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区因子更重要时一般最小低阶混杂裂区设计
1
作者 孙涛 赵胜利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5-34,共10页
考虑当整区因子比子区因子更重要时一般水平的裂区设计,提出了这种情况下的一般最小低阶混杂准则.用有限投影几何作为工具,建立了裂区设计与其补设计字长型之间的关系.这对构造该准则下的最优设计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 裂区设计 一般最小低阶混杂 补集
下载PDF
裂-裂区设计及其方差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柏建岭 荀鹏程 +2 位作者 赵杨 于浩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介绍裂-裂区设计及其方差分析。方法结合实例介绍裂-裂区设计中实验单位、实验因素级别的正确识别和合理安排,以便正确选择方差分析模型。结果只有正确识别裂-裂区设计中实验单位、实验因素的级别,才能获得正确的方差分析模型以及... 目的介绍裂-裂区设计及其方差分析。方法结合实例介绍裂-裂区设计中实验单位、实验因素级别的正确识别和合理安排,以便正确选择方差分析模型。结果只有正确识别裂-裂区设计中实验单位、实验因素的级别,才能获得正确的方差分析模型以及相应的分析结果。结论裂区及裂-裂区设计是采用区组化控制技术进行的多因素研究设计,是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等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区设计 裂-裂区设计 方差分析 区组化
下载PDF
合肥水样卤代烃分析的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国琴 何志侠 +3 位作者 许媛媛 李珂 王世亮 储成顶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103,共7页
调查测试水样的卤代烃含量,分析其与水源种类、处理方式有关的因素,讨论怎样以最简单的方式减少水中卤代烃的量.通过组织调查测试活动,针对生水放置和加热处理因素设计两因素裂区试验.GC测试前水样的顶空处理设计经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 调查测试水样的卤代烃含量,分析其与水源种类、处理方式有关的因素,讨论怎样以最简单的方式减少水中卤代烃的量.通过组织调查测试活动,针对生水放置和加热处理因素设计两因素裂区试验.GC测试前水样的顶空处理设计经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优选.正交试验优选出水样顶空处理方法为:顶空瓶中气液比1.5,保温温度60℃,保温时间60 min,辅以震荡促顶空平衡.裂区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加热处理各组间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提示合理的煮沸方式,能使卤代烃的含量降到较低水平.结果表明,生水适当敞口放置、开水煮沸等措施是简单有效的减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分析 两因素裂区设计 正交试验 卤代烃 水样
下载PDF
二水平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桢 马彦辉 赵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9,共3页
本文通过对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特性和现有的评价准则进行分析和研究,将Wu和Hama-da针对部分因子设计提出的最大二次效应估计能力扩展应用于部分因子裂区设计中,并通过实例对最小低阶混杂和最大二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准则的结合进行验证,... 本文通过对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特性和现有的评价准则进行分析和研究,将Wu和Hama-da针对部分因子设计提出的最大二次效应估计能力扩展应用于部分因子裂区设计中,并通过实例对最小低阶混杂和最大二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准则的结合进行验证,从而为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评价和选择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设计 部分因子裂区设计 最小低阶混杂 最大二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 完全随机化
下载PDF
裂区设计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林德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55-70,共16页
首次提出裂区设计的多元分析法,并结合木薯栽培试验实例,论述总平方和与乘积和矩阵的分解,各种Wilks的A统计量的构成及其显著性测验法。最后,给出了笔者编制的SAS统计分析程序。
关键词 裂区设计 多元分析 区间估计
下载PDF
裂区设计二因素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明道绪 黄玉碧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裂区设计二因素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包括建 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显著性检验。此法开辟了分析裂 区试验结果的新途径,能从试验结果中提取新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了试验结果 的...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裂区设计二因素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包括建 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显著性检验。此法开辟了分析裂 区试验结果的新途径,能从试验结果中提取新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了试验结果 的利用率,最后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原理 裂区设计 二次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裂区设计的大气能见度拟合及预测模型
7
作者 冯婷 杜锋 +1 位作者 刘永红 蔡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36-341,共6页
通过收集分析广州能见度及影响因子数据的特征,使用R-project统计软件作为建模工具,采用多层裂区实验构建模型基本框架,选择影响显著的因子进行变量变形处理,对年、月、日、小时的数据特征进行层层分割设计,并在对应层次引入代表时间含... 通过收集分析广州能见度及影响因子数据的特征,使用R-project统计软件作为建模工具,采用多层裂区实验构建模型基本框架,选择影响显著的因子进行变量变形处理,对年、月、日、小时的数据特征进行层层分割设计,并在对应层次引入代表时间含义的虚拟变量以提高模型的表征水平,加入二次项、交叉项等提高模型的精度,得到拟合度高、适用性强的能见度拟合及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能见度 拟合模型 预测模型 裂区设计 虚拟变量
下载PDF
纵向资料的裂区设计方差分析法及其在吸毒者生命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8
作者 万崇华 方积乾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30,共5页
本文针对生命质量测评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单变量和多变量两种情况介绍用裂区设计方差分析思想处理纵向生命质量资料的方法,对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生命质量 裂区设计 方差分析 吸毒 纵向资料
下载PDF
再裂区设计三因素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
9
作者 明道绪 黄玉碧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44-352,共9页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再裂区设计三因素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包括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显著性检验。此法开辟了分析再裂区试验结果的新途径,能从试验结果中提取新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了试验结果的...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再裂区设计三因素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法,包括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和显著性检验。此法开辟了分析再裂区试验结果的新途径,能从试验结果中提取新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最小二乘原理 裂区设计 二次回归分析
下载PDF
裂区设计连续调查的条件影响及重抽样核实调整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宝慧 孙山泽 《数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条件的影响是有匹配样本的连续调查特有的计量误差来源.本文在变异计量误差模型之下,研究了未调整时条件影响对两期裂区设计连续调查中采用的组合差估计量的统计影响,同时提出了重抽样核实调整方法,得到了调整后的无偏估计量,计算了调... 条件的影响是有匹配样本的连续调查特有的计量误差来源.本文在变异计量误差模型之下,研究了未调整时条件影响对两期裂区设计连续调查中采用的组合差估计量的统计影响,同时提出了重抽样核实调整方法,得到了调整后的无偏估计量,计算了调整后估计量的方差.讨论了调整后估计量准确度比未调整估计量准确度高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样调整 组合差估计量 样本均值 方差 裂区设计 连续调查 条件影响 重抽样
下载PDF
裂区设计连续调查的条件影响及重抽样核实调整
11
作者 杨宝慧 孙山泽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条件的影响是有匹配样本的连续调查特有的计量误差来源.本文在变异计量误差模型之下,研究了未调整时条件影响对两期裂区设计连续调查中采用的组合差估计量的统计影响,同时提出了重抽样核实调整方法,得到了调整后的无偏估计量,计算了调... 条件的影响是有匹配样本的连续调查特有的计量误差来源.本文在变异计量误差模型之下,研究了未调整时条件影响对两期裂区设计连续调查中采用的组合差估计量的统计影响,同时提出了重抽样核实调整方法,得到了调整后的无偏估计量,计算了调整后估计量的方差.讨论了调整后估计量准确度比未调整估计量准确度高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调查 裂区设计 条件影响 组合差估计量 重抽样 变异计量误差模型
下载PDF
试验设计类型之可以考察部分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设计:裂区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效嘉 胡良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即裂区设计。从农业、工业、医学试验研究的实际出发,呈现了三个多因素试验的实例。进而总结出裂区设计具有的两个突出特点,即"一个完整试验被整批重复"和"试验因素施加于受试对象...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即裂区设计。从农业、工业、医学试验研究的实际出发,呈现了三个多因素试验的实例。进而总结出裂区设计具有的两个突出特点,即"一个完整试验被整批重复"和"试验因素施加于受试对象时存在先后顺序之分"。准确辨识一个多因素试验研究定量资料是否来自裂区设计,其意义在于是否需要选择裂区设计定量资料方差模型处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区设计 试验因素 区组因素 交互作用
下载PDF
裂区设计下分析影响欧洲菊苣产量的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万鹏 赫春杰 +5 位作者 高钰 梁雪 徐振飞 朱正生 刘雨田 张金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3-706,共4页
在裂区设计下,分析影响欧洲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Europ)产量的7个因素,结果表明:播种季节对株高、产量有显著性影响;播种方式对株高、茎粗、密度、盖度、产量5个指标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欧洲菊苣产量最佳组... 在裂区设计下,分析影响欧洲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Europ)产量的7个因素,结果表明:播种季节对株高、产量有显著性影响;播种方式对株高、茎粗、密度、盖度、产量5个指标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欧洲菊苣产量最佳组合为撒播、密度在50-59株·m-2、盖度为94%-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菊苣 裂区设计 产量
下载PDF
裂区设计下分析影响冬牧70-黑麦草产量的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万鹏 李飞 《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第6期7-9,14,共4页
在裂区试验设计下,对影响冬牧70黑麦草产量的9个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幼苗活力、密度和播种方式4个因素决定其产量,具体为春播产量高于秋播、撒播方式高于穴播和条播,密度在80%以上,幼苗活力达到9.0以上时产量最高。进一... 在裂区试验设计下,对影响冬牧70黑麦草产量的9个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幼苗活力、密度和播种方式4个因素决定其产量,具体为春播产量高于秋播、撒播方式高于穴播和条播,密度在80%以上,幼苗活力达到9.0以上时产量最高。进一步通过因子降维分析、成分总值求和得知,影响产量有3个主成分4个因素,4个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大小排序为:播期>幼苗活力>密度>播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牧70黑麦草 裂区设计 产量
下载PDF
裂裂区设计在肥料试验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自旺 陈发宏 +1 位作者 徐宏斌 陈式谷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00-104,共5页
裂裂区设计(亦称再裂区设计)是裂区原理的扩展,把副区分成副副区,并指定为第三个处理因子,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设计可以更精确地鉴定副副区的因子效应和包括这个因子在内的交互作用.一次试验可以同时鉴定出10种效应的平均数.
关键词 肥料试验 裂区设计 效应分解
下载PDF
最小低阶混杂稳健参数裂区设计
16
作者 姜昊升 赵胜利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5-764,共20页
稳健参数设计是一种为了减少产品或过程变异性的工程学方法.如果将稳健参数设计中的噪声因子和控制因子分别视为整区因子和子区因子,可以使用部分因子裂区设计.本文在稳健参数设计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筛选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新的准则,即... 稳健参数设计是一种为了减少产品或过程变异性的工程学方法.如果将稳健参数设计中的噪声因子和控制因子分别视为整区因子和子区因子,可以使用部分因子裂区设计.本文在稳健参数设计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筛选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新的准则,即子区型最小低阶混杂准则,并对子区型最小低阶混杂裂区设计的构造理论做出了研究.把具有8,16和32个水平组合的子区型最小低阶混杂裂区设计制成了表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低阶混杂设计 稳健参数设计 裂区设计
下载PDF
裂区设计在家禽饲养试验中的应用
17
作者 俞渭江 胡清林 《贵州农学院丛刊》 1993年第2期62-67,共6页
关键词 裂区设计 家禽 饲养试验
下载PDF
用参照设计刻画最小附加混杂部分因析裂区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艾明要 张润楚 《中国科学(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71,共20页
用参照设计刻画部分因析设计的特征对于构造近似饱和的因析设计是十分有效的,因为此时的参照设计很小.Mukerjee和方开泰利用投影几何理论将一个正规对称部分因析裂区(FFSP)设计的附加字长型用其补子集表示出来,然而其表示形式并不统一... 用参照设计刻画部分因析设计的特征对于构造近似饱和的因析设计是十分有效的,因为此时的参照设计很小.Mukerjee和方开泰利用投影几何理论将一个正规对称部分因析裂区(FFSP)设计的附加字长型用其补子集表示出来,然而其表示形式并不统一.基于因析设计理论和编码理论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联系一个正规对称或混合水平FFSP设计与其参照设计的附加字长型之间关系的一般而统一的组合等式,根据这些等式进一步建立了通过参照设计来识别最小附加混杂对称或混合水平FFSP设计的一般而统一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理论 参照设计 最小附加混杂 部分因析裂区设计 投影几何 字长型 裂区设计 混杂 最小 刻画
原文传递
运用裂区设计寻找塞来昔布凝胶最佳配方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静悦 朱九群 +2 位作者 艾佳晨 曾明辉 谭正怀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17-2121,共5页
目的:寻找塞来昔布(celecoxib,CLX)凝胶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三裂式裂区设计,主区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及卡波姆3种基质,副处理为透皮剂月桂氮芯卓酮(氮酮)的两种水平(1.0%和2.0%),亚副处理为透皮剂薄荷醇的两种水平(0.5%和1.0... 目的:寻找塞来昔布(celecoxib,CLX)凝胶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三裂式裂区设计,主区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及卡波姆3种基质,副处理为透皮剂月桂氮芯卓酮(氮酮)的两种水平(1.0%和2.0%),亚副处理为透皮剂薄荷醇的两种水平(0.5%和1.0%),重复3次实验。运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选用不同配方塞来昔布制剂作促渗性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和计算药物12 h累积释放量(Q)。结果:裂区分析发现区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各种基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透皮剂氮酮及薄荷醇均对CLX透过皮肤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氮酮、薄荷醇均与基质存在显著的协同交互作用;薄荷醇与氮酮之间,以及薄荷醇、基质和氮酮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协同交互作用。进一步的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发现在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基质的凝胶中,氮酮在促进CLX透过皮肤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薄荷醇则对CLX透过皮肤无明显作用,但氮酮与薄荷醇合用对CLX透过皮肤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海藻酸钠为基质的凝胶中,氮酮、薄荷醇均可显著促进CLX透过皮肤;两者合用,对CLX透过皮肤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以卡波姆为基质的凝胶中,氮酮以及薄荷醇均无显著促进CLX透过皮肤的作用;氮酮与薄荷醇合用也无显著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塞来昔布凝胶配方以6号(海藻酸钠+1.0%氮酮和0.5%薄荷醇)为最佳。同时也表明一种化学物质透过皮肤的量,既与其本身的性质有关,也与透皮剂的种类及性质有关,还与凝胶基质的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透皮吸收 月桂氮芯卓酮 薄荷醇 裂区设计 凝胶
原文传递
裂区设计探讨萘丁美酮凝胶的最佳配方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静悦 曾明辉 +2 位作者 范文娟 刘红 谭正怀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目的以川芎挥发油和氮酮为透皮吸收剂,寻找萘丁美酮凝胶的最佳配方。方法运用三裂式裂区设计,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卡波姆等基质作为主区,透皮吸收剂氮酮(1.0%、2.0%)为副处理,透皮吸收剂川芎挥发油(1.0%、3.0%)为亚副处理,重... 目的以川芎挥发油和氮酮为透皮吸收剂,寻找萘丁美酮凝胶的最佳配方。方法运用三裂式裂区设计,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卡波姆等基质作为主区,透皮吸收剂氮酮(1.0%、2.0%)为副处理,透皮吸收剂川芎挥发油(1.0%、3.0%)为亚副处理,重复3次试验。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奈丁美酮的透皮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透过液中萘丁美酮的浓度,并计算其12 h的累积透皮释放量。结果不同区组萘丁美酮透过皮肤的效果无差异,但不同基质间存在明显差异;氮酮、川芎挥发油、基质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交互作用。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卡波姆为基质时,川芎挥发油、氮酮都可明显促进萘丁美酮透过皮肤,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以海藻酸钠为基质时,氮酮、川芎挥发油并不促进萘丁美酮透过皮肤,二者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萘丁美酮凝胶配方以12号(卡波姆+2%氮酮+3%川芎挥发油)最佳,提示药物的透皮量不仅与药物性质有关,还与透皮吸收剂的性质及基质的种类和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丁美酮 透皮吸收 川芎挥发油 氮酮 裂区设计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海藻酸钠 卡波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