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处分”到“意向”:诈骗与盗窃界分的网络支付视野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远 陈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85-96,147,148,共14页
“被骗人参与”是诈骗罪区别于盗窃罪的核心特征,传统诈骗罪教义中的“处分行为”是围绕如何界定“被骗人参与”而形成的理论范畴。网络支付时代下侵财犯罪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犯罪行为多样性等突出特点,使得传统诈骗罪教义面临以偏概... “被骗人参与”是诈骗罪区别于盗窃罪的核心特征,传统诈骗罪教义中的“处分行为”是围绕如何界定“被骗人参与”而形成的理论范畴。网络支付时代下侵财犯罪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犯罪行为多样性等突出特点,使得传统诈骗罪教义面临以偏概全、结论不周延、逻辑不贯通等困境,对“被骗人参与”要件进行适应性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理论界对“被骗人参与”的适应性重新界定,主要在两种路向上展开:一是在坚持“处分意思必要说”的名义下,对“处分意思”进行新解释,从而实现对于“被骗人参与”的新界定;二是在“处分意思不要说”的名义下,尝试用新的“被骗人参与”界定代替传统理论中的“处分意思”。摆脱“处分行为”这一传统教义的不当束缚,将诈骗罪中的“被骗人参与”界定为“决定性意向参与”,可以周延地解决包括网络支付情境在内的盗窃与诈骗界分难题,是值得提倡的理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 诈骗 网络支付 被骗人参与 决定性意向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