the sacral region on EEG and urinary bladder activity in rats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慧 Yoshi masa Koyama Yukihiko Kayama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9年第1期35-40,62,共7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the sacral segment on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urinary bladder an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holinergic neurons in th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the sacral segment on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urinary bladder an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holinergic neurons in the laterodorsal tegmental (LDT) nucleus of the brainstem in acupuncture-induced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changes. Methods A total of 109 SD rats were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Under anesthesia (urethane), a pair of stainless steel electrodes was separately implanted into the frontal and parietal bony sutures to record EEG. Glass microelectrodes were used to record extracellular discharges of single neuron of the LDT nucleus in the brainstem. Urinary bladder pressure was recorded through a catheter inserted in the bladder and the contraction was induced by infusion of normal saline. A filiform acupuncture needle was inserted into the sacral segment Ecorresponding to Zhongliao (中髎BL 33)] and rotated manually for 1 min. Results In 27 rats whose bladder was full of normal saline,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the sacral region suppressed the contraction activity of the bladder, the fast EEG with lower amplitude and higher frequency tuned into slow EEG with higher amplitude and lower frequency in 6 cases (22.2%). The inhibitory effect occurred from 45 s to 12 min after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In 82 rats whose bladder was empty,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caused the fast EEG to turn into slow EEG in 71 cases (86.6%). Simultaneously, LDT cholinergic neurons reduced their firing rates from (2.9±1.5) Hz to (1.2±0.6) Hz (n = 12, P〈0.05), and the reduction of LDT neuronal discharge was earlier in time than the change of EEG. Conclusion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the sacral region can lower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suppress bladder activity, whic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ts result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LDT cholinergic neu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Sacral part ELECTROENCEPHALOGRAM Urinary bladder contraction Laterodorsal tegmental nucleus Cholinergic neuronal dischar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