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特低渗油藏窜流通道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磊 陈庆栋 +3 位作者 蒲春生 吴飞鹏 桑海波 赵青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2,8,共4页
裂缝性水窜水淹是裂缝性特低渗油藏高效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识别该类油藏的窜流通道可以预判及制定相关的对策技术。为此,通过对油藏的静态地质特征和动态开发特征的分析,10项静态地质指标和7项开发动态指标被选作评判因素,... 裂缝性水窜水淹是裂缝性特低渗油藏高效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识别该类油藏的窜流通道可以预判及制定相关的对策技术。为此,通过对油藏的静态地质特征和动态开发特征的分析,10项静态地质指标和7项开发动态指标被选作评判因素,以九标度法为算法,建立了识别和评判裂缝性特低渗油藏窜流通道的模型。以延长川口油田的两个井组为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评判了两个井组中的窜流通道,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相吻合,说明所建立的评判模型符合油田开发的实际过程,识别的结果能为油田稳油控水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窜流通道 九标度法 开发地质 注水
下载PDF
高温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裂缝动态渗吸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坤 韩大伟 +2 位作者 卢祥国 胡广斌 张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3期39-43,66,共6页
为深入探索高温低渗裂缝油藏表面活性剂裂缝动态渗吸采油机理,针对头台油田扶余油层高温低渗特点,以油藏工程,表面化学和热物理学为理论指导,以渗吸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驱替速度、基质润湿性和基质岩心饱和度等因素对动态渗吸效果... 为深入探索高温低渗裂缝油藏表面活性剂裂缝动态渗吸采油机理,针对头台油田扶余油层高温低渗特点,以油藏工程,表面化学和热物理学为理论指导,以渗吸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驱替速度、基质润湿性和基质岩心饱和度等因素对动态渗吸效果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渗吸采油时,应选择适宜注入速度,以充分利用毛管力"吸水排油作用"、黏性力"驱替作用"和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作用",进而获得较高渗吸采收率。在3种润湿性低渗裂缝岩心中,亲水岩心渗吸采收率最高,中性岩心次之,亲油岩心最低,表明增强岩心亲水性有利于改善油水交渗能力,提高渗吸采收率。随基质岩心含水饱和度增加,毛管力逐渐减小,基质岩石与裂缝之间的油水交渗能力减弱,渗吸采收率降低。由此可见,提前渗吸采油时机有利于发挥毛管力吸水排油作用,进而改善渗吸采油效果,提高渗吸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表面活 动态 头台油田
下载PDF
安塞油田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合理注水参数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斌虎 张洪军 罗静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0-435,共6页
以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为例,围绕开发中后期储层特征、水驱油机理的分析,结合矿场试验效果,提出了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周期性注水的开发模式,以提高采收率。并针对周期性注水适用条件、注水时机选择、合理配注量及注水周期等... 以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为例,围绕开发中后期储层特征、水驱油机理的分析,结合矿场试验效果,提出了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周期性注水的开发模式,以提高采收率。并针对周期性注水适用条件、注水时机选择、合理配注量及注水周期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为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中后期合理注水参数调整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周期注水 间注周期 注水时机 注水量 长6油层组
下载PDF
凝胶-泡沫复合驱替技术在低渗裂缝型油藏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成 何金波 +2 位作者 高卓林 康强强 张东斌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481-1484,共4页
对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常规型空气泡沫封堵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凝胶-泡沫复合化学封堵,是将凝胶的大孔道封堵性与泡沫的驱油性及小孔道的调驱性结合,发挥封堵与驱油的双重作用。实验结果证实,对比常规空气泡沫堵剂,封堵率提高了30.6%,驱油... 对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常规型空气泡沫封堵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凝胶-泡沫复合化学封堵,是将凝胶的大孔道封堵性与泡沫的驱油性及小孔道的调驱性结合,发挥封堵与驱油的双重作用。实验结果证实,对比常规空气泡沫堵剂,封堵率提高了30.6%,驱油效率提升了12.3%。矿场应用表明,驱替流体波及面积增大,地层能量得到有效补充,生产井含水下降7.82%,平均日增油1.55 t,增油率为56.4%。室内实验及矿场应用均验证了凝胶泡沫油水井协同效果技术对低渗裂缝型油藏的治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凝胶-泡沫复合驱 封堵率 驱油效率 协同技术
下载PDF
特低渗裂缝性油藏渗吸采油主控因素影响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华丽 金智荣 +1 位作者 包敏新 黄越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2期101-104,110,共5页
渗吸置换是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有效开采手段之一,明确目标油藏渗吸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是渗吸置换开采工艺设计的关键。借助岩心静态渗吸实验,系统评价了地层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油饱和度、表面活性剂、环境温度等因素对... 渗吸置换是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有效开采手段之一,明确目标油藏渗吸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是渗吸置换开采工艺设计的关键。借助岩心静态渗吸实验,系统评价了地层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油饱和度、表面活性剂、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岩心渗吸采油效果的影响敏感性。结果表明:中等的渗透率能达到最高的采出程度;注入流体矿化度低于岩心内原始束缚水矿化度时,会促进渗吸过程的进行;含油饱和度越大渗吸效果越好,存在渗吸置换失效的最低含油饱和度界限;表面活性剂可通过改变油水界面张力及岩石表面润湿性来显著提高渗吸效果;温度不是影响渗吸的主控因素,但可通过改变流体黏度、岩石孔隙体积、分子热运动等其他因素间接促进渗吸置换采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采收程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牛心坨低渗裂缝性油藏中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初德庆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针对牛心坨油层长期采用一套井网注水开发.平面和纵向矛盾突出、层间动用差异大、措施挖潜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开展精细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基本摸清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系开发、注水结构调整、有针对性措施挖潜及优化... 针对牛心坨油层长期采用一套井网注水开发.平面和纵向矛盾突出、层间动用差异大、措施挖潜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开展精细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基本摸清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系开发、注水结构调整、有针对性措施挖潜及优化井下采油工艺技术等.实现了中高含水期油藏的高效开发,提高了油田开发水平。其成功经验对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坨油层 裂缝油藏 中高含水期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裂缝性特低渗油藏渗吸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长利 刘欣 +1 位作者 张莉娜 陈贞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共5页
注水开发已成为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开发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储层微裂缝发育,非均质严重,油水井暴性水淹,导致水驱采收率较低。渗吸采油是该类油藏重要的采油方式,利用室内实验,系统研究了注入水矿化度、岩芯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表面活性剂... 注水开发已成为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开发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储层微裂缝发育,非均质严重,油水井暴性水淹,导致水驱采收率较低。渗吸采油是该类油藏重要的采油方式,利用室内实验,系统研究了注入水矿化度、岩芯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表面活性剂、原油黏度和温度等因素对特低渗油藏渗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裂缝性特低渗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当周围环境注入水矿化度小于岩芯内地层水矿化度或加入表面活性剂均可显著提高渗吸程度;渗透率越高,原油黏度越小,含油饱和度越大,毛细管渗吸作用越强,最终渗吸采出程度越大;温度的升高可提高初期渗吸速率,但最终渗吸采出程度基本相同,温度不是影响裂缝性特低渗油藏渗吸效果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采收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数值模拟在低渗裂缝油藏调剖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雅馨 张用德 +2 位作者 吕古贤 张扣宏 刘洪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4,17,共4页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容易沿裂缝窜进,油藏含水上升快,在较短时间内就进入高含水阶段。针对靖安油田长6油藏低渗透、裂缝性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稳产技术对策——预交联颗粒+交联聚合物复合深部调剖技术。通过油藏数值模拟,...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容易沿裂缝窜进,油藏含水上升快,在较短时间内就进入高含水阶段。针对靖安油田长6油藏低渗透、裂缝性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稳产技术对策——预交联颗粒+交联聚合物复合深部调剖技术。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确定了调剖剂用量,预测了封堵半径,并评价了调剖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注采井组进行了深部调剖施工方案的设计,通过复合深部调剖技术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研究成果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控水增油技术的研究和矿场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深部调剖 数值模拟 注水开发
下载PDF
低渗裂缝性油藏试井分析方法研究
9
作者 汪金如 《油气井测试》 2012年第2期20-23,76,共4页
根据低渗裂缝性油藏的渗流特点,以及渗透率随压力变化的敏感性特征,建立了圆形封闭油藏渗流试井解释模型,用数值法求解,绘制了无因次压力图版曲线。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系数都使曲线后期出现上翘特征,随着参... 根据低渗裂缝性油藏的渗流特点,以及渗透率随压力变化的敏感性特征,建立了圆形封闭油藏渗流试井解释模型,用数值法求解,绘制了无因次压力图版曲线。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系数都使曲线后期出现上翘特征,随着参数值的增大,曲线的上翘程度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压力敏感系数 启动压力梯度 数学模型 数值模型
下载PDF
新型选择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10
作者 张超 张亚楠 +3 位作者 饶冬冬 陈永强 卢旭东 吕法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0-204,共5页
针对裂缝性低渗油藏堵水困难且堵剂注入性差、封堵强度弱等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为原料制备P-AAD共聚物,并以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制得新型选择性堵水剂。利用红... 针对裂缝性低渗油藏堵水困难且堵剂注入性差、封堵强度弱等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为原料制备P-AAD共聚物,并以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制得新型选择性堵水剂。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并对堵水剂的抗剪切性能、注入性能、油水选择性及耐冲刷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剪切力作用下,黏度保持率均在8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在裂缝开度为19μm时,注入压力适中,对微裂缝依然有良好的注入性;油相封堵率为11%~21%,水相封堵率为82%~91%,说明堵水剂具有堵水不堵油的特性;在注入水冲刷后,水相渗透率降低幅度极小,说明堵水剂在裂缝壁面形成强吸附和强滞留,具有良好的耐冲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低渗油藏 选择堵水剂 抗剪切 注入 耐冲刷
下载PDF
裂缝性特低渗油藏水窜水淹自适应深部整体调控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蒲春生 张更 《中国科技成果》 2015年第16期12-14,16,共4页
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孔渗性差,大量发育的天然裂缝和人工压裂裂缝在水驱过程中极易形成水窜通道,常规调驱技术“要么注不进、要么堵不住、要么油水全堵死”,整体增油控水效果差。首次揭示了微裂缝中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 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孔渗性差,大量发育的天然裂缝和人工压裂裂缝在水驱过程中极易形成水窜通道,常规调驱技术“要么注不进、要么堵不住、要么油水全堵死”,整体增油控水效果差。首次揭示了微裂缝中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差异性粘性阻力的转化规律,发明了分子可控的三维网状结构型调堵剂体系,构建了“控压推进,逐级调控”配套工艺技术,实现了对不同等级裂缝的精确调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水窜水淹 自适应深部整体调控 增油降水
原文传递
浅析水气交替注入提高低渗裂缝性油藏采收率技术
12
作者 丁韦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2期178-178,共1页
现代油田由于经过了长期的开采情况较为复杂,或者地质条件的限制,石油的采收率逐渐下降,特别是低渗透性裂缝性油藏,需要应用水气交替注入的方式提高其采收率。水气交替注入的形式有二氧化碳水气交替注入、烃混相水气交替注入、氮气水交... 现代油田由于经过了长期的开采情况较为复杂,或者地质条件的限制,石油的采收率逐渐下降,特别是低渗透性裂缝性油藏,需要应用水气交替注入的方式提高其采收率。水气交替注入的形式有二氧化碳水气交替注入、烃混相水气交替注入、氮气水交替注入等。注入的气体作用在于能够保持地层压力,注入的水能够提高注入气体的粘度,避免出现气窜现象,提高驱油的效率。本文简单分析了水气交替注入技术的原理,各类参数的设置,为从事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替注入 裂缝油藏 采收率 技术
原文传递
延长油田凝胶-空气泡沫综合调驱技术实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茂雷 黄春霞 +3 位作者 余华贵 张新春 张冠华 周海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6,7-8,共5页
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凝胶-空气泡沫综合调驱的方案。利用方形裂缝性岩心和填砂管岩心模拟油藏条件,对凝胶和空气泡沫的注入方式、段塞大小等一系列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凝胶注入量为0.3 P... 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凝胶-空气泡沫综合调驱的方案。利用方形裂缝性岩心和填砂管岩心模拟油藏条件,对凝胶和空气泡沫的注入方式、段塞大小等一系列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凝胶注入量为0.3 PV时可有效封堵裂缝性岩心的高渗条带;气液体积为3∶1、气液小段塞多周期交替注入时生成的泡沫质量最佳;非均质油藏综合调驱最佳注入方案为0.3 PV凝胶+0.6 PV空气泡沫,可将综合采收率提高40%以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凝胶-空气泡沫综合调驱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具有在同类油藏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低渗油藏 凝胶-空气泡沫调驱 参数优化 采收率 矿场试验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微生物”联合调驱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剑 李斌 +1 位作者 白玉军 黄先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针对安塞侯市低渗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中平面与纵向矛盾大、水驱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聚合物微球与微生物调驱联作技术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物理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调驱联作技术能明显提高岩心采收率。现场试验表明,聚合物微球体系与微生... 针对安塞侯市低渗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中平面与纵向矛盾大、水驱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聚合物微球与微生物调驱联作技术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物理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调驱联作技术能明显提高岩心采收率。现场试验表明,聚合物微球体系与微生物配伍性良好。矿场试验后,注水井压力上升,吸水指数下降,压降指数增大,试验区原油性质改善,流动性增强,起到控水增油作用,有效期达6个月以上。联作技术比单一提高采收率技术更具优势,可有效调整吸水剖面和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聚合物微球 微生物 联合调驱 物理模拟 矿场试验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1281井区自适应泡沫凝胶深部调控技术现场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师晓伟 杨海龙 +2 位作者 张建成 兰延陵 李杰 《非常规油气》 2017年第2期78-84,共7页
甘谷驿油田1281井区属于典型的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后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高含水井和低受效井并存。针对此问题,为了提高该井区整体水驱效率,实现稳油控水,本文结合前期试验成果及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自适... 甘谷驿油田1281井区属于典型的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后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高含水井和低受效井并存。针对此问题,为了提高该井区整体水驱效率,实现稳油控水,本文结合前期试验成果及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自适应泡沫凝胶深部调驱方案,并在现场5个注水井组展开了试验,施工后试验井区内油井"降水增油"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区水窜通道得到了有效封堵,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增大了驱油面积,充分说明自适应泡沫凝胶深部调控技术能够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在裂缝性特低渗油藏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同类油藏中的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泡沫 凝胶 降水增油
下载PDF
姬塬油田油水井双向调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玉功 唐冬珠 武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2期32-36,46,共6页
为解决姬塬油田罗1区块低渗裂缝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大裂缝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油水井双向调堵、综合治理的技术思路。对调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优选了堵水剂、调剖剂... 为解决姬塬油田罗1区块低渗裂缝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大裂缝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油水井双向调堵、综合治理的技术思路。对调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优选了堵水剂、调剖剂,堵水剂选择中温凝胶堵水剂G542和高强度有机封口剂G521;调剖剂选择聚合物冻胶调剖剂TP-1和聚合物微球调剖剂WQ-1。现场采用段塞式注入方式,选择注采关系对应明显的注水井X175-15井和油井X175-16井成功实施了双向调堵技术。施工后,油井X175-16井日均增油3.62 t,含水由88.6%下降至54.7%。下降了33.9%;注水井X175-15注水压力提高2 MPa,调堵结束后两个月井组累计增油196 t,取得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技术为解决低渗油藏裂缝性见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调堵 姬塬油田 裂缝油藏 油田裂缝见水 调剖堵水
下载PDF
沙子湾自适应深部调剖体系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力 张国栋 席建桢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1期9-11,共3页
针对沙子湾油田地层条件,笔者研制了自适应深部调剖体系,并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该调剖体系在现场地层水源条件下,具有较高、强度的封堵作用;在需调剖地层条件下,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可运移性,能够保证进行较大剂量... 针对沙子湾油田地层条件,笔者研制了自适应深部调剖体系,并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该调剖体系在现场地层水源条件下,具有较高、强度的封堵作用;在需调剖地层条件下,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可运移性,能够保证进行较大剂量的较深部封堵;调剖药剂与地层配伍性好,来源广,成本低,适合工业应用,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调剖 深部封堵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与本源微生物的协同驱油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作为 曹丽 +1 位作者 王晓锋 苏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2-427,共6页
为深入研究聚合物微球与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在低渗裂缝性油藏的协同驱油效果,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对岩心的封堵性,微生物与油藏温度、地层水的配伍性,聚合物微球对菌种繁殖能力影响,并进行了微生物驱和"聚合物微球/复合微生物"... 为深入研究聚合物微球与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在低渗裂缝性油藏的协同驱油效果,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对岩心的封堵性,微生物与油藏温度、地层水的配伍性,聚合物微球对菌种繁殖能力影响,并进行了微生物驱和"聚合物微球/复合微生物"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在低渗岩心中具有较好的注入性,随着聚合物微球在低渗岩心中运移的深入,产生逐级封堵效果。优选的微生物在目标区块储层能很好地生产繁殖,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协同配伍性,聚合物微球的加入不会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单独实施本源微生物驱油,油水界面张力可降低47%,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6.91%;"聚合物微球/复合微生物"驱油体系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10.05%,满足了安塞油田王窑区块低渗裂缝油藏的矿场调驱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本源微生物 裂缝油藏 王窑区块 调驱
下载PDF
志丹双河油区多段塞复合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维波 杨永超 康宵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49-54,59,共7页
针对志丹双河油区低渗裂缝性油藏前期调驱有效期较短的问题,开展了多段塞复合调驱技术研究。基于不同段塞的调剖和驱油机理,室内进行了筛选与评价。对调驱方案中的施工用量、段塞组合方式、施工排量、施工压力进行了优化设计。SH69井矿... 针对志丹双河油区低渗裂缝性油藏前期调驱有效期较短的问题,开展了多段塞复合调驱技术研究。基于不同段塞的调剖和驱油机理,室内进行了筛选与评价。对调驱方案中的施工用量、段塞组合方式、施工排量、施工压力进行了优化设计。SH69井矿场实践证明,聚合物保护段塞+高固化体系+延膨凝胶体系+延迟交联凝胶体系的多段塞复合调驱方式,爬坡压力2.2 MPa,能有效提高注水井启动压力0.72 MPa,降低吸水指数1.9m^3/(d·MPa),对应油井降水增油效果明显,有效期达6个月以上,实现了调、驱一体化,达到了调整吸水剖面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调驱 段塞 延膨凝胶 延迟交联 采收率
下载PDF
多级化学示踪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YM区块的应用
20
作者 薛向春 《辽宁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255-257,共3页
在分析试验区地质特征与水驱开发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多级示踪技术原理,将多向时域示踪技术与聚合物凝胶深部整体调控技术相结合,在YM注水区的水窜水淹重灾区针对性地选取并开展了多级化学示踪先导性的矿场试验。本文结果可为聚合物凝胶... 在分析试验区地质特征与水驱开发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多级示踪技术原理,将多向时域示踪技术与聚合物凝胶深部整体调控技术相结合,在YM注水区的水窜水淹重灾区针对性地选取并开展了多级化学示踪先导性的矿场试验。本文结果可为聚合物凝胶调驱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裂缝性特低渗油藏的推广应用保驾护航,同时对于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后续的开发调整提供理论基础,对该类油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 化学示踪 裂缝油藏 矿场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