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裂纹悬臂梁的振动与疲劳耦合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文光 陈国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144,共5页
基于Paris方程和同步分析方法考虑振动与疲劳裂纹扩展耦合之影响,提出一种含裂纹梁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思路。振动分析过程中,利用线性弹簧等效裂纹段,复弹性模量引入阻尼损耗因子,得到考虑裂纹扩展、激励频率和阻尼等因素影响的动应力... 基于Paris方程和同步分析方法考虑振动与疲劳裂纹扩展耦合之影响,提出一种含裂纹梁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思路。振动分析过程中,利用线性弹簧等效裂纹段,复弹性模量引入阻尼损耗因子,得到考虑裂纹扩展、激励频率和阻尼等因素影响的动应力响应。结果表明:裂纹扩展、激励频率和阻尼等因素对疲劳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振动分析与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同步进行,可进一步提高疲劳寿命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疲劳 分段分析 裂纹扩展 裂纹悬臂梁
下载PDF
非对称夹持的裂纹悬臂梁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马辉 张文胜 +1 位作者 曾劲 武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42,共6页
以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带有单边裂纹和非对称夹持的悬臂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悬臂梁在偏移边界与裂纹耦合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揭示了系统振动与悬臂梁边界偏移量和单边裂纹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裂纹深度... 以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带有单边裂纹和非对称夹持的悬臂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悬臂梁在偏移边界与裂纹耦合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揭示了系统振动与悬臂梁边界偏移量和单边裂纹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裂纹深度、位置以及偏移边界的前提下,当裂纹位于下方时,随着边界偏移量的增加,振动响应中的二倍频幅值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由于偏移边界会改变梁的刚度,其振动响应结果类似于单边上裂纹,当偏移边界处于特定点时,其导致的类上裂纹效果和下裂纹在结构上达到对称,此时系统二倍频消失,且偏移边界离此特定点越远,系统的非线性越强;当裂纹位于上方时,随着边界偏移量的增加,振动响应中的二倍频幅值出现不断增大的趋势,这也是由于偏移边界导致的类上裂纹效果和上裂纹处于同侧增强了系统非线性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悬臂梁 非对称夹持 有限元 边界偏移量 振动响应
下载PDF
含多裂纹悬臂梁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佳文 赵彬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基于Bernoulli-Euler梁振动理论,以等效扭转弹簧模拟裂纹引起的局部软化效应,推导了双裂纹悬臂梁的解析特性方程,提出了识别裂纹参数的"特征方程曲线交点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讨论了裂纹位置与裂纹深度对梁的固有频率的影... 基于Bernoulli-Euler梁振动理论,以等效扭转弹簧模拟裂纹引起的局部软化效应,推导了双裂纹悬臂梁的解析特性方程,提出了识别裂纹参数的"特征方程曲线交点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讨论了裂纹位置与裂纹深度对梁的固有频率的影响﹒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双裂纹悬臂梁进行模态分析,将得到前3阶固有频率作为实测参数,代入双裂纹悬臂梁的特征方程,通过绘制特征方程曲线图,通过交点确定第2条裂纹参数,最后利用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悬臂梁 扭转弹簧 特征曲线交点法 损伤识别 固有频率
下载PDF
裂纹悬臂梁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殷庆龙 王庆元 +2 位作者 刘加明 李圣文 曹琳卿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102,共2页
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裂纹悬臂梁的精确辨识模型,对不同位置、不同长度的裂纹与固有频率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的存在使悬臂梁固有频率减小,且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加,固有频率不断减小。裂纹位置越靠近固支端... 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裂纹悬臂梁的精确辨识模型,对不同位置、不同长度的裂纹与固有频率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的存在使悬臂梁固有频率减小,且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加,固有频率不断减小。裂纹位置越靠近固支端,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就越大。裂纹悬臂梁固有频率的变化率随阶数增加而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阶数越小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频率 裂纹悬臂梁 固支端
下载PDF
局部裂纹悬臂梁结构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房霆宸 马剑威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A04期1749-1755,共7页
研究局部带裂纹悬臂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考虑带有2条贯通裂纹的悬臂梁结构,首先建立3种不同状态下带裂纹悬臂梁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仿真得到振动频率和三阶振型图。然后,将3种状态下的悬臂梁制成试验试件,并进行模态分析试验,将仿... 研究局部带裂纹悬臂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考虑带有2条贯通裂纹的悬臂梁结构,首先建立3种不同状态下带裂纹悬臂梁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仿真得到振动频率和三阶振型图。然后,将3种状态下的悬臂梁制成试验试件,并进行模态分析试验,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以及方法的准确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和数值仿真方法,通过对大量不同参数模型的计算分析不同裂纹深度和不同裂纹位置对缺陷悬臂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发现一定规律:带裂纹悬臂梁振动频率受裂纹的影响较大,阶数越高对频率的影响越大,然而对振型幅度的影响越小;随着裂纹的加深,对悬臂梁振动频率影响也越显著;裂纹距离对悬臂梁动力学特性也有一定影响,当距离悬臂端越近,悬臂梁第一阶和第二阶振动频率将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当裂纹远离悬臂端时,第三阶振动频率受到较大影响;对比三阶振动,裂纹对悬臂梁第一阶振动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当裂纹深度较小时,三阶振动频率随裂纹位置的变化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悬臂梁 动力学特性 试验 有限元分析 裂纹深度 裂纹位置
下载PDF
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金泉 陈垂福 +1 位作者 杨晓翔 钟舜聪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4-272,共9页
论文研究了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用无缺陷悬臂梁固有振型叠加一个多项式来近似拟合含单裂纹悬臂梁的振型,由动力学方法推导了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系统的固有频率方程的解析形式,系统频率随着质量块在梁上... 论文研究了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用无缺陷悬臂梁固有振型叠加一个多项式来近似拟合含单裂纹悬臂梁的振型,由动力学方法推导了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系统的固有频率方程的解析形式,系统频率随着质量块在梁上位置改变而改变,即可得到固有频率曲线,此频率曲线包含了缺陷信息,因此可对固有频率曲线进行平稳小波变换来识别梁上的缺陷.同时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上述固有频率理论推导进行验证,有限元结果与论文理论推导结果相一致.最后论文数值计算了质量块大小、缺陷深度、位置等因素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也探讨了平稳小波变换用于识别损伤,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推导的可靠性和损伤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质量块 横向单裂纹悬臂梁 固有频率曲线 损伤识别 平稳小波
原文传递
谱单元法的悬臂梁裂纹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谢祥 靳国永 宿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31-1536,共6页
针对梁在裂纹尖端附近存在奇异性的现象,将谱元法和断裂力学方法相结合,推导了谱元梁单元、裂纹单元的刚度方程.谱元法在求解结构的振动响应时,由于采用的是与频率相关的插值函数,因此理论上可以获得精确的频域解;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基... 针对梁在裂纹尖端附近存在奇异性的现象,将谱元法和断裂力学方法相结合,推导了谱元梁单元、裂纹单元的刚度方程.谱元法在求解结构的振动响应时,由于采用的是与频率相关的插值函数,因此理论上可以获得精确的频域解;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基于谱元法的裂纹悬臂梁模型,通过求解裂纹梁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并利用曲面拟合技术绘出固有频率的解曲面,从而可以很方便地诊断出裂纹参数.利用该检测方法对悬臂梁结构进行了裂纹识别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求解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不仅能准确地识别出悬臂梁的损伤位置,还能定性地识别裂纹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裂纹悬臂梁 固有频率 裂纹识别
下载PDF
基于应变模态差的悬臂梁结构裂纹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灵杰 韩晶 李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6,共6页
传统损伤识别方法大多仅限于结构件中单个裂纹的确定,且损伤识别指标无法准确反映早期局部损伤。为此,提出了一种以应变模态差为表征指标的结构表面多裂纹损伤识别方法。首先,依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建立了含有多裂纹悬臂梁结构传递矩... 传统损伤识别方法大多仅限于结构件中单个裂纹的确定,且损伤识别指标无法准确反映早期局部损伤。为此,提出了一种以应变模态差为表征指标的结构表面多裂纹损伤识别方法。首先,依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建立了含有多裂纹悬臂梁结构传递矩阵方程,得到含裂纹悬臂梁位移模态振型和应变模态振型;其次,计算损伤前后应变模态差并作为损伤识别指标进行识别。以悬臂梁为例,利用MATLAB分别对单损伤和多损伤等不同工况条件进行了模拟仿真,在此基础上,利用PVDF压电传感器进行了单裂纹和双裂纹悬臂梁损伤识别实验。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应变模态差可以对单裂纹与多裂纹损伤工况进行识别,且识别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应变模态差 裂纹悬臂梁 MATLAB
下载PDF
基于PVDF与应变模态差梁型结构裂纹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灵杰 韩晶 李栋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6期71-74,共4页
针对传统损伤识别方法精度不高,且大多仅限于对结构表面单个裂纹的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和归一化应变模态差梁型结构表面裂纹检测新方法。为验证所提出的方法,以铝合金悬臂梁为例,利用PVDF压电传感器阵列,采用... 针对传统损伤识别方法精度不高,且大多仅限于对结构表面单个裂纹的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和归一化应变模态差梁型结构表面裂纹检测新方法。为验证所提出的方法,以铝合金悬臂梁为例,利用PVDF压电传感器阵列,采用单点激励,多点响应的方法测量结构件表面应变模态,利用损伤前后归一化二阶应变模态差和三阶应变模态差来实现悬臂梁结构单裂纹与双裂纹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VDF传感器和归一化应变模态差可以实现对梁型结构单裂纹和双裂纹的损伤识别,且识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传感器 应变模态 裂纹悬臂梁 损伤检测
下载PDF
Non Linear Dynamic Crack Model Applied to State Observers Methodology for Fault Detection, Localization and Evaluation in a Cantilever Beam
10
作者 Edson Luiz Valverde Castilho Filho Gilberto P. de Melo Vinicius Fernande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2012年第6期384-392,共9页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he study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discretize cracks at continuous mechanical systems, applying all the available properties at computational algorithm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state obse...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he study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discretize cracks at continuous mechanical systems, applying all the available properties at computational algorithm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state observers to detect, localize and evaluate the crack conditions, seeking the model limitations through an experiment developed at the mechanical department of UNESP, llha Solteira, S^o Paulo-Brazil. Three different notch sizes were placed, one by one, at the top surface of a cantilever beam (to be considered as a crack at the mechanical system) and harmonic forces were applied at the tip of the beam with three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each notch size, to obtain experimental data to run the diagnosis algorithm. From the results it was possible to infer that the observ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increases with the raising of the crack size,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model, that gets more accurate with bigger crack sizes, however, whe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crack is considered at the model, the diagnosis of the crack presence tends to be more difficult. It was also possi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works properly for systems which excitation frequencies are higher than 20 Hz and different from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system, due to influence of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crack at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e observer CRACK cantilever beam.
下载PDF
Large scale domain switching around the tip of an impermeable stationary crack in ferroelectric ceramics driven by near-coercive electric field 被引量:3
11
作者 CUI YuanQing ZHONG Zhe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 singular term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driving domain switching around the crack tip of ferroelectric ceramics.When an applied electric field approaches or even exceeds the coercive one,h...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 singular term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driving domain switching around the crack tip of ferroelectric ceramics.When an applied electric field approaches or even exceeds the coercive one,however,non-singular terms are no longer negligible and the switching of a large or global scale takes place.To analyze the large scale switching,one has to get a full asymptotic solution to the electric fiel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rack tip.Take a double cantilever beam specimen as an example.The derivation of the full electric field is simplified as a mixed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an infinite strip containing a semi-infinite impermeable crack.Th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is solved by an analytic function and a conformal mapping to yield a full electric field solution in a closed form.Based on the full field solution,the large scale domain switching is examined.The switching zones predicted by the large and small scale switching models are illustrat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near the tip of a stationary cr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oelectric ceramics domain switching electric field analytic function impermeable crack STR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