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被采访对象心理探析及对策 |
李铁男
|
《记者摇篮》
|
2007 |
2
|
|
2
|
真诚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
尚桂华
|
《中国地市报人》
|
2017 |
0 |
|
3
|
学会尊重——浅谈如何面对被采访对象 |
刘洪涛
|
《中国广播》
|
2006 |
0 |
|
4
|
浅析如何抓住被采访对象的本质 |
程建华
|
《新闻传播》
|
2013 |
0 |
|
5
|
要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 |
齐金喜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面对面的较量——如何面对法制类节目特定采访对象 |
吴畏
|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7
|
与采访对象交流的基本要求 |
于庚南
|
《记者摇篮》
|
2012 |
0 |
|
8
|
采访对象是记者的上帝 |
陈中华
|
《青年记者》
|
2010 |
0 |
|
9
|
非语言符号对新闻采访的影响 |
张冠文
邹立森
|
《青年记者》
|
2002 |
5
|
|
10
|
体验式采访容易被忽视的原则和应该坚持的底线 |
毛浓华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1
|
新闻采访中非语言符号的应用 |
潘攀
张红玲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2
|
隐性采访“双刃剑”的使用 |
杨万里
|
《中国地市报人》
|
2012 |
1
|
|
13
|
论隐性采访权的限制 |
钱怀瑜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4
|
采访中记者印象整饰的常用策略——以央视记者柴静为例 |
武海波
|
《记者摇篮》
|
2014 |
0 |
|
15
|
关于新闻敏感度与采访细节的思考——采访韦寿增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 |
陈国章
|
《南方国土资源》
|
2011 |
0 |
|
16
|
隐性采访的双重制衡——法律限制和伦理原则 |
刘晓阳
|
《今传媒》
|
2005 |
7
|
|
17
|
心理分析在采访中的运用 |
张涛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8
|
隐性采访中的权利冲突与平衡 |
梁云
艾涛
熊昌明
|
《新闻前哨》
|
2008 |
2
|
|
19
|
如何在人物采访中实现互动 |
符刚
|
《记者摇篮》
|
2009 |
2
|
|
20
|
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和道德原则 |
宋洁冰
|
《青年记者》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