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悬袭警达摩克利斯之剑——袭警犯罪的预防与抗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蔡永彤 王瑞山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8-71,87,共5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暴力袭警或者以其他方式方法妨碍公安机关执行职务的案件越来越多。日益猖獗的袭警犯罪活动,对警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袭警犯罪有几种形态、类型、特...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暴力袭警或者以其他方式方法妨碍公安机关执行职务的案件越来越多。日益猖獗的袭警犯罪活动,对警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袭警犯罪有几种形态、类型、特征,与一般犯罪不同。袭警犯罪发生的原因有犯罪人、犯罪被害人和社会环境因素。应提出合理的对策,从多方面预防和抗制袭警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犯罪 袭警犯罪预防 袭警犯罪抗制
下载PDF
暴力袭警犯罪实证调查与规范治理——以2015-2020年974份裁判文书为主要分析样本 被引量:9
2
作者 蔡艺生 程明东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9-100,共12页
暴力袭警从重处罚条款已施行5年,新“袭警罪”也即将施行。在改革方向既定的情况下,应全面调查原有暴力袭警犯罪现实状况、评估犯罪治理效果,以求为新“袭警罪”的准确适用提供参考。实证调查发现,暴力袭警犯罪总量逐年上升;绝大部分适... 暴力袭警从重处罚条款已施行5年,新“袭警罪”也即将施行。在改革方向既定的情况下,应全面调查原有暴力袭警犯罪现实状况、评估犯罪治理效果,以求为新“袭警罪”的准确适用提供参考。实证调查发现,暴力袭警犯罪总量逐年上升;绝大部分适用简易程序或速裁程序;量刑普遍较轻;被告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被告人职业分布差别大;被告人绝大多数具有认罪、坦白或赔偿谅解等从宽情节;往往针对民警本人,多导致轻微伤,财物损失较少;持械袭警与驾驶机动车袭警占比不高,但后果严重;常见区域分布明显;警察执法不规范是常见辩护意见,但极少获得法院支持;对轻微袭警行为是否构成刑法意义上的暴力,存在较大争议;仅出于反抗或逃避执法目的而袭警的,一般仍认定为暴力袭警罪;醉酒一般不影响犯罪构成。暴力袭警犯罪治理的难题在于法律争议影响适用效果,“从快从轻”弱化立法原意,法治意识薄弱浪费治理资源。因此,需要细化暴力袭警犯罪的刑罚等级,厘清暴力袭警犯罪的司法裁判规则,完善暴力袭警犯罪的处置机制,构造暴力袭警犯罪的源头防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袭警犯罪 妨害公务罪 裁判文书 实证调查 规范治理
下载PDF
袭警犯罪预防和抗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永彤 王瑞山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7-22,共6页
袭警犯罪活动对警察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消极影响。袭警犯罪有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犯罪人法制观念淡薄,以过激行为抗拒警察执法;警察防范意识、防范技能较差,警务活动不规范,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警察受害机会... 袭警犯罪活动对警察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消极影响。袭警犯罪有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犯罪人法制观念淡薄,以过激行为抗拒警察执法;警察防范意识、防范技能较差,警务活动不规范,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警察受害机会增多。预防袭警犯罪首先要提高警察的防范素质,其次通过建立社区警务密切警民关系以加强社会防范,同时严厉打击袭警犯罪,加强立法以完善警察执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犯罪 犯罪预防 犯罪抗制
下载PDF
袭警犯罪的预防与抗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瑞山 孙海峰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年第5期10-12,共3页
我国袭警犯罪活动的日益猖獗,严重破坏了社会法律秩序,威胁着警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对社会 治安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结合我国袭警犯罪的种种形态及其特征,提出治本性的预防对策和治标性的抗制措施,一方 面实现对袭警犯罪的一... 我国袭警犯罪活动的日益猖獗,严重破坏了社会法律秩序,威胁着警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对社会 治安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结合我国袭警犯罪的种种形态及其特征,提出治本性的预防对策和治标性的抗制措施,一方 面实现对袭警犯罪的一般预防,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制压犯罪于已然,以实现对袭警犯罪的特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袭警犯罪 犯罪预防 犯罪控制 犯罪特点 警民关系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下载PDF
袭警犯罪中警察防卫措施的现状与对策
5
作者 李宁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6期30-30,32,共2页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加上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各种不稳定因素更加活跃,而作为执法者的警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袭警犯罪已经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事件,进一步加强警察的防卫措施十分重要,本文就袭警犯罪中防卫措施的现...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加上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各种不稳定因素更加活跃,而作为执法者的警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袭警犯罪已经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事件,进一步加强警察的防卫措施十分重要,本文就袭警犯罪中防卫措施的现状与对策谈一些粗略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犯罪 防卫措施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袭警犯罪刑事立法比较分析
6
作者 仝其宪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2-47,共6页
通过对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关袭警犯罪刑事立法在行为样态、行为对象、主观罪过以及刑罚处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域外一些国家的立法经验,在反思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完善建议,即应以单独条文... 通过对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关袭警犯罪刑事立法在行为样态、行为对象、主观罪过以及刑罚处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域外一些国家的立法经验,在反思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完善建议,即应以单独条文更加明确方式规定袭警罪,体现对人民警察的特殊保护;应适度拓宽袭警罪的保护对象,扩展袭警罪的打击半径;应进一步拓展袭警罪的行为方式,扩容袭警罪的打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犯罪 立法模式 罪刑结构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论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27
7
作者 胡彬 《犯罪研究》 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袭警犯罪 刑事立法 妨害公务罪 犯罪类型 犯罪行为 诉讼制度
下载PDF
袭警犯罪现状与防控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海峥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6-39,共4页
袭警犯罪是一直存在的多发性犯罪,2021年3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袭警罪,使袭警犯罪的治理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以249份袭警犯罪的一审判决书为样本,通过呈现的数据分析总结出现阶段袭警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并从犯罪人角度、警察执法角度和社... 袭警犯罪是一直存在的多发性犯罪,2021年3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袭警罪,使袭警犯罪的治理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以249份袭警犯罪的一审判决书为样本,通过呈现的数据分析总结出现阶段袭警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并从犯罪人角度、警察执法角度和社会角度对犯罪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犯罪 袭警 裁判文书 现状 防控
下载PDF
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暴力袭警犯罪
9
作者 金红 《上海人大月刊》 2007年第11期34-35,共2页
为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和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本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暴力袭警犯罪,今年1月至8月底,共向法院提起公诉暴力袭警案件241件320人,涉及罪名主要有妨害公务、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检察机关得到的信息。
关键词 检察机关 袭警犯罪 暴力 执法权益 公安民警 执法权威 公安机关 袭警案件
下载PDF
袭警违法犯罪行为行刑衔接探析
10
作者 何超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任务。由于执法环境日趋复杂,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实践中,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存在行为认定不清、行刑衔接不畅等困境。为厘清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行刑衔接问题... 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任务。由于执法环境日趋复杂,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实践中,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存在行为认定不清、行刑衔接不畅等困境。为厘清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行刑衔接问题,正确处理袭警案件,保障法律尊严和人民警察执法权威,应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行刑衔接程序、开展部门间合作、实施双向执法监督,以彰显警察职业荣誉感,减少警民冲突,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违法犯罪行为 人民警察 行刑衔接 执法权威
下载PDF
我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暴力袭警犯罪
11
作者 施坚轩 《上海支部生活》 2007年第10期30-30,共1页
市检察院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今年1月至8月底,本市检察机关共向法院提起公诉暴力袭警案件241件,共计320人。涉及的罪名主要有妨害公务、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等。
关键词 检察机关 袭警犯罪 暴力 新闻发布会 袭警案件 提起公诉 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
原文传递
开展公安警务实战技能教学 遏制袭警案件发生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伟昂 钟兴龙 《公安教育》 2008年第4期33-34,共2页
近年来,袭警犯罪日益猖獗,在执行公务中,人民警察屡屡遭到执法对象暴力抗拒。暴力袭警抗法案的频频发生,给我们的执法机关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设法解决,不仅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公民失去安全感,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 近年来,袭警犯罪日益猖獗,在执行公务中,人民警察屡屡遭到执法对象暴力抗拒。暴力袭警抗法案的频频发生,给我们的执法机关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设法解决,不仅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公民失去安全感,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执法人员的士气,减损执法的效果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警察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执法活动的同时,如何防范歹徒的袭击、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已经成为我们公安民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剖析这些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公安警务实战技能教学遏制袭警案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案件 公安民警 技能教学 警务实战 执法机关 人民警察 袭警犯罪 执行公务
下载PDF
袭警罪入刑的正当性考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国良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4-70,共7页
袭警犯罪是以警察群体为侵害对象的一类犯罪,这类犯罪直接侵害的是警察职务活动的法治秩序以及警察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严重地冲击统治秩序和法律权威,阻碍警察正常的职务活动,使警察执法缺乏安全感。袭警犯罪是一种恶行,惩治恶行是国家... 袭警犯罪是以警察群体为侵害对象的一类犯罪,这类犯罪直接侵害的是警察职务活动的法治秩序以及警察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严重地冲击统治秩序和法律权威,阻碍警察正常的职务活动,使警察执法缺乏安全感。袭警犯罪是一种恶行,惩治恶行是国家应负的责任。从刑事立法制度层面规制"袭警罪"是惩治和预防袭警犯罪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犯罪 刑法规制 法治秩序 执法安全 立法保障
下载PDF
基于“破窗理论”对暴力袭警频发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虹萍 周优育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破窗理论"给了分析暴力袭警频发的新视角。袭警行为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其学习途径一是以前发生的袭警行为,二是大众媒体关于暴力行为的传播。暗示和负强化也会促使暴力袭警行为的频发。为此,根据"破窗理论"预防和... "破窗理论"给了分析暴力袭警频发的新视角。袭警行为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其学习途径一是以前发生的袭警行为,二是大众媒体关于暴力行为的传播。暗示和负强化也会促使暴力袭警行为的频发。为此,根据"破窗理论"预防和惩处袭警犯罪的有效策略应是"袭警犯罪容忍"机制。在实行该机制时,也要处理好与"人性化执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窗理论 袭警 袭警犯罪零容忍
下载PDF
论袭警案件的原因与对策
15
作者 高良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社会矛盾凸显,各种不稳定因素更加活跃。袭警犯罪,尤其是暴力袭警犯罪屡见不鲜,全国每年警察的伤亡情况更是触目惊心。有效减少暴力袭警案件,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已...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社会矛盾凸显,各种不稳定因素更加活跃。袭警犯罪,尤其是暴力袭警犯罪屡见不鲜,全国每年警察的伤亡情况更是触目惊心。有效减少暴力袭警案件,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当前公安机关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犯罪 袭警案件 暴力袭警案件
下载PDF
论警察执法权益的刑法保护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敏 李菲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面临日益增多的暴力袭警事件,必须加强刑事立法,使警察的执法权益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在刑法总则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内容中增设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在刑法分则中增设有关袭警犯罪的内容,以加强对警察执法权益的刑法保护。
关键词 警察执法权益 刑法保护 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 袭警犯罪
下载PDF
办理袭警案件的司法理念和法律适用
17
作者 滕伟 司明灯 汪雷 《人民司法》 2024年第17期18-24,共7页
一、袭警犯罪概述。(一)袭警犯罪的立法沿革,警察承担着执行国家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所以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重视对警察履职行为的维护和保障。袭警指的是... 一、袭警犯罪概述。(一)袭警犯罪的立法沿革,警察承担着执行国家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所以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重视对警察履职行为的维护和保障。袭警指的是暴力袭击警察的行为,此种行为不仅危害警察身心健康,而且破坏社会管理秩序、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袭警犯罪的依法惩治就是维护警察执法职权进而维护法律权威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秩序 法律权威 袭警犯罪 暴力袭击 立法沿革 违法犯罪 司法理念 履职行为
原文传递
辱骂袭警的原因分析与控制预防——以《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为视角
18
作者 刘禹田 《时代人物》 2021年第5期299-300,共2页
随着2019年《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颁布,明确将辱骂、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纳入袭警犯罪范围。首先,辱骂袭警犯罪的原因分别包括一般紧张理论带来的犯罪;犯罪心理学中的比较与选择;社会秩序结构理论中警察权威的降低... 随着2019年《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颁布,明确将辱骂、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纳入袭警犯罪范围。首先,辱骂袭警犯罪的原因分别包括一般紧张理论带来的犯罪;犯罪心理学中的比较与选择;社会秩序结构理论中警察权威的降低;行为人自身原因等。其次,关于控制预防措施,承接一般紧张理论对限制犯罪和促进犯罪的因素进行分析,借鉴德国与法国在妨害公务罪中确定的量刑等级标准,笔者对我国立法改进提出建议,结合其他辅助方式为我国立法已经明确辱骂行为属于袭警犯罪提供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辱骂 威胁 袭警犯罪
下载PDF
“袭警罪”的由来与适用
19
作者 李梦娇 《法庭内外》 2021年第4期18-21,共4页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涉袭警犯罪作了第二次修改,单独规定了暴力袭击警察犯罪行为的刑罚。2021年2月26日,最高...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涉袭警犯罪作了第二次修改,单独规定了暴力袭击警察犯罪行为的刑罚。202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确定了一批新罪名,自3月1日起施行,其中包括明确刑法第277条第5款为袭警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 刑法修正案 确定罪名 暴力袭击 袭警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新罪名 警察犯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